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節
孟光輝的笑容一滯,有些猶豫的望向妻子曹氏。 曹氏如今的態度十分的堅定:“你一個人在外頭過的都是什么日子,沒有一個女人幫你收拾著,你就比叫花子多了幾分體面的衣裳?!比缓髮μ锸弦恍Γ骸吧┳舆^于擔心了,從前我在侯府里呆著,整日懶懶散散,骨頭架子都松了。這嫁雞隨雞,我早該跟著他去外頭走一走的?!?/br> 唯恐田氏不信,曹氏又道:“嫂子以為我為何敢生下這孩子?自然是因為我跟著在外頭走了一圈,身子骨都練好了,不比那二十出頭的姑娘差,我心里有數?!?/br> 孟光朝的笑容淡了幾分,可是并沒有說什么。 孟光輝多年無建樹,只癡迷于木工,從前曹氏帶著女兒一起住在侯府,一面貪戀著侯府的種種榮華,一面又很不踏實的接受這一切,所以才活得小心翼翼謹小慎微。 直到當年府里發生那樣的大事,瞿氏母女都被處置,給了曹氏很大的震撼,也讓孟云芝驚訝又意外,這之后,她們決定跟著孟光輝一同外出,如論如何,一家人在一起,只要相互照顧自食其力,每一步都是踏踏實實的。 孟云芝放下筷子,認真道:“侯爺,夫人,其實你們過于擔心了,若是母親在外面受苦,我與父親反而不會讓她懷著這個孩子,你們別看父親總是沉迷木工,可他有真本事的,外頭不少老店鋪都想聘他,可他偏是不定心,更喜歡游山走水,這才叫你們誤會了?!?/br> 曹氏一聽這話輕松了不少,綻開笑容連連點頭。 孟云芝并未夸大其詞。從前曹氏之所以會嫁給孟光輝,除了因為他長得好,也因為他認真時的模樣格外的迷人,之后這么多年的隱忍等待,是她想等一份踏實的榮華。直到現在跟著丈夫帶著孩子一起,她忽然又回到了當年癡迷孟光輝的那個時候。 就像云芝所說,孟光輝隨時能在一個鋪子里做到大師傅的位置,工錢也不低,再夸大些,朝廷里那些制造司里的官員,涉及到木料木工一事的恐怕還比不上孟光輝的一半。他確實只是因為不喜歡那樣復雜的環境,所以從不涉足。 “鍋子都滾了,還是先用飯吧?!泵显茓惯m當的開口,招呼著曹氏用飯:“嬸嬸,侯府的鍋子最是好吃,您應該也想這口了吧。我都想大婚那一日將宴席上擺滿我們府里做的鍋子,大家一定都喜歡?!?/br> 曹氏笑著點點頭:“是啊,一路上都想著呢。說起來云嫻你也要成親了,我們該再備一份成親的賀禮才對?!?/br> 田氏看著孟云嫻無奈一笑。孟云嫻這一席話就是想說二叔一家剛回來,也不急著走,從現在道正月之后還有大把的時間,沒必要在此刻計較去留。 一家人再不說什么打算,專心的開始吃飯。 用飯之后,孟云嫻和綠琪摸著圓滾的小肚皮往自己的院子走,還沒走兩步,閔祁就過來送書信了——周明雋約她明日去剛開的一家店吃鍋子。 孟云嫻愉快地接受邀請,正準備送閔祁出門,就撞上了孟云芝拿著錦盒往這邊走,她遙遙打了一聲招呼,原地站定。 綠琪看出云芝有話要跟孟云嫻說,所以主動幫孟云嫻送閔祁出去。 孟云嫻招呼云芝去自己的院子,云芝怕麻煩她堅持不肯,孟云嫻就尋了一處石桌石凳,與她坐下說話。 孟云芝將盒子往前推:“嫻jiejie,原本這是你的一番心意,我們不該推拒,否則就是不識時務,可是這東西實在太貴重,我與母親如今也用不上,這東西放在我們這里就是糟蹋,所以你還是收回吧?!?/br> 剛才在眾人面前,云芝主動接下,現在又主動還回來,大概是不想讓她尷尬難做吧。 孟云嫻盯著那個盒子,居然什么都沒說,爽朗一笑,伸手拿回來:“既然你們不想要,那我也不勉強?!?/br> 她半句客套都沒有,讓孟云芝愣了一下,又很快反應過來,釋然一笑,就在孟云芝覺得完成了任務準備與她告辭的時候,孟云嫻又叫住她。 “沒想到幾年不見,meimei比我想象中的要更可愛了?!?/br> 孟云芝對這份夸獎有點意外:“我?”可愛? 孟云嫻把玩著手里的盒子,又推了出去:“老實說,此次回來我也不知道曹嬸嬸有孕在身,只給你們準備了禮物,并未給未出世的弟弟或者meimei準備什么,既然這東西你們要不起,我便收回來,現在我當做給未出世孩子的禮物?!?/br> “這……”孟云芝對孟云嫻的cao作完全不懂。 孟云嫻莞爾一笑:“除非這孩子親自走到我面前告訴我他也不想要,否則,在這之前你們就當做是代替他收下的。這個我是認真的,不帶客套。若你還要拒絕,就是不給我面子?!?/br> 在孟云芝猶豫間,孟云嫻已經把盒子塞回了她的手里,歪頭一笑:“厚顏的說一句,我此次大婚有些興師動眾,聽聞皇上會為五殿下開府,府內所有的家居用品都要重新置辦?!?/br> “床柜桌椅都要用最好的料子來重新打,我又不想鋪張浪費,最好是選用那種金貴又耐用的,派頭有了也能用許多年,聽聞這木料行里的水又深又渾,雖說不差錢,但也不想被人當傻子騙是不是?這事兒恐怕還要向二叔多請教請教,我怕打擾到二叔?!?/br> 孟云芝一聽這話就笑了:“既然是jiejie府邸需要,我爹自然能幫則幫,只是給一些意見能算什么麻煩。若是要我爹親自動手幫jiejie府上添幾個擺件,那就要另算工錢了?!?/br> 這可真是一段舒爽的對話,孟云嫻越發開心,將盒子按在她手里不許退:“原先我還沒想到這茬,算meimei做了提醒,那這個就當做定金吧,未出世小侄子的那份,等他出世了我再補?!?/br> 孟云芝哭笑不得,最終還是放棄扭捏,收下了這份貴重的禮物。 事實證明,孟云嫻完全沒有開玩笑,第二日用完朝飯,她拉起孟云芝就往二叔那邊跑,剩下孟光朝和田氏面面相覷,一臉疑惑的問阿茵:“她們做什么去?” 阿茵吃的兩腮鼓鼓:“長姐說想跟二叔學點干貨?!?/br> “學、學干貨?”孟光朝聽完,心里有點不是滋味。 什么干貨是她二叔能教,他這個做爹的不能教的?她還能學當個木匠不成??? 田氏看出孟光朝吃味兒,忍不住笑起來。自從頂了婚期,云嫻也不到處亂跑了,侯府上下好像都心照不宣的開始珍惜這段女兒出嫁前的最后時光,尤其是孟光朝,對云嫻的事情越來越關心,大事小事都逃不過他的眼睛。 可是女兒總是要走的,田氏有時候視而不見,也是不希望把孟光朝那股勁兒帶起來,到時候真的舍不得女兒出門,那才會被人笑話。 結果,孟云嫻這一去就沒從二叔的院子出來,孟光朝在書房看了一會兒書,有點按耐不住,看到張嬤嬤送點心過來,假模假樣的問了一句有沒有往二弟的院子送,然后不等著張嬤嬤回答,嘴里碎碎念什么“這種糕點孩子才喜歡吃”,然后默默地給田氏留了幾塊,假裝很自然的端著糕點往那邊走去。 張嬤嬤像是見了鬼似的看了一眼田氏。 田氏窩在美人榻上看書,頭都沒抬,抿著嘴角搖搖頭。 沒救了,別管了。 孟光朝一路往孟光輝這邊來,還沒進屋里就聽到了孟云嫻捧場的鼓掌聲,她這個長姐簡直是帶氣氛的好手,好像不管什么事情,一旦她開始感興趣,總有辦法叫周圍的人都開始感興趣,此刻她就領著阿茵還有云芝這個二弟的親女兒給二弟捧場,掌聲不斷傳來,屋里熱鬧得很。 曹氏送糕點的時候看到了鬼鬼祟祟的孟光朝,差點沒嚇出胎氣來,孟光朝趕緊讓她不要聲張,端著架勢進去送糕點。 不得不說,這里面還真挺有看頭,在孟云嫻的要求下,孟光輝就地取材,用筷子做了一個簡易的風車輪。這風車輪能隨風而動,且每一根枝節端都用繩子垂了一個小木板,上面放置了小蠟燭,若是放在晚上,晚風襲來,這就是一盞會動的風車燈。 