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紀大肚子雖然能征慣戰,神鬼難擋,為人卻十分迷信,白天放火殺人,晚上燒香拜佛,純屬自己糊弄自己。他讓闞三刀這一招兒妨得惶惶不可終日,只覺得吃豆腐塞牙縫,放屁砸腳后跟,夜里躺床上一合眼,就夢見闞三刀祖墳里的列祖列宗跳出來找他索命,干什么事都不順。手底下的探子打聽出來,原來那右督軍府來了一位異人興風作浪。紀大肚子也有心請個高人相助,就想起當年跑關東火煉人皮紙的崔道爺了,自己這一番發達富貴,還不是全憑崔道爺點撥?要論起身上的道法,崔道爺比城門樓子還得高三丈,只要把他搬請出來,我紀大肚子就是如虎添翼,一定讓闞三刀吃不了兜著走。當時就派兩個手下趕去天津城,快馬加鞭把崔老道請至濟南府。 2 濟南城左督軍府擺下一等一的酒宴,專門招待從天津衛請來的高人崔老道。別看崔老道連吃帶喝沒閑著,倒是不耽誤正事,支起耳朵聽明白了來龍去脈,心下暗暗尋思:“割據一方的軍閥為了擴充勢力、搶奪地盤,不在乎殺人放火、荼毒生靈遭報應,反倒怕什么風水運勢,這就叫疑心生暗鬼。闞三刀請來的那個高人,多半和貧道我一樣,也是個走江湖混飯吃的,能有什么本領?”他是這么想,嘴上可不能這么說,說破了他也沒處混飯吃,沒有那位高人在右督軍府作妖,哪有他崔道爺左督軍府顯圣的機會?當下故作為難:“這一招兒確實厲害,不可等閑視之……”說到此處卻不說了,又夾了一筷子烹蝦段塞進嘴里。這是正經黃海大對蝦,兩只足夠一斤,切成兩寸來長的蝦段先煎后烹,掛上汁兒出鍋,越嚼越香。紀大肚子急得抓耳撓腮,又不敢催促。崔老道直到吃得酒足飯飽,這才心滿意足,用道袍袖子抹抹嘴,放下筷子說道:“大帥不必多慮,貧道進門之時已用道眼看過,左督軍府的格局穩如泰山,右督軍府的口再大也吞不了你。貧道既然來了,就在府上作幾天法,一則助長大帥虎威,二則滅一滅闞三刀的銳氣?!?/br> 紀大肚子自打認識崔老道那天起,便對他奉若神明,見他胸有成竹,不由得心花怒放,吩咐下人收拾出一個跨院供崔老道居住,安排專人伺候,吃什么做什么,要什么給什么,哪個王八蛋慢待了崔道爺,當心腦門子上多個窟窿眼兒。這一下崔老道是小人得志、一步登天了,再不用頂風嗆雪的擺攤兒賣卦,住在督軍府中吃香的喝辣的,馬上來轎上去,上個茅房都恨不得有人背著。他知道這些便宜可不能白給,當然也沒閑著,在院子里度地為壇、設立香案,擺上香爐、蠟扦、毛邊紙、朱砂筆等一應物品,待到夜深人靜之際,手持寶劍,步踏罡斗,接連做了七天法事,好一通折騰,可除了裝神弄鬼,一件正事沒干。紀大肚子可不這么想,他對崔老道一向信服,當成活神仙來供奉。有道是心誠則靈,自打崔老道一踏進左督軍府的大門,紀大肚子心里一塊石頭落了地,吃飯也香了,睡覺也踏實了,再沒做過噩夢。 這人要是天天待著無所事事,也不用為吃喝用度發愁,那也沒什么意思。崔老道在督軍府憋得煩悶,叫過下人詢問,濟南府有什么繁華所在,想出去逛逛,瞧一瞧周圍的風水形勢。下人回稟,濟南府有三大名勝——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頂數趵突泉最熱鬧。那周圍有一個市場,攤鋪林立,游人如織。濟南府號稱“曲山藝?!?。江湖中流傳一句話,北京城學藝,天津衛練活兒,濟南府踢門檻兒。做藝的人想走紅,濟南是必闖的碼頭。崔老道一聽就來了精神,他本就好個熱鬧,何況又在督軍府憋了這么多天,連忙叫底下的人備了毛驢,來到趵突泉市場上,但見人山人海、熙熙攘攘,耍把式賣藝的一個挨一個。這邊是京韻大鼓、木板大鼓、西河大鼓、河南墜子,那邊是山東落子、山東琴書、山東呂劇,更有說相聲、變戲法、演雙簧、拉洋片、賣藥糖的,與天津衛的“南市、鳥市、地道外”相比也不在其下。崔老道這一雙眼可就不夠用了,冷不丁瞧見一個擺攤兒算卦的,低眉默坐,道貌岸然,面黃肌瘦,無精打采,估摸也是買賣不行餓的,一時間仿若看到了自己,又覺得有些技癢,恨不得披掛上陣,替他賣上幾卦。所以說生而為人,只有享不了的福,沒有受不了的罪,崔老道剛過了三天好日子,這就燒得渾身不自在了。 崔老道無論走到什么地方,身后都跟著督軍府的下人,因為督軍大人交代了,必須片刻不離左右。眼看到了中午,腹中饑餓,正琢磨是不是先回府里吃飯,就聽下人說道:“崔道爺,俺們濟南府的麻醬面最有名,不可不吃,何不就在市場里嘗上一碗?”