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節
大姑娘笑道:“我還要去給娘和二妹送一些過去,早飯便罷了。若你中午得空,我再過來陪你一起吃飯?!?/br> 米朵本以為大姑娘本是隨口一說,哪知晌午的時候,她真又帶著兩個丫鬟過來了。 食盒里的飯菜也比往日豐盛了一些,在原來的三菜一飯上多出了一道湯,加上大姑娘的四菜一湯,不大的圓桌上幾乎放滿了飯菜。 大姑娘不好多說廚房克扣的事,只殷勤勸米朵嘗嘗那道廚房拿手的油炸春魚。 “這春魚是我娘陪嫁莊子里的管事送來的,聽說這魚是從山里的溪流里撈出來的,這時候吃最是鮮嫩不過?!?/br> 米朵嘗了嘗這道油炸春魚,味道確實不錯。 飯后,大姑娘又里里外外看了一遍米朵住的屋子,當初因為蕭清歌剛到秦府就病倒了,大夫人便收拾了這樣一所偏僻的宅院給她養病。 因此這翠竹院不光地方偏僻不說,就是屋里的布置也十分簡單。 大姑娘覺得有些寒酸的不像話,心知自己的親娘大夫人是不耐煩理會這些小事的,底下的丫鬟婆子又捧高踩地,只好自己多用些心,不讓這位表姑娘多受委屈。 于是大姑娘回去以后,就讓底下的兩個粗使婆子把莊子里的管事送給自己的幾盆蘭花勻了兩盆送到翠竹院。 米朵正坐在窗下寫字,她心里思拊著,要不要制些祛斑祛疤的藥膏拿出去換錢,可是要制藥膏就得有藥材,她現在寄居在秦府,要錢沒錢,要人沒人,可怎生想個法子托人弄點藥材呢? 她還未籌劃好,就聽見大姑娘命人送了兩盆蘭花過來。 米朵本以為是兩盆普通的蘭花,哪知底下的婆子抬到屋子里時,米朵不由得眼前一亮。 那兩盆蘭花都已經吐出了幾個花苞,盡管還未開花,但是米朵光看花苞的外形就知道這應該是一種稀有的品種。 等婆子們拿了賞錢走后,米朵忍不住上前細看,兩盆蘭花的葉子修長優美,花苞素白如雪,竟然是她從未見過的一個品種。 大姑娘派人往米朵那里送了兩盆蘭花以后,就坐在繡架前開始繡制繡品。 府里靠著祖上留下來的幾個鋪子和田莊,面上看著衣食無憂,可是大姑娘聽大夫人話里話外的意思,秦府已經入不敷出。 因此大姑娘日常能省則省,閑時還要做點繡活,悄悄讓丫鬟拿出去賣了換錢。 她這里在繡架前剛繡好兩個花瓣,就聽底下的人說表姑娘過來了。 米朵進到大姑娘的閨房時,對方已經站起來迎了上來。 “你怎么來了?”大姑娘請米朵在椅子上坐下,又讓丫鬟倒茶。 米朵已經看到了窗下擺放的那三盆蘭花,讓米朵有些失望的是,這三盆蘭花卻是比較普通的品種。 大姑娘見米朵盯著蘭花看,輕輕問道:“這蘭花有什么問題嗎?” 米朵道:“沒什么問題,只是我有件事想要問大jiejie?!?/br> 大姑娘聞弦而知雅意,看米朵停住不說,就揮退了在房里的丫鬟。 米朵方才道:“大jiejie送我的兩盆蘭花是從何處弄來的?” 大姑娘笑道:“我以為是什么大事,這蘭花是我娘的陪嫁莊子的管事送來的,說是撈春魚的時候,在山里發現的,看這幾株蘭花開的好,就移栽到花盆里送了過來。這府里只有我還喜歡養幾盆花草,所以就都送到了我這里?!?/br> 米朵道:“我問這個也不為別的。大jiejie可能不知道,我在家里時也曾跟著父親養過蘭花,大jiejie送我的那兩盆蘭花恰巧就是我當年在一戶人家見過的一種名品蘭花,因為印象比較深,所以名字我到現在還記得,叫做江荷水仙素?!?/br> 大姑娘聽米朵說的如此認真,有些不敢相信:“名品蘭花?” 米朵點頭道:“對,那一盆蘭花,聽說當年買的時候花了足足八百兩銀子?!?/br> 八百兩銀子,大姑娘有些震驚,一方面是想不到一盆蘭花竟然值得上八百兩銀子,一方面是竟然有人肯花如此高的價格買一盆蘭花。 他們府里也算是書香門第,可是家里的女兒出嫁時,公中所出也不過一二千兩銀子,更別說家里的幾個姐妹現在的月錢也不過一兩銀子。 米朵等大姑娘回過神又開口道:“如今我們手里這兩盆蘭花無論是葉形還是花瓣都毫不遜色于當年我所見的那盆蘭花,價格肯定也不低于八百兩銀子。若是遇上什么蘭花盛會,賣的價格還會更高?!?/br> “你讓我想想?!