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節
書迷正在閱讀:壞寵、六零美食養家記、光明圣女拯救世界、鬼呼吸、四十錦[穿書]、我給死對頭生了三個孩子?!、舊歡新寵:老公愛不停、匪將、玄學大師是學霸、擅自寵愛
“朕去上朝,乖,你留在這里休息,朕下朝后還要見你?!崩铖次侵匕椎氖种?,因為一夜未睡,他的眼中布滿血絲,看起來有幾分沉郁。 戚悅困倦的“唔”了一聲。 下朝后,李翊并未直接回含元殿,他留下了定國公,也就是戚悅的叔父戚烽。 戚太后在的時候,戚氏一族張牙舞爪,為非作歹,戚烽看在眼里,卻沒有作為。后來,戚太后去世,戚氏爪牙被李翊一一剪除,戚烽也被冷落,一直郁郁不得志。 如今李翊單獨召見,戚烽內心惶恐。 他垂手站在一旁,不敢去看上方威嚴的君主。 起初幾年,戚烽是不把李翊放在心上的,他認為李翊能上位全是戚太后的功勞。幾年過去,戚烽身邊的人被殺了大半,流放了大半,朝中煥然一新,基本都是李翊提拔上來的人。 像戚烽這種有過二心的,自然提心吊膽。 李翊漫不經心的坐在上方,他睥睨著神色不安的戚烽,語氣隨意:“朕聽說,戚卿還有一幼子,與皇后關系極好?” 當初,戚烽是不關心內宅之事,不知道哪個兒子與皇后的關系好??蛇@幾天,朝中瘋傳皇后得寵,就連趙王也拉攏了戚烽,戚烽琢磨著,李翊和先帝一般,愛屋及烏,是要給他們什么封賞。 戚烽還是偏心正室所出的兩個兒子,可戚慎薄命,如今只剩下了戚懷。 戚烽道:“皇后娘娘年幼時,居住在戚府,府上人皆偏愛皇后娘娘。次子戚懷和幼子戚愉對皇后娘娘關懷備至,關系都極為和睦?!?/br> 李翊倒是沒興趣知道哪個人和戚悅關系好,哪個人和戚悅關系不好,他只想知道,那個膽大妄為送戚悅懷表的少年,到底是個什么模樣。 “皇后在宮中寂寞,思念親人,你明日讓戚愉進宮?!背鲥e了,請刷新重試 第45章 戚烽惴惴不安的回去。 他始終猜不透這位年輕的君王,若說李翊看在皇后的面子上,對于戚家有所改觀,這樣冷淡的態度,也不怎么像。 回到定國公府,戚烽吩咐了府里的人:“去把三公子叫來?!?/br> 府上的小廝得了消息,趕緊去叫三公子,未過兩刻鐘,小廝回來了:“老爺,三公子不在府中,現在不知道去哪里了,院里的人也沒有給個確切的消息?!?/br> 定國公夫人聽到了動靜,她趕緊過來:“老爺,您找那不成器的小子做什么?是不是戚愉犯了什么錯?” 戚烽道:“皇后如今頗得陛下寵愛,陛下愛屋及烏,想見老三?!?/br> “愛屋及烏?”定國公夫人讀書不多,她出身雖好,祖上也世代為官,可家里人信奉“女子無才便是德”,所以定國公夫人也沒有什么大的見識,目光短淺,急功近利了一些,“這樣的好事,怎么不落在咱們阿懷的頭上?” 戚烽瞪了夫人一眼:“當年誰和皇后走的近,你心里難道沒有數嗎?” 定國公夫人自然有數,可心里還是有些不甘:“這個小白眼狼!當初住在咱家,吃咱們的,住咱們的,咱們阿懷哪里對她不好了?結果到頭來,半點都不記恩情?!?/br> “那是皇后娘娘,一國之母,豈是你可以指摘的?”戚烽環繞了一下四周,壓低了語氣,“沒見識的婦人,把你的嘴給閉上!” 戚烽并不是真的想指責定國公夫人,只是隔墻有耳?;实垡尚闹?,手下有無數監視官員的耳目,萬一被聽見了,整個戚府豈不是因為定國公夫人的話而喪失了生機? 定國公夫人還是有所不滿,可她向來畏懼丈夫,這個時候,她也不敢反駁什么,只能在心里難受。 等戚愉從外面回來,已經是傍晚了。