崔老道乃饞神下界,聞聽此言連聲稱善,讓下人帶路,一前一后進了一個小面館。無非是一間破屋,擺上三五張白茬木頭桌子,倒是收拾得干干凈凈。喊來伙計,一人要了一大碗麻醬面,再給掂配幾樣小菜。過不多時,伙計把吃食上齊了。兩大海碗面條,碗大得都出了號了,跟小盆差不許多,上邊撒著胡蘿卜咸菜丁、香椿芽細丁、黃瓜絲、綠豆芽、燙過的韭菜段,再加上醬瓜rou丁炸醬,澆上麻汁醬,另外還有幾樣小菜。其中特別有一樣鐵鈀雞,雛雞炸透切碎,再用老湯煮爛,鹵汁陳厚,rou爛味濃。崔老道一口面一口雞,吃得滿嘴流油,吃完一結賬,下人沒帶錢,合著還得崔老道請客。下人連連道謝,說自打崔道爺來到督軍府,自己天天跟著吃香的喝辣的,以前可從來沒有過這個章程,道爺簡直就是活神仙。崔老道心中暗罵:“你還真行,比我還能訛人,貧道混跡江湖這么多年,能讓我掏錢請客吃飯的,也就你一個了!” 又過了幾日,這一天崔老道起得挺早,擦了把臉剛邁步出門,伺候他的下人已經守在門口了,見面先給他請安,問:“道爺睡得可好?為什么這么早就出門?”崔老道說他不在府上吃早點了,想出去換換口兒。因為趵突泉的一碗麻醬面把他吃美了,逢人就打聽濟南府還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頭天聽人說了,山東水煎包脆而不硬、油而不膩,用豬rou大蔥調餡兒,包子碼放在特大號的平底鐵鍋內,鍋中加水沒過包子頂端,蓋上鍋蓋猛火煎熟,收盡湯汁,再澆上豆油、麻油,細火燒煎,看準火候出鍋,論味道不輸給天津狗不理包子。離督軍府不遠就有個賣包子的,口味挺地道,餡兒大皮兒薄,配上粳米粥、咸菜絲,熱熱乎乎,早上吃這個又解饞又舒坦。崔老道昨天聽人念叨完,半夜做夢也在惦記這口兒。要說他就是吃鍋巴菜的腦袋,整天吃山珍海味反而受不了,因此一大早就出來了。那個下人支應了一聲,低頭跟著崔老道就走。崔老道直嘬牙花子,擺了擺手,說什么也不叫跟著,心里合計,上回一不留神還讓你宰了一頓,你跟著還得我請客,那多不上算?就說今天要出門準備一場法事,與濟南府各處的土地爺打個照面,凡人不可跟隨,以免沖撞了神明。好說歹說打發走了使喚人,崔老道邁步出了大門,看見臺階底下東一坨子西一坨子全是馬糞,熏得他直撞腦門子。督軍府有馬隊駐扎,門口的馬糞向來不少,紀大肚子草莽出身,雖然做了大官進了城,卻仍行跡粗略,從不在乎這些細枝末節。崔老道也是多事,告訴看門的衛兵,在門口立把掃帚,有了馬糞就給掃掃。他是怕自己出去踩一腳,沾上一鞋底子臭氣,那還怎么吃包子?守門的衛兵不敢怠慢,督軍大人早有吩咐,唯崔道爺之命是從,當即飛奔進去拿來一把大掃帚,打掃完順手立在了門前。不提崔老道出去吃包子,單說紀大肚子的督軍府周圍也有闞三刀放出的眼線,立馬跑去稟告,說是紀大肚子找來的那個老道指點看門的軍卒將一把大掃帚擺在門前,不知是何用意。 闞三刀為人多疑,殺完人都得再補上三刀,聽完眼線的一番話,心里頭直打鼓,一邊用手胡嚕腦殼子,一邊在屋子里打轉。久聞江湖上有個崔老道,號稱鐵嘴霸王活子牙,在天津城叱咤風云,絕非易與之輩,在督軍府門前立上一把掃帚,早不立晚不立,其中一定大有玄機,當即傳令下去,速請“黃老太太”。 這個“黃老太太”就是從遼東打火山下來的高人,前些日子找上門來,正可謂是毛遂自薦,聲稱自己是頂仙的神婆,可助闞三刀滅了紀大肚子。此人六十開外的年歲,個頭兒不高,臉上皺紋堆壘,半黑半白的頭發在后腦勺上綰了一個纂兒,抹了不少梳頭油,梳得挺利整。一對眼珠子滴溜亂轉,白眼球多黑眼球少,高鼻梁、小癟嘴,透著一股子傲慢。全身黃布褲褂,纏足布鞋,走起路來一搖一擺。手里拿著一桿挺長的煙袋鍋子,身后跟著兩個當兵的,一人手里托一個銅盤,分別盛著整片的煙葉子和酒壺酒杯,可謂派頭十足。尤其是這個煙袋鍋子,白銅的斗鍋,小葉紫檀的桿兒,和田玉的煙嘴,上吊一個裝煙葉的荷包,上邊走金線繡了個“黃”字,甭提多講究了。以前用的可沒這么好,自打指點闞三刀擴改了督軍府的門樓子,闞三刀只覺得事事順意,走路都發飄,恨不得拿黃老太太當慈禧太后老佛爺一般供奉,看她煙抽得挺勤,特意送了她這么一桿煙袋鍋子。黃老太太也沒多大起子,得了這桿煙袋鍋子,走到哪兒都嘚瑟著。頂仙的自己不是仙家,而是可以請仙家上身,瞧香看命、指點陰陽,也叫出馬仙、搬桿子的。