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節
宋丸子不掙扎也不反抗,被天道所挾,緩緩往天上飛去,唇角竟然漸漸勾起了一抹笑。 多少周折反復,幾多苦難艱辛,她都經歷過來了,也會繼續走下去。 地上的大黑鍋晃了晃,將鍋里的玉石都倒在了唐休的腳邊,便飛向宋丸子的手中,那抹殘魂哀叫聲連連,也沒逃過被陣法押解著又到了宋丸子的手里。 僅剩的一只眼睛看著地上那墓,宋丸子真正笑了起來。 “細想來,我一生潦倒反復,任情任性,傷人傷己,唯……一事,無論于何時何地,想來都未曾后悔。莫大幸事。上窮碧落下黃泉,我都去過,你卻都不在。竭我一生之力,我也要讓你有再吃蟹喝酒的那一天?!?/br> 如此信諾,一如當年。 星光閃耀,白光凌空,甚至有人說看見了白日飛升,等一切平靜之后,有人蜂擁而至蘇家的祠堂,卻什么都沒有看見。 不對,那個管著收拾祠堂的老差役發出了驚訝的叫聲。 “這里,這里的字是不是變了呀?!?/br> 蘇家祖墳角落里的那塊墓碑上的字真的變了。 “愛酒愛蟹卻不得蘇家小少爺遠秋之墓,修仙路上漂泊客宋丸子立?!?/br> 第259章 白駒 今天起床的時候大概是沒有看黃歷吧。 坐在自家樓里,一臉溫厚的修士仍舊一臉溫厚, 心里卻已經是另有一番凄風冷雨了。 “小萬吶, 我們家小友宋丸子的事兒, 你有多少說多少啊?!贝┲橐虏菪荒樅穆渫啬凶有呛堑刈趯γ?, 手里捧著通曉山上有名的靈茶, 直接一口牛飲下肚, 品也不品。 喝完了一杯,還很自覺地又給自己續了一杯。 想了想, 萬事通只能先笑著說:“還沒恭喜郁道友,無爭界此次經逢大難, 也算是因禍得福,如今煞氣稀薄,靈氣充裕, 必將又成一寶地?!?/br> 郁長青擺擺手, 笑著說:“不管是寶地還是煞地,還是要靠道心持正才能好好修行嘛?!?/br> 滑不留手。 無爭界出來的一群人里, 還是那個魔尊宿千行最直率可愛。 萬事通啜飲了一口靈茶。 郁長青對他說:“小萬吶, 要不是前一陣有你們玄泱界的食修去我們那要爭食修道統, 我都不知道原來我們的丸子小友也來了玄泱界, 還很風光??!” 堂堂長生久的一代長老, 如今的代首座, 說起宋丸子的時候儼然一副凡人中鄉下窮親戚跟人顯擺表姑家的三表哥考中了秀才的樣子。 萬事通的眉頭一動,身邊的玉筆和卷軸飄了起來。 “玄泱界食修去了無爭界爭道統?您可否多說些?!?/br> 郁長青喝完了他來這兒的第六杯茶,又添了第七杯, 卻只一雙眼睛看著萬事通,不說話。 萬事通明白他想要什么,一抬手,一枚玉簡從他背后的多寶架上飛了下來。 “郁道友,這些時日來我這里尋宋道主消息的人可謂是絡繹不絕,他們可都是拿了不少好處來換了些消息的?!?/br> 郁長青的一只手泛著銀光,幾十年前與江萬樓一戰,他被削了一只手去,這些年來為了消除他體內的魔氣重接筋骨,那小駱丫頭做的東西他可沒少吃——也不知道多少次,他被惡心得想哭,想再也不要自己這只手了也不肯再吃一口,結果被金不悅和風不喜二人聯手鎮壓,往嘴里強塞。 此間種種不堪,真是聞者傷心聽者流淚。 無爭界的界門初開,小駱丫頭就給他送來了一大筆靈石讓他來玄泱界徹底治好這只手,再給風不喜尋些延增壽數的靈藥,與孤山長生久窮得天下聞名不同,味館一脈的食修幾十年來欣欣向榮,自然也攢下了不少家底。 郁長青收下了,心里卻知道玄泱界的物產廣博并不是這些小輩們能想象的,一百塊上品靈石可能是味館幾年積蓄的家當,在玄泱界卻連一個小門派一年的花用都不夠。 