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節
書迷正在閱讀:七零之寡婦好嫁、[綜]自從我接手了本丸這群祖宗、肌膚之上、炮灰她有桃花體質[穿書]、學霸和我鎖了、美人嬌若坦克、嗜血霸愛:爵少你老婆又跑了、公費戀愛[娛樂圈]、怎敵她如此多嬌、我拆官配,謝謝
同學們震驚了,不,他們是要瘋掉了! 文學院里見天留看書分析的作業,他們每天忙的跟狗一樣,常常要熬夜讀書,他們都沒有時間去參加舞會,忙到都交不到男女朋友,結果現在告訴他們,他們還要從喝水吃飯的功夫里擠時間去寫長篇小說。 那是長篇小說,不是散文,字數簡直讓他們絕望。 到底是誰,讓教授們如此喪心病狂! 多方打聽之下,文學院里唯一的一個黑發外國女學生,浮出了水面,就是因為她太過優秀,為教授們造成壓力,讓教授對他們恨鐵不成鋼,才拔高了他們學習路上的遇到的困難。 豈有此理,他們到要看看這個女學生是個什么天才。 平日里懶散的學生們,打起精神認真向上,教授們無比滿意,有同學管他借唐皎文集,教授欣然借出,還說道:“唐已經有了自己的風格,你們要好好向她學習?!?/br> 學生面上笑著,背地拿著文集使勁分析,還呼朋引伴,大家快來看看,使勁找出她寫的不好的地方,交到教授那里去,讓他們收回寫長篇小說的想法。 最開始三五人一堆,后來二三十人傳閱,在唐皎不知道的時候,她的文集快要被文學院的學生看個遍。 每個帶著挑刺想法的學生看完后,都只有一種感覺,怎么會有人把短篇小說寫的這么好看,他們為什么要自己找虐,現在完全陷在情節里出不來了。 這個故事到底為什么這么設計。 這個男主角腦子是進水了嗎?為什么男女主要一起赴死,活著在一起不行嗎? 敘事方法怎么和世面上的其他小說都不一樣? 學起來學起來,“別搶啊,我還沒做完筆記?!?/br> 一語驚醒夢中人,這個文集是他們管教授借的,他們還要還回去! 唐皎就不能把文集在英國出版嗎?他們不缺錢,他們要買回家去分析學習! 他們錯了,不該看不起留學生唐,現在的臉好疼。 在學生們集體抗議下,教授們找唐皎進行了一番友好談話,表示想讓她的文集在倫敦出版,他們會優先給文學院的學生們,她的很多寫作方式都很新穎,對同學們很有幫助。 其實只是想讓教授指點寫長篇小說,文集只是附贈的唐皎,沉默了,事情怎么就發展到了這一步? 她的不說話卻讓教授誤會了,“唐,不需要擔心書會賣不出去,即使你現在沒有什么名氣,但光文學院的學生就有上千人,這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br> 唐皎回過神來,立即同意了,涅槃是她,文報也是她的,不存在什么沖突,能在英國出版本身就是一件好事,即使賺不到什么錢也沒有關系。 她是這樣想的,可伊麗莎白不干了。 天知道伊麗莎白知道她同意出版有多開心,和其他同學一樣的心路歷程她也經歷了一遍,只不過是在學校鍍個金,她一個公主,為什么還要寫長篇小說才能畢業? 但自從看了一遍之后,她就立即愛上了這本文集,寫的真是太棒了,女子本自強! 唐皎發現她偷偷借別人文集看,隨手就給了她一本,伊麗莎白當時就愣住了,她好像忘了一件事,這些送給教授的文集,都是唐皎的??! 張若靖給唐皎郵了一小箱書,她才給了教授們不到一半,剩下那些,全讓眼冒綠光的公主殿下搶走了。 在你們還在借書看的時候,殿下已經有了新書,還是有唐皎簽名的書,殿下的追隨者變多了一半。 在唐皎屋子里拿書的時候,公主殿下又多了一件煩惱的事情,她發現唐皎寫的文章都是用華國文字寫,直接郵回華國去的,而這幾本英語文集里的文章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公主殿下不開心了,想要看文章的心贏得了一切,她開始學習華文了,磕磕絆絆的看唐皎寫的文章,又有唐皎在一旁給她用英文講解,華語水平直線上升。 現在唐皎同意出版文集,她頭一個舉雙手支持,文集里還可以增多幾篇文章的啊,費盡心思軟磨硬泡從唐皎手里找到些底稿。 這次的底稿顯然更符合伊麗莎白的心意,皆因這些稿件許多事情都發生在倫敦,有不少是寫留學生的生活,唐皎沒有時間翻譯,全部心神都放在長篇小說上,公主殿下親自做起了監工的活。 什么找家出版社隨便印印,有她這個公主殿下在,這些還是問題嗎? 用最好的翻譯團隊、最貴的印刷公司,要不是唐皎攔著,伊麗莎白能把文集的每一頁紙都換上一個顏色。 