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節
“既然如此,兒媳就不多打擾母后了?!?/br> 鳳笙走出這間宮室大門,依舊感覺到背后有雙眼睛看著自己,她失笑了下,離開了坤寧宮。 又去咸福宮。 咸福宮里,麗皇貴妃收到稟報說魏王妃求見,她也想到鳳笙可能是有事找她,坐下后兩人就進入正題。 提及敬勝齋和延春閣,麗皇貴妃下意識苦笑了下,鳳笙眼尾掃到這絲情緒,心中疑竇叢生。 “你是想挑起兩人內斗?”麗皇貴妃問。 鳳笙點點頭:“與其坐視惠王借清塵子坐大,不如給他找些事來做。且不說這些道士到底有多少真才實學,左不過他們能博得父皇歡心,必然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他們都是道士,知己知彼,與其我們插手進去,不如借力打力。且兒媳還有件事,暫時只是個想法,需要打探清楚清風道長的來路后,才能做下決定?!?/br> “罷,這事交給我來辦就是?!?/br> 頓了頓,麗皇貴妃又苦笑道:“其實這事多少與我也有關?!?/br> 鳳笙疑惑看過去,麗皇貴妃也沒瞞她,將來龍去脈大致說了一下。 這還要說到之前麗皇貴妃發現建平帝下肢有小塊紅斑,當時這事也就麗皇貴妃和魏王夫妻二人知曉。 為此,魏王還專門找了王太醫給建平帝把脈,證實這一事情。 事后,皇貴妃一直隱忍不發,當時鳳笙有孕在身精力不濟,就沒管這件事。 這事就這么不了了之了,之后也一直沒提起。 誰曾想麗皇貴妃突然就忍不住了,私下諫言建平帝遠離這些道士,那些丹藥服多了于龍體不宜。 因為這事,麗皇貴妃惹怒了建平帝,但由于當時兩人是在寢宮里發生爭執,此事也沒宣揚出去。 萬萬沒想到,咸福宮竟有坤寧宮的jian細,把這事透露給了中宮一系知曉。麗皇貴妃也是在惠王向建平帝引薦清塵子后,才知道自己宮里有jian細的事。 之后jian細自然被找了出來,可事情已經發生了。 表面上那場爭執似乎沒影響建平帝對麗皇貴妃的寵愛,但由于清塵子的出現,建平帝日漸寵信惠王,連帶對咸福宮也冷淡了不少。 麗皇貴妃心中委屈,對建平帝也不如以前那般上心。 這具體內里知道的人不多,也就那么幾個,倩如算是其中之一。不然她昨日也不會冒著大不敬對鳳笙說出那些話,大抵也是怕麗皇貴妃就此事一直和建平帝鬧別扭,便宜了別人。 “倩如也是擔心我一直和陛下鬧別扭,可這種事……”說到最后,麗皇貴妃心中一片苦澀。 鳳笙嘆了口氣,她當然明白皇貴妃心中的癥結。 當初發現這件事時,她就感覺很棘手。 建平帝不是普通人,乃堂堂的一國之君,萬人之巔坐久了,難免剛愎自用,也就很難聽進人言。 就如她之前所想,難道建平帝不知丹毒之害? 可他既然選擇去嘗試,必然有其想法。 這種時候,勸與不勸就讓人棘手了。 勸,可能會惹惱他;不勸,麗皇貴妃乃依附他所生,如今儲位未定,建平帝若是有什么事,只會便宜中宮一系。 且,作為皇貴妃的立場,自然該報著忠君之心。 就好比那敢于諫言的直臣,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明知不可說也要說?,F在不說,尚且可得到安穩,可若是哪日建平帝突然悔悟了,抑或是被建平帝知曉麗皇貴妃明明知道,卻佯裝不知。 