第49節
書迷正在閱讀:你別咬我耳朵呀、八零年代活神仙、盛世霸寵:一惹撒旦誤終生、和前任他叔流落荒島后、天作不合、校霸的高嶺之花[穿書]、不敵她霸道撩人[電競]、偏執迷戀(病態掠奪)、影后的捉鬼日常、好好讓我疼
提前詢問了寧氏宣傳情況的王香芹,早就估算好了茶水點心的用量。茶葉嘛,有貴有便宜的,他們這兒是小地方,上等茶葉直接沒有,當然她也不需要買那么好的,就比著普通小茶館的大葉子茶買個幾十斤的。茶葉好保存,就算一時沒用完,也可以存著下回繼續用。倒是花生瓜子得多買一些,尤其是瓜子,這玩意兒嗑起來有氣氛,一時半會兒又吃不完,先備個幾麻袋好了…… 可憐的朱四郎趕著牛車往鎮上去時,還不知道他媳婦準備干啥,只以為是采買些日常用品,畢竟眼下家已經分了,手頭上余錢不少的話,多買些東西備著也沒啥。結果,等到了石門鎮上,王香芹就指揮著他去了炒貨鋪。 這年頭的炒貨鋪肯定比不得后世那么品種多樣化,最主要的還是瓜子,各種口味的瓜子,其次是花生和蠶豆、青豆之類的,板栗子和核桃也有,卻不在王香芹的購買清單里了。 “掌柜的,來兩百斤瓜子、一百斤花生,再來蠶豆五十斤,各種口味都來一些?!?/br> 王香芹下了牛車,進炒貨鋪草草一看,就知道了個大概,張嘴就要了一堆東西。門口的四郎還沒驚著,倒是把沒見過世面的炒貨鋪掌柜的嚇著了??稍僭趺粗?,生意上門總得做啊,哪怕心里憋了千言萬語,在王香芹掏出錢來之后,掌柜的趕緊招呼了伙計,幫著整袋整袋的往牛車上搬東西。 朱四郎面無表情的看著伙計進進出出,他還伸手幫了一把,將一袋袋的瓜子花生等等,整整齊齊的碼好。還記得空個位置出來,好讓王香芹等下坐。 及至結完了賬目,王香芹在鋪子里一群人的目送下離開了炒貨鋪,上了牛車:“我問過了,咱們這地兒不產茶葉,買茶葉要去南北雜貨鋪子,就前頭街角那邊?!?/br> 指揮著四郎轉移了陣地,王香芹還感概四郎不愧是她男人,瞧瞧,多穩得住??!不像剛才炒貨鋪里的那群人似的,一驚一乍的,不就是買了幾百斤炒貨嗎?假如講座上來了四百個人,平均算下來,一人最多吃一斤,壓根就不算多。況且,跟最終的任務獎勵比起來,又值當什么呢? 自信滿滿的王香芹又在南北雜貨鋪里買了三十斤茶葉,盤算著回頭還得跟長房和親近的一些人家多借些杯碟過來,杯子泡茶水,碟子裝炒貨,有吃有喝的話,氣氛必然熱鬧非凡。當然,前提是寧氏要幫她宣傳到位,要不然沒人來參加講座,她好不容易盼來的任務獎勵就落空了。 興沖沖的買了一車的東西,王香芹真正的做到了滿載而歸。 及至四郎趕著牛車快到秀水村時,憋了一路的他終于憋出了一句話來:“香芹啊,這是誰家要辦酒?怎么光買茶葉和炒貨?不買rou嗎?” “沒人要辦酒,是我要開辦個知識講座。用不著rou,這些就夠了?!蓖跸闱叟貞浿陷呑哟髮W期間,被室友拖去給招聘講座當義工的事兒,細節肯定記不住了,不過大致的流程她還是記得的。 “知識……講座……”四郎絞盡腦汁思考這幾個字的意思,勉強猜了個七七八八后,又開始狐疑,這跟茶葉瓜子有啥關系。 這個問題,直到牛車停在了家門口,他也還沒想通。其實也用不著繼續想了,聽著響動出來的朱母看著牛車的東西,發出了一聲跟寧氏有的一拼的尖叫聲,哪怕她立刻捂住了嘴,還是嚇得四郎瞬間清空了腦子。 “不是……你買這么多東西干什么?吃到什么時候?花生瓜子會潮的!” “娘,明個兒我就要開辦知識講座了,桌椅板凳我已經跟別家支會過了,他們答應我明個兒過來聽講座時,順便就帶來了。還有啊,娘你明天啥都不用做,就跟著大娘嬸子聊天好了。五弟妹答應了我,到時候她幫著燒水,提大銅壺續茶水,二嫂負責分瓜子花生啥的,她還喊了她娘和嫂子來幫忙,放心吧,忙得過來?!?/br> 朱母:…… 四郎:…… 不懂,也懂不起,真的搞不懂她在搞啥。 次日一早,早就掐好了日子的村民們拎著板凳就過來了,有些還背上了家里的長桌,還有那消息靈通的,自備了個大茶杯、布兜子,打算耍個痛快。 就這樣,秀水村第一屆科學養豬知識講座如火如荼的召開了! 本村的村民別提有多捧場了,但凡還能喘氣的,一早就趕來了。就連老朱家那一年有三百天宅在家里的朱奶奶也被兒媳、孫媳攙著過來了。王香芹特地讓四郎將自家的藤椅搬了過來,給老太□□排了一個vvv專座,還在藤椅旁邊擱了個小幾,放上沏好的茶葉水,又將花生瓜子蠶豆各端了一碟放好。不光如此,她還特別叮囑了寧氏,老太太這邊頂頂要緊,要隨時續杯續碟。 寧氏拍著胸口說好好好,讓王香芹放寬了心,趕緊上臺講去。 沒錯,就是上臺。 作為一個頗為負責的后勤部長,寧氏不光將宣傳任務做到了近乎完美,她還詳細的詢問了講座的細則,根據王香芹的要求,給她搭了個戲臺子出來。 不消片刻,本村的人已經各就各位,因為吃著喝著,哪怕講座還未開始,大家也一點兒都不著急,耐心極好的東家長西家短,嗑著瓜子聊著天兒,慢悠悠的等著好戲開始。等又過了一陣子,人越聚越多,王香芹開始后悔起來,早知道應該將場地定在村頭那曬壩上的,那邊更加敞亮,就算來再多的人也坐的下。 “第一次啊,還是思量不周,下次一定能辦得更好!”事已至此,也不可能再臨時變卦了,王香芹暗暗給自己鼓了鼓勁兒,上臺前又看了眼任務面板,目光落到任務獎勵時,她周遭的氣勢陡然一變。 【任務獎勵:任務完成后,給予一次抽獎機會。系統將根據講座實際情況進行多角度考核評分, 評分高低將直接影響到獎池內珍稀品的比例?!?/br> 王香芹兩眼發綠的看著那個小小的抽獎標志,心一橫,她今個兒豁出去了! “各位父老鄉親,各位大娘大嬸、大爺大叔們,早上好??!” “首先,我要感謝大家放下手頭上的活計,趕來參加秀水村第一屆科學養豬知識講座。我是王香芹,大家也可以叫我朱四嫂!” “本次講座的主題就是關于如何科學養豬、快速養豬、養豬致富!我來跟大家介紹一下優良豬種的選擇和引進,在介紹之前咱們要先弄清楚一個事兒,你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養豬的,需要的是生長速度快和**瘦rou率高的豬?或者是出肥出油率較高的增肥豬?亦或是為了提高母豬的生育率,窩產仔數較多的優等種豬?!?/br> “弄明白了你的需求后,才能夠有針對性的進行豬種的選擇、引進、培育以及優化……” 王香芹早已對著豬崽們演練了好多遍,演講稿差不多能倒背如流了,可單單這樣是不夠的,語言的魅力是有限的,必須通過肢體動作和神態表情來進行更深一步的擴展。