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節
皺了一下眉頭,康熙皇帝問道:“是不是孫之鼎和你講了他們的新研究?那個老糊涂,現在和你說這些做什么?” 他覺得,在教導兒子成人這方面,自己可以和兒子適當的聊聊。至于別人,那就算了吧,他兒子今年虛齡可才八歲,萬一這些事兒引導的不夠好,影響了兒子的性情怎么辦?這個男女之事可是一件必須慎重對待的大事兒。 小太子見皇阿瑪突然情緒低了一些,怕他歸罪孫老御醫,連忙解釋道:“皇阿瑪莫怪。是孫御醫上次給兒臣請平安脈的時候,被兒臣好奇問到了,才說了幾句?!?/br> 康熙皇帝點了點頭,“當年你烏庫瑪麼是在皇阿瑪十五歲的時候,給安排的教導宮女?;拾敱緛硐胫阋彩鍤q。不過,既然孫之鼎帶著人研究了,說到十六歲方為最好,那就推遲一年,十六歲?!?/br> 胤礽暗暗的舒了一口氣,“兒臣謝皇阿瑪。 ” “皇阿瑪,四年后的秀女大選,阿茹娜格格需要參加嗎?兒臣覺得格格應該不會喜歡參與大選之事?!?/br> “關于兒臣的太子妃人選,還請皇阿瑪暫時不要把格格定下來。兒臣和格格提到過,等四年后再確認一次格格本人的意愿。不管到時候她作何決定,兒臣都答應過她,尊重他的選擇,認真對待?!?/br> “兒子,皇阿瑪對于你的呆氣,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泵黠@的阿茹娜小姑娘已經動了心,呆兒子還說要給人家什么自由選擇的機會。 “行,皇阿瑪就隨了你的意。四年后,在春天的大選開始之前,朕就讓阿茹娜自己做出選擇。當然,小格格也不需要參加大選?!?/br> “到時候如果小格格初心不改,做出同樣的決定,皇阿瑪就直接去給你到倭黑家下聘禮。就和你皇母當年嫁給朕的時候一樣的流程儀式?!?/br> 胤礽總覺得康熙皇帝那里怪怪的,居然答應的這么輕松,可是他又說不出來哪里奇怪。只好無奈的回答:“兒臣謝皇阿瑪。兒臣只是覺得,滿人八旗里面,適合做太子妃的名門閨秀還是不少的。格格她應該更喜歡宮外頭的自由生活?!?/br> 聽了這話,覺得兒子實在是呆的讓人沒眼看的康熙皇帝,抬頭看了看墻上的鐘表,“宮外頭就自由?真是小孩子見識。趕緊的去午休,到時間了起來和皇阿瑪一起用晚膳?!?/br> 被趕去午休的小太子,才想起來他還有個問題沒來得及和皇阿瑪確認。只好等晚膳后散步的時候再做詢問。 老百姓都說春困秋乏夏打盹,現在這沒有一點兒風的炎熱天氣,可不是看了一會兒書,就會不自覺的要打盹兒嗎?中午必須好好的睡一覺才好堅持下午的功課。 美美的睡了一個午覺的胤礽,自覺神清氣爽,精神抖擻。 安靜的陪著康熙皇帝用好晚膳后,父子二人慢慢的散著步,不知不覺的就逛到了御花園。 看到太子又只顧盯著這滿園子各種各色,千姿百態的花兒們猛瞧,一副眼睛不夠使,永遠看不夠的癡迷模樣??滴趸实劬蛶е√?,找了一個地處綠樹濃陰的小亭子落座,避開天上火球似的的大太陽。 進入七月份的皇家御花園,當然是百花齊放,美不勝收,讓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上輩子,小太子的奶奶一直很喜歡,親手養護一些開花的植物在家里。她常對小太子說,鮮花是大自然給予世人最大方的恩賜。 他們一家人能有時間,有機會聚在一起,守著花骨朵兒,安安靜靜的等待它把自己完全綻放開來,就是一家人非常美好的人生時刻,是一種莫大的幸福體驗。 可是這些花卉植物,在水土稀缺,實在難以大量養活的未來星際時代,很多都是只有圖片資料,實物卻是看不到了的。 “待會兒要做幾個鮮花插瓶,給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送過去?!毙√余哉Z。 “你就霍霍吧,這滿園子的鮮花,夠你折騰一個夏天的?!笨滴趸实蹖τ谔舆@個喜歡送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鮮花插瓶的習慣,已經是無奈的接受良好了。