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節
    “我發貼的時候沒想那么多。但剛才我想了想……如果你和陸總性別互換,我可能就不會信陶然的話了?!彼樣樀?。    謝青點了下頭:“我知道?!?/br>    所以她才會一下子聯想到這個方向,因為在這種方面,大家就是有這樣的刻板印象,她在讀書的時候已見識過很多次類似的惡意。    “真的抱歉?!比~玲神色頹然,“其實在網上我還……我還挺鍵盤俠的,特別討厭性別歧視的事?!?/br>    卻就這么毫無意識地自己當了一次歧視者。    謝青沉默著斟酌了會兒,告訴她:“我不會在陸總面前為你說好話,但如果他查,我會把這些如實轉達的?!?/br>    葉玲點點頭:“謝謝?!?/br>    .    不過,陸誠一時沒有精力在貼子的事上多分心.    因為星期四的時候,《訴風月》的第一輪網絡營銷,轟轟烈烈地開始了。    作者有話要說:  上一章24h內的評論都戳了,不過戳的有點抽,如有遺漏請告知    ================    注釋:    【授權期5年,首印量20000冊,版稅10%,單本定價不低于32元】借玉籬大大的合同聊一下出版的事兒。首先“版稅”指的是作者從每一本書里能拿到的錢,比如單本定價32,版稅10%,作者就是每本賺3塊2。首印量20000冊的話,一般合同的規定是圖書上市之后就要先把這兩萬冊的錢打給作者,至于能不能賣出去作者是不承擔責任的。#如果你拿到合同發現上面寫的是賣多少給多少本的錢,那說明出版社在坑你##還有就是修完稿交稿要先付200%的定金,防止圖書無法上市你的修稿工作變成無用功#    然后,首印量。    在我小學的時候……大概十幾年前吧,比較紅的作家出書,動不動首印量十萬二十萬冊都是有的。但是現在出版行業屬于夕陽產業,一般新作者的首印量范圍是6000冊10000冊,版稅5%7%。    所以,20000冊的首印看起來量不大,但是在實際情況里是很可以了,而且版稅10%呢。    我要什么時候能簽個20000,10%的出版,睡覺都能樂醒。錢多錢少不是事兒,這是個成就?。?!    陸誠還敢說要談到30000冊,我一邊寫一邊覺得:呵,您口氣很大吼!    #是的,身為作者的我,酸了。#    第24章    其實認真算的話, 這場營銷應該已是第二輪。過年的時候已經有過一回預熱了,但預熱時為了不顯得刻意,大家選擇了漫不經心的畫風,造成的影響有限。    微博營銷, 基本是四家公司的地盤。陸誠和其中兩家都有合作,《訴風月》交給了其中一家。    預算不高, 只有5萬。    營銷公司提供的策劃有兩份, 主要是涉及的營銷號不一樣。方案a里包含大量的推文及讀物博主,方案b則是其他類別居多。    最后是魏萍拍板定下的方案b, 她說:“推文博和讀物博基本都是圈內人, 粉絲也大多已經是網文圈讀者,轉來轉去沒出圈;但如果由其他博主擴散開,很多隱藏讀者會被挖掘, 至于圈內,看到一篇文在外面名氣大了, 自然而然會注意的?!?/br>    所以, 最終是以一位擁有百萬粉絲且活粉占比不小的科普博主為核心, 其他營銷號轉發造勢。    那條核心微博的內容簡單得出奇, 博主以隨手發博的口吻說“最近偶然看到篇新文叫《訴風月》,好好看,文筆在線情節動人,目前沒看到什么雷點。等我再追追,好看的話寫一篇書評安利你們!”    沒有附鏈接,沒有提及任何渠道, 甚至沒有提起這位被稱為“誠書文化的神秘人”的作者,“安利”賣得完全不迫切?!暗任以僮纷?,好看的話寫一篇書評安利你們”這句話,更顯得矜持誠懇。    底下有人詢問在哪里可以看,博主也只是很隨意地寫一個公眾號的名稱留在評論里,并不把它轉發出來。    當日白天,這條微博的轉發量并不算高,只有四五百條。    轉發內容也都很簡單,大致都是“馬一下”“文荒,回頭看看”。    第一個小爆點在晚上十點多出現——博主的閨蜜,粉絲量200w 的另一位紅v突然轉發了這條微博:“我去看了?。?!真的好看?。?!臥槽看得我渾身舒爽?。?!我命令你們都去看?。。。?!”    和原博的矜持形成巨大反差,有效地刺激圍觀群眾的好奇心。    轉發量用大半天的時間突破3000關口,臨近中午的時候,又有幾位名氣不小的紅v悠哉轉發。    “轉”。    “馬克”。    “留著有空看”。    都是簡單的用詞,好像就是無意中看到一條感興趣的微博,隨手一轉。    第二天晚上七點,轉發量突破8000,然后數據增長速度放緩下來,但還在繼續漲著,突破10000大關不成問題。    