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書迷正在閱讀:崔老道捉妖之夜闖董妃墳、一覺醒來我已婚了[星際]、清宮謀(出書版)、老婆大人有點暖、賺錢真的好難哦!、我有霸總光環[穿書]、當處女座墜入愛河[娛樂圈]、錦繡農門、北京鏡鑒記、清穿之技術宅太子
“你你……我怎么生了你這個孽障!”二夫人心疼又心酸,也舍不得罵,最后只摟著人哭:“我苦命的女兒??!” “都是顧青婉那個賤人!是她害我,是她推我下水的,你們讓她去嫁!讓她去!低賤庶女配窮酸破落戶最合適!讓她去嫁!” 姑六姑娘睚眥欲裂,歇斯底里地吼著叫著。 二夫人又怎能不恨那一對狐媚子母女!只是那兩個是二老爺心尖兒上的rou,護得緊,連她都動不得。 那日落水之事,五姑娘也在場,不定就是那小賤蹄子下的黑手!但二老爺只罵六姑娘自己不莊重惹出事來,然后輕飄飄讓五姑娘在屋子里思過就了了事。 二夫人恨的只差親手去活剮了那對母女。 母女二人想著這些就忍不住抱頭痛哭。 事情拖不得,盡快辦才能熄了風聲,老太太頭疼,揮手打發房里一個二等嬤嬤去李家“議親”去了。 二太太知道她女兒是沒了別的出路,整個侯府,以后數出來怕只有她女兒嫁得這樣差。 將一包子難受壓了下去,二夫人強打起精神,旁人都明著暗著看笑話,她再怎么著也得撐著。二夫人自己只生得一子一女,如今女兒吃了這么大的虧,下半輩子都算毀了,她便想卯足了勁給女兒置辦嫁妝,只為補償。 府里公中有章程規矩,嫁妝上嫡女是兩千兩銀子,庶女是一千兩,自然,這都是明面上的,私下里各方各家補貼女兒多少就各憑本事。 六姑娘是二房嫡出女兒,公中出兩千兩,顧老太太多少心有憐憫,府中眾多姑娘,唯獨六姑娘嫁得這般低賤,以后怕是沒機會再見著,遂私下補貼了一千兩銀子,一套蝴蝶戲花的金頭面,一匣子東珠,另并一處莊子和二百畝田地。 二夫人見此忍不住紅了眼,顧老太太素日就是個不關心孫女的人,前頭嫁出去的三個姑娘也未見老太太補貼分毫,如今給了六姑娘這些,不過是可憐罷了。 既是板上釘釘,改不了這門親事,二夫人少不得再派人去將那李家從頭到尾仔細打聽一遍。 當真是越聽越肝腸寸斷,就那么一個窮酸破落戶,她女兒上輩子事造了什么孽啊。 “連個整齊屋子都無!可叫我兒怎么活!” 幾個親信嬤嬤在一旁勸慰,說了好些話,也沒能讓二夫人臉上好看些。 二夫人自己倒是能買一座宅子讓女兒陪嫁過去,可那邊也是一大家子,難道都要浩浩蕩蕩跟去住女兒的不成? 她就是憋的慌,沒有用女兒的嫁妝養那一家子的道理。 二一個又想著,若是一開頭就這般補貼,這般好說話,仔細喂大了人家的胃口,養出一窩子豺狼虎豹出來。真那樣,才那是害了自己女兒。 所以,她就只派人去李家從中“提點”,其一就是,必要置辦下能住的屋子。 二夫人心中有數,把這些事一條條記在心里,便是準備要好好說給女兒聽。 二老爺雖是失望浪費了一個女兒,別的什么憐惜之情倒是少了些,面上也沒見傷心,還比不上一向冷情的顧老太太,也就拿出干巴巴的一千兩銀票,旁的什么都沒有,還尤不自覺恬不知恥地說給姑娘添妝這種話。 二夫人慪得心里絞著疼,生生把指甲給捏斷了! 她顧不得體面,又鬧將了一場,從二老爺手里摳出一個鋪面出來才算了事。 