唐皎文集的所有事情都交給伊麗莎白,也就意味著根本不愁銷量,這可是公主殿下推薦的文集。 最開始,這些文集只是在文學院里傳播,同學們的人際圈子總是逃不開其他學院,大家都好奇讓這些眼高在頭頂的文學院學生們集體折服的文集是什么水平。 紛紛跟風買上一本,看得如癡如醉,再加上書上還印著伊麗莎白給文集寫的序,對其大嘉贊賞。 貴族公子小姐哪怕心里不想買,也必須買上一本沖門面,他們不光給自己買,為了討好公主殿下,還一次性買很多本,送送送,家里親戚務必人手一本,爭取遇見伊麗莎白公主的時候,能跟她聊上兩句文集。 唐皎足有三十篇入選的新鮮出爐的短篇文集,就這樣在倫敦詭異的火了。 甚至火到她這個作者手里都沒有多余的一本,想郵回徽城都做不到。 張小藝這個對新聞敏銳度十足的潛在記者,如實的記錄下了這次文集造成的影響,寫了一篇贊揚英文名是艾莉絲的華國女作家在倫敦掀起風暴盛況的文章。 唐皎為自己起了一個英文名就叫艾莉絲,當伊麗莎白建議她取個英文筆名,華文的涅槃實在太繞也不好翻譯時,她未加多想,拍板決定用艾莉絲。 自從唐皎出國留學后,《晉江文報》就專門開辟了一個版面,專門介紹英國二三事,張小藝的匿名文章一投稿,就被楊之笙登上了報紙。 只有少數知道唐皎郵了幾本文集到英國的人起了疑心,這么大的轟動怎么就跟涅槃在徽城造成的影響那么像呢? 文集的火爆,沒有對唐皎造成什么影響,她每天在學校中,想到探聽消息的記者根本進不來學校的門,學校內又有伊麗莎白罩著,無人敢惹。 除了日漸鼓囊的口袋,唐皎真的會懷疑,她的文集其實無人問津。 把全部心神都放在唐皎文集上的伊麗莎白,徹底從失戀的情緒走了出來,有書追、有飯吃,男朋友算什么! 日子在唐皎和張若靖不中斷的信件中慢慢過去,她筆下的長篇小說也初見雛形,伊麗莎白成了她小說的忠實讀者,每天在催促唐皎寫小說還是做飯中左右為難。 她甚至還為唐皎引薦倫敦最出名的小說家,而那位小說家知道唐皎就是艾莉絲,寫文集的女作家,對她也頗為欣賞。 學校中可以瘋狂吸收知識,教授傾囊相授,她的寫作技巧日趨完善,小說家的一番指點,更讓唐皎茅塞頓開、靈感噴發,筆下的文章比起之前更多了一絲成熟風韻。 如果說之前寫的文章是含苞待放,讓人想一探究竟的花骨朵,那她現在創造的長篇小說就是一朵盛開的帶刺玫瑰,讓你欲罷不能之下,被扎的渾身是傷。 為了方便教授和小說家的指點,這本長篇小說,唐皎是用英文書寫的,可是便宜了嗷嗷待哺的伊麗莎白,她對復雜的華文真是望而生畏。 這本長篇小說是唐皎從出國留學那一天起,就在腦海中構思的,在她和張若靖確定戀情后,她筆下的每一個男主人公,或多或少都帶著張若靖的影子。 可沒有一本書,是她全身心寫給張若靖的。 她想通過自己的長篇處.女小說,表達自己對他的一腔愛戀,她要把這本書送給他,相當于,把她自己剖開后,展示在他面前。 因為,這本書,她要將自己前世所有經歷的一切,寫進去。 書名就叫《雙生花》,講述華國徽城有一對姐妹花,jiejie是一個奉行著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準則的大家閨秀,meimei是一個新時代女性,整日喊著民主、自由。 兩個截然不同的姐妹,選擇不同,自然也有不同的結局。 乖巧聽話的jiejie,是她唐皎的前世,行事灑脫的meimei,就是現在浴火重生的唐皎。 一株雙生并蒂蓮,可終有一朵要凋零。 jiejie聽從家中父親的話,和他為她定下的未婚夫成了親,未婚夫一家要從她身上吸足血,用光了她的嫁妝,還將她當牛做馬。 她對自己的丈夫,從最初的心喜,到后來的麻木,看著丈夫身邊多了一位又一位女子,還有一個無法得到白月光。 白月光出過國,留過學,談吐風雅,和她這個早早因為嫁人不再讀書的女子不同。 她的丈夫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看看你這幅蠢樣子,你能不能也讀讀書? jiejie本性子軟糯,即使腹中有書,也不曾辯解。 最終,丈夫要響應自由戀愛,同jiejie這個被迫打上封建愚昧的蠢婦離婚,jiejie心如死灰,被丈夫從家中趕了出來,孤身一人,吃遍苦頭。 jiejie后悔了,想要回家,可她跟隨丈夫幾經輾轉,再次歸家時,卻發現從前的家已經換了人,她的好朋友成了姨娘,姆媽帶著meimei不知去了哪。 