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節
這間接證明了一件事,熙承帝確實毒發,身子不行了,不然如何會這般早就考慮后繼無人之事。瑜王心中涌起一切盡在掌握的得意,轉身便吩咐王妃花氏將嫡子的東西收好,帶來自己跟前。向兩個嫡子交代了一番之后,才送他們進了宮。 熙承帝此時確實已經是強弩之末,但是有了那位毒圣的幫助,至少面上是看不出問題的。瑜王送嫡子進宮時,見到毫無異樣的熙承帝,還沒忍住露出了一絲詫異之色。 雖說他很快就收斂了表情,但是熙承帝還是注意到了,心中愈發肯定了自己的猜測。等暗五查出下毒的太監——御膳房的一個侍膳太監,經過一番審訊,指使那太監下毒之人果真是瑜王。 瑜王、花家,還有寧家……呵,看起來正好能一起算賬了!想到自己未能保護好的人,就是因為他們的陷害還有推波助瀾而死,熙承帝霍昱便恨不能,立即就叫他們也嘗一番,他的菀菀受的苦。 但是他們還有用,而且就那么死,太便宜他們了。他們就該活著,忍受無盡的折磨,以償還所做的一切! 熙承帝又吐了一口血,踉蹌著腳步走到書房,攤開一卷畫軸,仔仔細細地看著那畫中人的眉眼,手想伸出去碰碰,卻在將觸及時收了回來。不行,他的手太臟了,不能弄臟了畫。小心地將畫卷好,收到特制的卷軸盒子里頭,他才輕輕呼了口氣,把畫軸攬入懷中;像是抱著珍寶一般,心滿意足地笑了。 …… 史記有云,崇熙五年三月,帝召瑜王之嫡子入宮為嗣,同年五月,封為太子,帝病重,親教導太子治國之策,并無端追封一亡故婦人為明熙皇后;崇熙六年正月,帝崩,舉國掛孝,一月后,太子登基,號為崇明。崇明帝謹遵先帝旨意,追奉先皇為父皇,明熙皇后為母后;同年三月后,封原瑜王為閑王、和王為靜王,撤其權,削其封地?;覍幖业仁兰也槌盏?,均被流放,途中,遭劫。 野史上對此有更細致之說,即是,女眷多流離,寧家二女不知所蹤。閑王與閑王妃在先帝逝后十五年,亦苦病纏身,上多關切,依舊無用;于崇明十六年相繼離世。離世前,皇帝來探,閑王閑王妃二人淚眼婆娑,口中喃喃,不知所言為何。但多猜測,是為怪怨皇帝不孝。 但亦無可解。閑王二人死后均未能入葬皇陵,只被送回封地安葬,眾人均不解皇上其意,亦未敢有言。 閑王府書房內的蘭花早已沒了蹤影。 白胡子老頭也已年邁,終于決定回程家谷。進谷之前,他回望京都之方向,笑了笑。 俗世事終了。 * 先帝與長公主番外 我就不該在一開始把你讓出去,就算被天下人不齒,我亦何懼?! 崇璋帝打小就是個混不吝的性子,只要是他覺得是對的,誰跟他說都沒用。整天溜出宮去,領著一幫人,到處胡天胡地、遛貓逗鳥的,到哪哪里就雞飛狗跳;當時京中人私下都稱他為“混世魔王”。 崇璋帝聽到這稱呼不僅不生氣,還挺得意。但身為受寵貴妃生下的二皇子,父皇母妃都寵著,眾人也都捧著;一路順風順水的崇璋帝從來沒有什么得不到的東西。因著他那個被父皇和萬民寄予厚望的皇兄沒挨過瘧疾去了,連他不想要的皇位,最后都落到了他手上。 不過總是喜歡胡作非為惹事、天塌下來也不怕的二皇子,在八歲這一年,有了軟肋,就是他那剛出生的meimei。 那日,他剛好從宮外跑回來,拿著從外頭淘回來的東西,興沖沖地打算拿給母妃看,顯擺顯擺。哪曾想跑得太快又沒注意旁邊,一不小心就撞到了出來散心的黎貴人。 懷著七個月身孕的黎貴人被這么一撞,摔在地上,當場就見血了。一場混亂后,人被抬到了附近的宮殿,產婆和太醫看了都說要生了。隨即宮人們就開始各自忙活起來,慌亂中竟沒發現二皇子也跟著進了宮殿。 