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節
可惜這種堅持在面對突然出現在她面前的鳳笙,卻變成了站立難安。 “我是晉江書院的學生,我有義務要維護書院的聲譽,事情沒有查清楚,就這么無緣無故被抓又被放,若是被外人知曉,恐有礙書院聲譽?!彼Vi子,卻低垂著眼瞼說,小臉上寫滿了倔強。 鳳笙沒有戳破她的小心思,笑了笑問:“那你想做什么?” “我想還自己,也還大家一個清白?!?/br> “小銀子,要不就算了,能放出去就不錯了,要什么清白?!闭驹谒砗?,一個瘸腿的中年乞丐小聲道。 “就是,多大點事?!?/br> “乞丐要什么清白,反正又沒挨打?!?/br> 因著魏王妃突然駕臨,這間屋子里的氣氛格外凝重,衙役們都低著頭站在那兒,這些乞丐們說話也都是小心翼翼的??梢驗槲葑犹察o,自然所有人都聽見了。 “乞丐怎么了,乞丐就能被想抓就抓,想放就放?”大抵與以前的經歷有關,提到這些小銀子似乎有些激憤。 這時,從門外走進來一個人,穿著吏目的衣裳,行事匆匆,滿臉恭敬,見到鳳笙就忙拱手行了禮。 “不知王妃前來,小的有失遠迎,指揮使和副指揮使大人都不在,小的暫時管著衙門里的事,王妃您有事請吩咐,小的必定鞍前馬后為您效勞?!?/br> 鳳笙沒說話。 旁邊上來個衙役將這吏目拉到一旁耳語片刻。這吏目也是個戲多的,當即就大聲說查,嚴查,必須把事情查清楚。 鳳笙走到小銀子面前,看著她道:“你不忿這些人勢力,為權勢折腰,又不忿自己被冤枉,想還自己和大家一個清白。既然如此,我就把這件事交給你去做,靠著自己的能力還給自己一個公道?!?/br> 小銀子沒料到鳳笙會這么說,抬頭詫異地看著她。 “怎么?沒有信心?” “我只是個小孩子?!?/br> 狡猾的丫頭。鳳笙不在意笑了笑:“你人小心大,要對自己有信心。這些人你都可以用,靠著你自己的智慧去做,只有一次機會。若是不成,就老老實實跟韓講書回書院去?!?/br> “好?!?/br> 小銀子點點頭,很鄭重對鳳笙說:“我一定不會讓王妃失望?!?/br> 第104章 一場在別人眼里可能是鬧劇的事, 就這么開始了。 鳳笙沒有回去,她和小銀子約定的是一個下午的時間,以太陽落山為限,她也就沒有來回折騰, 在兵馬司衙門附近找了個茶樓坐著喝茶聽評書。 在臨近太陽落山之前, 小銀子和一個差役匆匆趕到。還是年紀太小了,藏不住事, 所以鳳笙僅從她的表情就知道事情辦成了。 “我做到了?!?/br> 這其實就是一個局,事情還是和小銀子有關。 原來自打小銀子去了晉江書院讀書,簡直是大變模樣,她又經常往那個破廟里跑,這一切都落在另一幫乞丐的眼里。 乞丐之間存在拉幫結派, 爭搶地盤, 小銀子這群人就跟另一幫乞丐有仇。眼見小銀子發達了, 便不免有人在她身上動心思,知道小銀子小歸小,但十分難纏也機靈,在她身上不容易下手,那幫乞丐就利用他們的一個同伴設了個局。 局很簡單, 他們偷了一個富家公子的玉佩,栽贓給了小銀子他們。在京城, 隨便掉個牌匾下來就能砸到幾個當官, 這富家公子的爹就是個小官, 他本人和西城兵馬司里某個差役也有點關系, 就報了官。 也是趕得湊巧,小銀子前腳回去,后腳兵馬司的人就來了,找到已經碎掉的玉佩,徹底坐實了偷盜之名,便把小銀子這一伙人都給抓走了。 至于小銀子的同伴為何會陷害伙伴,這還是跟乞丐們的陋習有關,會去當乞丐的除了孤兒和殘疾,好手好腳的身上多少都有些毛病,這個人就是因為賭才會敗光了家產當乞丐。 