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節
對人的情緒變化向來反應敏銳的太子殿下,當然聽得出來自家太子妃肆意大笑的笑聲里面透露出來的那些后怕、慶幸、開心、喜悅···,雖然他還不大習慣別人對著他咔嚓咔嚓,可是卻不舍得拒絕她。 太子妃這個模樣,比她大聲哭出來,還讓他心疼。 于是毓慶宮的宮人們就發現,太子殿下一臉木然的被太子妃捏著臉,在毓慶宮各個位置,做出各種表情動作,任由她使勁的拍照,一直到馬上要開始早朝的時間了,才被滿心不舍的放開,得以離開毓慶宮。 走的時候,不光沒有絲毫的無奈,或者郁悶,還一臉溫柔的對著太子妃說“乖”。再看看太子妃對著太子殿下的背影,笑的甜甜蜜蜜,一臉夢幻,他們更迷糊了。明明這是初秋了,怎么好像聞到一股春天的味道? 早朝議事的時候,對于大臣們興味好奇的視線,太子殿下直接視而不見,板著臉盯著他們瞅了一會兒,還別說,大臣們一個個憋得內傷,卻是不敢真的問出來。 太子殿下眼看著一天比一天大了,不再是那個因為太子妃成人了就高興的要慶賀,然后大家伙兒跟著湊熱鬧的時候了。畢竟,漸漸長大成人的太子殿下,也是要小面子的吆。 大臣們不敢出聲,可是抗不住家里其他人的熱情。早朝后慈寧宮和慈仁宮請安,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倆人都是一個反應,一邊心疼他,囑咐他好好休息放松一下;一邊眉眼抖動,笑個不停。 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也都在晚膳后,一邊笑一邊舉著小照相機對著他咔嚓咔嚓,旁邊還跟著小阿哥們呼喚聲,“太子二哥,我們到御花園,換個地方再照?!必返i額頭上青筋一跳,忍住沒有發作,把這些鬧心的兄弟們都趕去無逸齋上課。 等到第二天,在外頭監督視察各地方排水抗澇的恭親王回宮,看到他這個模樣,直接找來了錄制小電影的攝像機放到太和殿門口,然后就親自到乾清宮里頭把他給拽出來,一邊撒潑耍賴的硬拉著他來到太和殿門口,一邊振振有詞的說道:“太子殿下,五皇叔這也是為民請愿?!?/br> “老百姓都特別想看到你長大的模樣,你一直不同意錄制小電影?,F在你都因為cao勞國事,累出來了小痘痘,當然要讓老百姓知道知道,也方便五皇叔下次到地方去做視察不是?” 胤礽對于這些年來一直很是疼愛他,卻常年奔波在外,難得在京城待幾天的五皇叔,當然不能像對那些大臣一樣板著臉應付過去。在他猶豫著糾結著,想著怎么拒絕五皇叔想看他笑話的提議的時候,就已經被拉到了太和殿門口。 可親可敬的恭親王,為了全國老百姓的心愿,冒著太子殿下的死亡視線,在太子殿下臉上的痘痘沒有消下去之前,幾乎是寸步不離的跟著他,頗有古地球近代史上小狗仔乘風破浪的沖天氣勢。 然后,全大清國的人們,包括在外頭打仗的康熙皇帝,大阿哥,士兵們,都有幸看到了那部叫《太子殿下長小痘痘》的小短片。 不光有太子殿下站在太和殿,保和殿漢白玉臺階前的影像;太子殿下被無良的五皇叔逼著在御花園轉圈圈的畫面;還有他在依水而居、山石花草、秀美宜人,號稱海中仙島的瀛臺廣場考察侍衛們武功的時候的嚴肅模樣。 