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節
扶蘇含笑問道:“你在家中排行第四?” 梁季點頭應是。 普通人家中哪懂怎么給孩子起名字,一般叫大郎二郎三郎,講究些的叫伯仲叔季,都是按照排行來起的。 扶蘇和梁季他們聊了幾句,便直入正題,要他們學一下面食的基本制作過程。 今天要做的是包子,發面得等挺久。 扶蘇也沒親自做過,不知道具體要多久,便讓梁季他們自己摸索一下。 只要面能發好,接下來就簡單了,要餡料的就加餡料做成包子,沒餡料的可以做成饅頭,就是少了點滋味,可以在和面時加些去掉膻味后的羊乳或者做好以后沾蜂蜜吃。 梁季等人認真聽著扶蘇講解包子的制作過程,他們都是多年老饕,對食物的好壞有十分敏銳的分辨能力。 聽扶蘇講解完面食的幾種基本做法,所有人都躍躍欲試。 倘若面粉真的有扶蘇說的那么好使,那么他們平時能做的花樣就多了,再也不愁大王吃膩了他們做的東西!將來他們老了,不能再勝任膳房的工作,也能留個一技之長傳給兒孫,讓他們的日子過得更體面些。 梁季等人都聽得認真,不過第一批面粉數量有限,還是嬴政分派給扶蘇的梁季幾人擁有嘗試第一次發面的機會。 扶蘇見他們分好面粉有條不紊地開始忙活,接下來已經沒有自己什么事,也就不再多留。 從膳房回去后,扶蘇收到了嬴政命人送來的一批書,還讓人帶了個口諭說是別人新送過來的,既然你閑著沒事可以多看點書。 即便嬴政的語氣不像什么好話,扶蘇也不惱,有新書看他當然高興,一個下午便愉快地消磨在書堆里。 雖然已經回宮,但在云陽縣養成的寫讀書心得習慣還在,扶蘇每看完一卷書還是會和以前一樣歸納總結一下書中所得。 還沒到晚膳時間,膳房那邊派人跑腿送來一份新鮮出爐的包子,想讓扶蘇看看做得對不對頭。 扶蘇讓人做的蒸籠有大有小,這便是用小蒸籠蒸出來的,一籠里頭只有寥寥幾個包子。 他打開蒸籠,一陣米面自帶的香氣便撲鼻而來,吃了許久的飯和粥,乍然見到面點,扶蘇還是蠻懷念的,當下便拿起一個包子掰開看看里頭的模樣。 包子的外皮發的很好,不是那種能打死人的實心包子皮,掰開之后便能感覺到它的香軟。 里面的餡料也調得很好,有菜有rou,還隱隱泛著油光,顯見是下足了料,一時間米面香、rou菜香、淡竹香撲鼻而來,聞著叫人食指大動。 立在扶蘇身后伺候的人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扶蘇先嘗了半個,隨后把剩下幾個包子分給了其他人,讓人答復膳房就按這個做。 很快地,第二批包子出爐了,按照扶蘇的吩咐依次送到各宮去。 扶蘇還特意讓人留了幾籠,分勻送去給族庶長和李斯家。 等包子都分配完了,扶蘇想到嬴政雖然不喜歡他弄這些,但身為兒子的有了新鮮吃食合該送一份給父皇,便也讓懷德跑一趟,送一籠包子給嬴政。 對于梁季他們的領悟能力,扶蘇是非常滿意的,叫人送了賞錢過去獎勵他們。 畢竟,往后還得他們變著花樣多搗鼓些好吃又有趣的食物哄奶娃娃。 扶蘇把事情都吩咐下去,他才坐下吃新送來的一籠包子。 懷德回來時,便看到扶蘇一個人坐在那兒解決面前的包子。 許是白天太過熱鬧,如今夕輝滿天,夕陽從窗外照進來,顯得獨坐在那的扶蘇有些孤單。 懷德上前替扶蘇煮茶。 扶蘇見懷德來了,讓他別忙活,拿兩個包子去吃。 懷德謝恩過后,問道:“公子,這也是仙人教你做的嗎?” 扶蘇一頓,微微地笑了。他說道:“對。仙人壽命綿長,仙術了得,什么地方都去過,什么吃食都嘗過,后來他每去一個地方,便把當地的食物都記錄下來,包括它的味道、做法和起源,我看過一部分,也就記下了?!?/br> 這位“仙人”不是他師父,而是他的一位師兄。 他這位師兄愛吃如命,什么東西都想嘗一嘗,有次去歷練時明知道東西有毒,但因為好奇那下了毒的菜是什么味兒,他竟然還吃了下去,硬生生提前結束了那次歷練。 據說有人從因果鏡看過那個小世界的未來,給那位師兄下毒的人后悔了,一輩子都對師兄愧疚不已。 對方一定想不到,他師兄是因為貪吃才“慨然赴死”。 思及師門之事,扶蘇眼底便有了淺淺笑意。 懷德見扶蘇高興,樂呵呵地退到一邊吃扶蘇賜的包子。 扶蘇這邊吃得差不多了,嬴政他們也已經嘗完鮮。 嬴政平時經常練武,騎射也不曾放下,又每日忙于政務,體力消耗大,吃得也不少,一籠包子下肚,他壓根沒飽,還是叫人傳了膳。 吃過香香軟軟的包子,平時用慣的晚膳看起來便讓人沒什么胃口。 嬴政暫時還沒有挑食的習慣,勉強把晚膳用完了,感覺扶蘇這個兒子實在太不貼心了,竟連他這個當爹的飯量都不清楚。 那么小一個的包子,只送那么一小籠,加起來一共才那么幾個! 真是豈有此理! 相比嬴政的不滿,其他收到包子的人就樂呵多了,大多都開開心心地分著吃。 