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節
他都給收起來了。 她再打開其他幾個抽屜,裝的都是一些日常用品。 杯子,手絹,配飾,荷包,香囊…… 她偷偷地拿起了一個香囊,放進袖袋里,把抽屜鎖上,悄悄地走了。 陳國公慢慢地從書架后閃出來。 書架后面,還有一間密室。 今日侯爺回朝,皇上設宴,他便回府換身衣裳,進來密室找他的腰帶,沒想,卻看到瑾寧進來了。 以前覺得瑾寧軟弱,后來覺得瑾寧涼薄,她時常把母親掛著嘴邊當做武器來攻擊他,但是,他一直認為,她怎么會對母親有感情?她都不曾見過,不曾相處過。 但是,看到這一幕,他是震撼的。 不記得誰跟他說過,母女連心,這份情感,與生俱來,他從不信。 但是現在,他信了。 慶功宴設在正陽殿。 江寧侯在城門被接回來之后,便與皇帝皇太后一直在御書房說話,至今還沒回府,皇上自然是要等待慶功宴過后才準其回家。 得勝歸朝的將軍,深受尊重。 當有外攘的時候,將軍的地位是很崇高的。 江寧侯軍功顯赫,和蕭侯甄大將軍并列當朝虎獅豹。 猛虎是甄大將軍,雄獅,是蕭侯,至于豹子,這種蓄勢待發,不容獵物逃竄的霸王,便是江寧侯。 當年,還有一位鷹,是陳子忠將軍。 這場慶功宴,早就準備好了。 皇上下旨,以國宴最高規格來舉辦。 從江寧侯班師回朝開始,便有人日日稟報路程,知道是今日能回到,因此,這場慶功宴,從擺位,節目,菜單等等,十天前便開始安排。 皇上自從登基以來,一向節儉,很少舉辦奢靡的宴會,但是今天,皇上確實是高興,便連慶功宴上的酒,都用了宮廷御用的玉泉酒,名貴至極。 聽說,皇太后還拿出了私人珍藏,她自己釀制的葡萄美酒,宴會所用的茶盞酒杯,一應是翡翠杯。 此等盛舉,陳國公當年是經歷過的。 當年,他和一眾將軍立下戰功,凱旋歸朝,皇上龍顏大悅,便設下慶功宴,陣仗和今日可以一比。 但是,當年他也算是主角之一,今日,只替他人高興。 江寧侯從御書房與皇上一同走出來的時候,百官歡呼。 江寧侯依舊是一身盔甲,威風凜凜,又風塵仆仆。 他的皮膚黝黑,眼神熠熠,接受著百官的恭賀與吹捧。 陳國公等眾人都恭賀過了,才上前道:“恭賀侯爺得勝歸朝?!?/br> 江寧侯見到他特別的開心,“陳兄,你我何必說這些場面話?這一次我馬不停蹄趕回來,有一半原因,是想著盡快把兩個孩子的婚事給辦了?!?/br> 陳國公一怔,他還不知道嗎?莫非江寧侯夫人沒有去信? 陳國公覺得眼下不是說這事的好時機,只得微微笑道:“辛苦侯爺了?!?/br> “辛苦什么?”江寧侯爽朗大笑,“本將心里頭高興啊?!?/br> 陳國公卻不開心,他對瑾寧如何都好,但是總歸是自己的女兒,這門親事被退,是在他臉上狠狠地打了一個耳光。 陳國公道:“關于親事,我們容后再說,今日是侯爺的大喜日子啊,不說這些掃興的事情?!?/br> 陳國公本事搪塞過去,言詞自然不上心,最后一句,便透露了他的心情。 江寧侯一怔,“掃興?怎么個說法?” 好你個陳守業,你竟是不同意的嗎? 陳國公不知道如何解釋的時候,便聽得有人喊,“母后皇太后來了?!?/br> 江寧侯和陳國公便連忙上前行禮。 當今母后皇太后,是先帝的繼后,入宮不到三天,先帝便駕崩了。 