黃嫩嫩的桂花趁著太子殿下白嫩嫩的臉蛋兒,還有額頭上那兩個好像胭脂一樣的小痘痘,以及太子殿下那張青筋直跳,咬牙忍耐的小表情,讓每一個看到的人都是一邊心疼,一邊忍禁不住的捧腹大笑。 再聽到太子殿下在瀛臺稍稍大聲說話的時候,無意中露出來的沙啞,以及偶爾的失聲,更是樂得不行。哎吆,太子殿下長的越來越來俊了吆,連長個小痘痘,變個聲都是這么可愛吆。 大清國各個雨水泛濫的地方,田間地頭的老百姓一邊熱情的討論著太子殿下的小痘痘,一邊在腦海里描繪太子殿下可愛的小俊臉,自我感覺,干活兒都特別有勁兒了喲。 而遠在西部邊境的康熙皇帝那?他當然和老百姓的反應不一樣。他在和將士們哈哈大笑的看完了這個可愛的小短片后,突然找到了靈感。 他可以讓人多錄制一些寶貝兒子的小短片寄來,這樣就不會因為在外頭打仗,而錯過兒子可愛的成長期。 于是自以為小痘痘消下去,這個事兒就翻片兒的太子殿下,再一次發現了自己的天真。自家皇阿瑪可不向五皇叔,還會顧及一些君臣禮儀。 和弟弟們用晚膳的時候,有宮人舉著攝像機錄個不停;在無逸齋做出閣講學的時候,有宮人舉著攝像機對著他;帶著弟弟們下去京畿地區體察民情,攝像機更是全程尾隨。 康熙皇帝收到這些小短片,自己心滿意足的看完以后,就吩咐人剪剪,把方便公開的畫面制成小電影,給全國人民觀看。 文成武功的一代明君康熙皇帝,無師自通的成了一名炫兒狂魔。他還親自畫了兒子小時候的形象,讓匠人們捏成小陶人,繼續錄制小短片。 胖乎乎板著臉裝小大人;因為身體虛弱在秋天里頭裹成一個圓球曬太陽;在御花園里頭手腳笨拙的放風箏···還有小太子和兒時的太子妃站在御花園里頭,兩個小孩子一本正經的討論如何給《藤蘿日報》取名字的事兒。 胤礽被自家皇阿瑪這么一番折騰,從一開始的冷臉抗拒,到后面的麻木無視,可謂是無奈至極,只能木著臉以對的他,連嘆氣都不知道從何嘆起。 大清國的這次雨水洪澇危機,就在全國人民一邊樂呵的看著康熙皇帝做的小電影,一邊熱火朝天的辛勞勞作中,有驚無險的安然度過。因為有朝廷的有力組織,全國上下齊心協力的積極排水治澇,今年的大清國居然還迎來了一個挺不錯的收成。 進入十一月份的時候,天氣已經基本固定晴朗,因為這幾個月連綿不停的陰雨天,一直被耽擱的飛機試飛也立刻著手準備起來。 這次的試飛還是很成功,也有了進步,不光是飛行高度有了突破,還成功的飛行了四十五分鐘之久。雖然最后因為飛機爆炸引起駕駛員受了重傷,但是因為有太醫們的及時搶救,也是很驚喜的沒有生命危險,也沒有肢體傷殘。 出征在外,打仗打的有些樂不思蜀的康熙皇帝,也終于趕在天氣變冷之前,帶著大軍凱旋歸來。 十一月二十五這天上午,接到大軍快要抵達京城的消息,非常開心、興奮的太子殿下,帶著提前歸來的神機營護衛,騎著馬就要出城去迎接康熙皇帝,一路飛馳,跑出了安定門還不想停下來,差點兒把后面追趕而來的群臣嚇從馬上摔下來。 京都九門中的安定門,自從前朝修建皇城以來,就是征戰歸來的大軍收兵之門,和遇到戰事就揮師出兵,“以德取勝”的德勝門遙相呼應。 皇城其余八個門的甕城里面都是建造關帝廟,唯有安定門內建的是真武廟,取得是“安定真武”的意思。 