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節
書迷正在閱讀:逢春[綜]、宦官相公、公主有姝色、十二年春夏秋冬、大佬他總想擼我、東宮寵妾、嬌妻難擋,季先生請接招、貴女難當、崔老道傳奇:三探無底洞、放開那個女巫
“那就備車吧,我要回家了?!鳖櫯戳艘谎蹫殡y的管事,微微一笑,“若是管事為難也無妨,只要牽一匹馬來就行了?!?/br> 顧暖暖態度堅決,管事抹了抹額頭冷汗,抬頭瞥見對方涼颼颼的笑容,縮了縮肩膀:“不為難不為難,小的立刻給縣主備車?!?/br> 這十幾天不過是一個默契一個態度。 顧暖暖現在要走,別院也不能強留,就是皇后身邊過來的麼麼接到消息也沒有吭聲,反而趕來安撫顧暖暖說:“縣主稍安勿躁,既然縣主思念家人,想必其他幾位貴人也是如此,還請縣主容老奴稍作安排,這就護送縣主和貴人們回家?!?/br> 顧暖暖也不差這一點時間,點了點頭,那隨意的態度明顯沒有把心思放在這里。 因為她在琢磨,他們家安了皇帝的心之后,她要找個什么借口跑去東都找宮珩呢? 異地戀簡直太沒有人性了! 武將或者文官出任重要的職務出差,家眷留京是一直以來的慣例。 大約是之前她和宮珩太黏糊了,所以皇帝覺得她是能夠牽制宮珩的,最起碼在皇帝和諸王這兩個方向,皇帝希望通過顧暖暖來增加自己這邊的籌碼,這無可厚非。 顧暖暖可以理解,而她生活在這個世界,又不是獨自一人,難免要受到牽制,所以安靜順從安排,但是這不代表如果有機會她就不會反抗。 宮珩去之前,顧暖暖就和同去的六寶七寶嘀咕了很久,機會這種東西有天然的,自然也有人工制造的。 不過當這個機會真的來臨的時候,哪怕是她自己暗搓搓弄出來的,她還是覺得很不爽! 第一零三章 大啟的商業是很發達的, 暢通的運輸是保障商業發達的基石, 同樣的因為運輸的暢通, 全國各地的都城之間有什么消息也能很快的傳遍全國。 比如大啟的第一男神昭王宮珩去東都溫泉行宮療養了, 人還沒有到東都, 消息已經到了,東都的女子們也沸騰了。 哪怕東都那邊的女子規矩比起京都這邊要嚴苛的多, 但是大啟總體的風氣還可以, 所以大姑娘小媳婦雖然不走大街拋頭露面, 但是等到昭王入城的當天, 在必經之路上包個酒樓包間, 從上往下偷偷的看還是沒有問題的。 甚至還有要好的閨蜜,私下里約好一起。 當然對宮珩感興趣的不單單是女的,男的也同樣感興趣, 畢竟這位昭王殿下雖然身體不好, 但是騎馬打仗也是來得,而且上次與北蠻一戰他也是立下了大功勞。 東都文化底蘊深厚,文人非常多, 但是文人不代表不知道武對于國家的重要。 所以宮珩進城那天,街道兩邊堵滿了人,男的女的一個不少,而進城之后除了宮珩走的這條路因為有軍士兵丁開路所以暢通之外, 其他都被堵住了。 每個人都想要一睹大啟第一美男的無雙容姿。 宮珩坐的馬車四面的簾子早早就掀了起來,宮珩端坐在馬車中,玄色的親王服飾讓他比平時更加的冷冽和威嚴。 精致的五官并沒有太多的表情, 足夠的距離感讓四周看見他的人沒有失去理智往前撲,但是造成的轟動依然像病毒一樣迅速擴散。 也不知道是誰先喊了一聲“昭王殿下”結果整條街都在喊“昭王殿下”。 宮珩在京都就很少這樣公開出門,但是僅有的幾次出門,沒有一次比這次安靜的,相比見慣皇族的京都百姓而言,東都的百姓真是太矜持了,讓他輕松不少。 宮珩微微牽起嘴角,向著四周輕輕點頭,場面頓時混亂起來,宮珩臉皮一僵放下了嘴角,回復直視前方面無表情的狀態。 一路不停地到達溫泉行宮后,東都的官員早早在行宮門口候著,宮珩接受了眾人的拜禮,之后拒絕了他們安排的洗塵宴會,讓人都回去休息,三日后由他做東邀請眾人赴宴。 眾位官員雖然很想和這位陛下最疼愛的弟弟好好親相親相,但是人家一路舟車勞頓要休息也是沒有辦法的,大家很有眼色的退下了。 