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節
真到了別離的日子,扶蘇心里還是有些舍不得。他親自送李由他們出城,在城門與他們話別。 小裳華也來送她哥哥,兩個人年紀相仿,但小裳華身形明顯要嬌小一些,立在一起瞧著倒是很相配。 李由一向話不多,張良也是灑脫之人,都是不愛搞送別那一套的,扶蘇便與陳平說了許多話,讓他平時多協調一下張良和李由的關系。 幾個人朝夕相處那么久,扶蘇漸漸也看出點苗頭來了,張良和李由不太對付。 真算起來他倆倒沒什么仇怨,就是性格有些合不來,張良沒別的毛病,只性情比較散漫隨性,李由這種做事一板一眼的人肯定不太看不慣。 陳平應下扶蘇的話,兩邊正式道別,一行車馬啟程往東而去。 扶蘇送完人,又送小裳華回家。 小裳華舍不得哥哥,再想想扶蘇一次性送走三個朋友肯定更難過,路上便拉著扶蘇繞了個路,繞到一處人家外頭指著一樹越過墻頭的花對扶蘇說:“扶蘇哥哥你看,這家的花開得可好了,我經常繞過來看!” 扶蘇仰頭看去,只見那一樹繁花開得燦若云霞,熱熱鬧鬧地倚在墻上探看著墻外的行人。 扶蘇的心情也明快起來,含笑說道:“是開得很好,要不要移栽一株到你的院子里?” 小裳華面上微微一紅,小聲說道:“不如栽在扶蘇哥哥院子里,我可以常常去看!”她真的好想快點長大,快點嫁給扶蘇哥哥啊,這樣她就能一直一直和扶蘇哥哥在一起了! 扶蘇莞爾,把她送了回家。 李母對兒子遠行很是牽掛,但知道是扶蘇舉薦的,在扶蘇面前自然表現得高高興興。 等扶蘇一走,李母就擔憂地覺得自己給李由準備的行李是不是漏了什么,又拉著小裳華問同行的都有什么人,路上冷了餓了、累了病了會不會沒人照料。 小裳華懂事地寬慰道:“阿娘放心,好多人一起走的,相互間會好好照應?!?/br> 李母聽女兒這樣說,稍稍放下心來,又著手做起李由的冬衣,準備回頭讓人連著家書一起送去給李由。 衣服外面當然能買,可當娘的看著總覺得針腳不夠整齊、衣料不是厚實,哪比得上自己做的? 李由是長子,從小很有長兄的模樣,從不哭鬧,早熟寡言,一向是父母最容易忽略的孩子,如今人一走,李母就覺得自己從前對兒子的關心太少了,得趕緊補償一下。 小裳華針線活不怎么好,在旁邊看她娘忙活了一會,在她娘即將開口說“你也學學”之前腳底抹油,麻溜地跑了。她還是更喜歡制香,針線什么的,能縫個香包就好啦! 另一邊,扶蘇還真叫人移栽了一株花樹在院子里。 別人有沒有注意到不說,竹熊們全都對新來的花樹很感興趣,要不是扶蘇說剛移栽過來不能爬,它們早爬到樹上薅花玩了。 張良幾人一走,扶蘇的宅子卻也沒冷清下來,將閭他們時不時跑來鬧騰一下,年紀大點的耍劍寫字給扶蘇看,年紀小點的和竹熊們滾作一團。 反正,這些家伙來了全都賴著不走,非要呆到宮門快落鎖才愿意回去,偶爾還想打地鋪賴個一整晚。 扶蘇要么忙著少府衙門的事,要么檢查一下弟弟meimei們的學習成果,一直到李由他們平安抵達的消息遞回來,他都沒什么空閑感受分別后的離愁別緒。 李由他們到了漁陽郡,很快便忙碌起來。 李由和陳平忙著給游俠摸底,張良則琢磨糧食的事。 今年春耕時打了場仗,漁陽郡的春耕都給耽誤了,嬴政下令把燕地富戶豪強都遷往咸陽,入了市籍的小商小販統統發配充軍,留給漁陽郡的便只有那些手無寸鐵的普通百姓。 好在他們在邯鄲郡時已經有解決這個問題的經驗,一通cao作改動改動搬了過來,勉強也能解了燃眉之急。 當初邯鄲郡那邊還得面臨河流處于枯水期的問題,漁陽郡臨海的地方就省事多了,那么大一片海,能利用的資源可就多了。 張良領著隨行的鹽官到先叫人圈了塊地當鹽田,準備著手曬海鹽,先解決漁陽郡百姓的用鹽問題。 有了鹽,可以做的事就多了,至少沿海地區撈起來的魚不僅可以自己吃,還可以腌制好儲存起來和運輸到外地去,豐富一下百姓們的餐桌。