戚愉與府中的人來往不多,可他私下里,在外經營著兩個鋪子,更與京中不少有見識的人結交為好友,定國公府一日比一日腐朽,逐漸走著下坡路,戚愉卻早早的為自己安排了后路。 定國公夫人向來瞧不起這個庶出的孩子,更何況,戚愉也不是她所生,平日里,定國公夫人沒有給過戚愉好臉色。 戚愉今年才十五歲,與二公子戚懷一同進來。 戚懷俊雅斯文,雖然是武官,卻帶著書卷氣。戚愉恰好相反,他年齡雖小,又是庶出,卻生得極為瀟灑野性,他飄逸的長發散在肩上,雙眸璀璨如星子,笑容張揚肆意。 定國公夫人看到戚愉,越發堵心。她陰沉著一張臉,坐在戚烽的身邊。 戚烽也不喜歡戚愉,可眼下,戚愉很有可能讓戚家再度榮耀起來,所以戚烽不得不緩和了許多臉色。 “阿愉,皇后娘娘時常在陛下面前提起你,如今陛下對你也有了興趣,想和你見上一面?!逼莘榈?,“來日,等你見到陛下,一定別忘了規矩?!?/br> 定國公夫人實在忍不住,她插嘴道:“規矩?從前在學堂時,他就不好好念書,又能懂什么規矩?” 戚懷微笑道:“母親,每個人擅長的事情都不同,雖然三弟不喜歡讀書,可在別的方面,三弟還是有天賦的?!?/br> 定國公夫人撇了撇嘴,還是看不上戚愉。 戚烽摸了摸胡子:“阿愉,你看你二哥對你多好,你二哥這么維護你,你可不要忘了二哥對你的恩情?!?/br> 戚愉年紀雖小,卻也懂得人情世故,平日與人交往極為瀟灑,他道:“父親的教誨,孩兒銘記在心?!?/br> 再怎么看不上這一家人,表面上的和氣,戚愉還是會做出來的。 第二天,戚愉并未被人帶到金鑾殿,而是被帶到了練武場上。 他穿了一身白色長袍,墨發以銀簪束起,腰系玉帶,佩玉飾,看起來瀟灑俊逸,帶著少年的勃勃朝氣。 練武場上的侍衛都是能近身伺候皇帝的,在這宮里宮外也算是橫著走,他們有的身披戰甲舞刀弄棒,有的在練習騎射。 一名年約三十的男子走了過來,這名男子劍眉星目,生得英武不凡,他看向了戚愉:“可是戚家三公子?” 戚愉笑了笑:“在下戚愉,奉了陛下的旨意,在此等待陛下,大人是……” 帶領戚愉進來的太監道:“這是陛下面前的一等侍衛,何益何大人?!?/br> 何益道:“陛下如今應該還在含元殿處理事務,一時半會兒開不了,三公子若是覺得無聊,我們不妨在這里比試一番?!?/br> 在燕朝,皇帝的貼身侍衛是很顯赫的官職,往往在累世公卿的大家族中挑選,未來前途無限,相應的,侍衛也當是人中翹楚,有一定的實力保護皇帝。 何益能做到二品侍衛,風光無限,自然有一身高強的武功,戚愉畢竟只是一個十五歲的少年,皇帝讓他們來試試這少年的身手,何益卻不會親自上場。 何益也不傻,只要皇后榮寵常在,戚愉就是國舅爺,把國舅爺打一頓?他可不敢。 戚愉不卑不亢,笑起來的時候讓人如沐春風:“那就承蒙何大人指教了?!?/br> 李翊過來時,練武場上正熱鬧。 一群人也不練武了,直接看何大人與國舅爺切磋身手。 何益并非第一個與戚愉交手的,他想著得給國舅爺幾分面子,就讓手下的人上場。 可何益沒有想到,這個年紀輕輕的少年,身手卻了得,幾乎可以稱得上是武學天才,和去年的武科狀元戚懷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五十招以內,已經和何益手下的人分出了勝負。 贏了后,戚愉不驕不躁,只是把人扶了起來:“承讓了?!?/br> 何益這才知道,原來一直在走下坡路的定國公府,居然有這般灑脫磊落的少年。 何益是燕朝少有的高手,戚愉就算天才,也僅僅只有十五歲。 何益提了□□,這是他不怎么拿手的武器,戚愉則是用著使慣了的彎刀。 