這個時候就看出來系統的用心良苦了,假如是上輩子,她一定不能這么豁得出去,可這輩子就不同了。 最大的不同在哪里呢?這輩子的她,唱了差不多一年半的忐忑。 系統是真的用心良苦,走一步看十步。 唱山歌這個日常任務是只要豬舍里存在三個月月齡的豬崽時就會自動觸發的,一開始王香芹的豬舍里所有的豬都是差不多月齡的,過了也就過了??珊竺?,隨著母豬們陸續開懷,豬崽子們的月齡就橫跨了每個月。也因此,王香芹幾乎每天早上都要高歌一曲。唱忐忑吧,一開始確實羞恥度挺高的,不過多唱幾遍也就那么回事兒,經過了這么多日子的打磨,王香芹已經徹底豁出去了。 她站在臨時搭建的戲臺子上,面對的不光是本村的村民,還有聞訊趕來湊熱鬧的十里八鄉的人們,然而她只當臺下是一群群月齡不同的豬。 與此同時,她的腦海里浮現出的是系統君的敦敦教誨。 聲音要洪亮、吐字清晰,但不要扯著嗓子喊,要注意使用胸腔共鳴,使用腰部力量幫助聲音傳得更遠。肢體動作要配合歌詞,哦不,演講內容,還要時刻注意表情管理,神態也是很關鍵的,要情緒飽滿,要慷概激昂??! 別看王香芹口口聲聲說著鄉親父老們,實則她眼里沒有這些人,有的只是近在咫尺的任務獎勵。 興許一開始說起來還有些磕絆,但很快她就漸入佳境,徹底的沉浸在了科學養豬知識講座里,她要傳播文化知識,讓大家明白什么是科學養豬、勤勞致富! 她還記得上輩子的村委會外墻就刷著兩排紅底白字:要致富要發財,少生孩子多養豬! …… 臺上,王香芹講得激情澎湃。 臺下,廣大父老鄉親們吃得口齒生津。 寧氏作為王香芹的死忠粉以及頭號狗腿子,忙著續花生瓜子的同時,還不忘時不時看一眼臺上的王香芹。當她注意到王香芹振臂一呼,講到最關鍵部分時,她高聲喊了一句好,同時一腳踹向了正在拼命吃的寧大河,并用眼神給予強烈的暗示。 寧大河:…… 懂懂懂??! “好??!講得好??!” 寧家這邊陡然間爆發出了一陣叫好聲,使得那些專心致志忙著吃吃吃的人們直接嗆著了,不過順過氣后,大家一致叫好,喊聲震天。 王香芹在臺上看到這一幕,心里無比的淡定。因為吧,她以前給豬崽子們唱忐忑時,人家也會給予一定的反響,所以在面對這振聾發聵的叫好聲時,她還挺穩得住的,壓了壓手,示意這樣就可以了,她還要繼續往下講。 臺上說的熱鬧,臺下吃的熱鬧。 這一次知識講座注定是成功的,王香芹仿佛看到了任務獎勵在向她招手,就這氛圍、這反響,回頭她絕對能抽中個極品獎勵! …… 王香椿前陣子就聽說自家嫂子又生了個兒子,她倒是不稀罕嫂子生了啥,橫豎前頭已經有個大侄兒了,生啥都無所謂??伤幌氲阶约哼@情況,高攀了鎮上人家,成親兩年了肚子卻毫無動靜,左右一思量,決定趁著最近這段時間她男人去縣城了,拎了大包小包的東西,回了一趟娘家。 她是想跟嫂子討些小嬰兒用的東西,這是鄉下地頭的說法,把健康男嬰的東西放在被褥或者枕頭底下,就能招來男孩兒。 真假且不論,總歸得試試吧? 抱著這個想法,王香椿挑了個天氣不錯的日子,大清早就出發趕往了秀水村。讓她頗感意外的是,咋村頭大樹底下沒人呢?眼下已經是秋日里了,別說農忙了,所有該忙活的事情都已經忙活完了,而這會兒離置辦年貨又很早,該是一年里頭數得著的清閑日子。 所以,村里的人呢?都跑哪兒去了? 