樹挪死,人挪活,反正只要肯想辦法,總不至于坐擁寶山活活餓死。 漁陽郡的船廠和碼頭建起來時,咸陽的天氣已經轉涼。 秦楚兩國交戰半年,誰都沒討到好去,也誰都沒傾舉國之力動真格來打,等雙方主將意識到兩邊只是在虛耗著的時候,一致決定暫時休戰,好讓士兵們先喘口氣。 近來朝中針對此事進行數次討論,結果是嬴政讓人把出身楚國王室的昌平君軟禁起來,陸續邊緣化了一堆親楚的官員。 楚國,那是一定要打的! 具體怎么打、派誰去打,朝中也有不同意見。嬴政召集幾個武將進行討論,王翦表示得有六十萬大軍才能一舉拿下楚國,李信則表示自己二十萬就成了。 嬴政一琢磨,李信這少了足足四十萬人,性價比明顯更高。王翦不年輕了,今年又屢次生病,看來是人老以后越發謹慎小心,得有六十萬大軍才敢和楚國一戰! 真要有六十萬大軍在手,誰去打都能打下來??! 在君臣坐下來討論了幾輪之后,嬴政決定還是由李信當下一輪攻楚計劃的主將。 王翦對此沒說什么,不過在嬴政吩咐人去征調兵卒的時候回家寫了封辭呈,表示自己老了,體弱多病,想回老家養病。 這就是要撂擔子不干的意思。 嬴政心里就不大高興了,沒采納你的意見你就要回老家,這是威脅誰呢。 嬴政心里不舒坦,面上還是沒表現出來,反而還誠懇挽留了王翦幾回,最后還是看王翦去意已決才松口答應讓王翦回老家頻陽去。 嬴政和武將們開的小會,扶蘇還沒資格參與。 他知道王翦要回鄉后心頭一跳,驀然想到前世王翦也曾告老還鄉過,只不過后來負責攻楚的李信吃了敗仗,王翦又被嬴政親自去頻陽請出山,最后還是由王翦率大軍攻下楚國。 前世具體的攻楚過程他也不大清楚,這一世的局勢又已經變了不少,扶蘇不確定前世那場敗仗還會不會發生。 打仗向來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即使是一樣的人上陣,天時有變、地勢不同、時局不一樣,結果還是會有差異,他既不擅長打仗,也不了解交戰時具體是什么形勢,這事他根本插不了手。 扶蘇心里有些不踏實,叫懷德打聽到王翦離開咸陽的日子,提前一日登門拜訪。 王翦年事已高,什么事都經歷過,聽人說扶蘇登門,也沒拒之門外,而是讓人把扶蘇領了進來。 王家上下正在有條不紊地收拾著行囊,王翦這次是告老還鄉,沖著回鄉頤養天年去的,若無意外便不會再回咸陽,所以許多東西都得帶走。 扶蘇跟著出來相迎的王賁往里走,見到仆從和親兵們忙而不亂地做著自己的事。比較令扶蘇驚訝的是,還有一批缺胳膊少腿的人集中在一處偏院前,像是在排隊登記什么。 許是注意到扶蘇的目光,王賁解釋道:“這些都是上過戰場的老兵,因為受傷往后種不了地了,這次父親要回鄉便打算帶一批回去,自家莊子上總有些他們能干的活計,往后好歹有個照應?!?/br> 年年都有無數兵卒上戰場,真正靠軍功封爵的人卻只是其中一小撥,其他人還是得回去老老實實種地的。有時候一不小心受傷缺了胳膊少了腿,一輩子也就被耽誤了,王翦這明顯是想幫他們一把。 扶蘇忍不住問道:“這樣的傷員多嗎?” “其實也不多?!蓖踬S嘆了口氣,和扶蘇說出實情,“輕傷能好,重傷很難活下來,受這么重的傷還能熬過來的都是鐵骨錚錚的漢子?!?/br> 扶蘇沉默下來。 秦國的醫療資源,對貴族而言可能還勉強充足,對普通人而言就不是很夠了,兩軍交戰時將士傷亡多不勝數,根本不可能有足夠多的軍醫給他們治傷。 一旦在戰場上受了傷,輕的自己熬,重的看天意,缺胳膊少腿還能活下來那就是天大的幸運。 扶蘇在心里記下這事,又問王賁:“王老將軍這一去,往后不會再回咸陽了嗎?” “應當是不會了?!蓖踬S也有些悵然,對扶蘇說道,“好在頻陽也不遠,和云陽縣差不多,馬車小半天就到了,我若在咸陽也能時?;厝ナ谭罡赣H,有什么事想向父親討教也方便?!?/br> 扶蘇一想,好像是這個理,心里便安定了不少。 