二夫人當年出嫁時家中過得好,陪嫁豐厚,別的不說,旺鋪就有八個,田產也有千百畝。 以前是打算女兒出嫁給二個鋪子,另幾個留給兒子,畢竟女兒是嫁予別人家,養老還要靠兒子,不過現在卻改了主意。 她將其中在城東的四間鋪面,小燕兒胡同里的一處三進宅子,加上一處莊子,二百畝水田的地契找出來,單獨放一個紅木匣子里,又把老太太給的田契銀票和從二老爺那里拿來的房契銀錢都放進去,另又再從自己私房里取出兩千兩銀票放進去。 這樣一來,一共是四千兩銀票,五間鋪面,四百畝水田,兩戶莊子。 點好后鎖了起來放好,這就是壓箱底的東西。 公中出的兩千兩用來辦嫁妝,大到婚床裝太衣櫥大柜,小到碗碟茶杯等等。 好在女兒家出嫁的床都是從八九歲就開始準備的,倒是不用趕。 緊跟著,那頭也有人同李家交涉,三書六禮按著流程走。 哪個公府侯門的姑娘說親不要個三年五載的,從相看到定下日子,都是一項一項慢慢來,那楊才顯得貴重。 只有顧六姑娘這門親,因她給顧家丟了丑,沒顏面慢慢籌備,整一個倉促了得。 …… 李家賣了半數田產,又動了存了好些年才存下的一筆銀子,才買下了旁邊的宅子,請了人來修整裝潢。 原先的李宅不變,兩邊都開了側門,這邊出走兩步那邊進。 從李家這邊加蓋的外圍墻,一直建到后另一邊,現兩戶院子的外圍墻建在一起,修成了一戶,整體大約成了個倒側著的“呂”字形的格局。 等都弄好了,刷漆粉飾完,顧府就派了一干下人來量房。 六姑娘被幾乎是被按著頭認了命,二夫人拼了命的替女兒規整嫁妝,除了壓箱底的銀錢和一應物件,還有出嫁要帶去的人。 原本若無意外顧家這樣人家的嫡女,嫁的應當也是門當戶對的公侯伯爵之家,那樣要帶去的丫鬟陪房可大有講究,門門道道有很多。 而現如今,那養著的兩個美貌丫鬟也用不上了。 須得帶上的,有姑娘的奶嬤嬤,兩個貼身伺候的大丫鬟,再配上兩個針線丫頭,兩個灶上娘子,兩個粗使婆子。 數一數,這就是九個,因是單數不吉利,便再添了一個跑腿丫頭,湊足十人。 這還是遷就李家窮門小戶一減再減的結果,那些陪房嬤嬤是用不上了。 日子過得飛快,有如白駒過隙,很快就到了九月份。 顧六姑娘年歲不大,未滿十五,她的生辰在年尾,臘月,因為要趕著出嫁,便只能擇了日子往前挪,請了相熟女眷過來,簡單地辦了個及笄禮。 李家買了宅子,家資早耗得已所剩無幾,便也是不能夠打腫臉充胖子,聘禮是白氏親自cao持的,白氏亦埋怨侯府行事霸道,心中慪了一口氣,就只勉強依著尋常尋常人家的規格送了聘禮。 有禮餅一擔,三牲是雞鴨各兩只豬半邊,魚兩尾,海味兩包,其中包括有鮑魚元貝海參蝦米。 四色糕點,生果,喜糖各兩屜,茶葉芝麻各兩斤。 兩對帖盒,里頭裝著滿滿的蓮子百合青縷紅豆,花生瓜子紅棗桂圓干核桃仁兒。 斗二米,線面六斤,酒六壇。 龍鳳燭一對,排香一對,祖紙一對,龍鳳鞭炮一對。 最后再是一對活大雁。 聘金則是李老太太定下的,卻是為了孫兒之故,加之沒白氏那般目光短淺,咬著牙辦,貼了自己許多東西進去。 老太太將自己出嫁時得的一支金步搖拿去融了,打成了京中最近流行的款式,又定了一對龍鳳鐲,一對銀鐲子,一把銀梳子,一對翠玉耳墜,最后是一小箱壓箱銀,十兩一錠,雪白雪白的,足一百兩。 