不止村頭大樹底下沒瞧見人,王香椿這一路走去,壓根連一個人都沒瞧見,等她走到了娘家,門關著呢,敲門也沒人答應。她懵了半晌,正猶豫著要不要去田梗上瞧瞧時,突然就聽到一陣轟轟烈烈的叫好聲。 好奇之下,王香椿循著聲音走了過去。 要是知道后面會看到什么,她一定不會起這份好奇心,甚至她都不會選擇今個兒回娘家。一年到頭那么多日子啊,她咋就非要逮著今個兒來秀水村呢? 望著臨時搭建的戲臺上的親jiejie,王香椿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中。 我是誰?我在哪里?我來這里干啥子? 臺上這人又是誰?她是我的jiejie嗎?我jiejie她在干啥呀!臺下又是什么情況?這些人都是自己從小認識的村民嗎?自己真的是在這里長大的嗎?總感覺今個兒回娘家的方法可能有點兒不對,可到底是哪里出了錯呢? 哦,月歲啊,它真是一把殺豬刀。 深深的看了一眼臺上正熱血沸騰演講著的親jiejie,王香椿僵直著脖子,用極慢極慢的速度轉身,就好似三魂去了兩魂半般的,同手同腳的離開了這個已經物是人非的秀水村。 從背影來看,王香椿渾身透著一股子凄涼悲傷,顯得可憐弱小而無助。 第055章 在知識講座舉辦之前, 朱母是特別反對的,她就認為這個兒媳瘋了喲,有好東西就算不藏著掖著,也該按著親疏遠近教吧?一般來說, 祖傳手藝都是傳自家孩子的, 講究的人家還是傳男不傳女的,生怕閨女帶著手藝嫁了出來, 就這樣產生了競爭對手??赏跸闱勰??居然大方到上趕著教全村人? 不止朱母反對,哪怕是王香芹的粉絲頭子寧氏其實也是反對的, 她將心比心, 自己靠廚藝賺了大錢, 怎么著都不想叫別人學了去, 最好沒人跟風,這才好叫她一直賺快錢。 甭管別人是怎么想的, 秀水村第一屆科學養豬知識講座還是如期舉行了,且氣氛極為熱烈。哪怕抱著白吃白喝過來湊熱鬧的人占了絕大多數,但其實還是有人是抱著偷師的想法來的。 前者耍得很是盡興, 后者就感覺有些怪怪的。 你說王香芹沒教大家伙兒養豬秘方吧?那肯定是不對的,她教了??!不單教了,她還是從最基礎的養豬知識開始傳授的, 從易到難循序漸進,詳詳細細的將自己掌握的知識一股腦的說了出來。 可這話要咋說呢?沒啥用的樣子。 倒不是說王香芹講得太晦澀難懂了, 事實上因為她上輩子也沒少給手底下的員工進行培訓, 對于最基礎的養豬知識, 還是能夠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講的。而且考慮到這只是首次辦知識講座,面對的又是沒有文化的村民,生怕大家伙兒聽不懂,王香芹講得更直白了。 聽吧,倒是聽懂了,就是做起來幾乎不可能。 “四郎那媳婦瘋了吧?她這是養豬呢,還是伺候祖宗呢?” “這也太驚細了,養頭豬比養個人還麻煩了。咋的?這樣養出來的豬能變成金子?喲,換成我,寧可簡單點兒,少幾十斤rou也沒啥。她養一頭豬費的勁兒,夠我養三頭了?!?/br> “太折騰了,一斤豬rou算三十文錢好了,她每頭多個五十斤,那就是一千五百文。聽著是不少,可每天要干多少活兒呢?算下來一天也就多五文錢?為了這五文錢我得一天到晚哪兒都不去,就待在豬圈里賣力的干活?