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節
扶蘇一肚子話被嬴政這句質問憋了回去。 扶蘇說道:“孩兒沒有?!?/br> 嬴政道:“那你愁什么,眉頭都快打結了?!彼币性趹{幾上,睨著端坐在旁的扶蘇,“讓你做你就做,你要是做不好難道還好意思賴著不走不成?” 這話的意思就很明白了:你給我好好表現,讓我在文武百官長長臉;要是你表現不好,我第一個讓你滾蛋。 嬴政這么說,扶蘇心里就有數了,一口應了下來:“孩兒明白了?!?/br> 嬴政也沒為難扶蘇,原來的少府丞雖然退休了,但沒有立刻回老家,還是留了下來和扶蘇做交接工作,整個少府衙門的班底也都齊齊整整地轉交給了扶蘇。 前任少府丞十分慈眉善目,對扶蘇年僅七歲就能空降到自己這輩子最高的官職沒有半點不平衡,很有耐心地帶著扶蘇把人認了一遍,又把衙門里的檔案和各種文書移交給扶蘇,手把手教扶蘇如何處理日常公務、如何和其他衙門打交道。 可以說,只要扶蘇不想搞什么新官上任三把火,一時半會少府衙門還是能照常運轉,不會出什么簍子。 扶蘇對這位傾囊相授的老前輩非常敬重,下衙時親自送對方回家,態度不見絲毫倨傲。 既然安排扶蘇入朝了,嬴政還給扶蘇賜了處外宅,倒不是要扶蘇立刻移居宮外,可是給扶蘇安置門客用的。 要辦事,總不能當光桿司令,底下總得有點自己的人手。 這些事嬴政早讓人給他安排妥了,不過人當然得他自己找。 扶蘇送完老少府丞,轉道去瞧了瞧自己的宅邸,這宅邸位置很不錯,離少府衙門挺近,他早上從這邊去上朝可能比從宮中住處去上朝要近。 扶蘇帶著懷德在宅邸之中轉悠了一圈,立在中庭看向院中因為過了一冬而顯得稀稀落落的花木,想了想,對懷德說:“派人尋摸些花草種上,要不看著怪冷清的?!?/br> 懷德喏然應是。 扶蘇收回目光。 這宅邸對他而言是陌生的。 這表明很多事都已經不一樣了。 以后肯定還會有更多的不一樣。 扶蘇叫懷德留下,先把宅邸內外收拾停妥,回頭他再擇個吉日請些人過來熱鬧熱鬧,給這宅子添點人氣。 第二日一早,扶蘇正式結束了國子學那邊的求學生涯,開始持印上崗。他還留著嬴政上次給的小印,加上走馬上任拿到的少府丞印,他也算是有兩印在身的人了。 好在兩個印都不大,不過指頭粗細,掛在他細細的腰間也沒顯得太突兀。 上朝時的位置是規定好的,少府算是位列九卿,僅在相國他們之后,位置還蠻靠前的,對他這個小不點很友好。 扶蘇一到,落到他身上的目光比平時多得多,連李斯看向他的目光都比平時復雜。 扶蘇渾不在意,端坐到屬于自己的位置上,老老實實地聽嬴政與文武百官議事,只乖巧聽講,絕不擅自插嘴。偶爾嬴政開始發表自己的意見,他就抬起頭兩眼灼灼地看著嬴政,一副“父王怎么這么厲害”的崇拜模樣,對他爹的景慕之情溢于言表。 連嬴政都差點被他弄卡殼了,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說了什么精妙絕倫的觀點。 文武百官:“……” 看吧,果然還是個小孩。 這傻孩子還不知道自己要被親爹推出來當大秦王室形象大使,對嬴政信任又崇拜。 太可憐了,小小年紀就承受了他不該承受的重責! 許多人看向扶蘇的目光都添了幾分愛憐。 主要是因為扶蘇的外表太具有欺騙性,他長著張無辜又秀美的臉,讓人下意識感覺他該是活潑天真的性情才對,偏偏他表現得乖巧早慧,仿佛對最吸引小孩的吃喝玩樂毫無興趣,一舉一動比不少成年人都要正經規矩。 要不是有人刻意嚴格教導,扶蘇身上哪會一點小孩子天性都瞧不見! 可以說人大多都是視覺系生物,男人更是如此,瞅著這么個玉雪可愛的小孩乖乖巧巧地坐在那,免不了就把他當成委屈巴巴的小可憐來看待,心里對嬴政強行把扶蘇推到明面上給王室撐面子這件事都挺唾棄。 