他心中的打算是來玄泱界找找看有沒有什么延壽的靈材,拿回去讓盧華錦那小子煉了藥給風不喜。 就在他將要啟程之時,味館又傳來消息,有玄泱界的食修爭道統失敗之后說出了宋丸子的下落,他和一群同門火速趕往了臨照。 那幾個食修號稱祭天卻不能招來天道,在比斗靈食效用的時候輸又給了駱秋娘,自然是落敗了。 道統之爭,輸了的人往往要受到嚴苛的懲罰,駱秋娘他們這些廚子卻沒想過這些,只讓這些人對“道祖”的畫像行禮。 幾個食修看見那畫像中占了半面兒的大黑鍋,脫口而出“宋丸子”,才讓無爭界的人知道宋丸子居然是去了玄泱界。 隔日,郁長青幾乎是被他的師弟師妹們扛著扔進界門的。 別的事情聽天由命便是,探不到宋道友的消息,他也不用回去了。 “小萬啊,你是知道我的,渾身上下,就這一只手值錢?!?/br> 他笑著指了指自己的那只假手。 萬事通眉頭一跳。 又是這樣!又是這樣!窮就有理??!賒賬成癮之人就該關起來,不能放任他們到處亂跑! 深吸一口氣,他提醒自己面前這人是個正罡境體修,別說他自己這副小身板兒了,就算是微予夢那等大能來了,都未必能在這些出身無爭界的瘋子們身上討來便宜。 “郁道友,那當年你們如何渡過大劫的,給我講講,我也就平了你的這次賬……” “嘿嘿嘿!功勞都在我家丸子小友身上?!?/br> 萬事通抬起了頭,半空中那支躍躍欲試的白玉筆頓了一下。 只這一句話,他就知道自己當初是被宋丸子給騙了。 …… 宋丸子,六欲天道主之一,承五行法修、長生體修、星辰陣勢三道于一身,于無爭界立下食修道統,身負一界凈煞的大功德,卻舍功德渡輪回,受無爭界萬眾愛戴。在玄泱界成就金丹,立鍋祭天之法驚艷絕倫,乃六欲天第一個成為道主的異界修士,以一己之力重創聲名狼藉的“晚刀”,在西洲偶人之亂中立下大功,所轄六欲天第四道幾十年間只有一人得過,被西洲慕黯之地奉為神女,云浮塔金丹榜第一人,傳不祭天的食修之道…… 無爭界的人看見這樣仿佛閃著金光的履歷,心中都是與有榮焉之喜。 玄泱界之人至此真正知道了宋丸子是個怎樣的人,有人驚嘆,也有人心中萌生殺機。 可無論是玄泱界還是無爭界,兩界修士界門中來來回回地找,卻都沒找到她。 六欲天中的第四道仍是無數修士心中的天塹,水鏡前卻沒了那個一邊煮火鍋一邊看熱鬧的人。 權勢如日中天的微大道主懸賞一千極品靈石尋找宋丸子的蹤跡,這事兒讓無數修士念叨了許久,可等風波過去,人們卻還是沒找到那個扛著大黑鍋的獨眼女修士。 過了幾年,北洲地動,巨大的界門從地下緩緩升起,天降九十九道雷光,都未能鎮壓這界門,沉寂萬年,該回來的,就這樣回來了。 等玄泱界修士們趕到的時候,眼中所見的就是十丈高的巨人成群結隊地走在荒山,整片大地隨著他們的腳步而震顫。 “諸位不用擔心,我們不過是接回族人,此后雷澤與玄泱界門重開,也歡迎諸位到我們雷澤去游玩兒?!?/br> 檀丹站在界門前,笑看著侉人抓著荒山遺族的人走進界門之中——侉人天生沒有靈修根骨,可只要成年就足以護著修為不足的遺族安全走過界門。 相部之人早知消息,是拖家帶口,帶齊了細軟走的,共部是侉人從奴役他們的宗門手里直接搶走的,本就是戰奴也沒什么好帶的。 至于獄法山下的祝部,等他們得到消息趕到界門前想要一探究竟的時候,侉人也好,其余遺族也好,早就無影無蹤,都回了雷澤。 “長老,我們該怎么辦?” “繼續回去拜神種,等我們有了脫罪之法,何愁今日舍了我們的人來日不會來求我們?” 