建筑風格獨特的安定門,布局整潔精練,在皇城各門中向來都是獨具一格。當然,今兒個它更是獨領風sao。 騎在馬背上,身穿秋香色朝服的大清儲君,領著滿朝文武站在門前的廣場上眺目遠望。后面跟著的宮廷藝人依次奏起來戲竹二、大鼓二、云二、方響二···,正平肅穆的千年雅樂丹陛大樂緩緩響起,迎接他們的皇上勝利歸來。 等到中午時分,眼神兒特別好的太子殿下,望到了自家皇阿瑪騎在馬背上的身影后,忍不住就催動□□的小駿馬刷的飛奔了出去。父子倆分開了大半年,這一見面都是激動的不行,抱在一起又笑又吼。 待稍稍緩緩彼此歡喜澎湃的心情,康熙皇帝比劃著兒子的身高,發現他都已經竄到自己肩膀了,“小子,你這么瘦,天天吃的飯是不是都長個頭去了?” 今年又長高了一點兒的太子殿下舒展著眉眼,笑意融融。他站在廣闊的廣場上,好像頭頂上這枚冬日午時的大太陽一樣,光芒四射卻又一點兒都不灼熱,不大不小剛剛好的熱量,淡淡的光輝,暖暖的滲透到人的心里。 “皇阿瑪,你好像也瘦了?!彼?,瘦了和長個頭沒有關系。 康熙皇帝一噎,深刻的覺得,寶貝兒子還是不說話的時候更可愛。 想著趕緊回宮梳洗休息,父子二人一邊聊一邊打馬進城,四九城的老百姓看到血氣騰騰的凱旋大軍,看著他們尊敬愛戴的皇上,太子殿下,徹底沸騰起來。 那是屬于上邦大國子民的驕傲,一種揚眉吐氣的歡呼雀躍,欣喜若狂。 他們敞開胸懷,大聲的笑著,忘乎所以的吼著,盡情的鬧騰著。 大清國終于平定了周邊的隱患,四海升平、八方寧靖;老百姓終于可以高枕無憂的安居樂業,享受太平盛世的美好生活;經過了一百過年的戰亂災荒,華夏大地終于又恢復了朝氣和自信,煥發出它的昂然生機,到處都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胤礽瞅了瞅皇阿瑪,又轉頭瞅了瞅街道兩邊呼聲震天的老百姓,心里頭突然感動莫名。他,這算是徹底的改變了這個世界的歷史了嗎? 自元朝滅亡以來,很多蒙古族政治家、軍事家付出了畢生精力,想要一統蒙古、建立獨立自主的大蒙古帝國。噶爾丹作為一個有政治抱負、又有軍事才能的衛拉特蒙古政治家,他和很多先輩一樣,也一心想要締造一個如其光榮先輩鐵木真那樣的政治勢力。 在原來的歷史上,葛爾丹和羅剎國合作,不斷的侵擾大清邊境,逼得剛剛結束八年內戰的康熙皇帝只得苦苦周旋,最后兩國開戰的時候,又因為大清國實力不足,只好選擇和葛爾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合作,剿滅葛爾丹的大軍。 雖然取得了一時的勝利和安穩,但是也留下了尾巴,后來策妄阿拉布坦又在康熙末年和雍正初年起兵攻打大清,給當時的大清國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現在,自家皇阿瑪不光是徹底打殘了葛爾丹的大軍,殺了葛爾丹這個梟雄;還狠狠的打擊了葛爾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的勢力。