對于一般人家,這聘禮已是很能看得了。 第4章 侯府里沒人在乎六姑娘那破落夫家會送過來什么樣的聘禮,左右肯定是上不了臺面的。 事實也是如此,那一點子東西送過來,起了些波瀾。 府里人是頭一次見著寒磣成這樣的聘禮。 之后,個個都在心里嘆一句六姑娘命苦。 好好的千金小姐,攤上這樣的事。 當真世事難料。 誰能料到,向來心高氣傲飛揚跋扈的六姑娘最后竟會嫁給這樣的人家,還是因為那般不光彩的原因。 這還是嫡出女兒,瞧瞧前頭大房里,庶出的三姑娘,人家嫁的都是大理寺卿家的幼子,六姑娘這個,只提起來都嫌污了自己嘴巴呢。 自然,幸災樂禍看笑話的人也不少。 二夫人之前眼淚都哭干了,眼下見著這些聘禮已經太大的反應,只是臉色冷冰冰的。 她拼了命給女兒塞嫁妝,除了壓箱底的東西和大件兒小件兒。 單首飾頭面就打了八套,各色釵環鐲子耳珰更是裝了滿滿幾匣。 又請了人來裁衣,四季衣服各四套,上好的云錦綢緞料子裝了兩箱,綴著珠子的繡鞋六雙。 另還有其他許多東西不提。 姑娘家講究,愛美愛俏,她那夫家以后怕是買不起的。 顧六姑娘的嫁妝滿滿當當塞進六十四抬。 大紅色的大木箱子上綁著大紅色綢繩,失足的喜慶。 到了出嫁這一日,抬著這副嫁妝繞著街上走一圈,羨慕的人不知凡幾。 六姑娘上花轎前又哭鬧了一通,知道內情的看了心知肚明。 大夫人好涵養,臉上帶著笑,和氣地同旁人說說姑娘重情,這是舍不得父母家人呢。 幾位夫人太太聽了附和著說幾句顧小姐孝順。 喇叭嗩吶吹吹打打一路到了城西,嫁妝流水似得一抬一抬進了李家新院子。 整個院子都被占滿了,李家的一干親戚圍在,看得心中直咋舌,眼中滿是羨慕嫉妒。 暗道我的個乖乖!李家這是娶回來一個金菩薩??! 跟著顧六姑娘一同陪嫁過來的張嬤嬤盯得緊緊,眼睛不錯一下,生怕哪里磕了碰了或忙亂中少了什么。 曬完了嫁妝,才有條不紊地指揮著人把東西抬進了西房,拿單子對好了數,等人全部出來了,才拿出一把鎏金大銅鎖將門給鎖上。 新娘在那邊拜完堂就被送了這邊的正房里。 新郎挑了喜帕,夫婦二人喝了交杯酒后,新郎就被擁著出去了。 李家的那些個女眷親友鬧了一會兒,正好外頭敲了鑼,正要開席上桌,人才都被請了出去。 喜酒全擺在原李宅那邊,那頭人聲鼎沸的,這邊都能聽得到。 宅子各處貼著大紅喜字,門口還掛著紅燈籠,新娘屋子紅色龍鳳燭已經燒了起來,新床上掛的也是大紅帳子,被子是紅色的龍鳳被。 客人親眷都走了,三姑太太沒忘送些吃的過來,她們過來人有經驗,知道這會兒新娘必是餓著肚子的。 顧六姑娘貼身伺候的兩個大丫鬟,一個叫玉珠,一個叫玉釧,最是妥帖不過的人,接了三姑太太手上的食盒,又客客氣氣替主子道了謝,把人送了出去。 張嬤嬤回了正房,把西房的鑰匙交給了玉珠讓她放好。 玉釧正把食盒里的東西拿出來,伺候姑娘用膳。 那食盒里放著的是一碗米飯,一碗雞湯,一碗紅燒rou,一疊什錦豆腐,一疊清蒸蘿卜絲,另并一盅銀耳蓮子桂圓羹。 李家今日辦席,廚下自是不缺吃的,三姑太太隨意挑了幾樣拿過來,并未覺得有哪里不妥。 這吃食普通粗糙得很,同顧六姑娘從前吃的精致飯食沒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