李翊走進,何益明顯讓了戚愉兩分,他身手不凡,多是躲避戚愉的招式,少有主動攻擊,戚愉一開始沒有察覺,后來覺察到了,便道:“何大人不必相讓,練武場上比試,哪有不流血的?男兒流血,算不得什么大事!” 聽了這話,李翊勉強覺得戚愉長得像個人了。 何益的招式瞬間凌厲了起來,雖然是他使不慣的□□,可對付后生小子綽綽有余,不出十招,戚愉連連后退,被何益的槍尖指了肩膀。 倒是沒有流血。 周圍的人本想叫好,可李翊在,都啞然無聲。 方才李翊過來,做了個手勢,沒有讓人行禮。 戚愉聽不到人的聲音,一時心中納罕,想著難道發生了什么大事不成?他往不遠處看去,看到了一名身穿玄色勁裝的俊美男人。 男人很高,有著深邃銳利的雙眸,削薄輕抿的唇,棱角分明的輪廓,身形高大,面容俊美,只是負手站著,就帶著一股盛氣逼人的氣勢。 戚愉隨著何益走了過來,他對李翊行了一禮:“臣戚愉見過陛下?!?/br> .. 戚悅一早上醒來,夏瀲走了過來,低聲在戚悅的耳邊說了幾句什么。 戚悅微微有些詫異:“真的?” “千真萬確,娘娘,您先起來,外面還有妃嬪等著您,來給您請安?!?/br> 戚悅讓夏瀲給她換了衣裙,梳洗打扮,她喝了半盞燕窩,這才走了出去。 外面的妃嬪并沒有等急,而是一個接一個的議論。 后宮中四位妃嬪,周妃瘋了,太醫無力回天,連性命都保不住,貴妃雖勉強壓抑住了病情,可也奄奄一息的躺在床上,德妃是造成一切的元兇。 現下來請安的妃嬪中,只有李妃的位分最高。 燕朝沒有同姓不婚的習俗,李妃的祖上幾代,據說也是和皇室有點關系的,她容貌過人,哪怕在美女如云的后宮中,也不會被湮滅。 李妃帶著低位分的妃嬪們起來,對戚悅行了個禮。 戚悅抬手讓她們起來。 李妃嘆了口氣道:“陛下只是說了先囚禁著德妃,也沒有說把德妃給殺了,怎知道德妃這么想不開,昨天晚上居然就服毒自盡了?!?/br> 戚悅道:“德妃犯了大錯,陛下定然要褫奪她的位分,喪事先擱置,稍后本宮自會處理?!?/br> 李妃雙目閃爍著:“臣妾也算是了解德妃娘娘的為人,知曉德妃并不是輕生的性子。俗話說,好死不如賴活著,她突然自殺,可真是令臣妾吃驚?!?/br> “陛下沒有立即處置她,把她先囚禁在絳云宮,也是一種冷酷的懲罰?!逼輴偟牡?,“德妃犯了大錯,謀害兩位妃嬪,她自己也知道,被關著的這幾天,想必她是坐立難安,生怕最終懲罰太過嚴厲,她承受不了,這才想不開?!?/br> 李妃干巴巴的笑了笑:“皇后娘娘說的有道理?!?/br> 戚悅把座位上的人都掃了一遍,掃到那位鄧淑儀,她的目光,微微頓了頓。 “如果沒有其他的事情,本宮也不留你們了,退下吧?!?/br> 所有妃嬪依次出去了。 鄧淑儀是最后一個退出的,她離開前,特意回頭,看了一下戚悅的裙角。 戚悅不過穿了普通衣裙,想對其他妃嬪,卻是華貴至極,裙角處是鳳凰的尾羽,看起來金燦燦的,讓人有摸一下的沖動。 這個時候,鄧淑儀已經被封做了鄧貴人,李翊對于德妃的懲罰晚了一點,也不知他安了什么心思,可對有功之人的獎賞,卻很早就到了。 鄧貴人穿了淺色的宮衣,頭上戴了珠釵,妝容很淡,卻很精細。 她的宮女嘆了口氣道:“皇后娘娘可真夠傲的,貴人您受了封賞,她也不夸贊一番?!?/br> 鄧貴人瞇了瞇眼睛:“天上的飛鳥,哪里能看得見地上的螻蟻?對她而言,本嬪不過是個位分低的奴才?!?/br> 十六七歲的鄧貴人體態輕盈,走路的姿勢也很美,她從長春橋上過,可以看到兩邊湖面優美的風景。 今日天氣很好沐浴在陽光下,任誰都無法想出,鄧貴人的手,昨夜還沾了一個人的鮮血。 棲鳳宮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