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節
看著面前站著的這些,準備恭送他離開的,面容忠厚甚至是有點癡傻的匠人們,康熙皇帝不知道說什么,他不知道要怎樣的獎賞,才能表達出這些匠人們的功績。 蒸汽機,這么一個堪比造紙印刷,指南針的發明創造,將會給大清國帶來怎樣的變化? 康熙皇帝目前還想象不出來。但是他知道,有了小太子的新的大清國的歷史上,將永遠的記住這些人的名字,就好像記住,魯班,蔡倫這些大師的名字一樣。 “朕不知道現在說什么可以表達朕的激動之情。只有一句話,史書上會永遠的記住諸位大師們的名字。你們研制出來了一個偉大的器械,就好像我們的祖師魯班發明墨斗曲尺一樣,它將造福我們大清國的每一個子民和我們的后代子孫?!?/br> 士農工商,雖然匠人們屬于“工”,社會地位不高,也沒有商人們的富裕??墒菍τ谠谌魏我粋€行業里,能做到頂尖檔次的人才,人們都還是佩服的。 唐朝的公孫大娘,身為樂籍女子,因為舞劍舞的好,被尊稱為公孫大家。 宋朝的李清照也是一個女子,打過讓士大夫們深為不齒的離婚官司,但她的詩詞還是廣為傳頌,還是被稱為大詩人。 所以此時,康熙皇帝是真心實意的,尊稱這個院子里的匠人們為大師。 “皇上,小臣等實在不敢當皇上的贊譽,這都是太子殿下的功勞?!?/br> 黃履莊等人被康熙皇帝激動的模樣嚇到了,見皇上說完了,沒忍住,冒然的跪地開口。 “皇上,這么多天下來,太子殿下教導了很多,小臣等冥思苦想十幾年也想不出的精妙結構變化。小臣等實在是銘感五內?!?/br> 其他的匠人沒有那個膽子跟著出來說話,就默默的跟在黃履莊后面跪了下來。 康熙皇帝樂了,瞅了一眼站在他身邊面無表情的小太子,心里已經開始計算著,怎么讓這院子里的幾十個寶貝疙瘩,將來再給他帶出來幾百幾千類似的匠人大師,制造出成千上萬臺的蒸汽機。 “朕理解在場的諸位大師們對太子殿下的尊重。都請放寬心,你們還是跟著太子做事,朕再給你們撥出一個大的更大的院子,這個蒸汽機還是要繼續研究,朕相信你們,可以做的更好?!?/br> 小太子和康熙皇帝慢慢的踱步回乾清宮,邊走邊低聲交談著。梁九功帶著一串宮人侍衛遠遠的綴在后面。 “皇阿瑪,兒臣覺得,我們可以在興建廠房制造蒸汽機的同時,也著重把環境保護方面的律法制定出來。加大懲罰力度,讓大清的達官貴人,平民老百姓都有所顧忌,甚至懼怕?!?/br> “人們在破壞環境之前,會去衡量,去對比,冒著巨大風險去觸犯法律后可能會得到的利益,和被官府發現后或者被其他人檢舉后,必定會受到的懲罰,是不是值得?!?/br> 康熙皇帝現在的腦海中還是蒸汽機轟隆運轉的畫面,看到小太子平靜的跟天天喝奶子茶的模樣,就伸手撲棱了一下小太子的小光腦門。然后才在小太子不滿控訴的瞪視中,若無其事的開口:“胤礽啊,皇阿瑪早在兩年前,就讓九卿,詹事,科道,一起修訂《大清律》 ,可是直到現在皇阿瑪還沒聽到一點好消息?!?/br> 《大清律》最初是先帝爺順治皇帝參照前朝的《大明律》 修訂的,特點是“集解附例”,在律文的后面附加了相關條例達四百三十余條,希望通過這些案例作為參考,使官吏們有個能夠作為量刑的依據。 后來,也就是大約十年前,刑部尚書對哈納等人奉康熙皇帝旨意,對前面的《大清律》內的參差遺漏,詳酌校正,重新印刷成冊。 再到康熙十八年,由于發現后立之新法與原有之舊法有所沖突,康熙皇帝就命令九卿,詹事,科道一起,再次修訂《大清律》,可是一直到現在都毫無進展。 胤礽聽著皇阿瑪的聲音里有點頹喪,就出聲安慰道:“皇阿瑪,您別著急,蒸汽機還在改進中,不宜大量生產,要普及的話,兒臣覺得至少要幾年吧。南北城重建也不是一日之功?!?/br> “兒臣可以把后世的有關環境保護的相關法律都寫下來,給刑部的大人們做個參考。只是兒臣寫字速度慢。而且時間方面也是緊張?!?/br> 小太子有點煩惱,他答應阿茹娜格格的《春夏秋服裝匯總》那本書才剛剛開始寫。