贝蠊媚锺R上就明白了米朵的意思,她低頭細想此事的可行性,首先這事一定不能讓父親知道,他最不喜歡家里的女眷算計銀錢,若是知道她拿底下人孝敬的蘭花拿出去賣錢,非得罰她閉門思過不可。 其次,這事也不宜讓母親知道。家里如今入不敷出,有一半情況是因為父親手里散漫,母親管控不力造成的。 自己若是真的掙得了這一千六百兩銀子,母親得借機要去一半多,然后就會被父親拿去買些沒用的破畫破紙回來。 自己冒著風險掙著一筆銀子,也不過是讓父親買破畫破紙的時候手里寬松一些而已。 還不如留下來給自己做私房銀子,將來出嫁的時候手里有了銀錢,也有兩分底氣。 大姑娘這么一想,就有了計較。這事既得要信得過的人去辦,又要瞞過家里人。 她抬起頭來,心里已經有了合適的人選。 “meimei說的蘭花盛會是怎么回事?” 米朵笑道:“現在正是春天,蘭花盛會多半會在這個時候舉辦。如果大jiejie有心,出去找人一打聽就知道了?!?/br> 大姑娘就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米朵道:“回頭我就將那兩盆蘭花給大jiejie送來?!?/br> 大姑娘道:“這事真是多謝你了,要不是你說,我還真不知道這兩盆蘭花這樣值錢?!?/br> 米朵道:“這不值什么,比起大jiejie對我的情誼,根本不值一提?!?/br> 大姑娘道:“話雖如此,但是這事我還是要謝謝你。你放心,若是那兩盆蘭花真能賣出一個好價格,我肯定虧待不了你?!?/br> 米朵道:“jiejie若是覺得過意不去,不如請我到大夫人的陪嫁莊子上走一走,老實說,我對出產春魚和這蘭花的地方很好奇。也許那里不只有江荷水仙素這一個品種呢!” 大姑娘被這一提醒,才明悟了過來,對啊,既然能有江荷水仙素那樣珍貴的品種,那么也許還有其他名貴的蘭花品種也說不定??! 不過這事得等到那兩盆蘭花真的賣出高價再說。 晚間,米朵讓人悄悄將兩盆蘭花又送了回來。 大姑娘便讓底下的婆子們送去了二門,二門那里早早等候了兩個小廝,將蘭花小心翼翼的接過就送去了大姑娘的奶娘家里。 米朵在翠竹院等了十來天,大姑娘那里終于傳來了好消息,兩盆蘭花一共賣了一千五百兩銀子。其實還能賣的更高,不過大姑娘的奶兄到底年輕,沉不住氣,不等蘭花盛會結束,看有人出高價就賣了。 不過這些銀子對于大姑娘來說也已經很滿足了,她當即分了兩百兩銀子給米朵,畢竟若是沒有她提點,自己也不能得這么多錢。 后面大姑娘又找了個機會,說動自己的母親,一家人花了一天時間到大夫人陪嫁的莊子上踏青,當然隨行的人少不了米朵。 眾人在莊子里游玩的時候,米朵則跟著管事去了山上,同行的還有莊子里的幾個粗使婆子。 管事聽說表姑娘喜歡蘭花,就把她帶到了當初發現那些蘭花的地方。 在那里,米朵找到了幾株被她取名為江荷水仙素的蘭花的蘭苗,還有一種花瓣接近宋梅的蘭花。 作者有話要說: 不好意思,昨天收拾東西收拾的太晚,等到有時間時,已經十一點了。 最后祝親們豬年大吉?。?!恭喜發財?。?! 第119章 表姑娘 兩年以后。 米朵將新買來的茶餅親自裝進茶罐內, 身邊的丫鬟梅青拿著賬本抱怨道:“姑娘,這個月您總共花了三十多兩銀子, 再這樣下去,我們又要吃清粥小菜了?!?/br> 梅青和梅朱是蕭清歌原來的丫鬟,在一年多前才被送回到米朵身邊。她二人送回來以后,米朵就把素月和素云還給了大夫人。 這一年多, 主仆三人靠著米朵養蘭花的收益,日子過得總算不那么緊巴巴了。廚房那邊在有銀錢打點的情況下, 送來的飯食也比從前好了不少。 可是管廚房的管事mama卻是認錢不認人的, 一旦她們沒錢打點, 想必又會回到從前。 米朵卻沒當回事, 她現在分茶剛分出一點樂趣,自然要舍得下本錢。 “那賬上不還有一百多兩銀子嗎?”米朵將茶餅放好, 就開始煮水準備分茶。 她那一套分茶的工具,一向是不許兩個丫鬟多動的, 梅青在旁插不下手,只好拿了個扇子去扇茶爐,口里還道:“我的好姑娘, 哪里還有一百多兩銀子,前兒那件黑瓷茶具就花了十來兩銀子,加上買茶花費的三十多兩銀子,現在不過七十多兩銀子了?!?/br> 梅青一邊說一邊rou痛的看了眼米朵的那些分茶工具,其實十來兩銀子的黑瓷茶具算得了什么,那上面的金茶匙和金茶瓶才是里面的大頭, 俱是純金所造,加起來起碼也值千兒八百兩銀子。 