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男人的魅力
書迷正在閱讀:和好如初、金牌編輯的實踐式修稿(1V1)、總裁追妻,毅然決然(1v1)、懷崽后我被渣攻他哥寵上了天、夏花茶、陷瑕(1V1 H)、關山越水(娛樂圈H 1v1)、爸爸叔叔情人【NPH】、和你演場戲、九淺一深
7月的上海,又潮又熱。吳浩在浦東機場下機后,上了分公司來接機的車。他這次來的身份十分怪異,他是天翼總公司來參加時代文化廣場的奠基典禮的全權代表,但是目前他還在撤職過程中,按理說這么大的項目奠基怎么都應該他爸或者他哥來才合適。 派給他的任務除了奠基外,還有在上海呆兩周,全面視察上海分公司的工作。召開江浙地區各分公司老總的峰會,接受他們的述職,檢查他們的業績。這至少是總公司副總的職權范圍,吳浩過去的頭銜都嫌太輕了,何況他現在就一個普通工程師,不過吳衛國既然這么派了活了,別人也不好說啥。 丁明建在分公司總裁辦公室跟吳浩握手見面。丁明建看上去約45歲上下,中等身材,相貌端正,戴一副精致的半框眼鏡,身材因長期體育鍛煉保持得修短合度,襯衫領帶,頭發一絲不亂,談吐高雅,風度翩翩,氣質非凡 。 丁明建加入天翼不久,去北京述職時,吳浩見過他幾面。因為分公司總裁不屬于他管轄范圍,所以吳浩對他不甚了解,只知道他是個海歸,回國有3年了,老婆孩子至今還在美國。吳衛國招聘上海分公司總裁的時候,丁明建來應聘,開出的要價遠遠超過了職位預算,還要了一些特殊的福利,因為他跳槽前就薪水就很高,吳衛國最終還是按他開的薪水聘請了他。 在天翼,分公司總裁跟總公司副總平級,本來各分公司總裁的薪水全部由總公司統一支付,但是丁明建薪水太高,吳衛國怕總公司的那些副總裁們知道了不舒服。他的薪水就由總公司付一部分,上海分公司再出一部分。吳浩猜測丁明建的薪水可能在整個公司中名列第三,僅次于自己哥哥吳乾,當然,兩人持平也不是不可能。 丁明建辦公室里放著時代文化廣場的模型。丁明建用一支光筆照著給吳浩介紹:“時代文化廣場是目前上海位列前十的大型商務樓,工程一共分三期進行,預期5年全部建完??偨ㄖ娣e24萬平方米,地下三層車庫,地面5層商業裙房,3幢68層塔樓。這是目前為止天翼最大的單項項目?!?/br> 丁明建給吳浩一一展示:“…..整個工程工程量巨大,施工工期長,工序繁多,地基處理復雜,全部高空作業。而且方案設計上為了美觀的原因,采用了有多種不同的結構,需要各種不同的施工技術配合,塔樓部分全部采用升模技術,三層一升模,對技術要求比較高,過去天翼還沒這么施工過……” 吳浩喃喃說:“大開眼界?!?/br> 丁明建微微一笑,充滿自信:“我來天翼就是為了這個工程,我回國時在另一個公司工作,是那個公司特聘的首席專家兼地區副總,但是那個公司規模不夠,我意識到只有跳槽才能實現我的抱負,于是我向你父親求職,應聘比我原來更低的職位,而沒有要求比我原來更高的薪水待遇?!?/br> 吳浩目瞪口呆。 兩人中午在餐廳吃工作餐,吳浩是學結構設計的,知識停留在建模計算階段,博士畢業后,沒在美國工作過,回國后也沒怎么從事過專業工作,對具體的工程施工更是一竅不通,幾乎都不敢開口問什么。 丁明建看出了他的窘態,微微一笑說:“施工的一些基本知識并不難,任何一個受過土建本科教育的人到工地上花三個月時間就能懂個皮毛了。任何人畢業后,都需要在工作中不停提高自己。每次在工作中遇到新問題,新知識,每解決一個難題,就是一個自我突破,這些要都靠在工作中慢慢摸索,積累。其實博士剛畢業,有多少水平大家都知道,沒人會預期你懂太多?!?/br> 吳浩愕然,因為在北京,他學歷算高的,又是洋博士,別人總以為他啥都明白,其實他啥也不懂,弄得老覺得自己在濫竽充數。這還是他第一次聽人說:博士畢業,沒人指望你懂很多。 吳浩不由得多看了丁明建幾眼,心想:這小子何方神圣。 晚上吳浩在賓館里用筆記本查這位丁總的資料,簡歷和詞條跳出來一屏幕。 丁明建,現年48歲,畢業于中科大少年班,在北大取得土建碩士學位后去美國留學,專業是——高層建筑施工。