當然,他們也只是在心里唾棄一下,嘴上是絕對不會說的,只在下朝之后親切地對扶蘇說有什么不懂的只管來找他們問,只要是他們職責相關的事,他們都愿意為他解答。 扶蘇對來自前輩們的關懷十分感動,一一向他們道謝,麻溜地回少府衙門那邊處理公務去了。 一般事務處理起來都有固定章程,扶蘇只需要給關鍵問題拿個主意即可,算起來也不是特別忙。 這天沒有什么特殊情況,只有樂府那邊有人來請示,說前兩天嬴政給他們加塞了一個任務,得扶蘇驗收一下。 扶蘇打開樂府那邊送來的文書一看,發現這任務嚴格算起來不是嬴政加塞的,而是他自己給加塞的,就是他給譜過曲子的那批歌功頌德賀壽詩。 為了讓百姓更全面地了解朝廷去年一整年所做的努力,扶蘇還特意把不同角度的夸法都挑了出來,保證能夠全方位展示朝廷去年的政績以及嬴政的英明神武。 扶蘇:“……” 沒想到這事兒居然會回到自己手上。 不過把握好宣傳口還是很重要的,扶蘇沒有掙扎,親自去驗收了樂府那邊的成果,還指正了其中幾處不足,讓詞曲貼合得更緊密。 本來樂人們是為了供貴族取樂而練習歌舞的,扶蘇到樂府之后給他們進行了一番思想教育,一本正經地說他們是朝廷的喉舌,在引領藝術潮流的同時還得肩負起向百姓傳達朝廷動向的重要責任。 樂人們被說得一愣一愣,莫名就有一股子使命感油然而生,紛紛表示他們一定不辜負扶蘇的期望。 扶蘇便安排他們對外傳播這批新歌謠。 開春就要春耕了,他希望下田的人能哼哼幾句夸新犁好的歌,讀書的人能哼哼幾句夸新紙好的歌,打仗的人能哼哼幾句奮勇殺敵能保家封爵的歌,哪怕只是圍坐在家中吃飯,也能一起唱一唱夸新鹽和面食好的歌。 沒事唱唱歌,能夠豐富一下百姓枯燥乏味的生活,也能更好地推動各項政令的落實! 安排完宣傳口的任務,扶蘇見沒什么別的事了,便叫人把去年的稅務檔案送來給他看看。 稅收是朝廷比較穩定的財政收入,一般來說只要掌握了稅收情況,全國各地的物產分布、人口分布基本了然于心,對于各地的糧食產出情況、商品經濟發展情況也能掌握個七八成。 扶蘇一來就要查稅,不少人心里都一咯噔,不過轉念一想,賦稅相關的上計籍冊又多又雜,別說扶蘇不一定能看懂,就算能看懂也會被繞進去,不花個三兩個月絕對理不出頭緒來,便都聽話地去給扶蘇搬封存起來的稅務檔案了。 嬴政也在關注著扶蘇這邊的動靜,聽人說扶蘇從學宮那邊征調了一批算術高材生,每天讓他們整理去年的稅務數據,心中有些納罕。不過他也沒立刻把扶蘇喊到跟前問個究竟,而是讓人全力支持扶蘇的工作,扶蘇要誰協助就讓誰協助。 約莫半個月后,一直在上朝時安靜旁聽的扶蘇終于第一次開口上奏:經過少府衙門半個月的分析,他整理出了一批亟待安排人過去搞發展的落后地區! 扶蘇重點闡述只要給這些地方一點人,完全可以拉動當地發展,讓這邊多產許多礦、那邊多產許多糧;接著他又表示某個位置需要挖個渠修個路,能給那一片區域帶來多少多少好處;最后他還建議,他們的官營手工業作坊再增加多少人手,可以全面優化產能結構,大大提高生產效率。 簡單來說就是,父王你那有人沒有,給我來一點。 至于要多少人?當然是有多少要多少,我不嫌人多! 扶蘇有理有據地把他的第一次上朝發言講完,殿中一時鴉雀無聲。 嬴政:“……” 扶蘇畫的這些餅是很不錯,可是人從哪里來?總不能逼富縣的百姓搬過去給落后地區搞發展吧? 嬴政思忖片刻,決定把皮球踢給其他人:“諸卿以為如何?” 文武百官:“…………” 他們以為如何? 呸! 不要臉! 誰不知道人多好,人多能干的事太多了,你要是給我一百萬人,我能原地給你建兩座咸陽城! 所有人全緊著少府那邊的事,扶蘇當然能做出成績來??蓜e的事不用干了嗎?以后所有男丁仗不打了,地不種了,全給你幫扶蘇搞政績去? 