雖然他還是挺心疼這開的正好的花朵兒的。 胤礽回過神來,端正面容,開口解釋,“皇阿瑪,您不覺得,鮮花香氣襲人,沁人心扉,是這方天地給予人類最好的饋贈嗎?兒臣看著它們這種安安靜靜,不吵不鬧的活躍生動;還有這副偷偷摸摸,競相開放的樣子,就不自覺的心曠神怡,煩惱頓消?!?/br> “皇阿瑪不覺得?!?/br> 小太子裝作沒看見康熙皇帝的不以為然,繼續自娛自樂的分享他的心情,“兒臣喜歡做插花送給長輩,是因為兒臣覺得,插花它是一種既可以自娛娛心,又可以娛人娛意的事兒?!?/br> “插花的過程,就是給這些花兒再一次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意境,擺放在一個花瓶里,組成一種全新的,可以保存更久的生命。這個過程本身就很安謐美好?!?/br> “每次兒臣把做好的插花送給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分享這份天生天長的生機勃勃和美麗動人,就覺得有一種莫大的快樂和滿足?!?/br> 插花是小太子重生到這個時代以后,才發展的一項個人樂趣。畢竟上輩子的星際時代,每一朵鮮花都是寶貝,怎么可能還有插花藝術? “哦,既然胤礽這么喜歡,下次皇阿瑪不賞賜你那些珠寶玉器,古董寶玩了,就送你幾捆鮮花即可?!?/br> ··· “皇阿瑪,您送兒臣的那些古董,都推放在倉庫里面,兒臣確實有點兒不知道拿它們怎么辦才好。不若我們建個圖書館和博物館吧,皇阿瑪?” 小太子說著說著,自己也覺得這個主意特別好。他怎么把這事兒給忘記了那?“我們把方便分享出去的典籍古董,都有償的展示給世人觀看,讓大清的老百姓,都有機會欣賞欣賞老祖宗們的文學藝術創作?;拾斢X得如何?” “恩,具體的說說?!笨滴趸实蹧]有任何表態。 “圖書館就是存放著很多很多的書籍的地方。凡是大清的讀書人,誰都可以花點銀兩在那里翻閱任何一本書;也可以留下足夠的押金和借閱費,把書帶回家讀,讀完后再送回來。這樣就節省很多書籍印刻的成本,和讀書人買書的花費?!?/br> “博物館就是存放一些歷史文物,古董字畫的地方。對著所有大清的老百姓開放,人們簡單的付些銀子買張票,就可以進去欣賞觀摩半天或者一天,就和二皇伯的游樂園一樣?!?/br> “胤礽,你這個主意,可不簡單啊?!笨滴趸实塾X得,他不能貿貿然的答應下來?!八黝~圖是不是和你說了,有一些保守古板的文臣跟朕彈劾你的事兒了?” 胤礽點了點頭,“昨兒索額圖大人來找過兒臣。本來午休前兒臣就想和皇阿瑪提這件事兒的,沒來得及?!?/br> 暗暗的在心里嘆了一口氣,康熙皇帝解釋道:“去年你折騰那些玻璃香水,肥皂縫紉機等等,就有大臣覺得是不務正業,不思進取。但是那時候你還沒進學,只當是小孩子好奇心旺盛,玩玩而已。他們也就只是觀望?!?/br> “現在你已經正式進學了,雖然研制出來的火器和蒸汽機都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但是還是有一些頑固派,守舊派覺得你殺氣太重,不遵祖制,違背了千年來儒家的那套以仁義治理天子的思想學說?!?/br> “他們認為,你沒有按照他們這些士大夫們所希望的那樣,推崇程朱理學,孔孟之道,就是沒有仁義,不守規矩?!?/br> 說完這番話,康熙皇帝自己也很是感慨無奈。他不知道,一心為著老百姓著想的兒子,能不能明白這其中的為難之處,“圖書館和博物館,看似是普及教化,宣揚圣賢文化的大功德,但是它預示著,你要打破這些士大夫們,千年來處于文化壟斷地位的制度模式?!?/br> “它們和建設學院不一樣。孩子們進學院學習,首先要拜祭了孔子和朱子。然后這些孩子就都作為孔子和朱子的學生,進入士大夫集團,和這些文臣們處于同一個利益團體?!?/br> “現在朕還能鎮壓下去這些反對的聲音,護著你,但是朕擔心,你這個圖書館一弄出來,他們就會鋌而走險,狗急跳墻?!?/br> 這些人打殺幾個或者是更多,對于康熙皇帝而言根本就無所謂,也就是對他本人的“仁愛”的名聲有點兒影響罷了。