書中暗表,黃老太太身上的這路仙家并非“外人”,正是《夜闖董妃墳》中被崔老道破了道行的黃鼠狼。后來好不容易得了根千年棒槌,躲在墳窟窿中想吃,又讓紀大肚子搶了去,因此對這二人懷恨在心,招下黃老太太這個“弟子”,登門投靠闞三刀,為的就是找紀大肚子報仇,順帶收拾了崔老道。 且說闞三刀命人請來黃老太太,畢恭畢敬地讓到主位上坐定,點煙倒酒自是不在話下。大白天不得喝茶嗎,怎么喝上酒了?黃老太太就好這一口,一天八頓,睜眼就喝,平時拿酒當水喝,嗜酒如命。闞三刀將崔老道指點紀大肚子在督軍府門前擺放一把掃帚的事一五一十說了一遍。他一門心思認為這是崔老道損他的邪法,越說心里越來氣,站起來圍著黃老太太轉了三圈:“紀大肚子欺人太甚,本來我倆一東一西各不相干,他走他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哪承想這個大肚子蟈蟈幾次三番想找我的麻煩,不僅刨了我的祖墳,還搬過來天津衛的崔老道,布下陣法敗我氣運,還望大仙顯些神通,給闞某人指條明路!”再看黃老太太,這個相兒大了去了,在太師椅上盤腿打坐,閉著眼“吧嗒、吧嗒”抽了幾口煙袋,緊接著二目一瞪,猛地一拍大腿,咬牙切齒地說道:“崔老道這個損王八犢子,不給他整點兒厲害的,他也不知道黏豆包是干糧,你瞅我整不死他的!”說罷叫當兵的搓碎煙葉填進煙袋鍋子,又倒滿杯中酒,連干三杯酒,猛嘬三口煙,腦袋往下一耷拉不說話了,接下來全身一陣哆嗦,鼻涕眼淚齊下,猛地睜開雙眼,再開口如同換了個人。 闞三刀心知仙家到了,這可行了,整頓衣冠恭恭敬敬屈膝下拜,匍匐在地不敢抬頭:“弟子闞三刀,求老祖宗指點迷津?!?/br> 黃老太太陰惻惻地說道:“此事我已知曉,那個妖道不知天高,不懂地厚,竟敢與本仙為敵,定遭五雷轟頂?!?/br> 闞三刀輕聲問道:“但不知他在大門前立一把掃帚是什么陣法?” 黃老太太說:“先前我讓你擺的陣勢稱為天上一張口,他給你來了個一指破天門,倒也厲害得緊。你速速打造三面金鏡,懸于府門之上,咱這叫三煞回天金光返照,不怕壓不住他的掃帚!” 闞三刀唯唯諾諾,磕頭領命。只見黃老太太低頭閉眼,再抬起頭來,又變成了之前的腔調:“起來吧,仙家咋說的?” 闞三刀忙把黃大仙的話說了一遍,黃老太太點頭道:“這一招兒太高明了,你可別犯財迷,三面鏡子全要真金的,一點兒不能含糊,麻利兒置辦去吧?!标R三刀對黃老太太言聽計從,立刻上濟南府最好的金樓,打造了三面金鏡,皆有臉盆大小,光可鑒人,高掛在府門上,金光閃閃的越看越提氣。 3 按下闞三刀這邊不提,再說紀大肚子,大老遠請來崔老道,好吃好喝好伺候,看他倒是做了幾場法事,也不敢多問,得知對頭門上突然掛起了三面金鏡,覺得心里頭發虛,不知道其中又藏了什么玄機,尋思也得讓崔老道出個高招兒應對應對。紀大肚子領兵打仗指揮若定,要讓他說點兒什么,商量點兒正事兒可挺費勁兒,見了崔老道,吭吭哧哧半天,終于問了一句:“道爺,今天您想吃什么,我這就讓手下人去安排?!?/br> 崔老道住在督軍府這些天,一天三頓飯,外加一頓夜宵,山珍海味沒少招呼,撐得他一天得蹲八次茅房,該過的癮都過足了,也沒少往外跑,吃了不少濟南城的小吃,再吃點兒什么好呢?忽然一拍腦門子,不如來他一頓涮鍋子,鮮羊后腿切成薄片,沸水里一滾千萬別老了,夾上來蘸足了麻醬、腐乳、韭菜花兒,那多解饞。紀大肚子一聽這有何難,吩咐人速去準備。在八仙桌子上點了一口特大號的銅鍋,底下多添炭火,把鍋中水燒得翻花冒泡。督軍府里的廚子手藝好,羊rou片切出來薄得跟紙似的,夾起一片放在眼前,可以看見對面的人影,齊齊整整碼在盤中,那叫薄如紙、勺若漿、齊似線、美如花,往水里一滾這就能吃,不腥不膻,鮮嫩味美。崔老道抖擻精神,一口羊rou一口燒酒,左右手緊忙活,轉眼二斤羊rou片下肚,吃了個滾瓜溜圓,酒也沒少喝。紀大肚子等崔老道吃飽喝足了,這才說起闞三刀門前又掛了三面金鏡,這個陣法怎么破? 崔老道已經喝高了,嘴不跟腿,看人都是兩個腦袋,坐在八仙桌前信口開河,一指眼前的銅鍋,告訴紀大肚子:“你把它端出去,放在大門口,別讓人弄滅了!”他是隨口胡說,紀大肚子可當了真了,立刻命人把銅鍋擺在大門口的臺階上,差人晝夜伺候,隨時加炭,大蒲扇“呼哧呼哧”扇個不停,冒出一股黑煙嗆人口鼻,整得左督軍府門前那叫一個烏煙瘴氣。結果轉天一早就有人來報,說闞三刀連夜摘了金鏡。