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扶蘇被嬴政送出宮的消息一傳開,許多人心中驚疑不定,有覺得嬴政厭棄了這個長子的,有覺得自己孩子的機會來了的,更有擔心嬴政不尊禮法廢黜長子的,大多都覺得扶蘇這次被送走很可能回不來了。 李斯也覺得奇怪,他可沒聽說扶蘇犯了什么錯。 私心里,李斯是不愿意扶蘇被送走的,因為他心里盤算著將來把女兒嫁給扶蘇。 扶蘇是大王長子,將來很可能繼承大秦江山,他的女兒以后會是王后。若是將來大王能一統天下,他們父子還將是整個天下唯一的君主! 李斯心中有這樣的打算,免不了在議完政事之后向嬴政詢問起扶蘇移居云陽縣之事。 嬴政把徐福的說法告訴李斯。 要是有別的辦法,他也不會信這種相沖之說。 可是說來也很玄乎,送扶蘇去云陽縣的蒙恬已經回來了,聽蒙恬說,扶蘇到了別莊以后竟真的有了好轉,到他回咸陽時已經能自己下榻進食了! 作者有話要說: 新文伊始,歡迎跳坑! 注: 男主死后穿越到另一個世界生活過一段時間,隨后穿回秦朝,為秦朝帶回許多后世才有的技術。 第2章 工匠 夜里雪停了,天氣稍稍轉暖,夜里許多百姓都睡了個好覺。 翌日清早,才陸續有人聽說縣里來了位貴人的事。 具體是什么貴人還沒人打聽出來,不過瞧過昨天那仗勢的人都知曉那貴人來頭不一般,恐怕是咸陽那邊過來的。 百姓們只能瞎猜,縣令卻已得了消息,抓緊安排別莊周遭的巡防工作,以免有什么不長眼的人驚擾了扶蘇。 這位長公子今年不到六歲,還被送來云陽縣養病,可他是誰送來的?蒙恬! 別人不認識蒙恬,京畿各縣的縣令卻不可能不認識,他如今官居內史,掌治京城,咸陽包括防務在內的大小事宜都歸他管。 若是不得大王信任,大王怎么可能把自己的安危交給他? 所以能勞動蒙恬親自護送,足以看出這位長公子在大王心中的地位。 昨天縣令已經率著縣衙上下出迎,今日一早,縣令又親自去了扶蘇所在的別莊一趟,看看扶蘇有沒有什么吩咐。 縣令領著人來到別莊外,卻聽人說扶蘇一大早已經帶著人出去,底下的人也不知曉扶蘇去了哪。 縣令看著剛剛升起的朝陽,再看看遠處還覆著薄雪的山林,有些糾結著要不要等一等,卻見同樣糾結的門房看著不遠處一片林子的入口喜道:“姚縣令,大公子回來了?!?/br> 姚縣令轉頭看去,只見幾個青壯侍衛簇擁著扶蘇從林子里走出來。 許是因為年紀還小,扶蘇走得有些慢,侍衛們也只能放慢腳步小心地跟在他身后往回走。 姚縣令眼神不太好,微瞇起眼看了半天,還是沒看清人,只能急步往那邊走去。 走得近了,姚縣令才瞧清楚扶蘇的樣貌:雖才五六歲,扶蘇眉眼卻好看得很,更難得的是渾身透著股難言的從容,落腳不急不慢,讓人忍不住想象他長大后該是何等模樣。 “公子!”姚縣令畢恭畢敬地上前見禮。 “姚縣令?!狈鎏K認出了人,腳步稍稍加快一些,上前免了姚縣令的禮。 扶蘇來云陽縣前已清楚姚縣令的出身,他是上卿姚賈的遠親。 前些年姚賈與李斯共行離間諸國之計,姚賈攜金銀出使各國,賄賂各國之中有影響力的人,使諸國內部分崩離析、國與國之間也無法連成一氣。 三年下來,這離間之計卓有成效,姚賈也因此被拜為上卿。 都說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位姚縣令就是聽說姚賈發跡了,特地從魏國長途跋涉來到咸陽投奔姚賈。 因著姚縣令還算有些本事,姚賈便捏著鼻子舉薦他當了云陽縣縣令。 