崇璋帝那是第一次看到宮妃生孩子,懵然之余,更是不知所措。畢竟當時還小,撞到了人弄得黎貴人早產,他心里還是有點害怕的。后來有宮人發現了他,勸他回去;他都不肯離開。 可是當聽到那嘹亮的嬰兒啼哭聲響起時,崇璋帝一下子就放了心,甚至有些不知名的喜悅?;厝ブ?,他心里也惦記著,神思不屬的樣子讓貴妃還以為他是受了驚,一面斥責了跟著的宮人,一面吩咐人去傳太醫。 太醫來過之后,也就是開了點安神湯,崇璋帝喝完安神湯,躺在床上,心里想著什么時候去看看,也不知道是弟弟還是meimei。 因為宮妃生子一般都是閉著宮門的,且有不吉利之說;當時還是二皇子的崇璋帝直到滿月那日,才見到了他心心念念的meimei。 白白嫩嫩又小小的,像琉璃一樣,讓人看了都害怕會不會一不小心就碰碎了。二皇子站到抱著meimei的奶娘面前,仔細地看了好久,才小心翼翼地伸出手,碰了碰meimei的臉。好軟! 他忍不住又碰了兩下,輕輕地捏了捏,然后就看到眼前的小不點哇的一聲哭了起來。明明就那么一小點,哭起來聲音卻特別大,二皇子被嚇了一跳??墒强吹侥棠镆阉ё?,二皇子又不愿意了。 他搶著抱起小不點,試著搖了兩下,嘴里還念著“不哭不哭”,沒一會,小不點真的不哭了,還似乎睜開眼再在看他。 二皇子興奮了,抱著meimei就跑到母妃和父皇面前:“父皇,母妃!meimei看我了!” 崇璟帝和蘭貴妃有些訝異,他們這個性子頗為頑劣的幼子,竟這般喜歡黎貴人生下的五公主,二人笑問道:“你就這般喜歡meimei?” “嗯嗯,meimei好看。父皇母妃,我可不可以把她帶回去?我養她!”二皇子想也沒想地問道,甚至已經想好了要讓meimei跟自己住一起,把奶娘帶去喂奶就成。這副理所當然的樣子讓帝妃二人失笑,卻也讓一旁的黎貴人和奶娘霎時白了臉。 好在這回崇璟帝沒有答應他的要求。貴妃更是眼帶歉意地沖黎貴人笑笑,勸他把孩子交還給奶娘,告訴他以后可以常來看望meimei就是。一番勸解,總算是讓他打消了主意,跟著回了宮。 可是二皇子還是悶悶不樂,這是他頭一回想要什么卻得不到。于是,他每天出去宮外玩,回來都要去黎貴人那看五公主;跑得尤為勤奮,一次不落。黎貴人見二皇子沒有搶走孩子的打算,便也默許了;畢竟女兒日后有得寵的皇子照拂,過得也能好些。 日子一天天過去,年復一年,宮中人人都知道,二皇子與五公主感情最好,五公主雖說不是二皇子帶大的,卻也差不離了。甚至在五公主三歲時,二皇子就跟皇上說要帶五公主去進學?;噬下犞攀牡┑┑谋WC,便答應了。 結果令人沒想到的是,帶著五公主一道進學的二皇子,突然就變得上進知禮了。 朝野都有許多人對此感到奇怪,連太傅都曾說,二皇子這般難管教的頑劣性子,也只有五公主在的時候,會收著些乖乖聽課,甚至會讓其他人都不準吵。伺候二皇子的宮人也說,做錯了事只要向五公主求情,二皇子便不會責罰。 二皇子對此的解釋是——他得讓meimei覺得他很厲害,而且一般那個時候meimei都要歇覺,有聲響會吵到她。meimei不喜歡的,他就不做。 兩人愈發形影不離,宮內時常能見到原本混世魔王的二皇子,乖乖地背著睡著的五公主往黎貴人宮里走。有一次五公主說想要到樹上玩,二皇子就帶著她爬樹,不小心摔下來的時候,還護著五公主,自己倒摔傷了腿,在榻上躺了三個月有余。貴妃氣得要責罰二皇子、五公主,二皇子還不讓;還求貴妃讓五公主過來陪他住。 貴妃看他這樣,一時心軟便答應了。從這以后,五公主便開始時不時被二皇子接過去同住。甚至兩兄妹從二皇子十三歲起,就開始了同吃同住同睡的日子。眾人也習慣了他二人感情好。