紀大肚子暗挑大拇指,心說:“崔道爺太靈了,只不知門口擺個鍋子,這叫什么陣法?” 崔老道過了晌午才醒酒,灌下一碗涼水壓了壓腹中的燥熱,真不簡單,今天沒吃早點,給紀大肚子省了一頓。他腦袋瓜子昏昏沉沉的,把昨天的事全忘脖子后頭去了,只見紀大肚子對自己連吹帶捧,作揖鞠躬又是一番拜謝,說頂仙的畢竟斗不過玄門正宗!崔老道有點兒不明所以,但是不能露餡兒,仍須擺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做派。 那么說闞三刀怎么就把金鏡摘了呢?原來他得知紀大肚子將一口銅鍋子擺在門外,左督軍府上空煙霧繚繞,不知崔老道又使了什么妖法,忙去請教黃老太太。黃老太太上身之后告訴他,崔老道這招兒太高了,銅鍋子里邊有水,下邊有火,此乃玄門中的“水火陰陽陣”。闞三刀心中不解:“那不過就是一個涮羊rou的銅鍋子,我后廚房里存著十七八個,又有何玄妙可言,怎么就破了我這三面貨真價實的金鏡?實在不行,咱也擺上一溜兒銅鍋子跟他比畫比畫?”但聽黃老太太身上那位大仙口中言道:“你有所不知,此陣高明無比,水火相濟,將煞氣全鎮住了,你速將金鏡摘下,遲則反禍自身!”說完又給他出了一招兒,讓闞三刀在督軍府門口立上五根一丈長的金旗桿,名為“金槍五雷陣”。 闞三刀直嘬牙花子:“我說老祖宗,咱這些天沒干別的,凈剩下掏錢了。改大門花了我三百塊銀元,人家一根笤帚疙瘩就給咱破了。三面金鏡子用了八千五,崔老道擺個火鍋子,我這錢又打水漂了,而今再戳上五根金旗桿,這得多少錢哪?您到底是哪頭兒的?別再是跟紀大肚子、崔老道串通了讓我傾家蕩產來的吧?” 黃老太太氣得拿手里的煙袋鍋子往闞三刀腦袋上敲:“你這個不提氣的玩意兒,讓你掏點兒錢就心疼成這樣,能成什么大事?況且我與紀大肚子和崔老道是一天二地仇、三江四海恨,怎會串通一氣來坑你?你且放心,咱這個陣法萬無一失,五根金旗桿借五雷之威,金木水火土全占了,他們縱然搬來天兵天將也破不了此陣!” 闞三刀聞言大喜,趕緊命人摘下金鏡,打造五根金旗桿,皆為丈許來長、鴨蛋粗細,使的錢可就海了去了。亂世之中,能夠獨霸一方的軍閥,個兒頂個兒富可敵國,到頭來苦的就是老百姓。闞三刀這一次下了血本,心說:“別著急,我都給你紀大肚子記賬上了,待到‘金槍五雷陣’發威之日,便是你還債之時!”等這五根金旗桿穩穩當當立在右督軍府門前,闞三刀來到門口一看,先不說法力如何,五根旗桿圍成一圈,太陽一照金光四射奪人二目,跟五根金箍棒相仿,真叫一個氣派,越看心里越痛快,一高興回去多吃了兩碗干飯。金旗桿剛豎起來,立時成了濟南府的一景,引來許多看熱鬧的老百姓。老百姓大多連金條也沒見過,更甭說金旗桿了,不知督軍府這是唱的哪一出兒,又是金鏡又是金旗桿,要說還得人家帶兵打仗的趁澇兒,真舍得花錢,少不了交頭接耳、議論稱奇。話說這時候,擠過來一個推獨輪木頭車的。以前這種車很常見,一個轱轆兩個車把,構造簡單可是不好推,推起來得用巧勁兒,端著車把往前推的同時還得往后拽著,又得保持平衡,不能左搖右擺。車上也不是什么值錢的東西,紅木的家具、青花的瓷瓶不敢往上放,怕一不留神給摔了。這位車推的是什么呢?說起來可太硌硬人了,一邊一個大木桶,桶里滿滿當當全是泔水,剛從飯莊子后門收來的,帶著一股子餿臭之氣。推泔水的這個人是當地一個潑皮無賴,成天招貓逗狗、無事生非,沒他不摻和的。路過督軍府門前,瞧見里三層外三層圍了很多看熱鬧的人,把道路堵得嚴嚴實實,你說你客氣幾句溜邊走不就過去了嗎?他不介,滿肚子全是壞水兒,口中吆喝“少回身、少回身”,卻在腳底下攢勁兒,推著車硬往前擠。等大伙兒看明白他推的是什么,再躲可就來不及了,離得近的一人蹭了一身泔水,又餿又臭的要多惡心有多惡心。人群中一陣混亂,嚇得看熱鬧的紛紛往旁躲閃,別人越躲,他推得越快,小車搖搖晃晃,泔水直往外溢,其實這就是成心使壞。督軍府門口有把守旗桿的軍卒,豈能容這么一個二混子在此撒野?見狀上前彈壓,掄起鞭子劈頭蓋臉一通亂抽。推泔水的實實在在挨了一鞭子,疼得“嗷嗷”直叫,腳底下拌蒜踉蹌而前,手上也拽不住了,一松手可了不得了,泔水車“咣當嘩啦”一下,正撞上其中一根金旗桿。五根金旗桿按梅花形擺放,本來埋得也不深,頭一根倒下來砸上第二根,一轉圈“噼里啪啦”全倒了,非但如此,金旗桿上還沾滿了泔水。