到那個時候,麗皇貴妃得到的只會是與建平帝離心。 其實這些年下來,鳳笙也能看出來,麗皇貴妃之所以能寵冠六宮,恰恰也就是她得了幾分皇帝的真心。 既然謀的是君心,那么有些事明知不可為也要為之。 而皇貴妃現在,大概是有點慌了吧。 畢竟明擺著清塵子得到了建平帝的寵信,連帶惠王也水漲船高,相反咸福宮受到冷遇,魏王在山西前途未卜。 鳳笙看著麗皇貴妃臉上的苦澀,握著她的手拍了拍:“母妃別擔憂,那些jian邪小人任他上躥下跳,只要您穩住就不怕?!?/br> 穩??? 皇貴妃當然也知道自己該穩住,畢竟圣上對她寵愛不減,人前她依舊是寵冠六宮的皇貴妃,可人后的種種,只有她自己知曉。 “事情既然做了,就不要后悔。如今皇后足不出戶,您是掌六宮大權的皇貴妃。于公,父皇是君,您是臣,君王安穩關系著江山社稷;于私,父皇是夫主,您是他的妾室,您關心他的龍體安康乃是正途。既然于公于私您都沒錯,那就沒錯?!?/br> 麗皇貴妃見鳳笙說得擲地有聲,心中苦澀不減,反倒多了幾分無奈。 “你真是個傻孩子,于公于私都沒錯,可你別忘了圣心?!?/br> 能得圣心者,便能立于不敗之地。 麗皇貴妃嘗過其中的甜頭,自然知道厲害之處。 凡是人,必然有喜惡,那些敢于直言屢屢頂撞帝王的臣子,難道皇帝不知他們的心意,可都說了人都有喜惡,惹了帝王的厭惡,自然棄之敝屣。 “所以為了圣心,您就該更加堅定自己的立場。世人最厭惡立場不堅定之人,所謂墻頭草,風吹兩邊倒,既能倒向這邊,自然也能倒向另一邊,趨利避害乃人之本能,可輕易就改張易調,難道不會讓人覺得心不誠?” 麗皇貴妃看著鳳笙閃亮的雙眸,困擾自己多時的癥結一下子就通了。 是的,她該堅定自己的立場,哪怕得到的是不喜,也不該改張易調。因為她是一心只有陛下的麗皇貴妃,她為了陛下龍體安康才會敢于諫言,不管是從何等方面去看,她做得都沒錯。 哪怕是陛下,只要她堅持己見,陛下就算感于她一片真摯之心,也不會厭惡她。恰恰若是她見陛下寵信清塵子和惠王,便輕易改了腔調,才會讓陛下真正厭棄。 想通了這些,麗皇貴妃頓時有精神多了,連連拍著鳳笙的手說她聰明。 她似乎也有什么事急著要去辦,言語利索地答應鳳笙會讓人去查清風道長和清塵子之間的事,鳳笙見勢便借口府中有很多事要辦告辭。麗皇貴妃也沒留她,讓倩如將她送了出去,自己則命貼身宮女服侍她梳妝打扮。 鳳笙走后沒多久,麗皇貴妃便領著人去了乾清宮。 * 積雪未化,麗皇貴妃坐了暖轎。 暖轎到了乾清宮前,守在殿外的太監見了,忙弓著腰跑了過來。 “這么冷的天,皇貴妃怎么這會兒來了,陛下正和裴大人等商議國事,要不奴才先讓人服侍您去西暖閣里暖暖再說?” 換成別的嬪妃可沒有這個待遇,只有這個年逾四十依舊榮寵不衰,寵冠六宮的皇貴妃。且麗皇貴妃來乾清宮也算熟門熟路,早就是這般待遇,也不算僭越。 “謝謝你了,王公公?!?/br> 王誠立馬笑得臉變成了一朵菊花,道:“可不當娘娘的謝,福公公可是早就交代過了。別人也就罷,您來了可要小心服侍,也免得被陛下知道奴才們服侍不上心,罰奴才們板子?!?/br> 說話間,王誠已經扶著穿著披風的麗皇貴妃往里面去了。 乾清宮設有東西暖閣,東暖閣乃建平帝召見大臣議事之用,西暖閣則為平時閑暇練字作畫及起居之用。 