丁明建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后,繼續在那里工作,在美國呆了差不多20年,3年前才回國發展的,到天翼不到一年。簡歷后面是他的一堆論文,頭銜。 吳浩再看別的文章對他的介紹,原來丁明建是升模技術專家,在這個領域相當有名氣,頗具影響力,出了好幾篇有突破性的論文,有好幾項技術革新,好幾項專利……吳浩明白了,沒有這個丁明建,天翼根本拿不到這個上海市的重點項目。 吳浩長嘆一聲,把筆記本合上。暗暗的憂傷從心底滋生,因為跟他距離實在差太遠,吳浩連妒忌的資格都沒有了。 吳浩忽然心中一動,覺得自己明白了,當年夏維遇到楊問天為何會如此癡迷——少女對優秀成功男人無法抵御的崇拜。 吳衛國派給吳浩的任務里還有全面視察上海分公司工作這項,剩下的兩周,吳浩一直呆在丁明建辦公室里審查分公司運作,接受其他分公司老總的匯報。 吳浩發現上海分公司跟北京總公司風格完全不一樣,簡直是冰火兩重天。 天翼的前身是河北的一家大集體企業,雖然現在是上市公司了,但是原來的那種大集體體制的習慣還是存在,比如,人浮于事,公司里到處都是關系戶安排進來的員工,大家上班就在各辦公室串門聊天;公款消費很厲害,高層天天吃喝請客,總體工資不高,但是動不動發各項福利,隔三差五發實物和消費卡;另外就是機構臃腫,什么清潔工,公司餐廳,無論是天翼還是天龍都養著整整一個車隊,一堆的司機保安,總之,后勤部龐大。 但是在上海這里,則是洽洽相反。公司沒有任何的后勤部門,從清潔工到保安統統外包,就餐員工自己解決。丁明建說:“何必讓這些很容易購買到的服務來占用我的固定支出,而且還要增加我管理成本?!庇谑巧虾_@里只有跟業務相關的職位,一個閑人都沒有。 整個分公司只養了兩輛車,只用于公務接送。丁明建說:“難道上班交通工具不應該是個人自己支付的謀生成本嗎?”整個分公司沒人能報銷汽油費。 吳浩查公司經濟賬,發現上海這邊員工薪水檔次要遠遠高于北京總公司,簡直不是同一個能量級的,北京這邊45000一月的職員比較多,10萬年薪就算不錯的薪水;上海這邊居然沒一個薪水在10萬之下,一個普通工程師就有將近20萬年薪,但是除年底業績獎金外,沒一分福利支出。 丁明建說:“我這的薪水遠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年度獎金超過2個月的工資,所以他們都得好好給我干活,否則就請另找工作?!?/br> 吳浩無語。確實,北京5年鐘下班,大家從3點半起人心渙散;上海這里,5點鐘下班,所有人都齊刷刷的坐那加班。丁明建淡淡的說:“我自己每天工作12小時,手下工作11個小時不算什么吧。他們都是自愿加班,白領工作時間在任何國家都不受法律保護?!?/br> 另外就是工作環境的氣氛完全不同,北京的辦公室里,桌面上到處可以看見報紙雜志,職員們上班,四處八卦,女同事到處秀服裝首飾。上海這邊,幾百人都穿著筆挺的職業裝,埋頭干活,坐在鴿子籠里,一眼望去整整齊齊一大片。辦公桌子上都是統一配置,很少見個人的東西。 丁明建說:“我剛來的時候,辦公室也是亂七八糟的,我叫他們要么給我收拾回家,要么他們自己回家。我喜歡整齊單調的工作環境,我不喜歡個性化,我是boss(老板),這里我說了算?!?/br> 跟丁明建相處了兩周,吳浩佩服得五體投地,晚上在電話里跟吳衛國說:“爸,你哪里找來的這一牛人?” 吳衛國擔心的問:“這人很強勢,你跟他相處感覺怎么樣?” 吳浩說:“從沒人令人如此折服?!眳呛聘杏X到自己對丁明建的崇拜真如滔滔江水,綿綿不絕。 “爸,”吳浩小心翼翼的開口,“我現在反正就是一個普通工程師,我能不能申請調到上海工作?反正我管的那攤也不忙,譚總幫我管就行了。你覺得怎么樣,借調也行,一年或者兩年?!?/br> “哦,看來你跟丁總確實處得不錯,他人不太好相處,難得你能跟他投緣。這事等你回來再商量吧?!眳切l國不由得一陣高興,擱下吳浩電話就給楊問天掛了一個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