五公主亦是特別黏二皇子,甚至都不許宮女近二皇子的身。 這種過分的親密漸漸讓黎貴人和貴妃覺得不對,其間幾次試圖讓他們分開些時日??墒嵌急欢首郁[了一通,不了了之。她們只能想辦法將宮中不好的流言壓下去,瞞著皇上那邊。 直到五公主來了癸水,二皇子還是不肯接受貴妃安排的房里人,兩兄妹依舊日日同進同出。貴妃終于不敢再隱瞞下去了,將自己的擔憂告知皇上。 皇上聞言,一怒之下,下旨將五公主送出宮,到百里山的寧心庵,無詔不得歸,無旨不得探望;二皇子則被幽禁到郊外行宮,命其反思。 一年后,太子病重而亡,皇后痛心不已,病倒半月后,緊隨太子而去;皇上亦是一夜白頭,獨自在金鑾殿內坐了一夜,第二日便下旨傳召行宮的二皇子回宮。 朝野皆知此事其后的深意,畢竟皇上自太子離世身子便不大好,而宮中如今能繼承大統的,唯有二皇子一人。不少臣子都想著要如何同二皇子搭上關系,以圖謀個從龍之功。 半月后,皇上下令大選,為二皇子選妃。二皇子不愿,與皇上爭執一番后,無果;貴妃只得以五公主回宮為條件,讓二皇子答應了選妃成婚之事。 最后,蕭尚書之嫡長女被選為二皇子妃,另有側妃侍妾數名。大婚之日,二皇子見到了一年多未見的五公主,險些當場失態,但是他忍住了。 五公主及笄之日,二皇子妃恰好有喜,眾人紛紛向二皇子道喜。二皇子攬著二皇子妃,卻不由自主地望向被冷落的五公主,垂下那只手在袖中緊握成拳。 又一年,五公主自求嫁給新任探花郎,皇上準允,下旨賜婚。二皇子獨坐書房一夜,心知不該阻撓,只得看著她嫁了人,換上婦人裝扮。 五公主出嫁不久,皇上突然病重,不過數日,崩于金鑾殿上。舉國皆喪三月后,二皇子,即新帝登基,號為崇璋。崇璋帝登基后,封五公主為長公主,賜長公主府。 勵精圖治五年后,朝野上下無不夸贊,百姓無不安居樂業;就在這年宮宴,長公主出嫁后第一次回宮參加宮宴。被拒見多次的崇璋帝大喜,于宮宴后,命駙馬先行回府后,拉著長公主同坐,大醉,同眠。 其后更是肆意,多番召見長公主進宮陪伴。朝野上下議論紛紛,御史大臣諫言,皆被崇璋帝無視。駙馬直言君主不倫,強奪臣妻,天道不容,遭崇璋帝怒斥后,羞怒于朝堂上撞柱而亡! 崇璋帝無視大臣反對,依舊我行我素,蕭皇后諫言遭冷落,郁郁而終,其后,后宮諸人更不敢妄言。崇璋七年,他將長公主以皇貴妃之禮迎入后宮,從此,君王不早朝。朝中jian佞當道,貪官橫行,戰亂四起,民不聊生。 崇璋十年,太子帶兵殺入皇宮,將崇璋帝和長公主幽禁京郊行宮,仗殺jian佞小人,鎮壓有異心的兄弟;在眾大臣奏請下登基,重整朝堂。是為崇熙元年。 崇熙二年,行宮宮人送膳時,見無人回應,進去一看,廢帝與長公主,相擁而逝。 * 阿兄顧瑾番外 過去不再追憶,珍惜當下懷中的小姑娘才是他最要緊之事。 初次見到何家嫡女,是在邊關。此時他不過是個伍長,亦從未想過兒女情長。 那時顧瑾正在練兵場上訓練,忽聽得一旁響起一個女聲:“誒,聽說你長qiang用得極好,本小姐倒是想和你比試下,見識見識你所謂的好qiang法!” 他抬頭看去,見是個長相清秀、眉眼帶著不服之意的女子,以為她不過是在說笑,便皺了下眉,低下頭不作理會,繼續練習臂力。 結果那女子以為他是不屑,惱怒之下,一道長鞭甩來。顧瑾聽得破空聲,當即側身避開,同時拔出一旁cha著的長qiang,迎了上去。兩人對戰幾個來回,終以女子稍遜一籌作結。 后來顧瑾才知,那女子是何將軍愛女,何冶音;最愛舞刀弄槍,常常尋將士切磋。兩人可謂不打不相識,偶爾碰上也會交談幾句;后來更是時常一塊議事。他從meimei顧菀那里得知何冶音欣慕于自己之后,也是動了心思的。 