西暖閣對麗皇貴妃也是熟地方,讓倩如服侍脫了外面披風,她便去了臨南窗的大炕上坐下。 有小太監奉來茶水和果子,麗皇貴妃也沒讓人服侍,留下倩如在門邊站著,就讓人都退下了。 這一等就等到快中午,期間麗皇貴妃有些困乏,斜靠在引枕上睡著了。 建平帝進來看見的就是這副美人睡臥圖,他背在身后的手揮了揮,讓人別擾了皇貴妃安睡,自己則去了對面的炕上坐下。 麗皇貴妃迷迷糊糊就覺得有人在看自己,睜開眼看見坐在對面的建平帝。 “臣妾失態了?!?/br> 她忙下來要行禮,被建平帝一把按住。 “怎么這時候來了?” 建平帝勤于政務,一般上午都是他處理政務的時候,不是有要事沒人會敢在這個時候來求見。 “臣妾昨日讓人燉了一盅天麻燉乳鴿,隔水足足燉了八個時辰,再燉下去未免火候過足,就匆匆帶著湯過來了,也忘了時候?!?/br> 建平帝見她低眉淺笑的樣子,隱隱還帶了點委屈,心知肚明是為了什么,也沒多說,只是命人把皇貴妃帶來的湯端來。 別看建平帝什么也沒說,這對嬪妃來說卻是莫大的殊榮,這后宮里給建平帝燉湯的妃嬪數不勝數,能讓他喝下的卻沒幾個。 尤其建平帝素來講究養生之道,這馬上都快傳午膳了,午膳前喝湯,等下該進不了多少膳食,可建平帝依舊許了,這就是寵。 不大的甜白瓷湯盅,rou和藥材都燉化了,只剩了大半盅的湯水。 福祿親手把湯倒了出來,剛好一小碗,建平帝端著小碗,用湯匙舀了湯來喝。 皇貴妃手撐著臉頰看著,眉眼里都是笑。 明明年紀也不小了,可私下里愛嬌的樣子卻像個小姑娘,只是這一面沒幾個人能看見。 建平帝手腕上沉香奇楠木的手串,明黃色的瓔珞半搭在炕幾上,皇貴妃無聊地拿指尖去撥那瓔珞。 細白的指尖,宛如青蔥也似,繞著瓔珞轉著圈,越轉越緊,建平帝手腕被拉動一下,又一下。 他看了她一眼。 “好喝嗎?” 一碗湯已凈,建平帝將碗扔在太監所捧的托盤上,才空出手來揉了揉她的鬢角。 皇貴妃借勢就依偎了過去。 見此,福祿忙做了個手勢,一屋子人無聲無息都退出去了。 “你還沒說好不好喝?!甭曇衾飵е伙@的嬌嗔,有點不依不饒的味道。 他瞥了她一眼:“不好喝朕都喝了?!” 然后她就似乎滿足了,偎在明黃色的龍袍上笑,建平帝熟稔的攬著她腰,還往上緊了緊,免得她掉下去。 至此,因為那場爭吵帶來的隔閡消失全無,她沒說什么,他也沒說什么,似乎都明白那場事過去了。 暖閣里有地龍,還燒了炭火。 暖意融融的,熏得皇貴妃有點綿軟,靠在建平帝懷里一動都懶得動。 終究心里有點意難平,纖白的指尖在他胸前無意識地勾畫著龍紋,小聲道:“我依舊覺得那東西吃不得?!?/br> 建平帝嘆了口氣,深邃的眼睛看著她發頂:“朕知道?!?/br> “那你還……” 建平帝直了直腰,道:“你還沒用午膳,朕讓人傳膳,就在這里用?!?/br> 明擺著是轉移話題,皇貴妃也不好再提那事,心里明白事情是過去了,卻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但總歸是好的,至少圣心依舊在她手里。 作者有話要說: 啊,想給女師爺改個名,這個名讓我糾結了很久,隔一陣子就要想一下,叫《鳳行》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