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節
趙援朝一聽許敏兩個字,就不說話了,而是直接起身去了廚房。 張玉芬正在擦洗碗筷,看見兒子過來幫忙,忙道:“廚房哪是你能來的地方,快進屋歇著去?!?/br> 趙援朝卻沒聽他媽的話,而是蹲下去幫他媽涮洗昨天剩下來沒洗的碗碟。 張玉芬欣慰于兒子的懂事,但是心里卻越發不待見兒媳。 不過以她的性子卻不會背地里在兒子面前給兒媳上眼藥,只是漫不經心的提了一句,“昨天許知青幫忙忙活了一場,卻連飯也沒吃,我心里過意不去,想著等她下學了,去她家走一趟,給她送點過喜事剩下來的豬rou?!?/br> 這事趙援朝自然是不會反對的,不過想到周蓉說的話,他有些吞吞吐吐的說道:“媽,你以后還是少在周蓉面前提起許知青!” 張玉芬一愣,她馬上就猜到應該是周蓉在趙援朝跟前說了些什么,不過她卻什么都沒有說,只是笑著點了點頭,“好,聽你的。家和萬事興,媽還不至于為這點小事讓你們兩口子不和?!?/br> 趙援朝一向都知道他媽是個說到做到的人,她既然這樣說了,那么日后肯定不會在周蓉面前提起許敏了。這樣婆媳兩個的關系也就不會那么緊張了。 只是婆媳關系,豈是趙援朝一個大男人能理解的了的。 張玉芬為著兒子著想,當時一口應了下來,后來卻越想越來氣。 她給米朵送豬rou的時候就抱怨了一句:“自古娶了媳婦就忘娘,這話老人說的一點沒錯?!?/br> 米朵笑道:“那我倒想問嬸子一句,嬸子剛過門的時候,趙叔是不是也是娶了媳婦就忘娘?” 張玉芬想起剛過門的時候,自己眼饞院子里的棗樹上結的大棗,趙大柱背著婆婆,偷偷給她打下了一竿子,讓婆婆知道以后不高興了好幾天,就抿嘴笑了笑。然后很快轉移了話題。 “小許,你今年有十九了?十九在我們農村已經是大姑娘了,要不嬸子給你介紹個對象?” 張玉芬是越來越喜歡米朵,性子文靜不說,做事還周全,若不是顧及兒子,她還真想認對方做干閨女。 米朵笑著搖搖頭:“還是算了!我現在一個人過也挺好的?!?/br> 張玉芬道:“你先別急著推辭,我知道你是城里來的文化人,自然不會給你介紹一般人。我打算讓援朝給你在部隊里找個合適的對象?!?/br> 沒能讓許敏做自己的兒媳婦,張玉芬挺遺憾的,同時也挺愧疚的,于是她就出于補償心理打算給米朵找個和趙援朝條件不相上下的對象,這樣心里也能好過一些。 米朵現在真的不打算考慮這種事,她自己前途未定,不想那么早嫁人。 尤其是她在國營食堂那邊的工作才剛剛開始,不想有什么變動。 米朵婉拒的話,張玉芬沒放在心上,她覺得米朵說這話是出于害羞,內心應該多半是愿意的。 回頭她就找機會跟趙援朝提了提,趙援朝想了想,還真讓他想到了一個合適的人選。 那個合適的人選是他的一個老戰友,名做陸文華,父母都是大學教授,很有幾分讀書人的氣質,這樣的人介紹給許敏,肯定合適。 母子兩個商議給米朵介紹對象的時候,米朵已經去了國營食堂。 賈師傅看見她過來,立刻上前熱情的打了聲招呼,“你來食堂幫工的事我已經跟領導說了,每個月給你發五斤糧票?!?/br> 五斤糧票已經不少了,畢竟米朵只能每個周六日來,算起來一個月沒有幾天能過來。 能有五斤糧票,肯定是賈師傅好不容易給她爭取來的。 米朵就露出了一個微微然的笑容:“我走后,秦書記來過嗎?” 李師傅在旁插話道:“來過好幾次。我們都是做你上次教過的素魚?!?/br> 米朵道:“老吃素魚也會膩。今天我教你們做一道素□□!上次沒做這個,是因為素雞比較花費時間?!?/br> 食堂里的師傅們一聽米朵要做素雞,有活的趕緊干活,沒活的立馬圍到米朵身邊。 上次給米朵打下手的小姑娘,也過來繼續幫忙。 其實素魚和素雞的做法差不多,只不過素雞需要的食材更多一些,更多了一個上鍋蒸熟的步驟。 米朵將素雞的做法傳授完,有心的賈師傅早已取了紙筆將步驟記好,正打算向米朵請教幾個問題。 