幾乎是徹底瓦解了在大清西邊強勢一時的準格爾汗國,讓他們沒有再復起的希望,也讓喀爾喀蒙古徹底的歸順大清國。 收復了被葛爾丹侵占的青海,把準格爾汗國的政治中心伊犁河谷和西藏這兩個地方,以及它們的周邊地區,都劃入了大清國的疆域,讓大清國的西部地區和北邊的西伯利亞地區,徹底的銜接起來,也讓羅剎國再也沒有希望打回去他們賣給大清國的那些地盤。 雖然徹底的消化這些地盤,還需要很多年,需要下很多功夫,可是,保家衛國,開疆拓土的喜悅,開心,卻是實實在在的充斥在心間,讓他思潮起伏,心潮澎湃。 作者有話要說: 嘿嘿嘿 第157章 飛機 心里頭對于老百姓的熱情感動莫名, 思緒翻騰之下又變得異常激動的太子殿下, 打馬上前一步, 一把抓住自家皇阿瑪的大手,對著他們用力的揮了揮。 一瞬間, 群情鼎沸,一波一波的“皇上萬歲”、“太子殿下千歲”聲勢震天, 整個四九城的氣氛達到了**。 康熙皇帝在心里笑罵沒有規矩的臭小子,手上卻是沒有掙扎, 他看著街道兩旁對著他們熱情高呼, 擠擠挨挨的老百姓, 又瞧見兒子眼里那份深切的感動,心里也是百感交集,一路上都是高舉著胳膊, 不停的對著擁堵的人群揮手致意。 進到皇宮后, 看到親人們對著他自然流露出來的那份喜悅熱情,在外頭打仗打的有些舍不得回來的康熙皇帝,忍不住對著寶貝兒子感慨, 還是家里好。太子殿下自然是毫不猶豫的點頭,有親人們在的地方就是好。 話說回來, 西征大軍凱旋如此舉國歡慶的一件大事,不管是朝廷還是民間,接下來的日子當然就是各種洗塵宴,慶功宴。當天晚上,康熙皇帝就在太和殿宴請這些跟著他一起征戰歸來的大將軍, 以及留守京城、全力協助太子殿下度過雨水之災的文臣們。 他想著小阿哥們這大半年都表現的很是乖巧,跟著他們的太子二哥到田間地頭做慰問的時候,也是表現良好,對小阿哥們的懂事體貼感到很是欣慰的康熙皇帝,高興之下,就把這些還沒剃頭的小阿哥也都叫上,和他們一起參加慶功宴。 哪知道因為他這個無意識的舉動,讓今兒個本來應該是歡慶激昂的正式宴席,在這些小阿哥們的帶動下,變得尤其活躍生動,熱鬧非凡。 表現滿清傳統生活山河漁獵,山林狩獵的揚烈舞一出來,小九阿哥就跟著樂曲,啊啊啊,哇哇哇的叫喚。躍躍欲試的小六阿哥他們一看皇阿瑪和太子二哥沒有制止九阿哥的鬧騰,也都興奮的站了起來,隨著宮廷舞者的動作伸胳膊伸腿。 可是座位上哪有多大的地方?胤礽干脆示意同樣一臉蠢蠢欲動的四阿哥和五阿哥他們,帶著弟弟們到廣場上,和宮廷舞者們一起跳。 這大半年當保姆當習慣了的三阿哥一看這個情況,立刻拉著大阿哥跟著下場。 正在和索額圖喝酒碰杯的康熙皇帝發現這個變故后,立刻瞪向胤礽,越來越沒有規矩。厚臉皮的太子殿下迎著自家皇阿瑪的瞪視,又夾了一只雞腿抱著啃,各種儀式折騰到現在才開吃,他早就餓的肚子咕咕叫。 六阿哥裝作獵人的模樣,對著七阿哥拉弓射箭,七阿哥就學著小老虎的樣子,應聲倒地。八阿哥一看,立刻裝作大老虎的模樣,一邊吼一邊朝六阿哥飛撲過來,兄弟倆瞬間在厚厚的毛毯上嘻嘻哈哈的滾做一團。 長的胖,穿的多,圓球一樣九阿哥學著七阿哥的樣子趴在地上,卻是爬不起來。被大阿哥稍顯粗魯的提溜著站起來后,立刻抱住大阿哥的大腿不放。 