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節
書迷正在閱讀:崔老道捉妖之夜闖董妃墳、一覺醒來我已婚了[星際]、清宮謀(出書版)、老婆大人有點暖、賺錢真的好難哦!、我有霸總光環[穿書]、當處女座墜入愛河[娛樂圈]、錦繡農門、北京鏡鑒記、清穿之技術宅太子
于連山周遭附近也是有村莊住了人的,雖不密集卻也不是沒有一點煙火氣息,只要過去尋人隨意問一問關于魚兒山的事,大家總會多說上兩句。 普通村民,平日里也只敢在于連山外圍轉一轉。 這么大一座山脈,誰敢那么虎愣愣進去,說不得有多少野獸呢,嫌命長了? 于連山的外圍還算不得進山,矮矮低低的個小山,地形也不復雜,附近人大都心里有譜,知道到哪里不能再走。 平時三三兩兩有人過來,拾些柴火,或者去摘些野果菇子,有經驗的獵戶,還會在其中這幾個籠子,偶爾還能做到這個野雞野兔。 “屬下等一問有沒有人敢進山,或我們出銀錢讓人給帶個路,那些人皆是搖頭拒絕,無一敢應?!?/br> 三皇子聽后,嘆了一聲說道:“都是一些普通村民罷,如何有那個膽子,我們也不能用權勢欺人。再說他們多半不認識路深山里的路,更難說知道什么情況了?!?/br> 李成則旁邊聽了一會兒,等三皇子說完,才上前幾步,說了前日同慶王爺碰上一起吃飯無意中在酒樓聽到的是,說那個人應該現在被慶王爺的人帶走了。 三皇子眼睛一亮,連忙招呼身邊奴才,讓人去隔壁的宅院把慶王爺給請過來。 奴才得了吩咐,點頭應下連忙去了。 很快慶王爺和流月公主就一同過來。 人坐定,丫鬟上了茶水。 大家又商量起來,問起那人,慶王爺笑了笑說人就在他那邊院子里,已經答應給他們帶路。 三皇子五皇子都面露滿意之色。 確定下來,道:“那就明天出發,再等下去也是如此,早些完成任務,回去好跟父皇交代?!?/br> 眾人連忙起身拱手說是,一切以三皇子為首。 連五皇子都要聽皇兄的,這次的事皇上之所以要讓五皇子一起來,恐也是要歷練他一番的緣故,畢竟和前面幾個兄長比起來,五皇子性情懶散,沒辦過什么漂亮的事,故而這次把人一同丟了過來。 既然決定明日就前往于連山脈,出行前肯定要準備起來,第一個首要的是人身安全問題,兩位皇子自是,容不得一點閃失否則誰也擔待不起,他也要跟著,以防路途中有人受傷。 所以十個侍衛都要跟貼身保護,至于幾個隨行人員,兩個年齡上了四十的,三皇子就讓他們這次先不用跟著,只帶李成則同其他兩個年輕的。 眾人并無異議,至于炎國那邊,他們就不用管了。 人數上決定好,三皇子又將從羊皮小卷上原樣繪制下來的地形圖,分別交予了李成則他們幾個,人手一份。 人都已經過來,這張地圖他們自然不會再藏著掖著,想也知道這幾人不敢動歪心思,背叛皇族就是讓自己家族陷于萬劫不復之地,帝王可不會對懷有異心的人心慈手軟。 李成則暗暗挑了挑眉,接過侍衛送過來的仿制的羊皮小卷,看了一眼上面的地形圖,然后又看向三皇子。 只聽三皇子沉聲說道:“明日進山不知道是個什么情況,如果大家萬一在里頭失散了,有這東西總歸是一份保險?!?/br> 不得不說三皇子是個聰明人,這不,他一說出這番話,那兩個老臣就感動得不行,立馬做出一副愿意為帝王家效犬馬之勞的激動模樣。 事實上是這兩人明天根本不用進山,卻是跟打了雞血似的。 晚間李成則回了自己院子,顧青瓷連忙迎上來,抓著李成則的手喊:“相公——” “進去再說?!崩畛蓜t輕搖頭道。 