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節
“jiejie,我們騎車回家好不好?” “小呆瓜,你知道省城離縣城多遠嗎?你找得到回家的路嗎?” 聽著兩個孩子的對話,陸少陽和江夏相視一笑。孩子們的開心其實很簡單,愿望得到滿足的那一刻,他們好像獲得了全世界。 因為還要帶劉阮和陸海明去看電影,所以他們暫時把自行車寄放在服裝店里。下午有貨車要路過這里,順便可以把他們和自行車一起捎帶回縣城。 這一次,為了配合兩個孩子,他們特意選了一部動畫片。 江夏原本以為會無聊,誰知道她居然被劇情吸引,看得津津有味。 從電影院出來,他們一起在飯店吃了一頓午飯。因為看電影錯過了飯點,因此在店里用餐的人并不多。 “等會兒我們去拍幾張照片,怎么樣?”陸少陽提議道。 家里雖然有相機,可是去照相館拍照和自己在家里拍照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兩個孩子一邊吃餃子一邊點頭,他們賊嘻嘻地看了一眼爸爸和夏夏,忽然覺得他們身上的衣服有點像新娘和新郎的打扮。如果在他們胸口帶一朵紅花,那就更像了。 還是上次那個照相館,老板甚至對江夏和孩子還有印象。 “靠攏一點,對,就是這樣!”一張類似乎后世結婚證上貼的那種照片在攝像師手里誕生。江夏和陸少陽嘴角上揚,眼里全是幸福的光芒。 “兩個小朋友一起站過去,我給你們拍一張全家福?!?/br> 缺了一顆門牙的陸海銘笑得十分靦腆,在他身邊,劉阮大聲地喊了一句“茄子”。他們背后的江夏和陸少陽肩膀靠在一起,手搭在孩子的肩膀上。 陸少陽輕手輕腳地從陸海銘房間里出來,他對上江夏不舍得目光,緊緊地把她摟入懷里。 “有事給我打電話,別太累!我們都會好好的,一直好下去?!?/br> 夜色里,陸少陽踏上了回學校的列車。他放假之前已經接到了新的秘密任務,只等這次回學校之后立即趕赴中越邊境。 這些日子以來,習慣陸少陽懷抱的江夏失眠了。她裹緊身上的被子,忽然有一種想要流淚的沖動。少陽一定會平平安安的!只要他平安,再久的等待也值得。 陸少陽前腳離開,王思琴后腳趕來。 對于從法國進口回來的設備,她有著很高的期待。王思琴從來沒有嫉妒過江夏和周海笙的好運,能夠認識他們并且成為他們的朋友,王思琴已經非常感恩了。 “我真不敢相信,棉布還可以做到這么細軟。重點是上面的印花,太棒了!”王思琴難以置信地看著眼前的布料,如果把它們制作成衣服,那該是何等驚艷。 喬治笑著回頭看了一眼李紅梅,印花是她的主意,她真是自己見過最聰慧能干的女人。 以前在法國,他只是關注布料的產出是否滿足參數的設定,有沒有出現偏差。到了中國之后,跟李紅梅交流了之后,他才發現中國文化真是博大精深。一點小小的改變,就會帶來想象不到的驚喜。 一圈看下來,王思琴在每一卷布料上都畫了一個記號。 “這些,每一個規格型號的布料我都要??茨銈兩a的安排,我現在下訂單,可以嗎?” 因為王思琴是廠里的第一個客戶,而且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她將是除了自己服裝廠使用之外的唯一一個客戶。江夏按照比市場低5%的價格跟王思琴簽訂了供貨協議。 在補充條款中,王思琴自己加了一條:先付款,后發貨。 “姐,干嘛加上這一條?我們就是正常的合作,按照原來的執行就好?!苯南胍ǖ暨@一條,被王思琴給攔住了。 “你在價格上已經讓了我很多了,為了大家的可持續合作,這一條聽姐的?!?/br> 就這樣,盛夏布料廠開始全面投入生產。 盛夏服裝廠的春裝比想象的更加收到市場消費者的歡迎,銷量持續走高。為了減小生產的壓力,銷售部門甚至開始限量發行。結果,不僅沒有影響消費者的熱情,反而更加刺激了大家的購買欲望。 周海笙這些日子快要忙瘋了,他好不容易把所有的春裝圖稿全部敲定。最多能夠休息一個星期,就得開始籌備今年的夏裝。而且,在這之前,他還得跟江夏一起去一趟廣州和上海。 