這位長老說得很有道理,祝部中的其他人大多也是如此想的。 時至今日,他們都不知道,那“神種”不過是宋丸子隨手拿出的一塊魚骨,又或者,他們也不愿去深究,只能抱著一點渺茫的希望,從此孤單地作為“罪族”生活在這玄泱一界,不能進也不能退,只能跪在地上活著。 雷澤重開,對玄泱界的各大宗門來說絕對是值得警惕之事,可讓他們沒想到的事,雷澤界的侉人不僅沒有如他們想的隨時跨國界門興風作浪,而是與玄泱界做起了生意。 一家名為“點星閣”的店壟斷了其中的大半交易,雷澤盛產的靈材、玄泱所出的各種器具,在萬家星星和萬家點點兩姐妹的手中互通著,靠著六欲天和慕黯之地兩處的庇護,她們的生意越做越大。 十年后,北洲邙城中屹立幾百年不倒的觀海樓深感受到“點星閣”威脅,四處散布萬家點點乃是純陰之體絕頂爐鼎的消息。 萬家點點則說凡與觀海樓有生意往來之人,便不再受“點星閣”接待。 由此,雙方在北洲斗得轟轟烈烈。 又過了十年,北洲與西洲中間地谷中一陣動蕩,王海生終于從秘境中脫身而出,此時,他已經身具金丹后期修為。 地谷之上,他自建了一個宗門,名為“明月宗”,招兵買馬,與“點星閣”守望相助。 同年,在無爭界,劉迷眼睜睜看著坐在味館里天天吃吃喝喝的“小師叔”頭上的芽芽又長出了一片葉子。 …… “今天我給大家說的,便是四十年前背鍋仙子自天庭重返人間,迎了蘇家小少爺一齊白日飛升的故事?!?/br> 驚堂木一響,說書的老者環顧四周,道:“你們可知那蘇家小少爺是何人?便是先蘇老相爺之孫,也是背鍋仙子之摯愛……” 正是飯時,酒樓中有店小二來來往往,認真聽這段兒的人并不多,倒不是因為這故事他們不愛聽,而是這段書自從四十年前編出來,到如今幾乎天下所有的說書先生都會講,不僅說書先生會講,連在座諸位的爺爺奶奶、親爹親娘、哥哥jiejie……怕是也都會講了。 坐在角落里的女子卻聽得津津有味,吃一顆茴香豆,再來塊燒排骨,她坐在椅子上,一雙腳懸著,美滋滋地晃了晃。 頭上粉色的絨球隨著她的動作輕輕動了兩下。 偷得浮生半日閑,她勞心勞力這么久,終于能出來松散半日了。 作凡人打扮的閻羅大人頗為悠哉。 “大人!” 看著桌子正中出現的牛頭,閻羅心中生出了不妙之感。 “大人,出事了!蘇長北和秦宛素的魂魄我們投反了!” “噗!”堂堂閻羅大人把茴香豆的碎噴了一桌。 與此同時,滄瀾界,一個修士從入定中驚醒。 距離那魔頭離開已經一百一十余年了,按照他“前生”記憶,“她”很快就會帶著十萬魔物殺回滄瀾界,覆滅整個乾元山! 作者有話要說: 宋丸子:這一章,我活在別人的嘴里。 新地圖,滄瀾界。 第260章 祛災 乾元山,乃是滄瀾界中一座浮島的名字。 也是滄瀾界第四大宗門的名字。 此間修士與滄瀾界中大部分修士一樣, 修行五行之法中的水系一派, 滄瀾界五行缺火又水靈豐沛,眾多修真門派只得劍走偏鋒, 將單一水系功法修煉到極致,也正是因此,滄瀾界以單一水靈根為最佳, 四靈根為最差。 乾元山有名的四大弟子都是六品以上的單水靈根,其中掌門首徒帆影更是八品水靈根, 僅次于另兩大宗門的兩位天之驕子, 又被稱為滄瀾界年輕一輩的第三人。 修煉水系功法能讓人氣質輕靈,舉止文雅,乾元山崇尚閉門清修, 門下弟子若非必要連山門都不出, 更是個個養得氣質出塵,偶爾他們在周圍海中修行, 腳下踩著法器,勾動著汪洋中的水汽, 更是渺渺若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