米朵行云流水般的將炙烤好又在茶碾中碾碎的茶粉,細細篩出極細的茶粉,一邊將茶粉放進新買來的黑瓷茶盞中,一邊注以熱水,同時以茶筅快速攪拌擊打茶湯,使之發泡,等到盞面上的湯紋水脈也就是湯花中心幻變出一朵荷葉,她方才放下茶筅道:“七十多兩銀子不少了,省著點用,也能堅持到來年春天。等到春天那兩盆江荷水仙素開了花,再拿去換錢就是了?!?/br> 梅青卻已經被黑瓷茶盞中的那朵荷花吸引住了目光,從前姑娘每次分茶,大多數是梅朱在旁服侍,她倒不知姑娘已經進步如斯,竟然能點出一朵似真似幻的荷花。 “姑娘,這才幾個月時間,您就能點出荷花來,這一點恐怕老爺都及不上您?!?/br> 梅青說的老爺是蕭清歌的生父蕭老爺,他也是個愛附庸風雅的,但他最多也僅僅能點出一片云朵罷了,而且湯花維持的時間也比較短。 而眼前米朵點的這盞茶,湯花久久不散,等到那朵荷花最終消散于白色湯花中,過了一會兒,茶盞才露出了些許水痕。 這點水痕在黑色茶盞中分外明顯,梅青這才知道,為什么米朵放著其他茶盞不用,而非要買黑色茶盞的原因。 而她身邊的米朵則有些不滿意,“我本來是想點一幅魚戲蓮葉圖的,哪里想到只點出了一朵荷花,還差的遠呢!” 米朵這話并不是謙辭,本朝崇尚斗茶,士大夫之間也出了不少分茶高手,像魚戲蓮葉圖這樣的花鳥紋樣還是簡單的,有些人還能在這小小的茶盞上點出山水甚至禽獸蟲魚。 梅青還要說話,簾櫳一聲輕響,梅朱回來了。 她是被米朵派到大姑娘那里送點心的,回來的時候不僅提著一籃子新摘的葡萄,手上還拿了一張請柬。 “姑娘,葡萄是大姑娘才命人在院子里摘得,說讓姑娘吃了再讓人去取,請帖則是二姑娘給的。她說自己近來忙著繡活,張家的斗茶會索性就不去了,聽說姑娘喜歡分茶,便讓我給了姑娘?!?/br> 二姑娘和大姑娘同住一個院子,梅朱去了遇見二姑娘也是正常,不過做繡活就是托詞了,前幾天米朵還見她在園子里打秋千,分明是嫌張家規矩大,做客的時候束手束腳,因此推給了米朵。 “大姑娘怎么說?”米朵接過梅青遞過來的請帖,淡淡問道。 梅青道:“大姑娘說她近來無事,若是姑娘要去,她就和您同去?!?/br> 大姑娘才是那個最近在忙著繡活的那個,明年三月份她就該出閣了,所以她現在天天忙著繡嫁妝。 不過她知道米朵既然喜歡分茶,那么肯定愿意參加張家的斗茶會,所以她才提出要和米朵同去,也好有個照應。 米朵確實如大姑娘所料,對張家的這個斗茶會很感興趣。她現在入門不過幾個月,正需要這樣的場合和別人切磋一下經驗。 晉陽以詩書傳家的大戶人家除去秦家外,就只有一個張家,一個崔家。 崔家近年比秦家還要每況愈下,只有張家因為族里新出了一個尚書,因此這兩年越發風光。 但是風光的同時,張家對家里子弟的約束更甚,這也是他家為什么能屹立這么多年不倒的原因。 米朵和大姑娘下了馬車,一進側門馬上就被人迎著上了兩頂小轎。 小轎一直到進了二門約有一箭之地,方才被放了下來,接著迎上來的丫鬟婆子無一不言語輕聲,動作有條不紊。 米朵掃了一眼,這張家的丫鬟清一色的穿著月白色的夾衣,青色的比甲。而婆子則是一色的醬色長衣,外面套著姜黃色的比甲。 百年屹立不倒的世家大族也見過,但是像張家這樣規矩森嚴的家族,倒還真是第一次見。從前聽二姑娘說,張家規矩大到未出閣的女兒都不允許到外面走動時,米朵還有些不相信,但是自己來了張家以后就發現,二姑娘說的原來都是真的。 張家一共有三位未出閣的姑娘,都是家里的嫡女。張家的男子只有在妻子進門十年都無所出后才能納妾,除此以外,連通房都不允許有。這樣一來,張家上下,幾乎很少看見庶子庶女。 米朵和大姑娘進得內院,廊下早有丫鬟進屋回稟了一聲。 須臾,就出來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女,穿著湖藍色的裙衫,頭上只戴了一支玉簪,靦腆的笑道:“是秦家jiejie來了,快請屋里坐?!?/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