云陽縣離咸陽很近,算是許多人都想來的京畿肥缺,姚縣令有了這樣的造化,做起事來勤勤懇懇,倒也沒辜負這個位置。 見扶蘇年紀小小、氣度不凡,姚縣令更為殷勤:“公子昨夜睡得可好?” “挺好?!狈鎏K笑道,“我剛在周圍走了一下,和百姓們說了說話,他們都夸縣令好?!?/br> 吹捧的話誰不喜歡聽? 姚縣令心中一喜,嘴上還是謙虛地道:“下官做的都是分內之事,分內之事?!?/br> 扶蘇與姚縣令說了會話,便讓姚縣令不必多留,自去忙縣里的公務便好。 扶蘇白日里又在別莊內外轉了一圈,叫人在一處無人的荒地上圈了一塊。 當年商君變法時鼓勵百姓開荒,明言誰開墾的荒地就歸誰所有,咸陽附近能耕作的荒地早已開墾得差不多,剩下的都是什么都種不活的。 見扶蘇叫人圈地,左右伺候的人忍不住說:“公子,這地方種不活東西的,您看它連草都沒長?!?/br> 扶蘇道:“我知道,我要這地不是要種東西?!彼笥铱戳丝?,這是別莊的下風口,周圍沒什么人家,正適合用來做他想做的事。這是他當年到小世界歷練時瞧見過的一種法子,可以有效地保持地力,不至于讓田地種個三五載就荒棄。扶蘇很滿意,對左右說:“就這吧?!?/br> 地挑好了,要找人來建房舍,扶蘇要的房舍建起來不難,能稍微遮擋一下風雨就行了,一般泥瓦匠都能勝任。 扶蘇初來乍到,還沒去縣里逛過,索性乘車到親自走一趟,自己挑些人回來干活。 云陽縣近在京畿,比起許多縣城來說要繁華許多,但對于曾經到不少小世界歷練過的扶蘇來說算不得熱鬧,房屋看起來也低矮簡陋。 大冬天的,街上人少得很,主要是窮人家缺少御寒衣物,出來說不定會凍病,只好窩在家里躲冬了。 扶蘇抱著手爐下車走了一段路,精神很不錯,絲毫不像剛大病過的人。 路上為數不多的行人看見這么個玉雪可愛的孩子在街上行走,身邊還跟著幾個侍衛打扮的人,大多好奇地看上幾眼。 扶蘇也不惱,朝著他們笑了笑。 還沒走出多遠,姚縣令又聞訊而至,殷勤地問扶蘇到縣城里來可是缺了什么物什。姚縣令道:“要是下次還有缺的,公子命人來說一聲便是,不必親自來?!?/br> 扶蘇笑道:“倒不是缺人,而是我得找些匠人建個房舍,想親自來看看?!?/br> 姚縣令道:“這個簡單,公子吩咐下來,縣里有的是人。不過這幾天下了雪,怕是什么都不好建?!?/br> 縣里的奴婢、囚犯都不是吃白飯的,全得按照自己所長學習去做事,泥瓦匠自也不缺。 人手真不夠了,還可以征集百姓來做工,稍微付些工錢就好,只要扶蘇不是想建個行宮,人手絕對管夠。 扶蘇道:“這幾天不會下雪了,明天雪就會化完,可以動工?!?/br> 扶蘇說話不疾不徐,一點都不像個六歲孩童。 姚縣令聽了抬頭看了眼天色,發現天上確實沒什么積云,看起來不會再下雪。 而且今天出了一天的太陽,前兩天積的薄雪都化得差不多了,確實可以動工。 就是天氣太冷,工匠可能會凍死,但那都是犯了事的奴婢或囚犯,死了就死了,能干活就行了,沒什么要緊的。 姚縣令點頭,親自領著扶蘇去挑選工匠。 大秦對工匠十分嚴格,幾乎每個步驟都是要記名的,連木材的挑選都有嚴格要求,比如要是有工匠把能用的木材標記成不能用的話會受到懲罰。 每次營造官府會有專人評估需要多少人參與營建,分派足夠的人手去負責,每項責任都落實到人。 扶蘇簡單把自己要造的屋舍有多大、用什么材料大致說了說,負責這一塊的縣司空經驗豐富,都不用怎么算,立刻給扶蘇分撥了一隊人,還讓扶蘇認了認領頭的,說是人手不夠只管讓對方過來找新工匠補上。 分撥給扶蘇的自然都是些身強體壯的刑徒,為了讓他們好好干活、防止他們逃跑,縣司空還給配了一批衙役當監工。 