宮珩洗了澡吃了東西,這才有時間給顧暖暖寫信,寫了一些見聞表達了一下思念,然后就給自家皇兄寫信報平安。 這一路上宮珩都在和顧暖暖通信,宮珩也知道他一走顧暖暖就被請到了皇家別院,理智是知道這是應有之意,但是感情上難免不舒心。 東都之行他本來就沒有要帶著顧暖暖一起的意思,私下里再怎么樣,他們表面也還是謹守著未婚男女該有的避諱。 這種不知何時才能回去的溫泉療養之行,他當然不會帶上顧暖暖,讓別人有輕賤她的機會。 放下信之后宮珩又讓刑一安排人下去了解目前東都的情況,雖然之前已經派人調查,皇帝那邊也送來了很多消息,但是人都到了,自然還是再看一看。 宮珩已經有了未婚妻,還是太后遺命,圣上賜婚的,這事兒東都也是人盡皆知,但是自古以來男子多有三妻四妾,昭王乃是超品的親王爵位,入宗祠上玉碟的妻妾就有三人。 一正兩側三位妃子,現在正妃的位置已經有人坐了,但這不還有兩個側妃位置么? 三日后的宴會,眾多官員都在和家里商量著昭王的兩個側妃之位,然后扒拉一下家族里有沒有哪個姑娘條件可以的,等到宴會的時候帶上,不管能不能被昭王瞧上,就是露個臉也是好的。 至于那些家族里沒有適齡姑娘的,沒關系,這誰沒有個七大姑八大姨的,挑挑揀揀總能尋摸出一兩個拿得出手的。 能面對面見到昭王殿下,還有可能成為昭王殿下的側妃,這個消息宛若旋風刮過整個東都。 之前小選,選的那都是父親或者親祖父是四品以上官員的適齡女兒,但四品這可真不是大白菜。特別是遠離權利圈子,在這世家大族林立的東都,高門大戶不計其數,但是當官的就算有也很難有高位。 說白了就是他們的家世太盛,所以皇室忌諱他們,不可能給予他們高位,免得出現前朝大周時期,世家壟斷皇室式微的情況。 所以東都這邊的官員數量不少,高位很少,以至于小選的時候東都這邊過去的秀女也不多,當然剩下的就很多了。 如今有這機會大家還不是摩拳擦掌,要是能從東都嫁進京都,說不定就能帶著整個家族敲開權利層的大門呢! 然而東都這邊打算得再好也沒有用,因為宮珩壓根不給他們機會,宮珩的宴會根本沒有邀請女眷,說的明明白白,溫泉行宮這邊沒有女主人,所以,未免怠慢眾位大人的妻小,昭王殿下就不邀請女眷了。 裁新衣打新首飾的眾閨秀【爾康手】:不—— 眾位官員也是異常郁悶,但是俗話說得好,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昭王殿下不邀請女眷沒關系,他們可以自薦??! 于是就出現了了官員開口:“聽聞殿下身體微恙,家中婦人甚是擔憂,日前便求了一張平安符回來,還請殿下收下聊表微臣一家的孝心?!?/br> 那大臣說完便從袖口中拿出一個精致的小盒子,打開小盒子后就是一個繡工精致的香囊,而那張平安符就被折在這個香囊里。 至于這個香囊那必定是家中某位能拿得出手的少女親手繡制,這個不用明說,大家都懂的,但就是因為沒有明說所以宮珩只能當作一般秀娘做的收下了。 你要說不收,人家又不是送金銀財寶有賄賂之嫌,一個平安符而已,若是拒收豈不是太過不近人情,于昭王府本身沒有任何益處。 看著宮珩讓人收下了平安符,一眾官員立刻羨慕嫉妒恨,轉頭宴會結束,各種平安符,甜品點心流水一樣送進溫泉行宮。 宮珩煩不勝煩,直接讓刑一自己處理不要再來過問收不收。 刑一把事兒交給了六寶和七寶,六寶和七寶對視了一眼,嘿嘿嘿一陣笑之后,這東都慢慢就有了流言。 昭王殿下有意要要在東都迎一位才德兼備,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溫婉嫻淑的千金進府為側妃。 等到流言跟著商隊傳播到京都的時候,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勇國公府,準確的來說是朝陽縣主顧暖暖。 什么才德兼備,什么琴棋書畫,什么溫婉嫻淑,這不是完全照著這位準昭王妃反著來的么? 