孟云嫻看的雙目發光,恨不能跪下來給二叔磕頭的那種癡狂。 孟光朝眼觀鼻鼻觀心,說了一句“吃糕點”,結果熱鬧的氛圍里,只有云芝注意到了侯爺的舉動,伸手接過糕點給兩位jiejie送去,孟云嫻一看到糕點就來勁了,她把風車輪上的小蠟燭全都撤下來,挨個放置了糕點,然后一臉期待:“二叔,若我坐在那里不動,張著嘴,是不是糕點就能隨著風車輪轉動一塊一塊送到我嘴邊呀!” 孟光輝被她逗樂了,看著孟光朝連連搖頭:“誰碰上這丫頭,都只能甘拜下風?!?/br> 孟光朝這才知道,一開始孟云嫻只是要一個風車,孟光輝順手就做了,然后她突發奇想覺得這個轉動的風車似乎可以裝點,然后就想到了在風車軸每一根支柱的末端垂墜小木板放燈,現在居然想到用來喂食。 孟光朝聽著聽著就覺得不對勁。 這丫頭什么時候對這種事情感興趣了? 以從前的經驗來看,孟光朝不免要多個心眼來猜測她是不是又想干點什么,可是眼下只見她玩心正濃,更像是小姑娘家家在胡鬧耍玩,再加上她大婚將至,也不該有多余的心思精力去折騰什么。 最重要的是,隨著這段婚約定下,她就是未來的五皇子妃。 從前她只是侯府的女兒,做事討巧爭風頭,說到底也是侯府的風頭,可是做了五皇子妃,背后的立場就不一樣了。 之前的霍家兄弟,可以理解是她為了幫未來夫君尋找幫手上的一時失誤,但現在大婚在即,她若再辦錯什么事情,只怕會對往后的日子有影響。 正擔心著,孟光朝就看到孟云嫻果然張著嘴巴讓風車把東西送到她嘴里,樣子別提有多蠢。 他忽然覺得自己想多了。 罷了,隨她鬧去,畢竟這樣無憂無慮的閨閣生活,也沒剩幾日了。 事實上,孟云嫻的大婚還隔著一個年節,年節是一年到頭來最熱鬧的最繁忙的日子,無論宮里宮外都有走禮設宴的安排,因為孟云嫻即將是五殿下的皇子妃,就成了自家人,所以今年年節的皇家宮宴,榮安侯府有幸一并入宮參宴。 皇家的年節宮宴的規模自然比宮外的要氣派許多,而今年不僅有孟云嫻回了家,還有淳王府添了新世子,等于喜上加喜,崇宣帝的心情十分的不錯。就在這時,宮人忽然小跑著來傳話,說昇陽縣主自歸元寺歸來,如今正要進宮。 崇宣帝笑了一下:“這丫頭也回來了,趕緊讓她進來?!?/br> 宮人咽咽口水,謹慎道:“回稟皇上,昇陽縣主請回了歸元寺的高僧,據說……還、還帶回一份貴重的禮物?!?/br> 第127章 至寶 大禹若是有祭祀或是祈福的儀式,多半都是在歸元寺中進行,就連太后也時常去歸元寺祈福。據說歸元寺中還奉著一份先帝手抄的經文,這份經文也賦予了歸元寺大禹國寺的身份待遇。 崇宣帝從小被先帝傾心栽培,因為敬重又感激先帝,所以崇宣帝也十分看重先帝曾在傳位之后暫居過的歸元寺,至于手抄經書,說是國寶也不為過。 歸元寺中都是得道高僧,世俗名利早已置之度外,從未因為歸元寺在大禹的地位而生出什么功利之心,每日照舊誦經念佛參悟佛法,如今昇陽不僅回來了,竟然請到了歸元寺的高僧,又說帶了禮物回來,這自然是一件十分引起人注意,尤其是引起崇宣帝注意的事情。 昇陽進來之前,太子端起酒杯對淳王敬酒,淳王身體不適眾所周知,今日也是在昇平的監督下,以茶代酒,崇宣帝也未曾說什么,一杯下肚,太子周明賦笑道:“昇陽從小到大都是個聰明又孝順的姑娘,聽聞她此次前往歸元寺,是為了給王爺祈福,希望王爺早日康復,她自來主意多,此次說不定有什么驚喜?!?/br> 淳王謙和一笑,“太子殿下過譽了,昇陽這孩子總是想到一出是一出,本王為此頭疼得很,若是太子再夸贊,她恐怕要更加無法無天了?!?