在場的軍民人等全傻了,老百姓一哄而散,推泔水的自知惹下大禍,也趁亂跑了,連車帶泔水都不要了。 消息傳到督軍府中,闞三刀氣得暴跳如雷,大罵手下無能,全是酒囊飯袋,持槍帶棒的幾個大活人連推泔水的都攔不住,命他們快去把金旗桿洗刷干凈,重新立好了,回來再軍法處置。黃老太太在一旁嘆了口氣,擺了擺手:“立起來也沒用了,雷部正神最忌污穢,咱這個陣法又讓人給破了,甭問,這也是崔老道出的損招兒?!边€沒等闞三刀發作,黃老太太就急眼了,再一再二沒有再三再四的,崔老道接連破陣,令她顏面掃地。她氣得臉上青一陣兒白一陣兒的,告訴闞三刀,這回什么陣法也不擺了,黃大仙要親自出馬,不動他一兵一卒,不費他一槍一炮,定讓紀大肚子和崔老道死無葬身之地! 第五章 斗法定乾坤(中) 1 閑話不提,接說這一段“斗法定乾坤”。民國初年,天下大亂、刀兵四起,濟南府的左右督軍一個心狠手辣,一個行事剛猛,兩人明爭數年不分勝負,為了置對方于死地開始暗斗,各請高人助陣。頂仙的黃老太太先發制人,在闞三刀的右督軍府門前擺局設陣,一陣比一陣邪性,一陣比一陣厲害,一陣比一陣花的錢多,卻讓崔老道誤打誤撞,只用一把掃帚、一個火鍋子就給破了,又趕上推泔水車的二混子撞倒了金旗桿,真可以說是輕而易舉,不費吹灰之力。有人說并非崔老道術法高深,實屬瞎貓撞上了死耗子;也有人說崔老道就是厲害,頂仙的黃老太太比不了,孰是孰非,無從考證。反正黃老太太把推泔水的這筆賬也記在了崔老道頭上。她身上領了一路黃仙,也就是黃鼠狼,這東西經常捉弄人,你不去招它,它也會惹你,更何況這個黃鼠狼有來頭,是崔老道和紀大肚子前世的冤家今生的對頭。它本想借闞三刀的勢力報仇,卻連敗三陣,光屁股推磨——轉圈丟人,自是怒不可遏,心說:“我饒了蝎子它媽也饒不了你們倆?!庇谑怯肿聊コ隽艘粋€狠招兒,要取這二人的狗命。 按下黃老太太如何布置不提,再說紀大肚子坐鎮左督軍府,聽探子來報,說闞三刀府門前的金旗桿立了不到半天兒就倒了,也以為是崔老道暗中設下的破陣之法,自是千恩萬謝。崔老道來個順水推舟,既不承認也不否認,一句“天機不可說破”,把紀大肚子哄得團團轉。正自得意之時,崔老道話鋒一轉:“大帥不可得意忘形,昨晚貧道夜觀天象,見熒惑守心,此乃不祥之兆,近來不可外出,以免招災惹禍?!辈⒎谴蘩系揽梢陨嫌^天星下察地脈,皆因他心知肚明,凡事皆有因果,這一次惹惱了對頭,只怕不會善罷甘休,故此說了幾句虛頭巴腦的話,勸紀大肚子謹慎行事、加倍提防,正所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不干事。 紀大肚子早將崔老道當成了得道的高人,一向對他言聽計從,可是身為鎮守一方的督軍,麾下幾萬兵馬,不說戎馬倥傯,軍隊里的大事小情哪天可也不少,這些事交給誰他都不放心,當不了甩手掌柜。遠了不說,轉天要在法場上殺人,紀大肚子就得去監刑。那個年頭軍閥其實跟土匪也差不多,有槍便是草頭王,誰的地盤誰當家,看誰不順眼,甭管犯沒犯法、有沒有罪,用不著法院宣判,胡亂安上個亂匪的名號,拉出去就斃了,死了也是白死,尸首往亂葬崗子一丟就沒人管了。過去行刑講究哪兒人多在哪兒殺,這叫“殺人于市”,以便殺一儆百。舊時濟南府殺人的法場設在西門外城頂街,那個地方地勢最高,猶如一城之頂,再往西是通衢大道,糧商、山貨商云集于此,做買做賣,熱鬧非常,與北京城菜市口相似。軍閥殺人的法場則在城外,也就是紀大肚子屯兵的軍營。紀大肚子的勢力不小,手底下兩三萬人,有炮兵有騎兵,稱得上兵多將廣、人強馬壯。您聽說書的先生動不動就幾十萬大軍,兩三萬人馬夠干什么的?那是說書先生為了嘴上痛快胡吹,所謂“人上一萬,沒邊沒沿”,一萬人就鋪天蓋地了,您算去吧,人挨人站成一排,一萬人從頭到尾就得排出十里地去。話說慈禧太后掌權的時候,袁世凱在天津小站練兵,訓練的新軍加在一起不過七千余人,若是擱在偏遠之地,五百人足夠扯旗造反。一個中等規模的縣城,守軍兵丁加上地方上的民團也不過兩三百人,五六百土匪可以攻打一個縣城,到時候還得派人報信請州府發兵平亂。所以說紀大肚子手底下兩三萬兵馬,已經相當可觀了,人多開銷就大,不提打仗所用的槍炮彈藥,單說人吃馬嚼,就是筆不小的開支,兩三萬人穿衣戴帽,加上輜重槍械,還得按時發放軍餉,一天天花的錢如同流水一般。