再說她能每頭豬多五十斤嗎?我看玄乎?!?/br> 想偷師的,私底下這么一交流,就有些興趣缺缺了。王香芹這養豬辦法,看似簡單易上手,仿佛人人都可以學,實則換個人來根本就做不到。 撇開這一小部分人,單純來湊熱鬧的卻是玩得相當盡興。這茶水喝著,瓜子磕著,花生剝著,小牛吹著,只能說好久好久沒這么樂呵了,就感覺吧,一下子神清氣爽了,到結束時還頗有些意猶未盡。就有人跑去問啥時候再來一次,沒等王香芹回答,周遭的人們就嚷嚷開了。 “對呀,這不是第一屆嗎?啥時候來第二屆??!我看要么下個月吧,一個月開一次要的噢!” “學趕集啊,一旬一次!不然逢初一十五來一次?!?/br> “下回早點兒說啊,我好叫上親戚朋友一道兒來,還是你們這兒好,我們那兒一年到頭啥有意思的事兒都沒有,貓狗打架都能叫人蹲那兒瞅半天。我這也是趕了巧了,下回記得通知啊,我家是北淞鎮那頭的?!?/br> 王香芹認真的聽著意見反饋,她也不知道系統下次還會不會發布類似的任務,不過據她的觀察,上輩子那個一本正經的系統君肯定不會這么干,可這輩子也不知道系統在穿越過程中遭遇了什么,總之一切皆有可能吧。 不單王香芹將這些個意見反饋聽了進去,寧氏那頭也得了一通的意見,跟講座本身幾乎沒一點兒關系,倒是跟吃喝密切相關。這個說,她家的南瓜子炒得特別好吃,下回要開講座,提前支會她一聲,她幫著炒個幾十斤,比鎮上賣的好吃多了價格還實惠。那個說,炒花生味道太單一了,沒啥吃頭,她會做那個酒鬼花生,那滋味喲,絕對的下酒好菜,配著茶水吃也很不錯呢。 甭管這些反饋有沒有用,王香芹和寧氏都暗暗記在了心上。 其實大概也就三點,一是養豬基礎知識的可cao作性并不強,感覺付出和收獲不成正比,俗稱劃不來;二是通知太晚了,有些離得遠的根本就不知道,有些則干脆就是恰好在附近辦事,順勢就跟著來了,所以希望下回能盡量擴大宣傳范圍,當然這樣一來的話,場地也要相應的擴大一些;三就是關于吃食問題了,要是能夠花樣更多滋味更多就太棒了。 這次講座,從早上開 始后,一直持續到了半下午。雖說講座并不包早飯,不過這年頭三餐制的人家并不算多,絕大多數人家是農忙時候一天吃三頓,農閑了就改成一天兩頓,因此沒人覺得有問題。況且茶水喝著花生吃著,也能混個半飽。 …… 及至下半晌,外頭來湊熱鬧的都散了后,本村一些關系近的主動留下來幫忙收拾亂攤子。像這種收拾起來還是容易的,雖說也有不少臟了的杯碟,但又不是開席面,沒油沒鹽的,就算是臟的杯碟洗起來也容易的很,況且村里好多人都是自備杯子和布兜子的,清洗的活兒就更容易了。 來幫忙的也沒虧著,剩下的一些花生瓜子就叫她們分了分,還有一些桌椅板凳,多半都讓人順勢帶回自家了,少數則由寧氏幫著還了。 活兒是不多,不過等真的徹底收拾完時,已是夕陽西下了。 朱母在人群散了時,就離了這邊,回老屋做飯去了。因此等這邊收拾完后,王香芹和四郎回了家就有熱氣騰騰的飯菜吃。 哪怕早先朱母很是反對舉辦這知識講座,好在成都成了,朱母也就認了。沒想到朱父倒是有了話說:“我看四郎媳婦講的不錯,愛干凈總是好的,要是有心想學,家里也能好起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