進了屋二人也不關門,沒讓丫鬟在屋子里伺候。 顧青瓷又問:“相公,三皇子叫你們去說了什么?!?/br> 李成則道:“明天出發去于連山,得做些準備,大家商量一下細節?!?/br> “我……” 顧青瓷剛說了一個字,李成則就打斷道:“不行,你不能跟著?!?/br> 顧青瓷一臉糾結,她對那尋寶從來不是感興趣,只是想跟著李成則。 但也知道深山里面是很危險的,一面是害怕,一面是擔心李成則出事。 并不是想去,反而是不想讓李成則去。 但這話她沒說出口,自己也知道李成則不可能不去。 “那怎么辦啊,相公,好危險的?!?/br> 李成還沒如何,顧青瓷自己先難受擔心了起來。 一臉的可憐哭相,一下子把李成則逗笑,低聲笑了出來。 顧青瓷捏著帕子羞惱,拿手一下下推搡李成則,咬著唇,“你還笑你還笑!” “好了好了,不笑你了?!崩畛蓜t摟了摟顧青瓷哄她:“莫擔心,你看三皇子五皇子都去,還有十來個侍衛跟著保護,出不了事,他們身上都背著弓箭和連弩,不怕?!?/br> 顧青瓷兩手環身抱著李成則的腰,側臉貼著趴在人胸膛上,小聲說:“侍衛都是保護兩位皇子的……” 李成則摸了摸她頭頂,“這話不能亂說。乖一點,我明日出門你就在宅子里頭呆著,這里到底不是京城,想出門等回來后再帶你去,可好?” “嗯?!鳖櫱啻傻穆曇袈犞翋灣翋灥?。 安靜了一會兒,片刻,顧青瓷又叫:“相公?!?/br> “嗯,怎么了?!崩畛蓜t聲音溫和,耐心十足。 “那你可要快點出來,別讓我等著?!?/br> “好?!崩畛蓜t答應道。 顧青瓷忽然抬起頭來,說:“要是沒有找到那個寶藏怎么辦?說不準壓根不是什么好東西呢!” 李成則笑:“你說怎么辦?來都來了,管它是何物,存不存在,既然有了這張圖,總要探上一次的,”不然帝王怕是寢食難安。 凡夫俗子誰能經受得住誘惑,特別是還有可能給你帶來驚喜的巨大誘惑。 顧青瓷粘了半天的人,正中午熱的時候李成則允她吃了一碗冰奶酪,才讓人不前后腳跟著自己。 顧青瓷開心了,瞇著眼睛,躺在貴妃塌上享受,鞋子都不穿,只穿了一雙白沙似的襪子,翹著腿晃悠。 李成則在案桌上看那一副繪制的羊皮卷小,想看看地圖里頭有沒有藏什么疑點。 雖在一心一意看地圖,卻仿佛背后有眼睛似的,說道:“吃完一碗就不許再吃了?!?/br> 顧青瓷之前來月事疼過一回肚子,后來調理身體很吃過幾個月的藥,在家時有丫鬟嬤嬤盯著不讓吃,但是一熱起來還是禁不住嘴,非要李成則放下臉后才肯乖乖聽話。 “聽見了?!鳖櫱啻勺焐虾饝?,然后又挖了一勺冰奶酪送進嘴巴里。 “相公你在看什么?!背酝炅俗詈笠豢?,顧青瓷把碗放在一邊。 趿著鞋子走到案幾那邊,湊到李成則的身旁。 李成則也不避著,只點了點羊皮小卷。 “這……”顧青瓷看了看,說,“是那張地圖啊?!?/br> 李成則點點頭,嗯了一聲。 顧青瓷不像別人一樣,聽見男人說重大事或會回避,或又是不敢細問。 她自在得很,反而把羊皮卷從從桌上拿了起來,放在手中翻來覆去的看。 李成則極愛她這從不見外的單純模樣,在自己面前做事說話從不反復思索考慮再三,怕有什么不妥。 這人自來是個真性情,想著什么是什么。 李成則有時候想,顧青瓷要真的是個一舉一動一行一言都是個規矩得不會有一絲“出格”的人,他可能就不會喜歡了。 可能大抵只能做到相敬如賓的地步。 歸根究底,是源于顧青瓷的骨子里的一些特質,所以她雖然頑劣急躁,卻讓李成則愿意耐心花時間陪她教導她。 