可惜狗改不了吃屎,每次好不容易弄點銀子,他都會去賭,做著一日暴富回到以前生活的美夢,實則輸多贏少,甚至會欠下賭債。這次就是因為欠了那伙乞丐的錢,才會里應外合坑害伙伴。 局很簡單,事情也不復雜,不過以小銀子這個年紀,能把事情來龍去脈查得清清楚楚,十分不容易。 “那現在你能告訴我,為何在書院里讀書了,還是總跟這些人來往?當然,并不是說你改變了處境,就該拋棄舊時的伙伴,實際上你應該知道你們往后不是一類人。還是說,其實你本心來書院讀書,就是為了混一年的食宿?” 小銀子沒料到鳳笙會問這個,且問得這么尖銳。也許她剛開始確實是這種想法,可在書院里生活下來,她是喜歡這個地方的。 “我聽人說讀書就能有出息,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但都是男的,沒有女娃,我想讓小豆子去讀書,但我們沒有錢,所以聽到有書院收女學生,還管吃管住,就來了?!?/br> 至于為何總往外面跑,還和那群乞丐來往?她能說她怕有一天,或是交不起束脩,或是被書院所厭惡,必須得離開書院,所以她不想和以前斷了聯系,甚至還總是告訴自己,她就是為了這一年的管吃管住才會來的,即使走了也沒關系。 這些話太難以啟齒了,小銀子扣著手低頭不說話。 鳳笙看著她,想了想問:“你姓什么?” 小銀子一愣,道:“我姓殷?!?/br> 撿她的老乞丐在她襁褓里發現一張紙條,上面就寫了個殷字。小銀子其實就是小殷子,只是念久了再加上對乞丐們來說,銀子是好東西,她就叫小銀子了。 “殷?那我再賜你一個字,寧。以后你就叫殷寧吧,平安、寧謐、安寧的意思?!?/br> “殷寧?” “喜歡嗎?” 小銀子很高興,似乎還有點不好意思,點點頭。 “我和韓講書商量過,館里的孩子大多家境不太好,但書院不可能一直免除束脩,這對其他學生不公平,所以書院會提供一些活兒給需要的人做,用來抵扣束脩以及食宿的花銷。你那個同伴叫小豆子?他似乎比你小點,現在男子館不招幼童,但后續可能會開設啟蒙館,可以讓他先跟著你們讀書,等再大一些,便并去其他館?!?/br> “王妃的意思小豆子能和我一起讀書?” 鳳笙點點頭。 小銀子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謝謝王妃,謝謝您,我和小豆子一定會認真讀書,努力干活的?!?/br> “我記著你的話,以后不要再三心二意了,也別總想著就是來混吃混喝?!?/br> 這話說得小銀子十分不好意思,小臉紅了一片。 “好了,我讓人送你回書院,你也可以去接小豆子一起,剩下的事自會有人處理?!?/br> 等小銀子被人領走后,一個人走到鳳笙身邊坐下。 正是魏王。 他是回府后聽說了這事,才找過來的。 “你出來一趟就是做這事?” “她那不服輸的樣子,有些像我小時候?!?/br> “我以為你要收她當徒弟?!?/br> “收徒?”鳳笙眨了眨眼,“這倒是個不錯的想法,不過既然當時沒說,我還是再給她點考驗,看看再說?!?/br> * 鳳笙和魏王剛歇下,德財突然來了。 魏王在宮里有釘子這事,鳳笙知道,也知道這些釘子時不時會往王府傳些消息,但是極少,因為有皇貴妃在,有什么事從她那里就知道了。 可這次的事恰恰和皇貴妃有關,宮里那邊也沒鬧大,許多人都不知道,但這件事至關重要,很可能影響以后的局勢。 陳家人自己打了自己的臉,本來是想對皇貴妃示好,讓她和皇后聯手,或是復辟廢太子,或者就了魏王。這種想法沒什么錯,事情真相也沒有弄虛作假,皇貴妃確實是陳家的血脈,毋庸置疑。 可偏偏在皇貴妃當年是怎么丟的這事上,出了一個很大的岔子。 