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節
“有著之前的事,你覺得你母女二人在陛下心中是個什么形象?一對卑鄙無恥虛偽做作的母女,腌臜事讓你們做盡了,還要裝得一臉慈悲為懷高高在上,還要居高臨下把所有人都踩下去,顯示自己的無辜。如今你又做的這一出,你猜陛下是更可憐你和皇后,還是更憐愛無辜受辱的皇貴妃? “瞧瞧,多么可憐,一個把所有過錯都扛在自己身上的老母親,一個被牽連病倒的女兒。女兒可以罔顧上了年紀的老母,來低三下四求對手原諒,自己無辜的躺在宮里裝病,就為了撇清自己,顯示自己其實不知情。 “但這樣不覺得太做作了嗎?正常人的反應難道不該是來哭著制止,寧愿自己受苦,也不愿讓母親受辱?陳老夫人,你把女兒教的太好了,足夠冷靜,也足夠自私。恰恰這冷靜,讓人覺得一切都太刻意?!?/br> 陳老夫人的臉頰已經抽搐起來,像患了癲癥似的。 鳳笙看著她,眼神憐憫:“其實這也不能怨皇后,您出乎她意料的破釜沉舟,實在嚇到了她。如果我沒猜錯,老夫人會來這,是因為皇后向陳家求助,那老夫人知不知道,皇后其實更想讓您沉默的把這件事扛下,以示悔過,來告訴陛下知道錯了,而不是像這樣撒潑放刁?!?/br> 沉默的把這件事扛下? 陳老夫人看著對方眼里的憐憫,心克制不住地顫抖起來。 是了,是了,其實之前她想過,解決這件事還有一個法子,她不需要多費任何口舌,只用讓自己暴斃在陳府,就足夠解釋一切了。 一切都是她罪孽,與任何人無關,而她的慘死相反還能博得陛下的憐憫,讓他不忍再過多計較??伤盍艘惠呑?,即使知道可能活不了幾年,也下不了決心就這么死了。 每個人心底都有那么點誰都不能碰觸的底線,她怎么可能被那個女人乃至她的女兒逼死,那會讓她在九泉之下都沒辦法合眼,所以她罔顧了這個最好的辦法,選擇了另一條讓自己顏面盡失的路。 她覺得自己犧牲已經夠多了,不光是她自己連陳家的臉都被她丟盡,但只要能成功其實沒什么,現在竟告訴她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而誤了大事。 “而您大概也忘了,就算風頭讓你們占盡了,世人都覺得你們可憐又無辜,但只要陛下不這么覺得,你們就是白費功夫。不過現在說什么都晚了,事實已經鑄下,老夫人您還是趕緊回去吧,別在這兒浪費時間,那只會招來陛下更多的厭惡?!?/br> 陳老夫人一口氣接不上來,厥了過去。 “老夫人,老夫人?瞧您這一把歲數,怎么勸都不聽,快來人,快去請太醫?!兵P笙焦急地揚聲道,半垂的眼中卻閃過一絲不忍。 * 本來請來給皇貴妃看診的太醫,先被挪給陳老夫人。 倩如只能又讓人去請太醫,魏王收到消息匆匆趕至,不多時建平帝也來了。 建平帝黑著臉,明顯帶著怒氣。 皇貴妃半靠在軟枕上,讓太醫診著脈。太醫診完脈說,皇貴妃只是氣急攻心,并無大礙,只用小心調養一陣子即可,就是不可再生氣,以免引發頭風癥。 “老夫人如何了?”皇貴妃問。 “你還管她做甚?自己有頭風癥,不看顧著自己些?!苯ㄆ降鄣?。 皇貴妃半垂著頭,沒有說話。 建平帝也知道自己口氣不好,又見她臉色蒼白,猶為楚楚可憐,道:“朕不是惱你,是惱其他人。你也是,性子太軟了,她鬧就任她鬧?讓人打了她出去!昨天你還勸朕這事和皇后沒關系,現在再看還是不是沒關系???!那老虔婆,竟然逼到堂堂皇貴妃宮里來了,仗得誰的勢!” 說著,建平帝又怒了,一腳踹飛了腳邊的繡墩,隨著撲通撲通幾聲,殿里的宮女太監跪了一片。 “陛下……” “好了,朕不說了,你好好養病,朕御書房還有大臣等著,忙完了再來看你?!?、 建平帝來去匆匆,不過他倒也沒忘了還留在咸福宮的陳老夫人,吩咐福祿把人送回陳府。 其他的什么也沒說,可恰恰什么沒說才讓人心悸。 等建平帝走了,鳳笙和魏王才來到床榻前。 “娘?!?/br> “鳳兒,謝謝你。也是娘太不中用,這事最后竟讓你出了頭?!?/br> “娘,其實我也沒做什么?!兵P笙赧然道。 她這么說皇貴妃自然不會相信,她雖不知道外面發生了什么事,但也聽倩如說了,是魏王妃和陳老夫人說了些話,對方才會受了刺激暈倒。 “時候也不早了,你和鉞兒帶著孩子回去吧,今天把珒哥兒嚇著了,我怕他晚上會鬧夜,你們回去后讓奶娘精心些。鉞兒,你帶個太醫回去,以防萬一?!?/br> 魏王應下,就帶著鳳笙離開了。 等上了馬車,魏王才道:“事情已經過去了,你別多想?!?/br> “我沒有多想,就是覺得對一個老人說那些誅心之言的我,太讓自己陌生了,可我又覺得那不是錯,再來一次我依舊會這么做,心情有些復雜罷了?!?/br> 第107章 不管如何, 入了皇家的門,遲早都會面臨這種事。 樹欲靜而風不止, 普通的地主家那點家產還會有人爭搶, 更何況是這么大的江山。 其實鳳笙心中早有準備,不適感也不過是一時,就不提中宮一系與她早有舊怨,自打她與魏王成親, 陳家乃至陳皇后、大皇子,一直沒忘找她的麻煩,有因必有果, 誰也怨不得誰。 本來魏王還擔心她心里會不舒服,畢竟她從未接觸過這種宮廷斗爭, 事實證明鳳笙比他想象中更為堅強。 這晚, 魏王和鳳笙講了許多他幼年的事, 是如何在這深宮里掙扎生存,為何明明是個皇子, 卻在早年沉迷于鉆研佛法之中。 這晚,兩人從未有過的貼近,不過值得慶幸的是,以后這些事情都不會再是一個人面對。 * 對于那日發生之事,以陳家宣稱陳老夫人患了瘋癥, 并進宮向皇貴妃賠罪, 作為告終。 建平帝未置一詞, 可此事影響極為深遠。 陳皇后病了, 病得很嚴重。 鳳笙本以為她是裝病,去探望了以后才知道,是真病了。 從表面上,陳皇后依舊是皇后,實則知道內情的都知道這次她是徹底完了??傻降咨矸菰诖?,又是一國之母,母后臥病,身為兒媳的一眾王妃們哪怕是做個樣子,也需來侍疾。 除了臥病的大皇子妃,該來的都來了,陳皇后的病情時好時壞,好的時候,人還能清醒些,不好的時候,人昏迷多日不醒。 眼見入了秋,依舊如此,宮里人都猜測皇后莫怕是不成了。 就在這時發生了件事,臥病已久的大皇子妃歿了。 其實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大皇子妃一直身子不好,自打出了那場事后,她便垮了,拖了這么些日子,不過是拖著天數,都知道早晚有這么一天。 這種喪事,其他幾家府上不管愿不愿意,都得露個面,到底是長嫂。等幫著大皇子把喪事辦完,宮里傳來消息,昏迷多日的陳皇后醒了。 也許注定陳皇后的陽壽未盡,也許是還惦記著大皇子,就這么撐過了冬天迎來春天,陳皇后又挺了過來。 那次事發生后,宮權就被建平帝交給了皇貴妃,這回即使陳皇后好了,建平帝也沒發話讓皇貴妃把宮權交還回去。 年節的時候,陳皇后在人前露面了,依舊坐在建平帝的身邊,可不知什么時候,皇貴妃偏左下的位置往上移了許多,雖未和龍椅平齊,但相對而言卻離建平帝更近了。 遠遠看過去,陳皇后不像是坐在建平帝身邊,倒像被建平帝和皇貴妃撇在一旁。 她打扮得依舊高貴端莊,卻蒼老了很多,宮里的人都是極為善于保養的,她本還比建平帝小幾歲,這次病了一場后,面相倒比他老了數十歲。 再對比另一邊嬌花兒似的皇貴妃,看相貌頂多也就是三十多歲,即使是鳳笙也不免有些感嘆和唏噓。 * 陳皇后比想象中更為堅強,即使失了宮權,人前人后也依舊保持著屬于她皇后的威嚴。 過完年后,坤寧宮多次宣召外命婦覲見,后來鳳笙才得知,陳皇后這是在cao持給大皇子選皇子妃。 府里不可一日無主母,大皇子府本就夠亂的了,若再沒有一個主母管著,還不知道會變成這樣。鳳笙也是經過這件事才知道,大皇子竟染上了酗酒的毛病,每天喝得爛醉如泥,恐怕這也是陳皇后會急著給他娶皇子妃的原因所在。 