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節
等拉完兩車瓦,差不多傍晚,閆潤芝做了飯,讓程如山和戴國華吃過再走。她包的葫蘆海米餡兒的餃子,給戴國華吃得直瞇眼一個勁地說鮮。 “嬸子,回頭我讓如山給你帶白面和大米回來?!彼麄兘洺=o部隊送米面,關系好了,可以從部隊買一些。 閆潤芝笑道:“家里不缺吃的,你們在外面可別虧待自己,千萬別犯錯誤?!?/br> “放心吧,不會的?!?/br> 姜琳給程如山收拾了提包,送他上車。程如山把包扔到車上,摸摸她的臉,“平反大會我回不來,你拿主意就行。不管有什么事兒不用怕,不好解決的就等我回來?!?/br> 姜琳點點頭,感覺戴國華在車上笑瞇瞇地瞅他們,她趕緊道:“你快上車吧?!?/br> 程如山笑了笑,轉身打開車門跳上車,朝她擺擺手。 文生和大寶小寶從外面野回來,瞅著程如山的車走了,他領著大寶小寶就追。 “爹!”他們大喊著。 姜琳趕緊道:“你們,回來!” 文生停下腳步,回頭委屈地瞅她,“娘,爹走你咋不叫我們?” 姜琳:“不是你們三個害怕爺爺讓認字偷跑出去撿豆子的?” 大隊忙著秋收,程蘊之和文生還沒安排活兒,程蘊之就讓孩子在家里學倆字。大寶小寶膩歪被拘在家里,攛掇著文生帶他們去拾高粱穗和豆子,拾了可以給大隊掙工分,也可以自己拿回來。 結果程如山出門他們就沒在家,怪誰呢。 這時候有社員來買瓦,“姜知青,有這么好的紅瓦,我們能不能買紅的?” 姜琳道:“這個瓦貴幾分錢,其實水泥瓦一樣用?!?/br> 瓦好,路遠運費貴,自然也要貴一些。水泥瓦一片一毛五,紅瓦至少一毛八,不便宜,但還是有人買,覺得更好看,氣派,哪怕灰瓦上鋪一圈紅的也打眼。 姜琳無所謂,反正這時候是賣方市場,就那么兩車瓦不怕賣不掉。這還不夠,段長安那里還是要得空就幫她送瓦過來。 又下了一夜秋雨,社員們蓋瓦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姜琳就忙得很,每天早出晚歸的。 這晚上回來,就見文生、大寶小寶三人都氣鼓鼓的,也不像往日那樣在院子里開心地玩兒。 她笑道:“這是怎么啦?” 閆潤芝輕聲道:“跟人打架了唄?!?/br> 小孩子善良又惡毒,對待和自己不一樣的總會格外歧視。他們聽大人說文生比自己爹年紀還大,腦子卻不如自己,這可激發他們的優越感。只要見到文生就追著罵“大傻子,大傻子”。 文生倒是無所謂,反正在農場被人叫大傻州習慣了,大寶小寶很生氣,就兇他們,結果他們罵得更兇。 大寶小寶還小,追不上打不過,文生幫弟弟嚇唬他們。 結果那幫小孩子反而回家告狀,說大寶小寶讓大傻子打人。有些大人知道是自家孩子調皮罵人,教育孩子兩句拉倒,有些卻不服氣。 狗蛋狗剩娘一起上門找閆潤芝抱怨抱怨,讓她好好管管孩子,說什么“傻子就好好呆家里,別處去亂打人”之類的。 閆潤芝直接把她倆懟回去,“管好你們孩子別嘴賤追著罵人,保管一點事兒沒有。我們寶兒娘說了,先撩者賤,犯賤就挨揍!” 氣得那倆婆娘罵罵咧咧地走了,說什么再也不讓孩子和大寶小寶一起玩兒,不買姜琳的瓦。 姜琳問大寶小寶:“哪家的壞孩子?告訴mama,mama去罵他們爹娘!孩子沒教養,就是當爹媽的混蛋?!?/br> 大寶小寶說了幾個,最后耷拉著腦袋:“都罵了?!?/br> 法不責眾,而且小孩子不聽話,就算大人說不能隨便罵人,他們也會因為好玩跟著別人學樣。而且有那么幾個大人,聽見孩子罵人也不認真約束,小孩子自然變本加厲。