扶蘇回京之后,小裳華天天能見到哥哥,卻沒機會見扶蘇,心情有些沮喪。 聽人說扶蘇送來一食盒新鮮吃食,她第一個蹦起來,蹬蹬蹬地往外跑,開開心心地朝負責跑腿的人道謝。 李由也好些天沒見到扶蘇,一開始不太習慣,后來也不惦記著了。 瞧見meimei那歡喜模樣,李由抬手接過差不多有半個小裳華那么高的食盒入內。 小裳華知道自己提不動,也不搶著提,進屋后才爬到椅子上打開食盒蓋子。 五籠新鮮出爐的包子出現在她眼前,每個包子都還熱騰騰地冒著白氣,香味更是撲鼻而來。 小裳華哇地一聲,高興地說:“一定很好吃!” 李由見她迫不及待想嘗了,便把其他人叫來分吃。 李家人多,五籠分下去一人頂多也只能分到兩個,還有很多人分不到。 小裳華這個最受寵的孩子自然分到兩個圓圓胖胖的包子,個頭瞧著還是最大的。 心滿意足地把包子吃完了,小裳華偷偷摸摸回房間取了筆墨,在紙上寫了一封感謝信,謝謝扶蘇給她送包子。 寫完了,小裳華仔細把信檢查了一遍,感覺某個字寫歪了,又認認真真謄抄了一遍,并補上一句自己的字寫得不好,看起來軟趴趴的,想讓扶蘇指導一下。 寫好之后,她把信壓在一邊等墨風干才折起來,揣在懷里偷偷藏著。 等第二天李斯要出門,她偷偷摸摸扯住李斯衣角,拜托李斯幫她把信轉交給扶蘇。 李斯:“……” 面對女兒懇求的目光,李斯收下信,沒說同意,也沒說不同意,揣著信出了家門。 到了辦差的地方,李斯才把女兒寫的那封信展開來看。 瞧見女兒補在末尾的那句話,李斯感覺自己腦仁微微抽疼,這丁點大的小娃娃,怎么心思這么多,居然還曉得想辦法和扶蘇討回信。 他這個女兒的聰明是不是沒放對地方?平時看她天天咋咋呼呼、到處撒歡,遇到扶蘇倒是心思多了起來。 作為一個中年得女的老父親,李斯有些惆悵,不過還是尋了個機會讓人幫忙把信轉交給扶蘇。 扶蘇有好東西沒忘記他們家,他們總不能吃完后把嘴一抹當做沒事發生,該謝的還是得謝! 李斯這遞信的動作做得光明正大,沒想著瞞著嬴政,因此這天討論完政務后,君臣二人針對包子有了一番對話。 “昨兒的包子真不錯,聽說扶蘇給你們家也送了?” “對,公子記得臣家里人多,給臣家里送了五籠包子,裳裳特別喜歡,還偷偷給公子寫了封信道謝,讓臣幫忙轉交給公子?!崩钏怪苯犹拱?,“臣想著小孩子之間書信往來也沒什么,便托人送去給公子了?!?/br> 給李斯家送了五籠? 嬴政忽然沉默下來。 作者有話要說: 嬴政:豈有此理! 扶小蘇:? 第30章 賞罰 扶蘇收到李斯讓人轉交的信時,剛巧練完劍。他臉上微微洇著汗,隨手抄起汗巾擦干了,才入內展開信來看。 看過信里的內容,扶蘇想了想,又仔細把那封來信上的字看了兩遍,認認真真地指出具體不足,最后將書架上那疊整理好的文稿連著回信叫人送去李家。 里頭有他給將閭他們講過的小故事和他寫的大字,小裳華若是想學可以照著練。 扶蘇剛忙活完,便見懷才從外頭回來了,說是有不少達官貴人問起他們的面粉,都想從磨坊那邊買。 扶蘇沉吟片刻,說道:“宮里要的留足了,其他的便賣給他們吧,只收糧,不收錢?!?/br> 自從商鞅變法以來,朝廷從不鼓勵人去行商,甚至認為商賈狡詐、不事生產,貪婪無恥地利用各種方法斂財。 畢竟,要是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土地生產出來的糧食除去百姓自用那部分之外剩下的全歸朝廷所有,何愁國力不強? 因此商賈在秦國地位底下,一直屬于被壓制的存在。 糧食換面粉的話倒是勉強算以物易物。至于一斤糧為什么換不到一斤面粉,那當然因為期間會有部分損耗以及磨坊工人們得拿點加工費,這個明眼人都看得明白,不至于被人指斥他帶頭行商賈之事。 懷才得了扶蘇準話,立即領命而去,準備好好盯著底下的人趕制更多石磨。 懷才走后,扶蘇捧起懷德送上的熱茶飲了一會,將閭他們就過來了,屋里一下子變得熱鬧非凡。 扶蘇逗了一上午奶團子,和平時一樣讓人把他們一一送回去。 這段時間與將閭他們相處多了,他漸漸發現一些不同之處:小的有父皇早前就給他安排了幾個單獨的廚子,專門滿足他的各種要求;大的有他要辦什么事,手上永遠不缺錢,底下也永遠不缺人。 這些東西在他提出“仙人授夢”的說法之前,父皇就已經給了他。 但將閭他們是沒有的。 再回想前世之事,其實除了太子之位以外父皇什么都給他了。 只是父皇身為帝王,從不做脈脈溫情之態,也從不說殷殷期許之語,他們父子之間便始終不那么親近。 即使后來讓他到北邊監軍,與他相伴的也是對他極好、曾悉心教授他兵法的蒙恬和北地三十萬大軍。 與其說是盛怒之下放逐他,倒不如說是讓他到軍中好好歷練。 至于最后那封詔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