見了血,經歷了真正的戰火硝煙,身上煞氣沖天的大阿哥,本來感覺自己對著小弟弟們有些生疏,有些不大敢碰他們,可是當他被耍無賴的九阿哥抱住大腿求抱抱的時候,突然發現,他的血脈親人,不會害怕他,也不會因為時間和距離疏遠他。 心里感動激蕩的大阿哥情不自禁的彎下身,把這個他以前一直嫌棄的大哭包抱起來。發現自己被最高的哥哥抱在懷里,視野變得更高的九阿哥這下更興奮了,在大阿哥的懷里扭著胖胖的身體,學著小哥哥們的樣子,對著端做高臺大吃大喝的胤礽學狼嚎,老虎吼。 太子殿下在自顧享用他遲來的晚飯的時候,偶爾抬頭看向廣場一眼,弟弟們如此歡喜不受拘束的開心模樣,讓他忍不住對著他們露出鼓勵的微笑。 坐在胤礽旁邊的康熙皇帝,聽著小阿哥們用小奶音“嗷嗷嗷”,“吼吼吼”的喊個不停,卻是忍不住嘴角抽搐。 跟著太子殿下忙了大半年的文臣們,已經對小阿哥們的活潑親切適應良好,一看他們都下去跳舞,也都離開座位來到廣場上,隨著節拍舞動起來。 剛剛從戰場上歸來,本來都還沒有從豪情萬丈、殺氣彌漫的戰場上轉變過來心情的將士們,看到大家伙兒都是發自內心的給他們歡迎慶賀,也和大阿哥一樣,非常的歡喜感動,心里泛起由衷的愉悅。 這個世界上,還有什么比小孩子純真的開心高興更有感染力?還有什么比自己拼命守護的同胞們的真心接納更為愉悅的事兒?于是這些武將們也紛紛從位子上離開,站到廣場上跟著他們跳了起來。 負責安排慶功宴的禮部尚書佛倫大人見此情景,直接吩咐把本來在揚烈舞后面的天女散花,雜耍表演等等活動全部推后,改換另一個漁獵慶隆舞,自己也站到廣場上扭著胖胖的腰身和大家伙兒一起玩樂。 等到喜起舞的音樂聲響起的時候,平時不大對盤的文武群臣直接兩兩對舞,展開喉嚨放聲高歌。 大阿哥立定,深呼吸后就是一首滿語的《八旗子弟》唱了出來,“蘇子河流淌著滿族的源泉赫圖阿拉把羽箭射向高天。篝火燃亮了啟明星...賽音賽音...” 三阿哥接口,“沈水河蕩漾著祖先的光環盛京城依舊把遠古呼喚,東風催征著烈馬如火的日子一往無前···”圍在哥哥們身邊的幾個小阿哥,學著大人催馬奔馳的樣子,跑到假馬身上拉開姿勢,嘴里大叫著“駕、駕、駕”。 西征大軍開拔前夕死皮賴臉、撒潑打滾的鬧騰一番,終于如愿隨軍的施大人高唱,“正月采茶上貴陽,定番廣順走忙忙;開州龍里兼貴定,修文貴筑堆滿行?!?/br> 佛倫大人瞄了他一眼,以為漢家民歌他就不會?當下他也不扭捏,清清嗓子就開口對上。 于是眾人就聽到圓圓胖胖的佛倫大人有模有樣的學著小姑娘的聲音舉止,毫不羞臊的放聲高歌,“新茶初泡勿先嘗,敬奉神前一瓣香;解渴消煩非小可,女兒又舉向耶娘” 康熙皇帝和胤礽聽到這里,和大家伙兒一樣,樂不可支的哈哈哈大笑。 身為西征軍西路大將軍的康親王瞅著大家伙兒都這么樂呵,眼睛一轉,一曲怪腔怪調的《悠搖車》緩緩響起,“小阿哥悠悠喳你阿瑪出兵發馬啦,大花翎喳亮紅頂喳...?!?/br> 明珠大人瞧著廣場上的這些可愛的小阿哥們,也捏著嗓子跟上,“你阿瑪出兵啦發馬啦小阿哥你在家等著,悠悠喳快睡—...” 被小阿哥幾個字吸引過來的小阿哥們,聽到這里,在眾人的哄笑聲中,齊齊做出一副甜甜睡覺的乖寶寶模樣,肩并肩的躺到毛毯上。 