就算他把其他的事情都不做,只默寫那些法律條文,也是要很長的日子的啊。 “胤礽都可以記???” 康熙驚訝了,他知道小太子的記憶力好,一目十行,過目不忘,可是他更知道小太子對于研究的熱情。實在沒想到,小太子會把這個和他的研究完全不搭邊的法律條文,也都給記住了。 “恩,差不多吧?!?nbsp;嘟嘟記住的也相當于是他記住的吧? “律法關系重大,皇阿瑪希望他們可以早一天完成修訂。這樣,胤礽你口述,皇阿瑪給你去翰林院找來幾個寫字速度快的官員幫你寫?!?/br> “每天抽個半個時辰的時間就好。正好你下個月就正式進學了,皇阿瑪本來就想給你設立一個詹士府,就把他們都放到詹士府吧,平時也能給你幫幫忙,做些寫寫畫畫的事情?!?nbsp;康熙皇帝有點迫不及待。 律法,那是皇帝實行君權的最大最傳統的表現形式之一。比如歷代帝王都很看重的每年秋天的“秋審”,“朝審”大典,就是體現帝王“君權神授”,“替天行道”,代替上天和為帝王自己“市恩”“好生之德”的非常隆重的一個典禮。 后世的二十世紀,研究華夏傳統法律的學者們都認為,秋審和朝審這個制度經歷幾個朝代,到了大清時期幾乎是完全成熟了,它在思想上既集中體現了“天地人合一”的治國理念,對于君君臣臣的皇權統治的深刻影響,更是突出了人們對自然,對刑獄之事相當的敬畏和謹慎以待的心理。 從《禮記月令》中有關“秋冬行刑”的經典記載,到漢唐的“秋決之制”,再到前朝和大清現在的秋審和朝審,基本就可以看出華夏兩千年來日益成熟的傳統法律框架。 因為“春耕夏種,秋收冬藏”,所以要在“秋冬行刑”。 因為“人命關天”,所以“秋審衡情”,在天理,國法,人情三者之間謹慎權衡,尋求一致,以最大的公平做到“替天行道”。 第50章 火器30 順治皇帝和康熙皇帝作為兩位有作為的皇帝, 又處在滿人剛剛入主中原的時期,著急于穩定他們的皇權統治, 當然更是非常的重視這一年一次的的“秋審”和“朝審”大典。 每年的秋冬時分,霜降前后, 天安門前,九卿,詹事,科道的大臣們匯集,和皇帝一起研究判定全國各地的重大案件,和在監候斬的囚犯們的案子。 歷時十多天甚至更久,一直等到大清國境內, 最遠地區的囚犯也被押解到京,審核完畢,才算是結束。 最后刑部將判定了死刑的囚犯名單整理出來, 送給皇帝審閱,皇帝再次的表示一次“實在不忍于心”后, 在群臣的勸慰下, 用朱筆挨個把這些名字勾了。 拿到皇帝的朱批后, 刑部就把這些囚犯,都拉到宣武門的菜市口,斬首示眾, “替天行道”和宣揚君威。 只是大清因為“平定三藩”的連年內戰,南方被戰火波及的一些地區幾乎是民不聊生,體制全無, 又哪還有官員在秋天按時的解押犯人進京? 于是,這幾次天安門前的“秋審”和“朝審”,大典,也就一年比一年的簡化了起來。 最近前線的清軍有了京城送過去的新式火器加持,氣勢如虹,發回來的奏報上都是好消息,說已經打到了昆明,吳三桂勢力的腹地,戰爭馬上就要全面結束,比預計中的時間提前了大半年。 大清國境內尤其遭受戰爭破壞的地區,今年就可以開始休養生息,重建秩序,恢復生產。已經有幾個大臣就完善“秋審”和“朝審”的事情上了奏折。 康熙皇帝可不是要著急《大清律》的修訂進展嗎? 小太子剛剛走神讓嘟嘟翻閱了一下資料,看到康熙皇帝一直到駕崩也沒有等到《大清律》的修訂完成,就有點同情自己的皇阿瑪。 又看到在公元十九世紀的時候,華夏文人士族因為西方法律體系的沖擊,幾乎是全盤否定了這套沿用兩千年的傳統法律體系的積極意義,就心有戚戚焉。 “謝謝皇阿瑪。兒臣確實是需要翰林院的官員們的幫助,目前在寫《春夏秋服裝匯總》 ,也需要皇阿瑪安排翰林院的官員們幫忙給書寫整理?!?/br> “兒臣本打算每天都寫一點出來的,可是實在是時間不太夠,如果能早日完成,也是了了兒臣一樁心事?!?/br> “讓皇阿瑪的翰林院狀元們書寫整理,再讓內務府武英殿印刷個幾百本,最后還要皇阿瑪的大內侍衛們給抬著,都送到倭黑家里去?” 康熙皇帝停下腳步,瞪著小太子。 