扶蘇掃了一眼,對縣令的安排還算滿意,叫監工明日再帶人到別莊。 姚縣令識趣,縣司空也很識趣,拍著胸脯保證人明天一大早就會送去,材料縣里也會負責,不讓扶蘇cao半點心。 扶蘇詢問了姚縣令他們一些問題,大致已經弄清楚雇工的流程,下次便不用再親自來了,花些工錢叫人從周圍的村子里征集就好。 扶蘇婉拒了姚縣令留飯的邀請,坐上馬車回了別莊。 姚縣令和縣司空一起目送扶蘇遠去,免不了討論起來:“公子蓋這房子是做什么的?看著很大,但是又不像是住人的地方,真是古怪!”他轉頭問縣司空,“我感覺我們這位大公子很不一般,你覺得呢?” 縣司空是管土木工程這一塊的,卻也沒明白扶蘇的打算,搖搖頭說:“許是想建個玩樂的地方吧,到底是個孩子,哪有不愛玩的?!?/br> 姚縣令覺得有理,點頭說:“你安排好人手,要是有凍死的,你抓緊叫人去替上,不必驚擾公子?!?/br> 縣司空聽令而去。 人和人是不同的,公子是大王的長子,自然是貴不可言,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至于其他人,那都是賤命一條,死了也就死了,沒什么可惋惜的。 云陽縣離咸陽不遠,傍晚自有人把扶蘇一天的行程記下來送回京中。 大王看不看是大王的事,該送還是得送。 扶蘇離京養病,嬴政還是挺掛心的。 這日云陽縣那邊的書信送回來,嬴政抽空拆開看了,很快得知扶蘇不僅可以下榻了,還很不怕冷地到處溜溜達達,不是去周圍的村子和荒地看一圈,就是乘車去縣城討要匠人,瞧著還挺忙碌的。 嬴政放下心來,卻又對扶蘇想蓋的那間屋舍好奇起來。 他不打算直接命人去問扶蘇,而是讓人接著記錄扶蘇的言行,打算每天用云陽縣那邊的消息來放松放松。 有些東西直接問個明白,反而失了趣味。 李斯和蒙恬都夸過扶蘇聰明,嬴政倒想看看扶蘇這次去云陽縣是玩得不想回京,還是真能搗鼓出什么名堂。 …… 次日一早,衙役們押送著刑徒過來干活。既然是荒地,肯定是不平整的,首先要把它弄平整,刑徒們到位之后馬上哼哧哼哧地干起活來。 扶蘇吃過早膳過來,看到的就是刑徒們穿著單薄的囚衣在干活。 手持竹鞭的衙役們見了扶蘇,立刻恭敬地行禮,正在忙碌的刑徒們則神色麻木地看了扶蘇一眼,沒有跪拜,默不作聲地接著干活。 衙役們見他們這么不知禮數,正要一鞭子抽過去,還是扶蘇出聲制止了。 扶蘇說道:“少打些,大冷天的,受傷會要人命?!?/br> 領頭的衙役無所謂地說:“姚縣令說了,死了就再挑人過來補上?!币姺鎏K不語,他又補了一句,“公子不必可憐他們,要是不干壞事,他們也不會進大牢,這都是他們該受的?!?/br> 扶蘇點點頭,回去后卻叫人去買了批冬衣送去給囚徒們干活時穿,又命廚下按照奴仆的分例做了熱飯和湯水送去。 衙役們私底下對扶蘇的做法嗤之以鼻,叫那批刑徒停下來吃飯后拿著鞭子來回地走,口里說道:“我們公子好心腸是你們的服氣,別把這當成理所應當的,以后你們該怎么著還是怎么著。照我說,這么多飯食喂你們實在浪費了!”說著他還順腳踢了旁邊的刑徒一腳,差點讓對方手里的碗摔地上。 不少人敢怒不敢言,都默不作聲地埋頭飛快吃飯。 自從進了大牢,他們吃的大多是冷粥冷飯,想吃一口熱飯熱湯是不可能的了,不給餿東西就不錯了,他們已經許久沒吃到過熱騰騰的吃食! 都吃飽了,身上又裹著暖和的冬衣,刑徒們干活利索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