翌日,吃過早食,朝陽起,露水大霧散去。 兩輛馬車以及騎馬的十來個侍衛,一同出發。 出了城門,往于連山那邊去了。 顧青瓷從李成則出門后,在門口望了好一會兒,才轉回院子內,只是一副沒什么精神的樣子。 第98章 千里之外的京城。 李家同往日一樣,沒啥大事, 奴仆在院子里做著活, 李芝李蟬兩個丫鬟在屋子里待著繡衣裳。 只是這日家里來了兩個客人。 孫氏在中堂坐著跟人說話,這堂上的客人是孫氏的一個遠親。 孫氏做姑娘時跟人關系要好, 一起玩過,只是后來長大了各自出嫁, 孫氏同丈夫在京城落戶安家, 這位表妹確實嫁去了外地。 夫家姓羅, 所以旁人現在都叫她羅老太太。 羅老太太來京城, 是為了自己的孫子。 她孫子叫羅盛禮,是個讀書的料子, 十七歲時考中秀才,翻過年又考上了舉人。 這次來京城,是為了來奉太書院讀書, 拜個好先生, 以便后面參加春闈能更有把握些。 當然其實也有些別的原因。 只聽羅老太太一臉愁容說道:“當初盛兒娘生他的時候難產, 傷了身, 沒出月子就去了。又盛兒十四歲那年,他爹重病難治, 沒能熬過那個冬天,也去了。 漸漸的, 不知哪個該千刀萬剮的長舌婦在背后說盛兒八字硬刑克六親, 是個羅剎命, 跟誰走得近誰倒霉。 可憐盛兒, 這些年遭受了多少指指點點,羅家子嗣單薄,他連個兄弟都沒有,事事都只能忍在心里,我一個老太婆沒用不頂事,害得盛兒吃了多少苦頭?!?/br> 孫氏也是有了年紀的人,最能體會到羅老太太的心情,李家何嘗不是只有李成則一根獨苗,這就子嗣單薄的壞處了,很容易叫人欺負,你家若是男丁多,他人就是想說你兩句閑話都得掂量掂量。 羅老太太命不好,中年喪夫老年喪子,比起孫氏來可就悲慘太多了,李家除了男丁不旺這一點,這些年倒都是順風順水的,還同侯府結了親,連帶著門第都抬高了不少。 腦子里想事情不過是一瞬,轉頭孫氏就拉著羅老太太的手,安慰說:“都過去了,如今既來了就好好在這里住下,我看盛兒很是出息,等將來再考中進土,你給盛兒聘一個媳婦回來,生幾個胖小子,這才是圓滿呢!” 幾句話下來,羅老太太也眉開眼笑了,這可正說中她的心里話,于是跟著道:“這兒也沒有外人在,我就厚著臉皮承你貴言了,希望盛兒順順當當考上進士,老婆子就是立刻死了也對得起老羅家了?!?/br> 孫氏笑著啐了她一口,“可不許渾說的,你的福氣且在后頭呢!” 羅老太太嘆了嘆,“我們羅家孤兒寡母的沒個依靠,先前我看盛兒年紀也長起來,便是想替他說上一門親事,就是他夜里溫書時也有個人能照顧著能勸著,只是沒想到,那些人家,一個個的說話難聽,挑剔盛兒說他命硬克父克母,保不準以后還要克妻,又說盛兒不過一個窮秀才嫁給他那是白受苦喝西北風。我的盛兒多好的一個孩子,生生給拖累了,媒人給介紹的都是些性子不好品行不端的女子,我拼著一口氣將人打了出去。 后來盛兒自己過跟我說,說學業未成成何以為家,他只想安生考中功名,娶妻之事待來日再說。我哪里不知道他是在安我的心,怕我心里不好受呢?!?/br> 兩人又說了半日話,羅老太太才問起李成則來,孫氏告訴他出門辦事已經有一個多月了,說他老丈人提攜,跟著三皇子去辦差,且估摸著得有幾個月才回。 然后她又說起李成則也在奉太書院上學,明年怕也要上場考舉人,之后若是兩人見面了,可得讓盛兒給孫兒指導指導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