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節
書迷正在閱讀:崔老道捉妖之夜闖董妃墳、一覺醒來我已婚了[星際]、清宮謀(出書版)、老婆大人有點暖、賺錢真的好難哦!、我有霸總光環[穿書]、當處女座墜入愛河[娛樂圈]、錦繡農門、北京鏡鑒記、清穿之技術宅太子
那兩個小姑娘論起來可比顧青瓷聰明多了,性子內斂,小心謹慎,不招人惦記,這里的性格在這種年代反而好。 她們那些女兒家,大多都是及笄過后就要嫁人,年紀小,低調謙才能在別人家平穩度過。 當然并不是叫人一味軟弱當受氣包,李家兩個姑娘能自信些更好。 顧青瓷沒長腦子,又叫人養歪了,她要是嫁了高門顯貴之地怕是要被人連rou帶皮啃的骨頭都不剩。 就算不嫁高門,找了一個夫家身份地位低的窮的,只要碰上些厲害的長輩,估計顧青瓷照樣玩不轉。 古代女子嫁了人被教導要以夫為天,男人也是從小聽這種話中長大的。在這樣的環境氛圍下,不奇怪會滋生男人從骨子里帶出來的自大,他們自然而言要求女人敬著愛著自己,萬事聽話不反抗,這就是所謂的賢德。 顧青瓷性格莽撞沖動,又蠢,周全的話都不會說,一開口就刺人,恐怕不會討人喜歡。 在夫家不得丈夫喜歡,還身帶著萬貫嫁妝,這就如稚兒抱金磚行于鬧市,身懷財物偏又沒本事守得住,只有白白被人惦記算計的命,且人家算計了你還不會有一點內疚。 不得不說她顧青瓷嫁了李成則其實也是她的造化。 李成則如果沒來這個世界,很多事情怕就不同了。 再有一點,李成則也明白過來,兩人現在是綁在一起的,在別人眼里,夫妻自是一體。從另一方面來說,有時候顧青瓷的言行就代表了李成則。 如此,倒不好叫她這么一直無知無畏下去。 能拘一拘那尖銳的性子是最好。 李成則心里有了主意。 顧青瓷還橫著脖子在那不說話了。 李成則悠悠站了起來,走到顧青瓷平素寫字的書桌上旁看了看。 隨手撿起一本練過了的舊字帖,翻了兩頁,張嘴就夸了一句:“這字也算有形有狀,軟綿可愛,看著不錯?!?/br> 不懂的人瞧著那字是花團錦簇,絕微懂些的人就能看出不妥來。 見字如見人這話一點不假,這字帖一看就透著一股子閨閣的嬌氣,沒筋沒骨,李成則又怎么會不懂,他就是找個話頭來說。 顧青瓷素日憊懶,從沒花心思練字,她學的最好的是琴,有熟人在時也就這一項能拿出來賣弄了。 故而聽著李成則的夸贊多少心虛,也有點不大高興,往日在府里,大家從來都是夸顧青婉的字寫得好,說她竟有些不輸男兒的氣概,言她是掃眉才子。 顧青瓷每聽一回,就氣得少吃一碗飯。 現下李成則兀地提起寫字的事,她便有些疑心他和旁人一樣,欣賞什么才女之類的。 若真是這樣,她能把自己惡心死。 心氣不順,但李成則又不讓她發脾氣砸東西,顧六姑娘一下子就憋得眼眶發紅。 李成則再見識了一次小姑娘的變臉。 猜他是猜不到原因的。 好在顧青瓷現在正有些怵他,再者她也不是和能得住藏話的性格。 只肅臉問上幾句,就什么都說了。 顧青瓷氣狠狠道:“我卻是寫不來那些個有骨氣的字,你是在諷刺我呢,還是說你心里也喜歡那些又會吟詩又會作畫的才女,就像我五jiejie那樣的,是也不是?” 李成則還真沒想到顧青瓷長的這么多,他忽而低頭看著她,沉吟了許久。 從本質上來講,李成則是顧青瓷的相公,顧青瓷要怎么吃飛醋其實都不奇怪。 但讓李成則意外的點是,他和顧青瓷之間并沒那種男女之間的感情,顧青瓷本能就說出這種賭氣的話,以及她拈酸吃醋的反應,這就值得深思了。 李成則有些詫異。 想了一會兒,李成則大約有點想明白了。 