瞧瞧這詳盡具體的數據分析,這有模有樣的發展計劃,能是一個七歲小孩花半個月就弄出來的? 胃口這么大,也不怕噎著! 這些要全是扶蘇自己的想法,他們把頭切下來給燕太子丹當球踢! 作者有話要說: 扶小蘇:乖巧,聽話,又無辜.jpg 燕太子丹:夠了夠了,這么多頭我踢不過來。 第51章 遠客 給人當然是不可能給人的,文武百官你一句我一句,好言告訴扶蘇這也缺人那也缺人,實在擠不出更多人。 扶蘇一臉失落地閉了嘴,看起來情緒非常低落。 看到扶蘇這模樣,不少人心里莫名生出種罪惡感,差點想說“行,要多少人你只管說”。 不過,他們的理智還在,當然不可能做這種傻事,只能暗中埋怨嬴政不地道,居然把這么小的孩子推出來要人! 嬴政不曉得自己背了個奴役童工的鍋,他琢磨著應該是上次讓扶蘇跟著馮去疾學習,扶蘇學會了要人流程,所以到了少府衙門那邊第一個想的就是跟朝廷要人。 人雖然給不了,嬴政還是把扶蘇那份奏表留了下來。 扶蘇的奏表圖文并茂,不時插個表格、不時插張輿圖,看起來詳實有據,發展計劃也寫得非常踏實。要知道扶蘇才去了少府衙門那邊半個月,竟能從去年的稅收情況推斷出這么多東西,說一句天賦過人絕不過分。 不經過扶蘇的分析,嬴政還不覺得大秦這么缺人。 既然想起了扶蘇要走的那批俘虜,嬴政對扶蘇要的人也有了基本規劃,讓人傳信到軍中,特別強調兩軍交戰時那些愿意降的能不殺盡量別殺,能弄到多少人只管送回來,往后俘虜人數也算在首級里。 這道命令送到軍中,那邊雖不知道嬴政為什么突然這么重視俘虜,但還是忠實地執行嬴政的詔令。 這些安排嬴政沒有和扶蘇說起,只是叫扶蘇陪著用膳,讓他別動不動搞一看就很難實現的大計劃,這樣讓別人很難做。 扶蘇受教地答應下來,接下來就沒再搞什么大動靜了,只上書建議嬴政開設一個駐咸陽辦事處,讓各郡長官派個人進駐其中,方便各郡長官每個月把各地情況匯總報上來,也方便朝廷政令更好地傳達下去。 相比前面的獅子開大口,這個建議看起來倒是簡單易行,還不費什么錢,很快便被文武百官一致通過。 朝廷對地方的掌控一直是個大問題,設立一個朝廷與地方聯系的樞紐機構倒是個好想法。 扶蘇很快收到朝廷分撥給他的專人???,開始專心搗鼓駐咸陽辦事處的建設。 他希望人上報的主要是農事、治安、礦藏、文教、手工業等等方面的信息,其中最要緊的是農事和治安,其次是郡內礦藏開采情況與手工業發展情況,最后還有縣衙藏書整理收集進度、鄉野遺賢舉薦等文教工作,這些方面的內容他已經設計好專門的表格,讓各郡長官及時填寫上送,給朝廷最直觀的數據。 這些事看著瑣碎,實際上卻能佐辦許多朝廷大事,百官每個月堅持看一看,至少對地方上的情況不至于一問三不知。 扶蘇一邊填充辦事處的各項細節,一邊派人前往各郡與郡守們溝通交流,要他們派個信得過的人進駐咸陽,以便第一時間把辦事處的工作落到實處。 如此忙忙碌碌,轉眼便到了二月中。各郡離咸陽有遠有近,郡守們派來的人沒那么快抵達咸陽,懷德見扶蘇難得有了空閑,便與扶蘇備報說新宅已經拾掇整齊,可以擇個吉日住進去了。 扶蘇這段時間忙著手上的事務,一時倒把這事給忘了。他去請了個吉日,叫懷德親自給各家送了帖子,希望他們到時能過來熱鬧熱鬧。 扶蘇入朝之后沒特意結交朝臣,真正熟悉的還是以前那些人:蒙恬、蒙毅兄弟倆,李由、王離這兩個小伙伴,族庶長、馮去疾、尉繚、韓非這些前輩,還有自己那群弟弟meimei和國子學同窗。 扶蘇想了想,感覺讓李由單獨帶meimei過來不太好,可以順便把李斯請上。 這么林林總總算下來,人其實還不少。 扶蘇把人列了一遍,又想到了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