但是他最害怕的是,在他還沒徹底穩住局勢之前,這些人狗急跳墻的傷了太子。 “皇阿瑪昨天就在思考,要不要安排目前朝廷中程朱理學的帶頭人,熊賜履給你做老師,緩一緩這種對立的局面,現在不用琢磨了,你這眼看是要抄了程朱理學的老家了?!?/br> 真是愁人啊,太子太過優秀了,也是一種會折騰人的苦惱,尤其是折騰他這個皇阿瑪。 太子這個比別人多轉了幾百年的腦袋瓜子,太過顯眼,不流于世俗。而他最害怕的是,發展到最后,他這個皇帝都護不住他,世人難容。 歷史上那些主持改革的那些大功臣們,雖然功在社稷,利在千秋,但是他們自己,卻是沒有一個能有好下場的。 小太子皺了皺眉頭,“皇阿瑪,如果確實需要拜熊賜履大人,甚至是湯斌大人做老師,兒臣不會拒絕的。熊賜履大人和湯斌大人一樣,雖然都是對于程朱理學太多狂熱推崇,但是人品性情是沒得說的?!?/br> “當然,兒臣心目中認可的老師人選,除了那幾位心學大家外,據兒臣所知,當世還有王錫闡先生和梅文鼎先生。他們二人,博學多才,才華橫溢,對于當前世界的算學和歷法的研究,很有成果?!?/br> “拜熊賜履為師這個事兒,皇阿瑪會再好好的琢磨?,F在只能主要以求穩為主,不適合有什么大動作,等朕把那批人慢慢的給處理掉了,局面穩定了,在找機會折騰那個圖書館和博物館?!笨滴趸实勐v騰的語氣里難掩殺機彌漫。 “梅文鼎這個人,皇阿瑪知道,是個難得的飽學之士,他還是李光地和黃履莊二人共同的好友。王錫闡卻是沒聽說過?!笨滴趸实塾悬c兒疑惑,大清居然還有他不知道的飽學之士? “皇阿瑪,關于這位王錫闡先生你確實是不知道。歷史上記載,是在他去世后,后人印刷寫有他研究成果的書籍后,才了解他的才學的?!必返i表情認真的解釋。 “據說,王錫闡先生多年來潛心治學,為人高潔,沒有刻板的門戶之見。所研究的歷法更是于實際的天象結合,特別務實不說,更是和現在西方傳入大清的算學知識,詳細的互加印證,沒有一點兒國家偏見?!?/br> “因此在王錫闡先生的學說為人所知以后,就被譽為是和梅文鼎先生,薛鳳祚先生同等的一代歷法大家。廣受世人贊譽?!?/br> 第81章 電 “當然, 兒臣知道王錫闡先生當年在清軍入關的時候,曾經要以身殉前朝, 現在也是自稱前朝遺民,平時和顧炎武老先生他們交往甚密, 應該是不會答應做兒臣的老師?!?/br> “而且,王錫闡先生多年來疾病纏身,生活困苦,將會在明年病逝江蘇?!?/br> 得到這個消息,康熙皇帝的帝王腦袋急速運轉。他從今年二月份的時候,在馬背上救了顧炎武的事情中嘗到了不小的甜頭,就感覺現在也可以在疾病纏身的王錫闡的身上, 做做同樣的文章。 關鍵是王錫闡他現在還不出名,這就更容易cao作了。更能說明他這個滿人皇帝慧眼如炬,心胸寬大。 他會讓世人明白, 哪怕是前朝遺民的著作學說,只要確實是有真才實學, 真知灼見, 他都能不計前嫌, 不拘一格的給宣揚推廣,讓對方的才華廣為人知,名揚天下。 康熙皇帝又露出志滿意得的微笑, “胤礽,皇阿瑪好像忘記和你說一個好消息。顧炎武那個倔老頭,今年二月份確實是有一個生死大劫, 不過被朕派去的人給救了回來?!?/br> “兒臣恭喜皇阿瑪?!必返i很開心聽到這個好消息。 不管顧炎武老先生對于大清朝廷是什么看法兒,也不管他對皇阿瑪派去問候他的人和禮物是個什么態度,單論顧炎武老先生的學問見識,人品氣度,知道他能再多活幾年,胤礽就打心眼兒里感到高興欣慰。 但是小太子不知道,康熙皇帝之所以開心的笑起來,是因為他想到了,救了那個倔老頭的人回來稟告他的話。 當那個倔老頭在得知,自己是被他這個滿人皇帝派去保護他的人給救了的時候,當場的那個臉色,那個變化的吆,跟個畫布調色盤似的,別提有多精彩絕妙了。 更不要說倔老頭有點軟化的態度,這一切都讓康熙皇帝覺得,去年那一番布置簡直是太劃算了有沒有。 “那個小倔老頭不想欠著我們皇家,想在他的有生之年還了這個救命之恩,現在幾乎可以說是有求必應?;拾敼烙?,他安排來女子學院任教的學生,也快到京了?!?/br> “所以這位王錫闡,皇阿瑪先派人過去打探一下情況,試著給他醫治看看。