是他一直弄混了,把顧青瓷當成個小孩。 不對,也不能這么說,應該是,顧青瓷性格上的缺陷和她為人處事的情商證明她的確是個不成熟的小孩子,甚至來說她完全沒有生活經驗,處處要人照顧。 但有矛盾的一點在于,顧青瓷即便是年歲小,沒長大,不成熟,但事實是她已經嫁人了。 她所處的年代,這里的教育,其中的一些東西和觀念早就滲透進了她的骨子里。 比如嫁了人就是別人家的人了,以后能仰仗依賴的就是自己丈夫,你要讓他寵愛你喜歡你,才能得一世衣食無憂。 以及一些為如何人媳為人妻的私話,必是出閣前由家中女性長輩教予。 所以即便是顧青瓷對自己這門親事不討厭到了極點,甚至由著自己的性子作天作地,想鬧的所有人不安生,但這之后,她本能還是想自己丈夫能喜歡自己,若丈夫多看別的女人一眼也定然會生氣。 她這樣做,或許潛意識里的反應,一是渴望得到關注,想讓人來哄她寵她,另一個可能就是到了嫁到陌生環境后下意識豎起防備,試圖用尖銳的一面來立威。 這一點大概和顧青瓷成長的經歷有關。 顧青瓷傻,若是聰明一點的人就不會用這樣的方式來對人了。 這些心思或許現在顧青瓷自己都還不知道,卻被李成則看了個穿。 哄小朋友跟哄情人自然不一樣,李成則自忖自己還是個有道德有責任的人。 娶了顧青瓷,這人就是他的責任,他倒也能換種方式對她。 思緒不過瞬間,一晃而過,李成則瞇了瞇眼,然后招著顧青瓷,將她抱在自己膝上坐著,一邊低沉開口: “你嫌自己字寫的不好,又嫌我是諷刺你,扯出什么才女不才女的話,那卻同我們兩個不相干,只說點相干的——”李成則話一頓,隨后挑眉嗤嗤而笑,“小姑娘,你若想寫得好字,盡可尋你相公來教你,是也不是?” 顧青瓷閨閣養大的女兒,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男子都不曾見過幾個,又何曾聽過這樣親昵纏綿又叫人昏頭的話。 霎時就害臊得沒臉,滿面通紅。 兩手拿帕子捧著臉捂得緊緊的。低頭不愿意見人,嘴里還低低嬌斥道:“你快別說了!” 說罷就從李成則腿上跳下去,帕子捂著臉就要跑。 讓李成則一下子拉住,拖了回來,咳了咳才道:“好了不逗你了,莫跑,我正經有事與你說?!?/br> 顧青瓷這才安靜下來。 李成則是真有事要說,想了想開口道:“你是侯府長大的千金,學識規矩自然是一概不錯的。你也知道,咱家中有兩個meimei,年紀比你還小一二歲,她兩人沒讀過書,我想著,你平時一個人待著也冷清,不如替我教導下兩位meimei,教她們識些字如何?” 顧青瓷沒想到李成則會一下子說到李家兩個姑娘的事,很愣了一會兒。 其實她對李家兩個姑娘沒什么印象,只知道她們好似是不大愛說話的。 臉上就有點遲疑,“讓我教meimei們讀書認字?” 李成則笑說:“也不需你教她們考狀元,能寫自己名字兒,讀些簡單的書就成,莫不是你沒信心?” “這有何難!”這人一句話都受不得激,聽人質疑立馬就打了包票,“行,我答應了,你去同meimei們說,以后沒事的話,每日上午來這里,我教她們半個時辰?!?/br> 李成則點點頭,心想最好能讓那兩個meimei和顧青瓷能相互影響下。 這邊個顧青瓷說定了。 轉頭李成則去東院跟白氏提了這事。 沒想到白氏卻有些猶豫,她推脫道:“娘知你是一片好心替你meimei們著想,可是,可她們都這般大了,再過得兩年就該出門子了,我平日里都是拘著她們要嫻靜,針織女紅灶上手藝一項沒落下的。且女兒家家的,德言容功,以德為最,讀書倒不那么緊要了?!?