/br> 賢妃微微一笑:“淳王此言差矣,昇陽這孩子性子耿直,相貌端莊出挑又懂規矩,是京城中少有教養上乘的姑娘,這樣的姑娘,百家求娶,真要頭疼,也是為昇陽挑選合適夫婿而頭疼?!?/br> 賢妃是二皇子和三皇子的生母,二皇子和三皇子多年來承襲母風,極為低調,為人謙和有禮,勤奮好學,深受皇上喜愛,但也正因為從沒有特別出挑的地方,所以談到他們是多半只是贊賞,沒有驚嘆。 此番賢妃一句話將話頭轉到了昇陽的婚事上,原本正在努力吃菜的孟云嫻不動聲色的抬頭看了賢妃一眼。 綠琪已經打聽過,據說今年使臣來朝,除了是往年慣例之外,還因為今年頻發于邊境之地的小動亂,皆有這些鄰邦小國相助,維持兩國邦交,有時候僅僅靠金銀錢財并不夠,還需要一些特殊的關系來維系。 所以,這一次會被送往和親之路的,極大可能就是大公主。 這也是為什么淳于皇后急于將大公主的婚事定下來,這樣一來,只要大公主已經有了婚約,皇上看在淳于皇后和太子的面上,定會另覓人選。 “發什么呆?!敝苊麟h夾著她喜歡的菜送到了她的碗里。 因為榮安侯府是因為孟云嫻這個未來皇家兒媳的身份受邀,所以位置也和周明雋的挨在一起,孟云嫻更是在崇宣帝的默許之下,與周明雋同桌用飯。 孟云嫻看著前面的一片熱鬧,壓低聲音:“你說賢妃娘娘是不是故意的?” 周明雋看了她一眼,一樣壓低聲音,嚴肅道:“吃東西的時候胡思亂想,會掉頭發的?!?/br> 孟云嫻立馬飛了一個眼刀給他。 從小到大,他不知說過多少這樣的話恐嚇她,什么站著尿尿會劈叉,玩火之后會尿床,她從前無知才會屢屢被騙,如今哪里是這么容易被哄的。 她再也不理周明雋,繼續認真吃東西,邊吃邊想。 既然是和親之選,為了彰顯和親的誠意,要么是身份上拿得出手,大公主正宮嫡出,自然不用說;第二種,就是飽獲美譽,在大禹名聲響當當的女子,好比昇陽縣主。 二公主周玉楓是淑妃所出,奈何淑妃是眾妃之中最低調最沒有背景的一個妃子,孟云嫻還記得淑妃也記了一個皇子在名下,就是四皇子周明譽。 當年孟云嫻曾在族學對周明譽有一面之緣,對這個人的印象還停留在假山中偷吃干糧的那一幕上,現在對上淑妃這個母妃的性子來說,周明譽可能沒少被宮人欺負,被族人瞧不起,所以才會有那樣陰晴不定的性子。 今日家宴,連她這個未過門的兒媳都受邀在列,淑妃卻告病在身,周明譽與他的皇子妃也在寢宮中相伴照顧,并未出席,對此,崇宣帝完全沒有要追究的意思,或者說是并不在意。 所以,二公主周玉楓不占身份優勢,也沒有什么美譽,重要的和親未必會落在她身上,這名額說不定會順延到三公主的身上。 三公主…… 孟云嫻抬頭看了一眼周玉沁小孔雀般的姿態,再想到她與她母妃的出身,默默搖頭。 若說排開大公主之后,剩下的兩個公主都不合適,要么就是繼續堅持大公主和親,要么……就是從臣下中挑選合適的女子和親。 孟云嫻一咯噔,一個不好的預感在心里滋生——難道賢妃是想將和親的任務往昇陽縣主的身上送? 這可不成! 正想著,昇陽縣主已經入了大殿。 比起孟云嫻上次見到她的樣子,今日的昇陽簡直是容光煥發,更添光彩。她身后跟著的是歸元寺僧人,并非一般的高僧,而是歸元寺的住持大師,只見住持大師親自捧著兩個一大一小疊放在一起的錦盒走進殿內。 崇宣帝大吃一驚,論起來,這一任的住持大師,還是先帝在歸元寺參禪之時與老住持欽點的,不由地親自起身相迎。 事實上,不止是崇宣帝,在座的人無一不暗中驚訝。 住持大師多年來潛心修佛,早已不問世事,即便是親訪歸元寺,也未必能見得到一面。 結果昇陽非但見到了,還將人都請來了,這是個大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