彼時《訴風月》還沒有更到任何高|潮情節,作為預熱,萬轉達成的傳播量已經可以了。    巧妙之處在于,在上萬的轉發及幾千的評論里,沒有人懷疑這是營銷。    因為平常大家推文也是這樣推的。背后并無推手和資本運作,卻這樣意外走紅的文,在網文圈里數量不少。    現在,《訴風月》的第一個高|潮在連載中出現了,正式的營銷隨即跟上。    謝青寫這個情節時還在過年,當時公眾號運營手里還有沒用完的存稿,每天晚上按時發出就行,讓她不用著急郵寄新的稿件。    所以這份稿子她是前幾天回北京后才交上去的,依舊是手寫稿,簽完騎縫簽名按完手印交給陸誠。    當時陸誠沒顧上看,直接交給編輯去錄入。    兩天前的晚上,編輯突然在微信上狂戳謝青:    “謝青大大?。。?!”    “謝青大大?。。。。。。?!”    “大大你出來?。。。?!”    謝青:“?”    編輯:“我敲上一章的時候沒多想,今天敲新一章,突然反應過來……裴珩是真死了嗎???”    謝青:“……0.0是啊?!?/br>    編輯:“???以后還復活嗎???”    謝青:“復活什么啊,涼透了?!?/br>    編輯:“……”    然后是昨天早上。    謝青到誠書文化的時間從來不會太早,反正一大早也沒什么靈感。    在她走進大樓的時候,陸誠恰好從外面開了個會回來,兩個人一起乘電梯,陸誠當中看了她好幾次,好幾次欲言又止。    弄得她忍不住問:“陸總怎么了?”    “那個……”陸誠輕聲咳嗽,“我早上看了新稿,那個裴珩……”    鑒于編輯已經問過一回,謝青猜到了他要說什么,神色淡淡:“死了?!?/br>    陸誠:“那他……”    謝青:“不復活,涼透了?!?/br>    陸誠在電梯里給她演示了一個滿臉懵逼。    謝青很疑惑,反問:“陸總不是看過大綱?他不是男主啊?!?/br>    陸誠:“……是?!?/br>    他是看過大綱,也很清楚裴珩不是男主。但在之前接近十萬字的連載中,裴珩完全是男主般的存在。    在行文過程中,雖然不時能感覺到裴珩過于瞻前顧后,和性格爽利的女主并不相配,但因為大綱中并未具體寫到裴珩的結局,陸誠便自動腦補他會在男主出場后退居二線了。    ——這是網文中常見的處理方式。正面的男配或女配,就算并不完美也通常不會死,真的要死多半是結局前的大高|潮里死。    在十萬字這樣的長度里,讀者完全不用為這種角色的死活提心吊膽。    但她竟然就這么把這人寫死了。    情節張力很夠,氛圍烘托也到位。山林里,大雨夜,天人妖三界殺手狹路相逢,轟轟烈烈地戰了七天。    山石崩裂,女主在呼嘯的狂風中用盡法力,化作一縷白光,護送靈丹沖出層層圍攻。    這場打戲寫得很長,氣氛也愈顯悲壯。站在讀者視角,能感覺到接下來應該會發生點什么悲劇,比如女主法力盡失之類,作為一個人物覺醒飛升前的低谷。    沒想到,和女主相伴一路的裴珩死了。    死在天道的亂箭之下。    陸誠心情復雜地盯著眼前這張說出“不復活,涼透了”的臉:“為什么這么處理?”    謝青抬抬眼皮:“為什么不呢?”    陸誠說:“太突然了一點?!?/br>    “很多人的離世都很突然啊?!彼?,“車禍、醫療事故、食物中毒……除卻壽終正寢和疾病之外,其他離世方式基本都不會讓人有準備?!?/br>    頓了一頓,她斟字酌句地解釋:“我覺得在寫到戰爭或者類似于……我這章的大型‘斗毆’的時候,讓讀者覺得主要人物一定不會死其實很沒勁,也不現實。古代大型戰爭里將軍的主要職責是排兵布陣,不一定自己次次沖殺,陣亡的將領也不少呢?!?/br>    說完又想了想,補充道:“不過陸總要是覺得太不合適,我改改也不是不行?!?/br>    她對文章有自己的堅持,但這只是一個無傷大雅的小點。如果他出于市場角度的考慮對這個情節有顧慮,她可以嘗試修改。    然而陸誠旋即搖頭:“不,我不是那個意思?!彼?,“只是站在讀者的角度,有點詫異?!?/br>    她的架構能力是在線的。    作為讀者,他確實覺得這個情節很突然,但是不突兀。    裴珩的死讓人悲痛,但不會有那種認為作者是在瞎寫的憤怒。    .    新一輪營銷就是針對這個情節專門安排的,和上次的方式不同,但與上次銜接。    他們找了一位古風畫手大v,為這個情節畫了簡單的條漫。只有線稿,但是線稿很精。    配詞是:    “過年在微博上刷到《訴風月》這篇文,不知不覺追到現在?!?/br>    “今天,緬懷一下wuli裴公子?!?/br>    下面還配了三個流淚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