招聘設計師的事情因為布料廠的事情一推再推,好在今天已經定下來,后天一早的火車票先去廣州,然后再去上海。 走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周海笙想著,是不是再給海倫娜公主設計幾套衣服?她這次在購買設備上幫了大忙,他是發自內心想要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 推開家門,周海笙意外地發現兩個西裝筆挺的男人坐在客廳里。 他看向杜大哥,眼里看著詢問:你的朋友? 杜文硯搖了搖頭,隨即站起身來,“海笙,他們是來找你的?!?/br> “周海笙同志,你好!自我介紹一下,我們是廣州hd服裝公司的人事負責人。這次專程到你家來,是為了邀請你到我們公司擔任首席設計師?!逼渲幸晃荒觊L的男人雙手遞過名片。 周海笙搖了搖頭,沒有接過來的意思。 “對不起,勞煩你們白跑一趟。我沒有換工作的打算?!?/br> 另一位年輕一點的男人有些著急,“周海笙,我們可以給你提供更大的發展平臺。月薪一千,年底還有分紅,怎么樣?” 周海笙皺了皺眉頭,“抱歉,你們可能沒有明白我的意思。無論你們給出多高的待遇,我也不會跟你們走的。這是我的選擇,盛夏服裝廠就是我的家?!?/br> 具體來說,江夏在哪里,他就會跟到哪里。 她是他的老師,也是他設計路上的領路人。 hd服裝公司的人雖然一早做了心理建設,但是聽到這么果決的答案,他們還是有些觸動。試問,如果給他們的設計師開這么高的薪水,他們肯定會毫不猶豫地跳槽。 “真的很遺憾!”兩名西裝筆挺的男人再也沒有待下去的理由,起身告辭。 周海笙見杜大哥有話要說,放下背包后,在客廳里坐了下來。 “你的選擇在我意料之中,盛夏服裝廠的確是一個非常有前景的企業??墒?,你有沒有想過,你這一輩子都像這樣沉溺在無止境的設計中嗎?難道,你不想創辦自己的工作室?不想成為像威廉姆森那樣受人追捧的設計大咖?” 杜文硯并沒有鼓勵周海笙離開的意思,身為他的大哥,他看得比周海笙更加長遠。 盛夏服裝廠的定位一直很清晰,他們的客戶是低端市場的消費者。這就意味著,周海笙的設計始終面對的是重復和大量的設計工作。這些衣服不需要太過精細的設計,甚至不需要獨一無二。 杜文硯擔心的是,周海笙遲早有一天會被磨掉所有的激情和靈感,成為一個走量而不走心的設計師。 “杜大哥,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你知道嗎?夏老師的作品一旦拿到國際賽事上,那會是讓大師都拍案叫絕的設計??墒?,她選擇去掉有菱角的部分,把設計提供給最普通的百姓?!?/br> 周海笙的眼神十分堅定,關于這個問題,他早在去法國參加比賽之前,就已經想得十分透徹。 設計靈感來源于生活,卻要高于生活,才能成為讓人驚艷的作品。 他的沉淀還遠遠不夠。 現在的每一天不是在磨滅他的靈感,而是在給他提供源源不斷的素材。不是所有高雅昂貴的東西才是值得被追求的,就像他參加這次新銳服裝設計大賽一般,目的不是為了獲獎,而是給江夏設計幾套適合她的衣服。 適合比昂貴更難得。 這是周海笙從江夏身上學到的東西,受用終身。 當江夏得知hd服裝公司準備把周海笙挖過去,卻失敗的消息。她找到周海笙:“海笙,我發現我給你的工資好像有點低。這樣吧,工資每個月一千塊,干股我從我個人部分再劃三個點給你?!?/br> 周海笙直接拒絕了。 理由竟然是:你給我的工資已經很多了,錢太多不知道該怎么花。 第101章 普通的盛夏服裝廠員工,根據他們生產的嫻熟程度,一個月能夠拿到六十塊至九十塊錢不等的工資。 相對比其他國營單位的工人來說,他們的月薪是別人的兩到三倍。 這還不包括他們從盛夏服裝廠獲得的各種福利,以及年終獎。 在這里,工人們找到了歸屬感,也看到了自己的家庭因為這份工作變得更好。尤其是江夏在開年時候所說的技工培訓學校,讓大家期待不已。 他們盼著盛夏服裝廠的衣服能夠賣得更多,未來能夠發展得更好。 對于周海笙來說,他的吃穿住行都由工廠里給他提供。