一道聲音就插了過來,“賈師傅,秦書記又來了?!?/br> 作者有話要說: 兒子每次發燒都著急的不行。 希望快點好起來,上帝保佑! 第94章 女知青 食堂里的幾個師傅聽說秦書記又來了, 其中最貧嘴的李師傅就道:“俗話說趕得早不如趕得巧,這素雞剛做好, 秦書記就來了,真是有口福了?!?/br> 米朵被李師傅不著痕跡的拍了一下馬屁,只微微一笑。 倒是過來傳話的食堂員工道:“可是一道菜不夠啊,秦書記這次不是一個人過來的, 還帶了好幾個人過來,點了一道素魚, 一道素炒青菜, 兩三道rou菜。另外還說那道素炒青菜最好是十香菜?!?/br> 李師傅納悶道:“這道十香菜是什么菜式啊, 我怎么從來沒聽說過, 這道菜是誰點的???” “是一個女人點的,好像是秦書記的親戚?!?/br> 賈師傅微微皺眉道:“十香菜我倒是聽說過, 是一道南方菜??墒俏乙矝]做過?!?/br> 李師傅道:“你都不會,那我們就更不會了?!?/br> 這個時候, 米朵插話道:“十香菜我倒是會做??墒俏仪胁说墓Ψ虿恍?,得有人幫我?!?/br> 李師傅馬上接話道:“這個不難,我刀工不錯, 你就直說要怎么切?” 米朵道:“十香菜其實也挺簡單的,就是將十樣蔬菜切成細絲,然后分開炒熟,最后才混合起來?!?/br> 李師傅道:“切成細絲沒問題,但是要十樣蔬菜恐怕有些難,食堂這邊只有五六樣蔬菜?!?/br> 米朵道:“有多少算多少!李師傅你先幫我切菜, 有一樣炒一樣就是了?!?/br> 食堂后廚這邊忙的熱火朝天的時候,秦書記一行人則邊等邊聊天。 今天闊別多年的二妹回來了,秦書記高興之下,決定帶全家出來吃頓好的。于是就到了國營食堂。 秦書記點了一道素魚以后,就問大家可有什么想吃的,秦書記的二妹秦云香這些年常年待在南方,不假思索的就說出了一道上海菜。 她當時只是隨口一說,沒覺得食堂的師傅真能做出一道地地道道的十香菜。 可是當那道十香菜端上桌,秦云香試著嘗了一口卻發現,這道十香菜雖然只用了豆腐干、金針菜、木耳、芹菜、蘑菇等幾樣蔬菜,與真正的十香菜相比,所用的菜蔬確實不多,但是令人驚喜的是,這道十香菜的味道卻十分地道,就是火候也掌握的不錯,油用的也非常適當,既不油膩,蔬菜又保留著爽脆的口感。 “不錯,這道菜做的挺地道的?!鼻卦葡闳滩蛔】滟澚艘痪?,“我在南方待了這么多年,也只吃過有限兩次十香菜。想不到這邊的師傅竟然能做的和南邊的大師傅一樣地道?!?/br> 秦書記笑道:“喜歡那你就多吃點。左右你這次能待不少時間,什么時候想吃了,我們就過來。最近這邊的菜改善不少,尤其是這道素魚,還有這素雞也不錯??上娜A沒來,他要是在,可就有口福了?!?/br> 秦書記的愛人陳娟笑道:“人家都說外甥像舅,這話一點不錯。文華這不愛吃rou的習慣就像極了他舅舅?!?/br> 一家人邊吃邊說笑,最后結賬的時候,秦書記還破例表揚了一下食堂這邊的飯菜。 回頭食堂員工把這話告訴給大家,李師傅道:“這都是小許的功勞。我們可不敢居功?!?/br> 米朵忙道:“這話我可不敢當,我不過比大家會炒兩道素菜罷了。至于刀工和做rou菜的經驗,我還差的遠呢!” 米朵這話并不是謙虛之詞,她學習廚藝時間并不長,廚藝也不算頂好,因此并不愿意給人家留下她是廚藝高手的印象。 就比如那道十香菜,若不是有李師傅幫忙,她也完成不了。這也讓她認識到刀工的重要性,光是會做菜還不行,還得練一手好刀工。 因此私下里,她就向李師傅請教如何練好刀工。 李師傅道:“想要刀工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我當初是從切白蘿卜絲開始的,一直切了好幾年的白蘿卜絲,才算出師??墒墙涛业膸煾的遣耪媸且皇趾玫豆?,切出的魚片又薄又均勻,我練了十幾年,也不過初具其形。其實刀工說白了,沒別的訣竅,就是多練?!?