后攝政王臨朝稱制,朝中幾番人事,最后這位龍太后竟然嫁給了擎天攝政王,當然,這是經歷了許多變故的。 這些年,其實龍太后一直都沒管理朝中之事,也在外居住,是這兩年才回來的。 龍太后在朝中頗有聲望,因而雖然她改嫁給攝政王,但是,皇上依舊尊封她為母后皇太后,并尊擎天攝政王為太上皇。 她今日穿一身皇太后禮制朝服,金色緙絲繡振翅鳳凰圖案,帶翠玉頭面,兩根精致的純金打造飛翅步搖各簪一邊,華貴又不失女子風韻。 她保養極好,望之竟不過二三十。 陪在她身邊的,是靖國候夫人阿蛇和阿信將軍的夫人阿狐,早些年,便曾有人傳過,這位靖國候夫人是蛇妖,阿信將軍夫人是狐妖,自然,也都是外間的傳聞,會這樣說,是因為兩人都深得皇太后寵愛,又以婢女的身份,嫁給了當朝重臣,且皆長得容貌不凡。 對一個底下階層的人忽然逆襲,心里不平衡的人便難免會編造一些神鬼之說,以解釋自己出身高貴卻為何及不上這些煙視媚行的婢女。 大家都在期待,今晚擎天攝政王會不會來呢? 說起來,擎天攝政王已經許久沒出來和大家見面了。 今日江寧侯得勝歸來,是大喜事,且江寧侯當年也是擎天攝政王的部下。 第145章 風風火火的侯爺 只是,大家翹首等待的擎天攝政王并未出現。 倒是叫人送來了一壇美酒,說是賜給江寧侯的。 當眾賜酒,江寧侯若不跟大家分享,那就真是太不夠意思了。 江寧侯當下把酒獻出來,氣氛一時高漲。 席間,觥籌交錯,但是,江寧侯似有不高興,偶爾淡淡地掃過陳國公的臉,眼底便藏了慍色。 擎天攝政王賜的酒確實是好酒,一杯下肚,便覺得熱力源源不竭地涌上,叫人舒筋活絡。 大家都大呼神奇。 靖國候夫人聽著大家的稱贊,心中卻是一笑,哪里是什么佳釀?和慶功宴上的酒是一樣的,只不過因為是擎天攝政王賜的,大家覺得激動才會熱血沸騰。 既然是慶功宴,自然要說說如何取勝。 江寧侯不擅長講故事,把戰事說得十分平淡,但是,武將卻知道這場仗取勝不易,處處暗藏兇險。 這場慶功宴一直到晚上亥時過才散。 而龍太后竟然全程陪同,百官離開的時候,上前告退。 龍太后今晚喝了一些酒,臉色殷紅,像是抹了一層胭脂,眉眼因著開揚也沒了原先的威儀,她看著陳國公,微笑道:“下次入宮,把你閨女帶來讓我瞧瞧?!?/br> 陳國公心中一震,連忙道:“是!” 陳國公做夢都沒想到,母后皇太后竟然會在慶功宴上說起瑾寧,一般這種隨手封個縣主,大概她自己過兩天都忘記了。 這丫頭,到底哪里好? 竟讓這么多人對她刮目相看。 一路出宮,他都想著這個問題,一時忘記了要跟江寧侯說退親的事情。 直到身后傳來江寧侯不悅的聲音,“國公爺慢走一步?!?/br> 陳國公這才想起來還沒跟他說退親的事情,回過頭,正想著說辭,江寧侯已經一臉怒氣地來到他的面前,眸色嚴厲,“國公爺,我與你都是武將,說話直來直去,你也休要怪罪,關于小兒娶瑾寧一事,你是否還有什么不滿意?若有不滿意盡管說出來,但凡我力所能及,我都會滿足你?!?/br> 江寧侯一身盔甲,本就威風凜凜,如今疾言厲色,便更顯戰將風度,一番質問,陳國公雖覺得委屈,卻服他的威武,并沒有生氣,只是解釋道:“侯爺誤會,李公子是侯爺嫡子,深得侯爺真傳,來日也定是猛虎之將,若能成為我的良婿,我求之不得?!?/br> “當真?”江寧侯聽他這樣說,想著自己興許是誤解了他。 