每個月需要花錢的地方幾乎沒有,而且江夏給他的工資實在不低,和年終分紅加在一起,已經是一筆巨款。 他把賺來的錢都存了起來,等著以后給杜文硯治病用。 正如他跟杜文硯所說的一樣,在盛夏服裝廠,他找到了自我存在的價值,也找到了設計真正的意義所在。 這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盛夏服裝廠就像是他的家,他怎么可能離開自己的家? 不管周海笙的態度如何,江夏既然說了漲工資、分股權就一定會做到。 她給周海笙提升待遇,并不是擔心他被hd服裝公司挖走,而是他應該得到這份肯定。 大半年以來,周海笙給工廠里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承擔了大部分設計的工作,參加比賽獲獎,給盛夏服飾帶來極好的名聲,還經辦了進口布料設備的采購,為工廠生產節約成本。 從始至終,他從來沒有提出過任何要求。 江夏一直堅持員工和企業共同成長的理念。無論是娘家人還是婆家人,無論是周海笙還是黃桂花,又或者是李家姐弟、何海彥。他們每一個人都在跟工廠一起進步。 去年,盛夏服裝廠開辦的學前班非常成功。它不僅解決了工廠里雙職工家庭孩子的托管問題,還在孩子早期教育上做出了很好的引導。 工人們發現自家孩子在讀了學前班之后,有了明顯的進步。他們也就能夠分出更多的心思用在工作上。 當盛夏服裝廠的技工學校做報名統計的時候,甚至有工人詢問:是不是可以把自己的直系親屬也送到技校來學習? 對此,江夏的答復當然是肯定的。 關于開辦技工學校這件事,江夏組織盛夏服裝廠高層以及李定坤做過一個專題研討會。除了布料廠,服裝廠需要培養技術人才之外,李定坤的建筑施工隊也需要專業技工。 這是一件雙贏的事情,既給員工家庭帶來福利,也為企業儲備人才。 聽說了盛夏服裝廠開辦技校的打算,趙建國全力支持。 往大的方向來說,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情;往小的方向說,有利于龍安縣城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提升??h委必須支持! 江夏手頭上的事情實在太多,忙不過來,她把開辦技工學校的事情全權交給大哥江瑞清負責。無論是學校的開辦手續、老師的招聘,還是學校的選址,都需要一個系統的安排。 “我們要給每一個員工建立明確的晉升和獎勵機制,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努力是有回報的?!?/br> 在每周一次的例會上,江夏提出了這樣的新要求。 “我舉個例子:員工的工資跟產量和績效直接掛鉤,這沒問題。但是,我們員工也是需要劃分職級的。從九級的實習生到一級的車間主任,我們要讓他們明確的看到,滿足什么樣的條件,達到什么樣的能力,就可以匹配相應的職位級別,領取對應的工資?!?/br> “杜老師,我想把這件事交給你來做?!?/br> 江夏的工作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錄了很多,這些都是盛夏服裝廠創建以來,她在管理上的想法。 就像這次的人事管理建議,她只是提出了一個方向;具體細則的擬定,工廠人員類別的劃分,還需要相關人員參與提案評審。 杜文硯點了點頭,在工作薄上記下這件事。 江夏的觀點總是讓他驚嘆不已,他在國企干了二十多年,可是在企業管理上,他覺得自己不如江夏的地方太多。工廠里所有人都在追逐著江夏的腳步前進。 如果說,要給杜文硯在工廠里定一個職位的話,他應該屬于綜合部門的經理,分管著后勤、人事、文化宣傳等各項工作。 大家都親切地稱呼他為杜老師,而不是杜經理。 盛夏服裝廠的周例會從來不走形式主義,有問題和想法攤開說,開會時間最長不超過半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