這么多兵馬不可能全駐扎在城里,過去的城池也小,胡同挨著胡同,街坊靠著街坊,老百姓都不夠住的,一家子八九口人擠一間小房那是常事,馬路也沒多寬,哪有地方屯兵?所以紀大肚子的軍營位于西門外十五里,揀開闊去處,搭起一排一排的營房,外邊鋪設教軍場,不打仗的時候在此cao練。殺人的法場也在此處,靠邊壘起一堵磚墻,約有兩米來高,磚墻對面上風口搭一座棚子,行刑時人犯并排站在墻根兒底下,監刑官坐在棚中監督。處決的人犯多為軍中逃兵、反叛,以及地方上的土匪、賊寇。 自古至今,殺人的規矩從來不少,首先一早上要拜獄神。獄神是誰呢?民間流傳的版本眾多,最普遍的說法是漢相蕭何,也就是月下追韓信的那位。劉邦稱帝之后,蕭何采摭秦六法制定律令,后世稱之為“定律之祖”。過去的死囚牢在大獄的南側盡頭,迎面墻上畫一個虎頭,下邊是個二尺見方的小門洞,代表虎口。有犯人熬刑不過死在牢中,尸首不能從大門出去,必須打這個小門洞往外順,意在送入虎口,因此,民間又把死囚牢稱為“虎頭牢”。其實墻上畫的并非老虎,而是狴犴,外形似虎,乃龍生九子之一,平生好打官司,仗義執言,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斷?;㈩^牢的對面是“獄神廟”,說是廟,可沒有廟堂,只是在墻上掏個洞,做成一個壁龕,里頭供奉一尊藍衣青面的圣者,那就是獄神蕭何。凡有處決或刺配的犯人上路,官差和囚徒都得跪拜獄神。京劇《女起解》里蘇三有這么幾句唱:“低頭出了虎頭牢,獄神廟前忙跪倒,望求爺爺多保佑,我三郎早日得榮耀?!背思腊莳z神,人犯怎么提、繩子怎么綁、怎么勾名字、怎么插招子、殺剮怎么下刀,這里頭全是規矩,沒有一下生就懂的人,全憑師傅帶徒弟,一點點傳授。過去還有這么個說法,殺人的刀輕易不能磨,因為劊子手殺業太重,為求心安,他們寧可相信殺人的是刀,而不是自己,如果把刀磨快了,相當于助刀殺人。這無非是自欺欺人,到頭來還是掉腦袋的人犯倒霉,趕上劊子手的刀鈍,二三十刀砍不掉腦袋,只能往下鋸。 說話這會兒已是民國,沒有斬首的章程了,處決人犯以槍斃為主,軍營中雖有砍頭執法的大令,卻并不常用。槍決人犯的規矩也簡化了不少,不過該走的過場還得走,比如說人犯上法場前吃的這碗飯,到什么時候這個也不能省,人都要死了,怎么不得做個飽死鬼?不過話說回來,一般的人到了這個時候,再好的酒rou也吃不下去,沒幾個心那么大的。說中午就槍斃了,上午在牢內擺上桌子,讓灶上掂仨炒倆,涼的、熱的、葷的、素的全上來,再燙壺酒,盤腿坐定,“滋溜”一口酒,“吧嗒”一口菜,最后來兩碗米飯配酸辣湯,哪有這么沒心沒肺的人?真到了這會兒,腿不發軟,還能站得住,便是心狠膽硬的好漢了。有不少人犯早已尿了褲子,渾身癱軟走不動道,當差的只好找來一個大號籮筐,把人犯扔在里頭,抬到法場上再從筐里翻倒出來。所以說牢里只給預備一碗飯、一片rou,拿筷子插在碗中,形同香爐。為什么家里大人不讓孩子把筷子插到飯碗上呢?就是打這兒來的。除了一碗飯、一片rou,額外還給一碗酒,當然不是好酒,據說還有里邊摻迷藥的,使犯人迷迷糊糊上法場,至少能死得舒坦點兒。行刑當天早上,犯人們一見獄卒帶著酒飯進來道賀,沒有不膽寒的,有的哭天抹淚,有的斜腰拉胯,也有的“英雄好漢”開始指天罵地,都明白這是要上路了。獄卒可不理會你吃與不吃,端起碗來往嘴邊上一抹,酒往臉上一潑,就當吃過了。接下來必須將飯碗、酒碗摔碎,按照老例兒,摔得越碎越好,否則殺人不會順當。說來邪門兒,在軍閥紀大肚子殺人這天,飯碗、酒碗掉在地上滾來滾去,沒一個摔得碎! 2 紀大肚子要在軍營門處決一批犯人,仍沿用過去的規矩,殺人的時辰定在午時三刻,因為此時陽氣最盛。準備則從一早開始,給犯人們安排吃喝,吃的叫長休飯,喝的叫訣別酒,飯碗、酒碗不能有囫圇個兒的,全得帶破碴兒,這是規矩。吃喝完畢,逐一提出待決的人犯,有長官挨個兒對號兒,姓什么叫什么,所犯何事,身量戳個兒、怎么個長相,全得對上。再從名冊中勾去名姓,以免有人替死頂包。背后插好招子,也叫“亡命牌”,上面用墨字寫清名姓罪狀,拿朱砂筆在名姓上打一個紅叉。人犯被處決之后,如果說一時沒有家屬收尸,就拉到亂葬崗子埋了,起一個小墳頭,亡命招子往上一插,權作墳前之碑。紀大肚子位高權重,身為手握重兵的督軍,不必理會這些個瑣事,中午去一趟法場就行。正坐在督軍府中和崔老道說話的時候,有手下的副官來報,說出了一件怪事兒,給待決人犯用的碗沒一個摔得碎,只恐今天殺人不順,不如改期行刑。 