有才華的人都聰明,會認真考慮這些年國內的局勢變化的。而死過一次的人,就會更珍惜生命,更舍不得丟下他的研究心血?!?/br> 看太子有點兒不明白,康熙皇帝輕輕搖了搖頭,“你就甭琢磨了,朕怕你越琢磨越傻氣。這世上,幾千年來也就出了你和阿茹娜這么兩個大傻瓜,會那么冒冒失失在朕面前,把會讓自己腦袋搬家的事實真相說出來?!?/br> 胤礽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他雖然知道活著的時候要好好的過充實每一天,不要虛度光陰,可是對于死亡這件事,真的是看的很淡。 康熙皇帝一聲冷哼,“就你這個對于生死的態度,朕有空的時候,會好好的教導你的?!?/br> “繼續說給你找老師的事情。這個王錫闡,他既然和顧炎武交好,現在也還不出名,又確實有真材實料,皇阿瑪會做好安排的?!?/br> “梅文鼎那兒更好辦,讓李光地和黃履莊分別給他去一封書信,應該可以請來京城?!?/br> 胤礽眼睛一亮,“皇阿瑪,梅文鼎先生不做兒臣的老師也沒事兒,讓他偶爾到女子學院或者男子學院去授課講學也是好的?!?/br> “據兒臣所知,這個算學,極其重要,應用非常廣泛。不光是兵部,工部,戶部用得到,還有軍事學院的學生,將來也需要學習?!?/br> “行,梅文鼎這事兒,皇阿瑪答應你了?!?/br> 頓了頓,康熙皇帝沉吟片刻后,繼續說道:“王錫闡做你老師的幾率不高,就算他答應,據你所說,他的身體也吃不消。不過皇阿瑪這里另有一個人選,就是如誘大師上次和朕推薦的他的一位好友,僧人髡殘?!?/br> 胤礽怔楞一下,反應過來后,忍不住露出一點兒驚喜的表情,“皇阿瑪,可是那位自稱“三慚愧”,以書法精要作為繪畫手法,和石濤大師并稱“二石”的石溪道人?” “恩,評價的不錯,就是他?!?/br> “他看了你在《藤蘿日報》上畫的那幾幅畫,覺得你是個可造之材,很是欣喜。如誘大師在上次見過你后,也很是贊嘆,就去問過了他本人的意愿,然后和朕推薦了他?!?/br> “此人性情直硬,脾氣倔強,也不喜歡和其他人交往。為了學習書畫,自己出的家,還曾經在他的禪學上自稱是自證自悟,如獅子獨行,不求伴侶?!?/br> 皺了皺眉,康熙皇帝還是有些猶豫不決,“皇阿瑪本來就是有點兒顧慮的,怕你跟著他學著,那些孤拐古怪的不著調的為人行事?!?/br> 小太子不明白,皇阿瑪怎么會擔心他一個具有成年人堅定成熟的靈魂的人,會隨便被別人影響?于是就開口解釋道:“皇阿瑪你放心,兒臣保證會堅定的留在凡塵俗事,成家立業,絕對不會跟著他出家去。但是···” 胤礽剛想說他“但是兒臣好像沒有什么書畫天賦”,卻是不由的停了話音。因為他發現康熙皇帝聽了他這那句保證后,臉色刷的一下變了,剛剛要端起來茶盞喝茶的動作,直接像是凍住了,目光直直的看著他,又好像是透過他看著其他的某個人。 時間好像靜止了,胤礽屏住氣息,安靜的等了好一會兒,才聽到康熙皇帝勉強開口,口氣很是有氣無力,“這件事皇阿瑪還要好好想想。時間也不早了,去上你的滿文課去?!?/br> 一個中午被這么突然趕走兩次的小太子,有點兒頹喪的垂下了頭,覺得皇阿瑪今天真的是莫名其妙。 可是他看著康熙皇帝那副傷懷悲切的模樣,也不忍多說什么,只好乖乖的起身去無逸齋做功課。 “皇阿瑪,兒臣告退?!?/br> 康熙皇帝不想說話,擺了擺手讓太子退下,一個人坐著那里一動不動的,沉浸在過往的回憶里。 他知道太子很無辜,也知道他不應該對著太子使脾氣。 可是他怕如果不讓太子先行離開,他會忍不住的對著太子發泄出來,這二十多年來積攢在心底最深處,隨著時間的推移越積越多,一點就爆的傷痛和憤怒。 為了讓那個女子進宮,無視他病重的親娘和皇家顏面,盡情的折騰個底朝天。又因為那個女子的去世,一副意志消沉,生無可戀的樣子,要跟著他的高僧好友出家做和尚。 完全不顧太皇太后和大臣們的哭訴挽留,最終拋妻棄子,一意孤行舉行了剃度儀式。 這是他的皇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