何家嫡女是個不同尋常的奇女子,這是顧瑾對何冶音的最初印象,后來也不曾改過。她雖是女兒身,卻倔強努力,從不認為自己是女子就輸于他人;一條長鞭使得極好,且有勇有謀,可謂巾幗不讓須眉之典范。 本來,顧瑾是打算在皇上所謀的大事平定之后,向何將軍提親的。 只可惜,造化弄人。何將軍所做之事,他無法容忍,他此生心間最重,唯家人爾。所以明知他們是不會有結果,他就沒打算再讓那個女子心存希望;在她來找自己之時,狠心不見她。 后來,聽聞何冶音在外頭過得很好,而且有了相公和孩子。顧瑾放心之余,眼見著爹娘弟妹為自己憂心不已,還以為自己放不下,不由苦笑。他對何冶音,其實并沒有那般放不下;不然也不會有當初的決絕。不過是沒有遇見令他上心的女子罷了。 可是當那個小姑娘一次又一次地在自己面前晃悠,自己卻只覺得滿心悅然的時候,顧瑾就知道,那個讓他上心的女子出現了。 小姑娘名為初瑤,是跟著做皇商的舅舅進京來的。她來京之后,每日就在她舅舅的鋪子里幫忙,做買賣記賬算賬都是一把好手。 顧瑾就是去給自己meimei挑生辰禮的時候,遇到的她。小姑娘嘴皮子很溜,而且很有眼色;一見他進去就帶他到里頭,把鋪子里最好的幾樣東西拿出來給他看;嘴上也不停地介紹著每一樣的名字、特別之處還有最適合什么人。 等她絮絮叨叨說完,顧瑾才總算耳邊清凈,將她說的那幾樣適合的都買了下來,然后趕緊離開;那時心中還想著,這小姑娘看著靦腆可愛,怎如此話多。 后來又去買了幾次東西,一次是陪著出宮的皇上和meimei去的。那小姑娘已經認得顧瑾了,一見他來就像是見到財神一般,笑得眉眼彎彎的迎上來,說最近正好新到了一批珍寶之類的。幾次見到她,小姑娘都是一副開心無憂精神滿滿的模樣,讓人都覺得她一定是特別受寵,才能總是這般笑著。 可又一次見到她的時候,顧瑾就知道自己所想錯了。 那日是顧瑾沐休,他應了爹娘的要求,與他們到京郊山上的霖山寺拜佛,但說是拜佛,顧瑾也清楚肯定實則是為了與之前說的人家相看。 果然,到了那里,爹娘就催著他出去走走。顧瑾無奈地走到寺廟后邊的松樹下,就看到了一個低著頭朝自己顧盼的女子。他不知說什么好,只能點點頭,然后道了聲歉,往后山繼續走。 后山一如既往的空寥無人,讓人走到這里便不由覺得心神寧靜。顧瑾正準備尋個地方坐下,忽聽得一陣微弱的喊著救命的聲音。 他連忙仔細分辨,順著聲音尋去,走到懸崖邊上,才發現懸崖下有一處狹小的空地上,似有人蜷縮在那。瞧著衣衫,應是個女子。 “姑娘你等會,我這就下去救你!”顧瑾見她似乎晃了下,差點要摔下去的樣子,頓時一驚,估量著那個地方自己下去也還是能站得下,便說了一聲,輕輕躍了下去。 站到那姑娘身旁,顧瑾也來不及想男女授受不親之類祖訓,直接將人抱起,比量了下高度,直接躍上懸崖。等把人放到了安全的地方,他才分出了心神打量眼前的女子,這一看,有些眼熟,可不就是那個珍寶鋪子的話癆小姑娘嗎? 如此危險的地方,一個小姑娘怎么會來?而且看樣子在那里等人來救她,也不是一時半刻了。 顧瑾不由有些疑惑。只是小姑娘還沒緩過神來,他也不好多問,只是解了外衫給她披上,然后道了聲得罪,就又將人抱起送到寺廟內,找主持師傅要了熱水和幾個素菜饅頭。 小姑娘吃完東西,臉色也好多了,才又若無其事地笑著向顧瑾道謝道:“謝謝顧大人救命之恩!下次你來我們鋪子,我一定把鋪子里最好的東西留給你!” “那我就多謝你了,小掌柜的。不過……”顧瑾有些哭笑不得,想起她方才的處境,還是皺眉不解道,“你為何會跑到懸崖下邊去?你的家人呢?