紀大肚子不聽這套,他征戰多年,殺人如麻,刀下亡魂無數,還不是該吃吃、該喝喝,升官發財娶姨太太一件也沒耽誤,子彈看見他都得拐彎兒,當時罵道:“全是他娘的酒囊飯袋,讓你們殺幾個該死的鬼都前怕狼后怕虎,還怎么打仗?你丈母娘個腿兒的,聽蝲蝲蛄叫還不種地了?給老子殺!”副官不敢再說別的,領命下去照辦。一旁的崔老道見狀暗暗稱奇,卻也不便多言。紀大肚子傳過軍令,見時候不早了,從頭到腳穿戴齊整、別槍挎刀,騎上高頭大馬,率領衛隊出了督軍府,耀武揚威來到城外的軍營。營門口兩隊軍卒雁翅排開分列左右,見督軍的馬隊到得近前,齊刷刷打了個立正。紀大肚子來到教軍場上翻身下馬,早有人在上風口監斬的棚子里邊擺設太師椅,桌子上瓜果、點心、茶水、煙卷齊備,一眾軍官簇擁著紀大肚子坐定。指揮行刑的軍官出列敬禮:“午時三刻已到,請督軍下令!” 紀大肚子抬頭看了看天色,正是烈日當空,又掃視了一番法場,見二十余名人犯橫列一排,一個個均是五花大綁、雙膝跪地,眼上蒙著黑布罩,開槍的執法隊也已到位,只等他一聲令下,便即開槍行刑。紀大肚子這個督軍是真刀真槍打出來的,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到了節骨眼兒上真有官威。只見他面沉似水,一張大臉都快耷拉到腳面上了,連話也不說,只是點了點頭,雖然沒出聲,可比高喊三聲更讓人膽寒。軍官明白督軍大人的意思,領命轉身,高聲傳令。法場外圍備下三尊鐵炮,炮兵聽到長官發令,當即拽動繩子頭。三聲震天動地的“追魂炮”響過,在場之人聽得個個膽寒。執法隊的軍卒“嘩啦啦”拉開槍栓,紛紛端槍瞄準,眼瞅著子彈就要出膛。正當此時,法場上刮起一陣狂風,霎時間飛沙走石、日月無光,吹得人左搖右晃睜不開眼。原本是艷陽高照,頃刻烏云翻滾,天黑得跟鍋底似的,伸手不見指,回手不見拳,咫尺之外看不見人,那還怎么槍斃?帶兵的軍官只得傳下令去,先把人犯押起來,以防他們趁亂逃走。 可這還沒完,轉瞬間大雨滂沱,如同把天捅了一個窟窿。紀大肚子也慌了神兒,在衛隊護送下躲入營房。有幾個軍官在一旁勸他,說殺人之前摔不碎碗,響晴白日又刮來這么一陣陰風苦雨,以至于錯過槍決的時辰,許是今天玉皇大帝家里辦喜事,不該見血?不說這話還好,一說反倒把紀大肚子惹怒了,不由得火往上撞。這無異于讓他認?,連幾個死囚也處決不了,往后這個督軍還怎么當?況且“軍心不可動搖”,紀大肚子手握重兵,深知“軍心”二字的緊要,于是“啪”地一拍桌子,吼道:“去你娘的,什么時辰不時辰的,玉皇大帝的事跟我有什么相干?他又不是我老丈人,我紀大肚子殺人從來不分時辰,傳我的軍令,等到風停雨住,照殺不誤!哪個膽敢動搖軍心,待會兒他娘的一塊兒斃?!?/br> 自古道“兵聽將令草隨風”,督軍一聲令下誰敢不聽?滿營兵將一口大氣也不敢出,大眼兒瞪小眼兒就這么干等著。紀大肚子的倔脾氣也上來了,兩眼直勾勾盯著營房外的大雨一言不發。直到入夜時分,這場大風雨才過去。紀大肚子傳令下去,二次提出人犯,立即執行槍決。在場的軍官面面相覷,各朝各代也沒有夜里處決人犯的,那可說不定真會出什么亂子,但在紀大肚子的虎威之下,誰也不敢多言。接令提出人犯,綁到法場之上。白天這場雨下得不小,好在軍營地勢高,雨水存不住,腳底下卻不免泥濘不堪。一眾人犯有的是逃兵,有的是土匪,在泥地中跪成一排,心里頭沒有不罵的:“哪有這么折騰人的,這跟槍斃兩次有什么分別?” 紀大肚子一揮手,響過三聲號炮,執法隊的軍卒舉槍就打。軍隊里殺人和官府不一樣,官府行刑時人犯跪成一排,低頭露出脖頸,一個劊子手挨個兒殺,砍三個人換一次刀;軍隊里的劊子手是從軍營中抽調的,多為投軍不久的新兵,借此讓他們見見血、開開光。每個人犯后邊都站著一名軍卒,步槍子彈上膛,接令以后同時摟火,干凈利索氣勢也足。怎知這些軍卒手中的步槍全啞了火,怎么摟也摟不響。在場的眾人一個個臉都綠了,啞火倒不出奇,過去的老式步槍,子彈經???,可誰見過二十多條槍同時打不響的,這不邪了門兒了?要說最難受的,還是那些待決的人犯,有繃不住的屎尿齊流癱在泥地里,也有哭求軍爺給個痛快的,之前不說是槍斃嗎,怎么改成把人嚇死了? 紀大肚子氣得臉色鐵青,帶兵的最忌諱軍心動搖,這要是傳揚出去,濟南府左督軍紀大肚子親自指揮槍斃人犯,二十多條步槍全都啞了火,還不得讓闞三刀笑掉了大牙?