在她打算去找姆媽meimei時,再次與丈夫相遇,這一次的相逢便是訣別,她的丈夫為了懷中的白月光,拉她出去擋了子彈。 在她死時,最后悔的一件事情就是沒能聽從meimei的勸告,努力爭取自己的人生,將自己的未來寄托在一個無情的男人身上。 而與jiejie性格完全不同的meimei,在jiejie嫁人后,毅然決然拒絕了父親給她訂的未婚夫,即使遭到父親打罵,也堅持同未婚夫退了婚。 她不曾放棄自己的學業,考上了大學,見到了許多志同道合的伙伴。 在她認為自己有光明未來的時候,她發現了自己父親和jiejie同學有染,她護著姆媽,用先進思想勸說姆媽,過的不幸福,我們就離婚罷。 姆媽無法忍受父親的移情別戀,在meimei的支持下,同父親離了婚。 兩人決定搬離徽城,告別這傷心之地,她們去了上海,怕jiejie回來時找不到她們,還特意給jiejie寫信,詳細告知一切。 可原本應該到達jiejie手上的信件,在jiejie跟隨丈夫去北平任教授時,陰差陽錯沒能找到人,信件反回到徽城,被父親的姨娘一把火燒了。 姐妹兩人自此斷了聯系,而meimei在上海遇到危險被救,就那樣認識了自己的真命天子。 哪怕后來她出國留學,兩人都未曾感情變淡,在她回國時,她的真命天子向她求婚,兩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meimei一直惦記著jiejie,她的真命天子陪同她踏上找尋jiejie的路,當她終于獲知jiejie消息時,面對的就是jiejie身亡,連墓都沒有的現實。 真命天子替她收拾了姐夫一家,又讓他們賠償了jiejie嫁妝等值的錢,可那又能怎么樣呢,jiejie已經不在了。 曾經的并蒂蓮,如今只余她一人,幸而,她還有自己的真命天子。 “嗚嗚,太慘了,jiejie也太慘了?!?/br> 伊麗莎白哭得上氣不接下氣,“你改一改,別把jiejie寫死啊,應該讓meimei去救jiejie,大殺四方,姐妹兩個都有各自的歸宿才好?!?/br> 唐皎搶過手稿,目光悲戚,她剛剛寫完這個故事的大結局,整個人還沉浸在前世的苦痛中,喃喃道:“要是有辦法改就好了,可不行的?!?/br> 整篇小說,姐妹二人各自的命運軌跡相互交錯,每一個小小的不同選擇,都會帶來巨大的影響。 jiejie因此喪命,meimei因此獲得意中人,都是注定的。 她的前世今生,冰與火的涇渭分明。 將完成的初稿給教授們和小說家分別看后,均得到了很高的評價,他們也給予了唐皎一些小小的建議。 諸如這句話再修改的像jiejie說出的話,meimei要更加突出對自由的渴望,還有一些用英文寫作出現的錯誤。 一些細小的問題在她反復修改后,《雙生花》這本書終于完成了,教授們第一時間放出消息,已經有同學完成了長篇小說的創作,她能從文學院畢業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同學們在打探出完成者是唐皎的時候,已經沒有其他的想法,只想為她鼓掌,順便看一看她寫的小說是什么。 可這次,教授們沒有在大方的給他們看,任他們撒潑打滾都不行。 《雙生花》這本書,要先在倫敦上市,讓他們提前看了泄露劇情可不行。 皆因伊麗莎白太喜愛這本書了,而這本書又是拿英文書寫的,出版很方便,不等唐皎將其翻譯成中文,她又一舉奪過了小說的運營權,開始負責則小說的種種出版事宜。 唐皎不在意《雙生花》先在哪里出版,只要這本書由她親手送給張若靖,這是,她送給他的禮物。 英國倫敦所有的書店里,悄然無聲的新上了一本書,書店老板都對此嗤之以鼻,認為伊麗莎白公主是為艾莉絲出版出上癮了。 鋪這么多書,若是賣不出去,可得賠死,哦,忘記了,伊麗莎白公主不怕賠錢。 也不知道艾莉絲到底是什么人,將他們聰明可愛的公主殿下迷得神魂顛倒。 有逛書店的人拿起《雙生花》,本是想隨便看看,可翻開的第一頁就是著名的小說家威廉給這本書提的序,威廉是誰,是英國小說銷量最高的作家,他從沒為任何一個人提過序。 可在這本書中卻贊揚艾莉絲為這本書付出的心血,還說她對文章靈透,一點就通,這本書讀了絕對不會讓你后悔。 第二頁是伊麗莎白的話,就連公主殿下都要為威廉讓出第一頁的位置,她的序完全不像是介紹人們買來看,她羅里吧嗦說起想讓艾莉絲改結局,艾莉絲無視了她的懇求,冷血的讓她想和她決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