雖然阿茹娜上輩子是他兒子不假,可是這輩子她已經是倭黑家的閨女了?,F在最疼愛的兒子這么胳膊肘往外拐,就有點兒氣不過。 “皇阿瑪,正是如此,兒臣早先答應了阿茹娜格格?!?nbsp;小太子先彎腰給康熙皇帝鞠躬行禮,然后再直起身來,一本正經的回答。 “嗯?” 胤礽有點傻眼,大阿哥胤褆天天喜歡“哼,哼,哼”的,大家也都習慣他的性子了,順毛摸或者無視就好??墒菍τ诨拾斶@低低沉沉的“嗯?” 滿朝文武就沒有一個聽了之后,還能平靜坦然的站著的。 摸摸鼻子,小太子討好的開口:“皇阿瑪,剛剛在玩具處兒臣想到的,有關宣傳保護和愛護自然環境的一些方法,好像不夠周全?,F在一細想,覺得可以把《春夏秋服裝匯總》這本書結合進去,增加一些趣味性?!?/br> “嗯?” ···自覺臉皮越來越厚的小太子,頓了一下,繼續說道:“采用邸報的方式,把一些保護環境愛護環境的趣味小故事,和皇阿瑪的口諭,或者四書五經中的相關教誨講解,隔幾天印刷一次,分發到全國各地,讓豪門士紳和普通老百姓都可以跟著學習?!?/br> “為免單調無趣,試著把當前的一些流行的服裝款式圖樣等等,單開一個版面加進去,皇阿瑪認為如何??!?/br> 可惜現在沒有二百年后的電腦電話,否則可以在全國各地直接印刷,直接發放下去。電力啊,真的是要抓緊了,早日弄出來,可以方便多少事情啊,哎。 “兒臣覺得此事可以由阿茹娜格格負責?!?nbsp;親眼見過二百年后的華夏大地上戰火紛紛,國破家亡的阿茹娜格格,應該是這個大清國,唯一的一位能了解他這么做的意圖的人了吧? 哪怕是在未來,智能手機,掌上電腦,智能芯片人手一個的時候,報紙還是官方和民間在宣傳方面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因為很多人就喜歡捧著報紙一般翻看一邊吃早餐,更不要說還有那些廣大的收藏家群體,紙質書籍愛好者們。 尤其在當前的狀況下,報紙對于大清國,實在是太重要了。小太子想要通過報紙,書籍,教育等等渠道,慢慢的潛移默化的把國人的思想給轉變過來,重視匠人們和商人們對于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他想要整個大清國富民強,兵強馬壯,哪怕百年后再出來一個敗家的“乾隆皇帝”要閉關鎖國,或者再出來一個“慈禧太后”要親近洋人打壓漢人,大清國也能和強大的西方諸國并列于世。 將來不管是在這個世界上的一戰時期還是二戰時期,華夏的中原大地都可以獨善其身,安寧和樂。 大清的老百姓開啟民智,不再稀里糊涂的過日子,脆弱的不堪一擊。大清的皇帝不再有“生殺予奪,只在一人”的權利,大清的軍隊不再有愚昧的忠君思想,自己手里有槍有炮,有錢有糧。 簡而言之,小太子的計劃要大清國跟上西方國家的步伐,先搞君主立憲制,至少不能是現在這樣的高度君主集權制,以確??梢员苊庠瓉須v史上的百年國難。做得好的話,甚至在大滅世之前,華夏的經濟,科技水平都可以在國際上保持領先地位。 至于后世的人們會讓愛新覺羅家族的皇室地位保留多久,那就不是他能想得到的的事情了。 當然這些,小太子即使在耿直,心里也深深的明白,是不大好和康熙皇帝明白的直說的。對于皇阿瑪給他的父愛,也只能是在其他地方再多加回報了。 “只是如此?”康熙皇帝不大相信小太子折騰這些,只是為了弄出一份服裝樣式和環境保護的邸報。 難道是想讓阿茹娜有事情做,不在被困在深宅后院里,天天只能學習女兒家的事物? 當然,上輩子是他的的兒子,這輩子是他的半個女兒的阿茹娜,做事能力應該是毋庸置疑的。 目前的邸報都是由皇家控制,用來宣揚皇帝的英明神武和皇權的不可侵犯的。 對于“邸報”,這么一個堪比皇權統治的喉舌的關鍵部門,康熙皇帝是從不忽視這一塊的管理和掌控的,因為他太明白控制文字宣傳對于滿清統治的重要性了。 正好這時候父子二人也走到了乾清宮門口,康熙皇帝也不管小太子皺著小眉頭,苦苦思考怎么回答他的模樣,直接讓小太子和他一起到西偏殿落座,準備先休息一會兒。 