/br> 食堂的另一個師傅也道:“老李說的沒錯,小許你要想練好刀工,就得從基本功開始?!?/br> 于是從那天起,米朵就開始苦練刀工。 她按著李師傅的建議,先從切蘿卜絲開始,院子里的菜地也都種上了白蘿卜。 米朵一連切了一個月的白蘿卜,切完的白蘿卜絲曬得到處都是。 這些粗細不均的白蘿卜絲稍微晾曬去水分,就可以用來腌制咸菜。 倒是一舉兩得。 她這里腌好了兩缸白蘿卜絲咸菜時,趙家村又多了一件大事,兩個被打成優派的人下放到了他們村里。 對于這兩個優派,村里是很不愿意接收的。前兩年下放的十幾個知青,就把村里的閑置房子占去得差不多了。 不過沒辦法,這兩個人是上面交代下來的。村里干部商量了好幾天,也沒商量出好辦法,最后只好把他們安置到了姚家的那處舊宅子。 打算等開春過后,再給他們找個住處。 米朵第二天就見到了這兩個優派,那天她早上起來去學校上課,一出門就碰到了住在姚家的新鄰居,原來是一對四十多歲的夫妻,男的長的風度翩翩,女的一身書卷氣,一看就是那種高級知識分子。 兩人雖身處逆境,但是臉上的神情卻不顯得萎靡,反而還帶著一絲微笑,友好的沖米朵點了點頭。 米朵也回了一個微笑:“你們就是新來的鄰居?我叫許敏,是城里來的知青,就住在你們后面?!?/br> 曾智成和妻子葉慧對視了一眼,他們來村里以后,雖沒受到村里人的歧視,但是對他們抱有友好態度的人卻沒有幾個。在這樣世態炎涼的環境下,夫妻兩個接受到一點好意,都覺得心里溫暖不少。 米朵也沒別的意思,就是基于對他們這些高級知識分子的尊重。因此她打完招呼就走了。 曾智成則和葉慧一邊交談一邊往地里走,他們被村里分配到四隊,今天是他們第一天報到,也不知道隊長給他們分派什么樣的活計。 趙大柱正坐在田間犯愁,因為有過給剛來的知青分派地里活計的經驗,趙大柱深知這些知識分子干起活來,三個知青都不抵一個村民能干。 即便是現在,這些知青在村里鍛煉了一兩年,能拿出手的也沒有幾個。 更何況這次分到他們隊里的還是兩個大學教授,恐怕干起活來連知青都不如。 趙大柱正犯愁的時候,周蓉過來了。 自從嫁到趙家以后,周蓉也就分到了四隊。趙大柱看在她是家里人的份上,給她安排了一個相對清閑的活,只要看管一下下地要用的工具就行。 對于一心想要隨軍的周蓉來說,這樣的安排,她自然是不大滿意的。有的時候她很嫉妒許敏能到小學教書,可是她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一無文化,二無學歷,只能下地干活。 正當她這樣糾結的時候,卻聽到村里來了兩個下放的優派。 周蓉立時回想起了往事。這兩個被下放到他們村里的優派,來頭可不簡單,兩個人多多少少都有海外背景,他們的兒子還在幾年前被送到了國外。 上一世,周蓉只顧著照顧劉建和女兒,并未和這兩人有過多接觸,直到后來這兩個人被平返,又回了城里教書,幾年后帶著他們的兒子回來舊地重游,周蓉才知道他們一家背景有多么顯赫。 光是他們那天開來的兩輛車,就價值不菲。更不用說他們恢復了以往的地位身份,重新講究起穿戴以后不經意間流出的氣質和做派,就讓人知道他們身價不凡。 只是村里人和他們交好的沒有幾個,畢竟當初他們下放的時候,村里人雖沒有過多歧視,卻也沒有過多關注。 倒是姚家那一對祖孫和他們關系不錯,姚老頭還請他們一家三口吃了頓飯。 只是可惜姚老頭第二年就死了,他死后,姚新宇也不知去向,要不然興許還能沾上這一家三口的光。 因此當周蓉知道這對夫妻和上一世一樣又被下放到村里以后,她就生出了跟他們交好的心思。 “爹。我聽說隊里來了兩個優派,不知道是不是?” 趙大柱是個老實人,周蓉跟張玉芬關系不好是她們婆媳的事,他自己并未因這件事對周蓉存什么偏見,只是性子使然,不愛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