康熙皇帝見臣子們都如此放得開,小阿哥們如此可愛,再也忍不住,拉著親家倭黑大人就在廣場上吼開了滿族民謠《努爾哈赤的駿馬》。 才吃了七分飽的太子殿下一開始是害怕自己忍不住噴笑出來,放下手里的湯碗安靜的聽他們唱歌,可是當他看到皇阿瑪和岳父大人一起高歌對唱,哪里還坐得???當下里就毫不猶豫的座位上站了起來,大步來到廣場上,從宮廷藝人手里接過一個單鼓,開始給他們倆伴奏。 滿族傳統的拍擊膜鳴樂器,單鼓,又被稱為八角鼓。鼓身有八個角,鼓體扁小,鼓面呈八角形,代表著滿清八旗;鼓框用烏木、紫檀木、紅木、花梨木、骨片等八個碎塊拼粘而成,七面框邊內各嵌兩至三枚小銅鈸,一面嵌釘柱綴鼓穗,寓意著五谷豐登。 太子殿下手持單鼓的小金柄,一邊跟著節奏跳動,一邊用另一只手拿著小鼓鞭不停的拍打牛皮鼓面,熱烈、激越、豪放。鼓尾上麻花狀的鼓環隨著他的動作搖動,與同是麻花狀的小銅鈸碰擦在一起,發出索索然的聲音。 驟雨旋風般的鼓點聲,虎斗般強健的腳步踢踏聲,強烈的震動著太和殿眾人的耳膜,也讓這場別開生面的慶功宴會達到了小**,群情飛揚,花火四射。小阿哥們站成一排,扯著喉嚨給他們的太子二哥助威,“太子二哥,壯哉!” 皇上和倭黑大人對歌的壯觀,太子殿下跳躍擊鼓舞動出的奇麗舞姿,無不訴說著一種奇妙無比的生命力量。眾人情不自禁的都停了下來,或者安靜的傾聽觀看,或者拿起其他樂器跟著伴奏助興。 難得看到寶貝兒子有此興致和眾人一起玩樂的康熙皇帝,發現梁九功正親自扛著攝像機對著他們后,索性也放開了喉嚨。 唱完了兩首滿族的民歌,緊接著就是蒙古族的長調民歌《富饒遼闊的阿拉善》;回族的山花對唱《上山里打了個梅花鹿》;漢家的江南小調,···倭黑大人接不上,就有張英等漢臣和康熙皇帝對上。 然后文武大臣們全都一臉驚奇的發現,一向只對墨家感興趣,每天比他們還忙碌的太子殿下,居然還能把各種民族樂器也耍的透溜兒,滿漢蒙回的常規樂器就不說了,一般人都會一點兒,可是太子殿下他連西藏的豎笛也能吹起來,西藏可是剛剛歸順大清沒幾天。 等到康熙皇帝唱起來蘇格蘭民歌《友誼地久天長》,“我們怎能忘記舊日朋友,心中常懷想···”;太子殿下姿勢標準的抱起那個,形狀像一只被拉開滿弦的弓一樣的高大豎琴,彈奏起如箭出弓弦般的空靈琴音,太和殿的大臣、宮人再也維持不住形象,全都不自覺的瞪大眼睛,張大嘴巴。 蘇格蘭豎琴外型精致、優美,蘇格蘭人是海中的民族,好歌好舞,各個都有不俗的藝術天賦。 太子殿下手法嫻熟的彈奏著蘇格蘭人民的民族樂器,豎琴在他手中發出無與倫比的美妙聲音,高雅、清純,如同珠玉般晶瑩,又如朝露般清澄。干凈、單純的音韻中沒有弓箭離弦時,那個刺耳銳利的破空聲,反而是一種行云流水般的美妙境界。 柔如彩虹、神秘溫存,就好像是森林中、月光下,噴泉汩汩涌出的詩意盎然。彈者趣味橫生,聽眾心曠神怡,此時此刻的太和殿廣場,理所當然的彌漫著一種詩樣的氣氛。 小彩燈的燈光投注在太子殿下專注彈奏的小俊臉上,留下忽明忽暗的幻影,如夢似幻,讓他看起來就好像是蘇格蘭傳說中,來自大海的小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