連繩捆索綁的人犯都打不死,那還如何帶兵打仗?紀大肚子久經沙場,稱得上馬踏黃河兩岸、槍打三州六府,比不了秦瓊秦叔寶,怎么也不輸給混世魔王程咬金。他當即咒罵了一聲,喝退執法隊的軍卒,拔出自己的兩支快槍,抬起手來左右開弓,一槍一個將這些人犯挨個兒點了名。紀大肚子向來殺人不眨眼,一時興起從這頭殺到那頭,殺得血光四濺,死尸橫七豎八倒在當場,心說:“早知還得老子自己動手,中午就把你們一個個全崩了,何必等到此時?”紀大肚子渾身上下連血帶泥,也不說洗把臉換身軍裝,氣哼哼地命人牽過烏騅馬來,帶上衛隊揚長而去。留下法場上的一隊人馬戳在原地,目瞪口呆說不出話來。 不說軍營這邊如何收斂尸首,只說紀大肚子騎馬回城。說來也邪了,軍營那邊大雨滂沱下了多半天,離開軍營半里之遙卻連地皮都沒濕。走到半路上,冷不丁瞧見道旁有個小院兒,四周全是漆黑的曠野,唯獨這個小院里邊卻燈火通明。門口站著倆姑娘,打扮得花枝招展,身穿錦繡旗袍,紐襻上掛著手絹,開衩的地方露出一截大白腿,白花花晃人眼目。往臉上看,柳眉帶笑,杏眼含春,正沖他這邊招手。紀大肚子南征北戰,東擋西殺,那也是吃過見過的主兒,一看就明白了,這是個窯子,門口招攬生意的姑娘挺標致,看來里邊的也錯不了。之前去軍營可沒少從這兒路過,怎么沒留意呢?紀大肚子行伍出身,雖不是貪yin好色之輩,總歸英雄難過美人關,一時間心旌蕩漾,頓生尋花問柳之意。只是堂堂督軍帶領一眾手下去逛窯子,面子上實在不好看,日后也不好帶兵,于是不動聲色,鞭鞭打馬進城回到督軍府,吩咐人伺候他沐浴更衣,洗去一身的血腥之氣。到了這個時候,剛才那股勁頭還是沒過去,連吃飯也顧不上了,支開伺候他的下人,換上一身便裝,青布褲褂,腳底下穿一雙黑布千層底的便鞋,抓了一把銀元揣在兜里,趁月黑風高,躡足潛蹤翻墻頭跳出了督軍府,連跑帶顛兒直奔城外的窯子。那位問了,這么大個督軍,至于心猿意馬急成這樣?您想啊,當初宋徽宗為了美色,從皇宮挖地道去窯子,癮頭兒不比他大?一朝人王帝主、后宮佳麗三千尚且如此,何況他個使刀動槍的大老粗?再者說了,紀大肚子連著斃了二十幾名人犯,合該冤魂纏身,可是神鬼怕惡人,這些年他領兵打仗殺人無數,債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咬,那一眾冤魂也對他無可奈何??v然如此,紀大肚子仍覺得渾身上下血脈僨張,著了魔似的,心窩子里頭“撲通、撲通”狂跳不止,沒嗓子眼兒堵著就躥房頂上去了,不找個地方泄一泄火那是萬萬緩不過來的。 紀大肚子人高馬大,心里頭又急,甩開兩條大長腿,轉眼就到了城外,路上還一個勁兒嘀咕,人家可別關門上板。緊趕慢趕來到門前,但見門戶洞開,高高挑起兩個大紅燈籠,往里邊看更是紅燭高照,隱隱傳來嬉鬧之聲。紀大肚子整了整身上的衣服,怕被人認出來,低下頭拿胳膊肘擋著臉往里走。一條腿剛踏進門檻,便從里邊迎出一個婦人。三十多歲不到四十的年紀,穿得花里胡哨,臉上擦胭脂抹粉,渾身的香味直嗆鼻子,倒是徐娘半老、風韻猶存,未曾說話,先把塞在胳肢窩下邊的手絹摘下來往前一甩,嘴里直“哎喲”。說她身上哪兒疼?哪兒也不疼,說話就這毛?。骸鞍?,我說今天左眼皮直跳呢,敢情財神爺來了,您可讓小奴家等得好苦??!” 紀大肚子翻眼皮子一瞧這位,甭問就知道是個鴇二娘,就你這個歲數還“小奴家”呢?褶子里的粉摳出來都夠蒸屜包子的了!沒心思和她多說,大半夜跑來可不是為了會她,抬腿邁步進了堂屋,往八仙桌子跟前一坐,吩咐鴇二娘準備上等酒菜。妓院有妓院的規矩,沒有進了門直接脫鞋上炕的,先得跟姑娘們見見面,行話叫“開盤子”。那可沒有白見的,搭上蓮臺喝花酒,四個涼的、八個熱的,外帶各式干鮮果品滿滿當當擺一桌子,這叫打茶圍,又可以說是投石問路。什么月季、牡丹、紅海棠、白芍藥,出來一群窯姐兒陪著,斟酒的斟酒、夾菜的夾菜、彈琴的彈琴、唱曲的唱曲,一口一個“大爺”,耳鬢廝磨,燕語鶯聲。等吃飽喝足擺夠了排場,抓出錢來挨個兒打賞,再挑一個順眼的上樓,這才能翻云覆雨、共度良宵,擺得就是這個譜兒??蓜e小看窯姐兒身上這套本事,也講究基本功,好比說相聲的講究“說學逗唱”,唱戲的講究“唱念做打”,窯姐兒的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