更何況,這時候鄉下人本來就粗話連篇,不管大人孩子,都是把x、腚之類的掛在嘴上,粗俗不堪。 要認真去和他們計較,他們還會覺得你事兒多,你也可以罵,也沒人不讓你罵。 程蘊之就勸姜琳:“剛回來他們不了解,時間長了知道文生是個乖的,他們就不會再罵。為這點事兒,你去和他們撕破臉反而不美?!?/br> 他覺得兒媳婦是知青,臉皮薄好面子,去跟人家吵嘴不值當。而且他在農場已經習慣,大人孩子都叫文生大傻州,畢竟他的確也傻的。 姜琳卻不想慣著那些婆娘,不過閆潤芝已經罵回去,她也不必上門追著罵。 她對大寶小寶道:“狗蛋狗剩家,如果不來道歉,以后不賣瓦給他們?!?/br> 大寶小寶立刻高興起來。 姜琳又去看文生,他乖乖地站在一邊等娘訓。 他雖然像個孩子,其實比大寶小寶還懂事,很聽話從來不搞破壞。不過快四十的人,行為像個六七歲的孩子肯定會被人當傻子。 姜琳尋思他和大寶小寶一起,不肯學識字,整天跑出去野也不好。 她對大寶小寶道:“你們跟爺爺好好識字,看看是誰罵咱們,小本本記下來,等娘一家家和他們算賬?!?/br> 大寶小寶有點猶豫。 姜琳:“這么點小事兒做不到?連個名字不會寫嘛?” 大寶:“會,我學!” 姜琳笑了笑,又看小寶這個小滑頭,“你們要是會念會寫六個字,我就給你們講一個新故事?!?/br> “真的?”文生和大寶小寶都湊過來,一臉激動,“學,學的。爺爺,快教學認字?!?/br> 看他們上鉤,姜琳笑起來。大寶小寶雖然跟著爺爺嫲嫲學背書速度很快,但是不喜歡認字寫字,尤其小寶屁股長了角一樣坐不住。 至于文生,姜琳發現他很乖,學東西特別快,很多時候一學就會,喜歡搶著干活兒讓她休息,別提多貼心。不知不覺,姜琳已經忽略他的外形,真把他當成大寶小寶的哥哥。 于是姜琳帶著他去給人修屋頂鋪瓦,若是有孩子敢罵他,她就立刻兇回去,嚇得那些孩子再也不敢追著罵。 姜琳帶著文生出入,外人看著他和程如山外形接近,年紀比程如山還大,跟姜琳又那么親密,少不得悄悄議論。不過鑒于程如山的兇悍和姜琳的彪悍,還真沒人敢當面說閑話的。大人議論人家男女關系和小孩子罵人傻子自然是不同性質,要是被姜琳知道,保管砸破他們家吃飯的鍋。 所以哪怕馬開花,也不敢公開說這種話。 等有些人聽見文生叫姜琳娘,不但生不出說閑話的心思,又同情起來,多可憐的孩子啊。尤其他跟著姜琳干活,利索又板正,像個孩子一樣天真爛漫的。漸漸的,人們同情的居多,再也沒有孩子追著他罵傻子。 還有老人記得文生小時候神采飛揚的樣子,心里不落忍,就悄悄給閆潤芝提供偏方,試著能不能幫他治治病,自然也只是心里安慰,無甚用處。 這日姜琳帶著他去后廟子村鋪瓦回來,日頭西斜,秋風微涼,氣溫是最舒服的時候。 文生采了一大把野花跑回來,“娘,給你?!彼o姜琳。 姜琳抱在懷里,笑道:“真好看?!?/br> 正走著,幾個婦女下工回來,看到姜琳和文生,少不得嘀嘀咕咕一番。 鎖頭媳婦追上姜琳,“姜知青,我們家什么時候鋪瓦???” 姜琳隨口道:“我按照單子一個個來,你們什么時候買的瓦?” 鎖頭媳婦兒說了個日子,姜琳從包里掏出本子對了對,沒有她。鎖頭媳婦納悶道:“我早就說了啊,怎么沒有?是不是你忘記給我寫?” 姜琳明白了,“你說了,但是沒交錢?!?/br> 之前要買瓦的時候,姜琳就跟她們喊過好幾次,“明天去拉瓦,預訂的趕緊交錢,我沒錢墊付?!?/br> 有些人你不說清楚,他就覺得你有錢應該幫他墊付,他拖拖拉拉還不想還呢。 