忙忙碌碌的,一個上午就這么快過去了,馬上就要到午休的時辰了?!跋群韧肽套硬枧眢w,再吃塊點心墊墊,梳洗一下就去里面的暖閣好好的睡一覺?!?/br> “兒臣謝皇阿瑪關心?!?nbsp;一坐下來,小太子這才感覺到真的累了,而且是又渴又餓。停止了思考,喝了幾大茶碗奶子茶,吃了好幾塊點心,看到自家皇阿瑪瞪著他,才縮回了又去捏點心的手,去更衣洗漱,準備午休。 這一覺睡了有一個半時辰,醒來梳洗完,小太子一看自鳴鐘,早過了晚膳時間了?!盎拾?,抱歉,兒臣起晚了?!必返i又是愧疚又是感動,他知道皇阿瑪一定是餓著肚子等著他一起用晚膳的。 “恩,無需和皇阿瑪道歉??熳龊脺蕚溆蒙?,你梳洗的時候皇阿瑪就吩咐了傳膳,現在正好都上齊了” 在孫之鼎沒給他研究出來,怎么把小太子的身體徹底的治好之前,只能是讓小太子天天吃飽睡飽,慢慢的養著。 “兒臣謝皇阿瑪?!?/br> 今天康熙皇帝雖然不會再對小太子的飯量瞪眼了,但是飯后還是拉著他在乾清宮轉了轉,父子倆一起心情愉悅的賞玩了昨天內務府新送來的一對瓷瓶,一副古畫。 康熙皇帝本人一直奉行的養生方法是以粗茶淡飯為主,很少吃油膩的膳食,而且對于喜歡的飯菜也不會多吃,每次用膳都是吃到七八分飽就住了筷子。 他在用膳結束后,還會注意放松心情,讓腸胃可以更好的消化食物。 以前就經常教導小太子“多食素,原味少而精”,“所好之物,不可多食”。讓小太子少吃大魚大rou大料做的大菜,尤其是所謂的補品之類,一般不需要食用。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她們日常也不吃什么補品,都喜歡山野素淡的鮮味兒,尤其是她們現在幾乎天天念佛,已經很久沒碰葷腥之物了。 可是現在,康熙皇帝看著自己最寵愛的小太子,不光是大魚大rou的狂吃狂喝,還一天三頓不落的吃著王太醫開的藥膳,心里面就難免著急。想著要再催催孫之鼎,趕緊的想出辦法讓小太子的身體徹底好起來,也好恢復正常飲食。 冬天日短,總是才忙一會兒就突然發現,這太陽啊又下山了。休閑的時候,時間更是過得飛快,不知不覺的,就聽到乾清宮的自鳴鐘又響起了“鐺鐺”的聲音,康熙皇帝才想起來,今天還有事情沒做完。 “皇阿瑪宣了幾位臣工來乾清宮議事,現在還有半個時辰的時間。胤礽先把昨兒個幫皇阿瑪批復奏折的時候,畫的那個“雪災損傷匯總”的表格,對,就那個名兒叫表格的圖,你先把那個圖的畫法細細的寫下來。待會兒和諸位大臣們好好講講?!?/br> “兒臣遵旨?!?/br> 小太子準備好圓規,卡尺等物,坐到他的小書桌后面,提筆認認真真的書寫起來,康熙皇帝自是去繼續批閱今天收上來的那一摞一摞的厚厚的折子。 他今天在早朝上提出來給當前身在賤籍的大清子民“出賤入良”,還讓大臣們暢所欲言,簡直就像捅了馬蜂窩一樣,整個早朝亂哄哄的吵成一氣。 康熙皇帝坐在龍椅上看著這群平時裝模作樣,穩重斯文的文官們,嘴里的唾沫星子滿殿飛,還想直接擼袖子開打的架勢,心煩意亂,就讓大臣們誰有意見的,都先上折子,他看完折子后自有定論。 所以這才半天時間,御案上的折子多的來,有平時的兩倍。 一邊批復這些奏折,康熙皇帝一邊在心里又是嘆氣又是生氣。贊同“出賤入良”的臣子只占少數,大多數的折子里面都是什么“史上從未有”,“賤民和賤民的祖先都是自甘墮落,不配為良”。 第51章 火器31 看著那幾疊子都是表示不贊同的折子, 康熙皇帝在心里給這些折子的主人都劃了一個叉。 這一個個的,做為身居要職的朝廷官員, 卻連一個太醫院老御醫的見識心胸都沒有,迂腐不堪不說, 都還只想著滿足自己那骯臟的,見不得人的私欲,想要世世代代的欺凌奴役賤民。真真是枉為人臣,枉為老百姓的父母官。 雖然他對于孫之鼎心里掛念著他的漢人同族們有點兒不滿,卻也是欣賞對方的“惻隱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