畢竟全京都都知道準昭王妃朝陽縣主到底有多兇! 第一零四章 京都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勇國公府, 然后勇國公府安靜了兩天后突然熱鬧起來, 幾隊人連夜出了大門往四處而去, 最后這些人又匯合到一起往東都的方向急奔而去。 很快大家就打聽清楚了。 原來是朝陽縣主瞞著家里一人一馬追去東都了。 京都吃瓜群眾:完全是意料之內的事情, 一點不驚訝, 沒錯,一點不驚訝! 皇帝第二天得到消息沒多久, 忠勇公顧泯就進宮請罪來了, 理由麻是教女不嚴, 作為準王妃如此任性聽風就是雨, 實在是太不應該了。 顧家已經派人追出去了, 只不過因為是人跑了兩天才發現的,所以一時半會兒估計也是追不到的。 都怪自己這個做父親的,多年不見難免嬌慣, 如今愈發的無法無天了。 皇帝能說什么? 皇帝還說不出什么來! 人家管不好閨女, 是因為打仗受傷落在外面十年,根本沒時間管教閨女,而人家閨女追出去還不是因為弟弟那邊傳了流言。 但是怪弟弟吧, 弟弟什么人他還不知道,人臉長成那樣,狂蜂浪蝶根本禁不住,甚至他在讓弟弟去東都的時候, 就已經預感到可能會發生類似的事情了。 只是比他想象中的發生的早一點。 皇帝安撫了一番顧泯,讓他安心督建演武圓,小姑娘沖動點很正常, 她要去就去吧,找到了人也不用往回拉直接送過去吧。 至于演武圓就是當初顧暖暖想要弄的主題公園。 這邊顧泯急匆匆的進宮又慢悠悠的回家,另外一邊宮珩也終于察覺到了流言,立刻吩咐刑一下去查探疏導,這才讓愈演愈烈的側妃流言慢慢平息下去。 昭王公開否認納側妃,果然讓流言迅速的平息了下去,但被這個流言挑動起來的人心卻是沒有那么容易平息的。 男人嘛! 昭王殿下的未婚妻是一門雙國公,還有表妹要當太子妃,算是顯赫之極了。 這還沒有成婚昭王殿下怎么樣也要給這位未婚妻面子不是? 大家都懂的! 那么美人先挑起來,至于適合側妃的適齡姑娘,年紀再往下找找,正好培養起來,等到那位準王妃進門,正好送上去,多么完美! 昭王的身份擺在那里,能有可能坐上側妃之位的就那么幾個,如今聽家里人的意思是自己沒希望了,轉而要培養還一團孩子氣的meimei? 憑什么?! 姑娘家要是本身比較聽話,或者本身想得開的,那這一來一回,給了希望又剝奪希望,雖然難受但也不是不可以緩過來,但也有那種不愿意接受的。 特別是那種在家中本來就比較受寵的,又哭又鬧,完了還不甘心,死活要去試一試。 但是宮珩一直都住在行宮里不曾外出,就算要試一試也找不到人,找不到地兒。 終于來到東都快一個月的時候,宮珩動了,他出門了。 原因是因為王家老封君八十大壽,特意邀請宮珩前往吃壽宴。 王家是東都最顯赫的大世家之一,之前參加小選的后成為永王世子妃的王拂塵就是王家嫡支嫡出的姑娘。 往前推上幾百年,王家的姑娘那是比公主都要金貴的,如今嘛也不差多少。 在東都這一畝三分地上,王家也是一個超級龐然大物,他們家的嫡出姑娘除了同樣的高門大戶也只有皇室才要得起。 先不說王家在這一片的影響力,單單老封君八十大壽,宮珩也總要給個面子的。 宮珩的赴約讓一票已經覺得沒有指望的姑娘們瞬間又看見了希望的光芒,哪怕渺茫也想要搏上一搏。 王家的老封君雖然已經八十歲了,但是依舊精神奕奕,臉上也是一片紅光,雖然滿頭白發但是狀態看上去也不過五六十歲的樣子,保養的相當的不錯。 這時候當家的孫媳婦兒李氏正在跟她說收到的回帖。 按理來說王家的宴會都是眾人爭相參加的盛宴,所以人多一點很正常,但是王家這種門庭人家來參加宴會是不會帶亂七八糟的人來的。 什么表親,什么好友,甚至講究一些連家中庶子庶女都是不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