陳國公微笑:“當然是真的,所以,江寧侯夫人前來退親,我著實惋惜了好一陣子……” 江寧侯聽得此言瞪圓了雙眼,額頭便見青筋爆現了,“你說什么?我夫人去退婚?他娘的,她退什么婚?簡直混賬!” 陳國公道:“此事我以為侯爺得知,沒見侯爺有信回來,我也不好再問?!?/br> 江寧侯神色嚴肅地道:“國公爺,你放心,這門親事退不了?!?/br> 陳國公苦笑,“退了,已經退了,便是侯爺再回京提起,怕是瑾寧也不愿意了?!?/br> 江寧侯哎了一聲,“這孩子是有氣性的,無端被退婚,肯定是心里有氣,我明日便登門拜訪,給她一個保證?!?/br> 陳國公搖搖頭,“只怕不成,這孩子哪里只是有氣性?簡直是頭犟驢,拉不回來?!?/br> 他罵了瑾寧一句,才輕輕嘆息道:“侯爺是不知道,退婚之前,瑾寧受了委屈,她也冤,是不是?她壓根不知道李公子和長孫嫣兒早已經情投意合且珠胎暗結,侯爺夫人與內子提出要娶嫣兒為正妻,讓瑾寧為平妻,她哪里愿意?這是鬧到了最后,便是侯爺夫人前來退親,她心里大概是記恨下了,如今長孫嫣兒也入門了,瑾寧不可能還會再嫁過去?!?/br> 江寧侯聽了這些話,簡直是怒發沖冠,一張臉頓時鐵青,咬牙切齒地道:“你說的可都是真的?” “侯爺還是回去問問夫人吧,且當時李公子也說非嫣兒不娶。陳國公道。 江寧侯當下就拱手,正色道:“國公爺,明日我登門道歉,如今先走一步!” 他知道陳國公人品,斷不會扯一句謊話或者添油加醋,甚至他是個老好人,只怕這事,還不止這樣。 侯爺辦事,從來滴水不漏。 回府之前,他先找了平安公主。 他的那位夫人是什么德行,他很清楚,八面玲瓏,能言善辯,非的都能說成是。 平安公主是督查衙門的人,對京中大小事情都十分清楚,尤其兩家退親,若事情鬧得這樣大,平安公主斷沒有不知之理。 李大人今晚也在慶功宴上,散了之后便馬上回府,侯爺來到的時候,他已經沐浴出來了。 聽得侯爺深夜來訪,夫婦二人連忙整衣出迎。 兩人出到正廳,見侯爺滿臉怒氣地原地轉圈,李大人便連忙上前,“侯爺這是怎么了?” 江寧侯雖怒極卻也不失禮儀,先見過公主和駙馬李大人,這才入正題,“公主,李兄,關于李陳兩家退親的事情,你們知道多少?請都如實相告?!?/br> 公主聽得是為此事而來,當下就粉臉寒霜地道:“侯爺,不是本宮說你們李家,此事著實是你們做得太不地道了,兩家結親,雙方都同意的才簽下了定親私約,若李公子有心上人,當時便可提出來,但是偏生等到定親之后,再以早有心上人且心上人已經懷了李家骨rou為由,前去要求瑾寧讓位為平妻,這說是平妻,誰不知道平妻是妾?這不是欺負人家瑾寧是從莊子里回來的嗎?瑾寧不同意,先是聯合了瑾寧的繼母對瑾寧多番陷害,又是冤枉她與人私奔,又是傳她名聲敗破以此為由退親,最后更離譜,在莊子里要冤枉她殺人,幸好都沒有得逞,反而是那位嫣兒姑娘因為陷害瑾寧而落水墮了胎兒,這是上天都看不過眼了,才會讓她遭此報應,到現在,侯府都沒有去跟瑾寧道過歉,真真的欺人太甚啊?!?/br> 江寧侯眼底生出殺意來,怒拍茶幾,可憐那張茶幾頓時碎裂,木屑飛濺,伴隨著江寧侯的怒吼,“好一個書香世家出來的大家閨秀,外人稱道的賢良當家主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