可中宮一系如今這般處境,注定這個大皇子妃不好找,身份低的陳皇后看不中,身份高的人家不愿意,高門大戶家的姑娘誰愿意嫁給這個光頭的皇子。陳皇后已經從非貴女不要,降低到五品京官以上人家的未婚女子。 即是如此也沒有合適的,她發了一場怒,又把條件降低到七品京官以上的人家。 鳳笙之所以會知道的這么清楚,都是從皇貴妃那里聽來的。 * “所以父皇就給大皇子選了個五品武官家的女兒?”鳳笙問。 梁王妃點點頭,剛有孕四個多月的她,面色紅潤,氣色極好,一看就是平時精養著。 “這女子我見過,怎么說呢,恐怕不是個好相與的?!?/br> 梁王妃的表情怪怪的,鳳笙不免問了兩句,才從她口中得知具體詳細。 原來這姓孫的女子今年二十有二,在時下這個環境已經算是個老姑娘了。至于為何一直沒嫁人,倒與她性格有些關系,大抵是出身將門,此女性格潑辣,武藝極好,據說家中與她說過好幾次親,她都嫌棄對方連自己都打不過拒之。 其中還發生過對方糾纏,差點被她打殘了的事情,以至于名聲在京里壞掉了,并一拖再拖,拖到現在。 也不知建平帝怎會挑了她做大皇子妃,按理說這樣的出身,應該入不了建平帝的眼才是。 “恐怕是有人提?!?/br> “其實讓我來說,不提年紀,她倒是挺適合,你又不是不知大哥府上那兩位良娣都不是善茬,府里的姬妾也多,成天一片烏煙瘴氣,娶個霸道的過去,也能鎮一鎮。若是找個性格軟弱的,恐怕要不了多久,就會被吃得連骨頭渣子都不剩?!?/br> 大皇子府上的情況,各家也都知道些,其實早在大皇子還是太子時,就有些征兆,建平帝也沒少斥責太子后宅不寧。按規制,太子可以娶的妾室本就比親王多,有名分的便有幾十個,更不用說那些沒名分的。 而太子絲毫沒有浪費自己的權利,將那些有名分可以拿俸祿的位置一一填滿,還添置了許多沒名沒分的姬妾通房。 當太子的時候還好,日常用度一應都是最好的,后來太子落魄被廢,這些個女人就成了燙手山芋了。 言而總之,大皇子府后宅極亂,以前大皇子妃身體還康健時還好,自打她病了就亂得不成樣子,在這些兄弟妯娌們面前鬧過好幾回笑話,只是大家人前都不說罷了。 “能得到你如此夸贊,我倒好奇她長什么樣了?!兵P笙玩笑道。 “她爹是我爹的一個屬下,我曾與她見過一面,配給他倒真是可惜了?!边@個他自然指的是大皇子。 鳳笙細想,倒還真可惜,若是別人也就罷,偏偏是大皇子。 試問,哪怕是一個云英未嫁的老姑娘,但誰愿意嫁給一個大自己十多歲,府里一大堆小妾和庶子庶女的男人。 當然,在世人眼里可能是這孫姑娘高攀了,這就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了。 “這婚事是父皇賜下的,咱們也說不了什么,就看著吧?!?/br> “也是?!?/br> 和鳳笙聊了一會,梁王妃就打算回去了。 在這一眾王妃中,也就她和鳳笙來往還算頻繁,一來梁王和魏王一樣都‘胸無大志’,二來也有當年初見的合眼緣。 這是梁王妃的第二胎,頭一個是個女兒,所以她心急要個兒子,自打懷上后特別仔細,尋常極少出門走動,今日也是她在府里待悶了,特意來尋鳳笙說話。 “我就不送你了,回去的路上讓馬車走慢些?!?/br> “可不能讓三嫂送,我自己回去就成?!?/br> 等梁王妃走后,鳳笙看著她的背影,不禁搖搖頭。 魏王走了進來,鳳笙把梁王妃來后說的話,大致挑揀了些拿來說。 其實誰又是單純的毫無目的,自打陳皇后徹底失寵后,等于絕了大皇子起復的后路。失了這最大的威脅,下面一眾人都蠢蠢欲動,魏王看似賦閑在家,其實一直不怎么消停,明里暗里想探他話的人太多,眼見魏王這里走不通,便不免有人將主意打到鳳笙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