見了王翦,扶蘇便向王翦請教攻楚之事。他對朝中的用兵數量之爭有所耳聞,想從王翦這里聽到對楚國具體情況的分析。 王翦常年征戰沙場,看人看事都挺準,這幾年他觀察過扶蘇挺久,多少也摸清了扶蘇的性情。 這位大公子和嬴政不太相像,心地仁厚得過分,行事永遠帶著幾分天真。 若不是孫子王離自己選了扶蘇,王翦絕不會把自己孫子安排到扶蘇身邊,因為扶蘇現在所做的所有事、所擁有的所有東西,幾乎都是依附在嬴政的信任與偏愛上的。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 要是將來有一天,嬴政對這個兒子不那么信任、不那么偏愛,甚至開始有了猜疑,那扶蘇的處境就危險了。 嬴政也許不會對自己兒子動手,卻不會介意動手剪除兒子的羽翼,到那時最先遭殃的就是扶蘇身邊的人。 比起盲信什么君臣相得、父子相親,王翦還是更愿意相信自己對人性的了解與判斷。 只是孫子選都選了,嬴政父子倆目前又還好得不得了,王翦便也沒干涉。 他和氣地和扶蘇說起自己對楚國的了解。 脫去戰甲、放下兵器,王翦看起來就像個慈和的老者,只有一雙銳意猶存的雙目隱隱顯露了他蓄意收斂起來的棱角。 他話語從容,簡明扼要地把楚國的地理位置、兵力分布、猛將名臣都給扶蘇講了一遍。 楚國的先祖和秦國先祖一樣,其實最開始都是被逼著往沒有人煙的地方開荒,他們的封地又窮又破不說,人煙還格外稀少,可秦楚兩國都靠著一股子蠻勁把封地搞起來了。 所以,秦人不怕死,楚人也不怕死,兩邊的人骨子里都是好戰分子。 到眼下這一代,雖然楚王治國能力一般般,但楚國良好的基礎盤擺在那里,等閑是打不下來的,必須集秦國舉國之力一鼓作氣打過去。只要給他們留一口氣,他們就絕不會服輸投降,他們只會抵死反撲到底! 這也是王翦在嬴政面前獅子開大口要六十萬大軍的原因,要是人數上沒有碾壓性的優勢,兩邊打起來絕對是場持久戰,到那時的損失也許就難以估量了。 只可惜嬴政不這么認為。 扶蘇眉頭緊皺。 王翦見扶蘇一臉糾結,不由說道:“公子不必憂心,此事大王自有決斷?!彪m說外面都傳言扶蘇有仙人授學,可他到底還只是個半大小孩,這些事根本用不著他cao心——事實上也輪不到他來cao心。 雖然王翦不太看好李信的打法,不過對攻楚之事還是挺樂觀的,一次打不下來可以打兩次,打兩次不行還能打三次。如今秦國的疆土擴大了幾倍,打個三兩次絕不至于傷筋動骨,該著急、該擔心的應該是楚國才對! 扶蘇點點頭,見王翦面有疲色,便也不再打擾,只叫人把自己帶來的幾壇好酒送進來,讓王翦帶回頻陽喝。 第二日,王翦便啟程離開咸陽。 作者有話要說: 扶小蘇:唉,犯愁 嬴政:你愁啥? 扶小蘇:醫生不夠 扶小蘇:醫療水平不高 嬴政:…… 第110章 尋訪 王翦走后,扶蘇琢磨了兩天,也沒個人能再商量,最終還是決定去找嬴政說說“夢中”之事。 嬴政現在對扶蘇還是挺寬容的,聽扶蘇把自己知道的“夢”說完,眉頭跳了跳。任誰在準備打仗時被潑冷水說“你可能會吃敗仗”,心情都不會好,更何況他剛被王翦甩了臉,直接告老還鄉撂擔子。 前兩天扶蘇去見王翦的事,早有人報到嬴政這邊來了,不過扶蘇不說,嬴政便也不問。 這小子憋了兩天,還是沒憋住找了過來,顯見是被王翦說服了,還把自己的“夢”給搬了出來。 扶蘇那些夢,嬴政覺得除了那些新鮮玩意之外基本靠不住,主要還是扶蘇明顯不太關注戰事和政事,很多事情只知道結果而不知道過程,而這些事情往往不能只看結果。 嬴政耐心地聽扶蘇說完,開始向扶蘇發問:“夢里”具體是什么時候開始打楚國?具體征調了多少兵卒?李信他們走的是什么路線?楚國派出了哪些將領來應戰?雙方交戰了幾場?為什么李信會落??? 扶蘇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