怎么也不知道出來尋你?” 她眼眸似有水光閃現,低下頭沉默了會,抬起頭時臉上又是一如既往的笑容:“顧大人真是好人,救了我還這么關心我。我是聽說那里有很名貴的汀蘭,找了很久才發現那懸崖下邊有一株。這樣一株能賣好多銀兩呢!”她說著從身上取出一個瓶子,顯擺似的拿給眼前的人看。 顧瑾忽然想知道這個小姑娘究竟藏了什么事,她的家人究竟如何。同爹娘說了一聲,他先送小姑娘回去,順道讓人查一下小姑娘的事。 回去的路上,顧父顧母看著他,幾次欲言又止;最后還是顧母沒忍住,問了他跟方才那小姑娘的關系。顧瑾解釋了之后,二老有些失望。 “我瞧著那小姑娘也挺好的,就是小了點?!鳖櫮概R回屋前,又念叨了這么一句。顧瑾只得啞然失笑。 第二日,他就從手下人那里知道了和那小姑娘有關的所有事情,比方說那小姑娘名為初瑤,母早逝,父娶了后娘,就嫌她累贅把她送回了母親娘家。她舅舅雖然收留了她,卻因舅母不喜而左右為難。小姑娘便主動請求留在鋪子里,順便看管鋪子。 她跟她舅舅舅母說好了,不必給她銀兩,只要讓她做看管鋪子的事,每賣出去一件東西,給她五十文錢就好。小姑娘為了早點攢夠錢離開舅舅家,自己開個鋪子,時常打聽京里的人喜歡什么,然后費盡心思去找到一點來賣錢。 難怪……顧瑾聽完也不知是何滋味,只尋思著日后可以多去買些東西。畢竟小姑娘什么都沒提過,定然是不想讓別人施以憐憫的。 這么決定后,他的日子依舊如常,只是會時不時留心那個小姑娘的境況,偶爾打著給身為皇后的meimei買幾樣東西的名頭,去小姑娘在的鋪子買些東西。日子久了,兩人熟悉不少,顧瑾也在不知不覺中對其愈發上心。 這日,顧瑾閑來無事準備出門走走,去鋪子看看。剛走出門,就見小姑娘急匆匆地奔過來,把一袋銀子塞到自己手中,紅著臉語帶安慰道:“顧大人,這點算是我的心意,報答您上次救命之恩。我相信您,很快就會沒事的?!?/br> 這沒頭沒腦的一通話說得顧瑾如云里霧里,想了好一會,他才明白可能是這小姑娘誤會了什么;突然起了逗弄的心思,便順著她的話道:“可你這么多銀兩都給我,自己怎么辦?” “我很快就能重新攢夠了,顧大人被人陷害,這銀子更為緊要?!背醅帗u了搖頭,神情掙扎了一瞬,道。 見一向財迷,為了攢多點銀子有時性命都不顧的小姑娘,就因為誤以為自己被人陷害急需用錢,一下子拿了這么多銀兩出來。顧瑾覺得自己的心像是被猛地撞了一下,一片酸軟。估摸著她是把自己所有的身家都拿出來了。他掂量著袋中銀兩的分量,想道。 他把袋子塞回小姑娘手中,讓她跟著自己進了顧府,吩咐下人備些茶水點心上來;然后叫人去打聽清楚這是怎么回事。 半刻后,出去打聽的人回來,如此這般地說了一通;顧瑾才知道,原來是今日戶部看管庫房的,有個與自己同名同姓之人,監守自盜了一千兩被查出來了;人也被抓進去天牢里了。今日內若是不能還清所欠銀兩,那人估計要受重刑。 小姑娘應是沒有聽全,一聽到自己的名字就急忙拿了銀子過來了。顧瑾覺得好笑又有一種說不出來之感;忍了忍,還是沒忍住摸了摸小姑娘那張聽完真相后紅彤彤的臉。手觸及之際,他忽然愣住,回過頭就裝作若無其事地收回了手。 送小姑娘回去鋪子之后,顧瑾坐著想了好久,看著自己的手,半晌才終于確定了一件事。隨后,他去那鋪子越來越頻繁。顧母看著家中一堆的擺件首飾,沉默半晌,又問了與上次一樣的話。這次顧瑾的回話終于讓她露出了滿意的笑。 兩個月后,顧瑾終于讓小姑娘開竅,等她一松口答應求娶,顧家便當即上門求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