/br> 自從兒子考了秀才又娶了高門媳婦,往李家來往的各色人也多了不少,很有些假模假樣的“太太們”尋白氏說話。 白氏其實是個無知婦孺,沒見識沒學識,但她現在急著充門面了,便日日緊著自己,四處去打聽,想學那富貴官宦家人的做派。 最后倒盡把一些污油糟粕弄進了自個肚子里,偏她還不知道,很當成個正經東西。 李成則看了一眼坐在另一頭繡花的兩個姑娘,心中嘆氣。 只能去掐白氏的七寸,他道:“娘也替兒子想想,如今兒子是秀才,我們家也成了讀書人家,日后與人交往,叫人知曉兩個meimei竟目不識丁,豈非讓旁人閑話?!?/br> 別的白氏不在乎,但只要是兒子的事她是最放在心上。 果然一聽李成則這么說,立馬就正色起來,急道:“那哪里能成,你以后是要做官的,可不能污了名聲!” 再看著兩個女兒時,就松口了,“罷了,你真心實意為她們好,就讓她們去吧,左右你媳婦平日里也無事,教就教吧?!?/br> 隨后又把李芝李蟬倆姐妹叫過來,道:“你們大哥這般為你們著想,還不快過來謝謝他,就是日后嫁了人也別忘了他待你們的恩情?!?/br> “謝謝大哥?!眱蓚€姑娘細聲細氣道。 李成則對白氏的行為很無奈,不過沒去辯駁,只對兩個小姑娘溫聲勉勵了幾句,然后就叫她們出去玩了。 第18章 李芝李蟬兩人得了李成則的允諾,知道可以跟著顧青瓷學認字,內心便很是欣喜。 現如今東院這邊一應做飯洗衣的雜活也都有人做了,白氏都得了空閑,就更無需倆姐妹插手。 吃過早飯,孫氏出了門,去找她的那些老姐妹嘮嗑。白氏原本應了一位地主太太的約準備出去,不過見婆婆先出去了,家中若沒主子只放兩個下人在,她不很放心,于是就指著一個婆子,讓人干脆去把那位吳太太請到家中來說話。 李家姐妹兩人就趁這個空檔就去了西院。 只是二人心中有些尷尬,她們過去是要勞煩嫂嫂教學,可自己娘卻連一刀紙一支筆都沒有給準備,兩手空空,很不成樣子。 李芝到底大一歲,頭一天晚上就同白氏提起了這話頭,只沒料白氏反訓了她一頓。 白氏沉著眉眼,斥責道:“竟是說的什么話!我緣何生了你這兩個蠢笨的女兒,倒來找娘要紙筆,你何時見過我屋里有那些東西。顧氏是哪個?那是侯門出身的小姐,如今你們的嫂嫂,你大哥吩咐了讓她教你們認字,她難道還能不給你們準備東西不成?木魚腦袋,她那屋子什么珍稀物件沒有,只你這蠢材卻小家小氣來管我拿紙筆?!闭f著還揪了一把人耳朵。 李芝給白氏罵得抬不起頭,咬著嘴唇再不敢說話。 白氏在外人面前自是溫柔賢惠的好性兒好模樣,屋內關起門來教女兒卻很有些嚴厲刻薄。 她年輕時經過一樁事,是還沒嫁人在娘家的時候。 那時白家隔壁有一戶人家,家里有一個獨女,年齡比白氏大兩三歲。 白家人口多,女孩子更多,那時住在一起的,除了白氏自己,還有她兩個胞姐,一個堂姐,兩位堂妹。 女兒本來就不比男兒受重視,所以她們的日子就不怎么好過,不談其他,只說吃穿,白家飯桌上幾月見不到一次葷腥是常事,衣服都是小的撿著大的穿,一年到頭都未必能置辦一身新的。 而白家隔壁那家人就完全不同了,那家獨一個女兒,自小全家捧著疼得什么似的,倒還比過了幾個兒子孫子。 那女孩尋常手里不缺零花錢,時常能見她跑出去買些頭花戴零嘴兒吃。這般寵著養大的,養成的性子也是嬌憨可愛又活潑的。 平日里,白家姐妹心里眼里是一千個一萬個妒忌那姑娘。 只是萬萬沒想到,那個姑娘,后來卻嫁了一個坡腳的男人。 據說還是那姑娘自己先認識了人,哭著喊著要嫁的。 父母誰都拗不過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