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節
她現在也算是初窺門徑,了解了一些心法和大道的基本知識,所以很不明白,這以入道者,入了門之后,如何以他的道來錘煉筋脈?靈氣如何運行?如何創造出自己的修煉方式?會有什么術法?又以何為攻擊段? 這般一想,便心癢難耐,恨不得立時見了,好好向對方討教一番。 好在他們第二天就去翰墨宗。 去之前,魏無言腆著臉,來問蕭瑜:“蕭大公子,蕭家主,你也知道,我的儲物法寶當初是被你們蕭家給收走了,里面的東西也都沒了,雖說你們家賠了我不少東西,但里頭也有些沒賠的,這會兒我要去看故人,連瓶好酒都拿不出來,不知道你那里有沒有好酒?” 洛涓無語,擋在蕭瑜身前道:“魏前輩,你這竹杠敲得也太過分了,蕭瑜又沒拿你的法寶,也沒拿你的酒,何以你去訪友,還要他給你出酒?” 魏無言給她翻了一個很大的白眼:“人說女生外向,果然不假,這么點兒小丫頭,就開始護著你家小情郎了……我的東西怎么就不是在他里?我被抓住的時候,大崔夫人還沒坐化呢!她能不把好東西都劃拉到親兒子口袋里?” 洛涓畢竟只是個小姑娘,聽到他那左一句右一句的“小情郎”,臉還是紅了紅,更加故意作出氣鼓鼓的模樣,遮掩自己的害羞:“魏前輩盡會瞎扯!說來說去說這么多,還不就是為了一點酒……” 魏無言笑道:“小丫頭,好叫你得知,一點酒,那是萬萬不夠的,怎么也得兩點點四五點,八十來點,兩壇子更妙……但有一點,必須是上上好酒?!?/br> 蕭瑜將放在洛涓肩上,將她輕輕拉到自己身側,不讓她再擋在自己前面,他微微皺眉,對魏無言說:“你的東西既然當時都賠了,再來跟我要,那便是訛人了……我便是真有什么酒,也不能平白給你?!?/br> 魏無言大喜:“那你是真的有好酒?甚好甚好,好極好極……快拿來看看!條件嘛,看你開什么口?只要不離譜……” “我身上沒什么酒,”蕭瑜說著,從儲物法寶里拿出兩壺酒,其一壺應該叫一壇,但只有一個巴掌大小的小壇子裝著,小壇子實在小得可憐,也不知道什么材質,看上去十分精巧可愛。另外一壺卻是一個瓶子裝著,瓶子也不算小,能抵四壇剛才的小壇子,瓶子晶瑩剔透,宛如水晶雕成,里面的酒的顏色卻一直在變,忽而是淡淡的薔薇色,忽而是淺淺的水藍色,一會兒又變成了淡淡的紫羅蘭色…… 魏無言一看到這瓶酒,就站直了身子,臉色都鄭重起來,眼睛更是雙目灼灼,鼻子微微翕動…… 堪稱垂涎欲滴。 蕭瑜面上波瀾不驚,眼微微含笑:“魏前輩定要兩壇酒,我拼八湊,只得這兩樣。這一小壇,叫做‘抿厚’,據說,每一個喝這酒的人,喝出來的滋味都不一樣,有人說,它宛如豐腴的魚肚,有人說,它有牛乳的香味,有人說,它豐厚如一種異域的水果,有人說,喝它如生食一種鮮美柔軟的貝類,也有人說,它有一股泥土的味道……” 魏無言兩眼發光,伸就想去接過來:“好好好,蕭家果然底蘊深厚,不同尋?!阌惺裁匆??只管說,只管說……” 蕭瑜含笑道:“且慢,還有一瓶……” 魏無言笑得合不攏嘴,連連道:“對對,還有一瓶,還有一瓶……” 蕭瑜伸捏著水晶瓶的瓶頸,將瓶子舉到他們面前,少年白皙修長的指,在透明炫目色澤多變的水晶琉璃的映襯下,漂亮得叫人受不了…… “此酒名‘觸靈’,”他聲音清越,“味道就不說了,但據說第一次品嘗它的人,十個有一個會進入頓悟之境……” 這話一說,聽的人都變了色,不管是沒什么見識的洛涓,是半瘋的沈瀟敏,還是嗜酒如命的魏無言。 