當初消息傳出時,外面有流言蜚語說與后宅陰私有關,不然好好的一個富家千金怎會丟,事情還真就是這樣。 下手的人不是別人,正是陳家老太爺的發妻,陳家如今的老夫人,陳皇后的親娘,陳老夫人。 當年那貴妾乃陳老太爺的表妹,十分受寵,不光受當時的老夫人喜歡,老太爺也與她是青梅竹馬的情分。陳老夫人因妒生恨,借著一次出去上香的機會,暗中買通了人扮作土匪劫道,因為有護衛護著有驚無險,可在這個過程中卻丟了個庶出的姑娘。 為了遮丑,陳家人對這事秘而不宣,事后那貴妾因為心中郁郁撒手人寰,這事就這么過去了。誰也沒想到當初丟了的庶女,成了皇貴妃,還生了兩個皇子,最奇妙的是陳家嫡出的姑娘陳皇后不中用了,陳家竟動了認回皇貴妃的心思,鬧出這一場認親的事,讓整件事徹底變得無法收場。 不光陳老夫人沒辦法收場,陳皇后也沒辦法收場。 因為當日陳老夫人是帶著女兒一同去上香的,本來皇貴妃不該去,是幼年的陳皇后拉著meimei同去,這么一來那貴妾才沒跟去,讓女兒落了單。 當然,去惡意猜測當年不過幾歲的陳皇后心機深沉,幫著親娘害人,不過是聽聞了這件事后人們無聊的揣測,可恰恰是揣測最為可怕。 因為事已境遷其中過程都已不得而知,只知道其中幾個重點環節,但光這幾個重點環節,已經足以讓人散發出無窮的想象了。 * 德財下去了,魏王掀了帳子,回到床榻上。 鳳笙也醒了,睜著眼睛看他。 “你說這事……” “你覺得是母妃做的?”魏王太了解鳳笙了,所以見她猶猶豫豫開口,便知道她在想什么,“不是母妃,是我?!?/br> 好吧,魏王算是給鳳笙丟了個霹靂。 索性也睡不著了,她拽過床腳的衣裳披上,半坐了起來。 “事情是真的,只是母妃并不是不記得當年的事,她只是不愿意認陳家的人罷了,才會謊稱什么都不記得?!?/br> 所以有了皇貴妃這個事主,再重新布個局不要太簡單,當年有那群假扮土匪的人,人也不會都死了,總能找出一個,再往元平帝手下送,真相自然大白。 “那這事母妃知道?” “知道這事的只有她和我,我也是那次事后才知曉來龍去脈,母妃瞞得太緊了,而陳家人太過分。其實沒人想揭破這件事,與其去報復他們,不如自掃門前雪,也免得招來無盡是非,可他們偏偏喜歡往上撞,既然往上撞,那就成全他們?!?/br> 鳳笙有些唏噓,以前她很奇怪魏王對待陳皇后的態度,人前也就罷,人后淡漠中總是夾雜著一絲不顯的怨憤,她只當是陳皇后壓著皇貴妃太久,現在看來事情遠不止是這樣。 當年陳皇后在其中到底有沒有做什么,她是不是早就知道皇貴妃是陳家的女兒,才會一直鍥而不舍想把皇貴妃和魏王都踩在腳下? 不過這一切都不重要了,經此一事,沒有也是有了,而這個局針對的根本不是陳家人,而是陳皇后。 但是鳳笙還是很好奇,陳皇后當年是不是幫兇? 魏王看了她一眼,“怎么好奇這事?” 鳳笙訕訕的,她能說她是好奇嗎?當然好奇的不是陳皇后是不是幫兇,而是如果她是幫兇,在皇貴妃也知道的情況下,皇貴妃是如何才能保持平靜的心態去面對這個‘jiejie’。 “這事連母妃也說不清楚,時間太久,記憶也太模糊,她只記得當年這個嫡出的jiejie對她不錯?!?/br> 如果不是不錯,皇貴妃當年也不會跟著一同出去,只是再多的好,都在陳老夫人手中壞掉了,沒辦法做到不生芥蒂,只能盡量不把當年同樣年幼的孩子想得惡毒。 也許這就是皇貴妃避免和陳皇后起沖突的原因所在,不過誰又知道她心中到底如何所想。 鳳笙嘆了口氣,和魏王躺了下來,發生這件事,注定兩人今夜難眠了。 第10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