還有買瓦這事兒,明明是自己家屋頂漏了,應該積極主動,但是有那么幾戶人家,整天就會唉聲嘆氣,又怎么怎么不好了,可姜琳已經拿出改善方法,他們還是只會唉聲嘆氣,不見實際行動。 對于這種人,姜琳呵呵,隨便你,反正不是我家屋頂漏。 大部分人積極交錢,因為姜琳說按照收錢順序發瓦,誰也沒的特殊。姜琳這里有賬目,有些人家幾塊,十幾塊,還有人家湊錢買兩三百塊錢的。鎖頭媳婦并沒有記錄。 鎖頭媳婦有些訕訕然,“是嗎?我記得交了呢?!?/br> 姜琳:“你交的是修屋子的,不是買瓦的啊?!?/br> 后面有婦女聽見,也跑過來,“姜知青,我們也要買瓦,晚上去給你交錢?!?/br> 實在是扛不住了,鄰居都掛上瓦,自家還是麥草的,實在是難看。關鍵前兩天又下了一場雨,雨不大,卻還是不可避免地滲透漏雨。 姜琳讓她們只管去,她領著文生回家。 程蘊之帶著大寶小寶在搓棉花紡線,順便背點唐詩三字經。 雖然姜琳讓程蘊之不要干活,可他閑不住,下地出大力氣不行,他就跟大隊申請幫忙紡線賺工分。揚紅大隊廟子連隊有紡織副業,都是自己收棉花、彈棉花、搓棉條、紡紗、織布、染色等。 “mama,我們學了新詩?!贝髮毿毧吹浇蘸臀纳貋?,立刻跑過來。 姜琳笑道:“背來聽聽啊?!?/br> 大寶立刻站得筆直,兩只小手貼著大腿,“回鄉偶書,mama你說是誰寫的?什么朝代?” 姜琳:“?。?!”你以為我真不會?我不過是好些年用不上而已,少小離家老大回我還是會的。 她朝著小寶笑笑:“來,你先說說,我看你會不會?!?/br> 小寶:“我知道!回鄉偶書,賀知章,甜代大詩人!” “哈哈哈?!苯蘸痛髮殠讉€笑起來,這小子整天就想吃糖。 背誦的時候,爺爺教他,“唐代大詩人?!彼妥约貉a充一句,“唐代一定很甜”。然后就記成甜代大詩人。 文生立刻道:“我也會,少小離家老大回……”他背誦一遍,很得意地揚起下巴,一副求表揚的姿態。 姜琳:“文生棒棒噠。大寶小寶也棒棒噠?!?/br> 小寶:“娘,是不是獎勵一塊糖?” 姜琳:“獎勵你一個唐代就好啦,甜三百年呢?!?/br> 小寶撇嘴:“琳琳好狡猾?!?/br> 閆潤芝已經準備做飯,笑道:“琳琳都被你練出來了,隨時隨地防著你這個小滑頭呢?!?/br> 姜琳去洗手洗臉,準備吃飯。 晚飯是雞蛋疙瘩湯,用一點油一把蔥花熗鍋,把西紅柿碎放進去炒出紅油,然后添水燒開,把已經攪拌好的面團碎碎倒進去,再把雞蛋液倒進去,撒上一把碎菠菜或者其他綠葉菜,攪拌均勻就可以出鍋。 香噴噴的,姜琳能喝兩大碗,不需要吃主食。 閆潤芝看她吃得香,還要饞她,“沒有地豆子,要是有地豆子放點小碎塊進去,更好吃呢?!钡囟棺泳褪峭炼?,老太太喜歡叫地蛋、地豆子。 姜琳:“咱也種點土豆唄?!?/br> 閆潤芝:“咱們這里種的少,不頂種,個頭越來越小,不劃算?!?/br> 土豆這種作物喜歡高寒,一般在東北西北地區育種以及大面積種植,溫度高的地方種子會退化,種一年小一圈,兩年后就成了小豆豆。當地種土豆覺得浪費地方,不如種點倭瓜之類的,也能囤起來吃一冬天。 除了疙瘩湯,閆潤芝還做了幾個番瓜餅,西葫蘆科的小瓜和雞蛋也是好搭檔,擦成絲撒鹽殺殺加上雞蛋面粉,放在油里煎成餅,香甜可口。油少不膩,可閆潤芝還是做了料汁蘸著吃。 只要姜琳和孩子們發出贊嘆的好吃聲,她心底里就涌出一種開心的感覺,好幸福。 對她來說,一家團聚,兒孫滿堂,就是最大的快樂。 姜琳剛吃完,來了幾個交錢的婦女,有鎖頭媳婦和狗剩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