頓悟實在是太難得的緣,更需要其人本身有極高的悟性。 能夠頓悟的修士,千百人不得一個,此酒竟然能把幾率提高到)十分之一,實在驚人。 不知道它是因為靈氣太足,還是滋味太過卓絕。 魏無言心癢難耐:“蕭家竟有這樣的藏品!厲害!厲害!收了你這么好的東西,確實該好好回報……你說吧!要我干什么?除非你讓我自殺,或是殺死我的親朋好友,或者干的事情太過傷天害理,否則我都答應你!” 蕭瑜微微一笑,轉身看向洛涓,道:“涓涓,你舅舅……” 洛涓頓時明白了,之前她大致跟蕭瑜說過自己的身世,蕭瑜很了解她,知道她目前最急迫的就是想要找到舅舅……所以才不惜以這兩瓶酒向魏無炎提出要求,大概是想讓魏無言和沈瀟敏替她找舅舅。 蕭瑜接著道:“……你舅舅我已經令親信去找,這兩天也毫無音訊,不如請……” 洛涓伸掩住了他的嘴,微笑道:“我救了魏前輩,他還沒報答我救命之恩呢!請他找也是應該的……這跟你這兩壺酒的報酬可不能混作一談?!?/br> 她本來并不想挾恩圖報,讓魏無言回報她,但更不想讓蕭瑜白白被占了便宜,只得這般說了…… 何況,若有誰能替她找到舅舅,那真是再好不過的事。 蕭瑜笑了,不再說話。 魏無言也笑了,道:“好好好,女生外向就沒說錯,等拿到了藥給主上服下,我就替你找!……” 他又斜了蕭瑜一眼,道:“你說吧!這兩瓶酒到底要換什么?” 蕭瑜一時便想不出來了,拱拱,道:“暫且記著吧!前輩日后要答應我一個要求,自然,不會太過分,不會違背您剛才所說……” “一言為定?!蔽簾o言急不可待拿過了酒,對著沈瀟敏,哈哈大笑:“今日上山,可以和劉真還好好品一品了……” 雖然一直被他叫作主上,沈瀟敏對他從來也不像對什么下的態度,聞言,瘦骨嶙峋的臉上朝他露出了一個溫柔的微笑。 翰墨宗一點兒也不像洛涓想象的宗門,在她想來,一個修煉的宗門,不說弟子如云,騎鶴往返,怎么也應該有一條蜿蜒到山頂的石階,有山門,有大殿, 類似于廟宇和道觀。 只不過是這個廟大點兒小點兒,或者有好多廟一起組成的差異而已。 翰墨宗完全不是這樣。 它不在山頂,而在山腰。 沒有山門,也沒有大殿。 看上去更像一個農人聚居的小村莊。 不,更像是洛涓從小長大住的莊子。 只不過,這里比洛涓從小生長的莊子要精致,風雅,富庶得多了。 洛涓生長的莊子,只有洛總兵一家人去的時候住的主屋是磚瓦房,其余都是茅草房,而這里層層疊疊都是灰瓦白墻的精致房舍,庭前屋后遍植桃柳桂花,道路平整,鋪滿青色石板,環繞著這些屋舍,還有一排水系,時而是一個靜美的湖泊,時而是曲水流觴的蜿蜒小溪,水邊種滿楊柳,更有燕子黃鶯,時時穿梭其間。 風景真是美不勝收。 來來往往的人也不算太少,不管是健步如飛的青年,婀娜嫵媚的少女,黃發垂髫的小兒,個個里都拿著一卷書。 他們身上的衣物,即使算不得華麗,也都不是尋常材料,個個寬袍大袖,這就顯出跟農莊村落的完全不一樣:這里顯然不會有任何人去干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