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 新代筆們的工作從周一正式開始。宋墨的助理張冰在微信上通知他們找各自的組長領大綱和前文,謝青打開張冰推送來的微信名片一看,女頻組組長是陶然。 她給陶然發微信,措辭很客氣:您好,張姐讓我找您要樣稿和大綱。 陶然回得簡短:來我房間。 工作室的大辦公室是給編輯和運營用的,代筆們都在各自的房間碼字。房間里電腦和機械鍵盤齊全,獨立空間也更加安靜,適合創作。 謝青去敲陶然的門,門很快打開,她說:“我是謝青,剛才在微信聯系您的那個?!?/br> 作者有話要說: 上一章的前百紅包已戳,本章依舊前100條評送紅包~ 明天晚上見! 第3章 陶然看看她,沒說話,遞了個眼神示意她稍候,就自己折回了屋里。 很快她又會到門口,把文件夾遞給謝青。 “保密協議簽過了吧?”陶然問。 “簽合同的時候一起簽過了?!?/br> 陶然點點頭:“最前面是人設和大綱,中間是原作者的樣稿,最后兩頁是未來十章的章綱。十章以后自己章綱自己照著大綱列,總字數要求在大綱上有,有問題隨時溝通?!?/br> 謝青:“行,謝謝。什么時候交稿?” 陶然:“每周五交當周的稿子?!?/br> 兩個人毫無廢話地溝通完基本信息,謝青就回屋碼字去了。電腦、電腦桌都是工作室配好的,還很貼心地準備了一把cherry機械鍵盤。謝青知道很多網絡作者都離不開機械鍵盤,什么軸好用也能說得頭頭是道,她倒沒太多這方面的追求,她習慣手寫。 電腦的配置不算太高,謝青一邊等它開機一邊先草草掃了遍大綱。在注意到大綱下方標注的總字數要求是“300w字”時,她無聲地嘖了聲嘴。 這么點內容寫這么長,得寫得多水啊…… 電腦在這時完成了開機。謝青習慣性地先登上了qq,剛登錄就收到一個郵件提示。她點開看了眼,是陶然發來的,里面只有一個文檔附件。 謝青點開預覽上下劃了一遍,見內容和紙質版一樣,就把頁面關了。 她花了兩個小時的時間細細琢磨大綱。雖然只是給別人代筆,從網絡文學的現狀看,花千字15找代筆的作者本身水平應該也很有限,但她還是想對得起筆下的文字。 理清主線支線的大致脈絡和節奏,謝青開始動筆。一頁400字的作文紙是她昨天去小區便利店買東西時順手買的,價格比外面的小賣店略貴,但紙質順滑,寫起來很流暢。 謝青享受這種手寫的感覺,一筆一畫地勾勒出整個世界。 五天的時間過得很快,雖然大多數時間大家都各自悶在自己屋里寫東西,五天下來也足以大家互相認識了。 工作室里“包吃住”的代筆一共12個人,七男五女,基本住滿了這幢面積不小的別墅。 但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線上工作的,鄒小盈說有三四十個之多,但線上這些流動比較大,具體人數她也說不準。 男頻女頻各有一個組長,都住在這里。女頻組長是陶然,男頻組長是在謝青來報到時一眼認出她的那個,丁一帆。 交稿必須交電子稿。 謝青手寫稿子的速度是每小時大約一千字,算上整理細綱、卡文和刪刪改改所用的時間,一天能寫出五千多字。 她算了算,這樣寫四天是兩萬多,拆成七章,剛好能滿足一個網絡作者日更3000一星期的量。 她便把錄入電子版的工作都放在了周五,從早上九點開始就在敲鍵盤,中午休息一下,下午一兩點敲完,正好可以最后再順一遍稿子。 完成之后她把稿子用郵件給陶然發了過去,癱到床上歇了一會兒,突然覺得還挺累。 她以前其實并不算個網絡作者,《青珠錄》最初是在雜志上連載的,后來被綺文傳媒看中就出了書。 雜志和出版作者都沒有網絡作者這種更新量壓力,大可以在狀態好時一口氣寫兩萬,狀態不好就躺它一星期。對于拖延癥嚴重的出版作者來說,deadline前一個月再開始奮筆疾書也不是不行…… 網絡作者的日更壓力,她從來沒體會過。先前她還覺得一天寫四五千字沒什么,現在自己這樣寫了才發現“一天寫四五千字”和“每天寫四五千字”完全不是一回事。 怨不得網絡作者十個里有八個都脫發,年紀輕輕就用上了霸王! 五點半,謝青下樓吃飯。 工作室用的這幢別墅是小區里一個完整的聯排,原本是三套。宋墨屬于知道自己攢不住錢的那種人,當時一朝成名財大氣粗,就索性貸了點款,把手里的大筆進賬都砸進去買了這三套房,改了內部結構,成了一整套大的。三樓自己居住,一樓二樓都給工作室用。 所以在工作室的一樓有很大的廚房和餐廳,宋墨雇了專人做飯,代筆們的一日三餐都可以直接在工作室里吃。 大家來吃飯的時間都差不多,主要是菜量有限,來晚了可能就不剩什么了。 謝青和鄒小盈坐在一起,她正要伸筷子嘗嘗鄒小盈盛來的那道酸菜魚,看到剛走進餐廳來的陶然目光掃了一圈,徑直往這邊走了過來。 兩個人平常不怎么打交道,謝青覺得應該是工作上的事,就看向了她。 陶然在還有兩米遠的地方停住腳:“你的稿子怎么回事?” 謝青:“?” 陶然皺眉:“總共兩萬三千字,你逗我呢?” 語氣不善,大家都看向了這邊。 謝青茫然:“兩萬三……怎么了?” “……你跟我裝什么傻?”陶然抱臂,上上下下地打量她,“這篇的作者要日更六千,也就是一周需要四萬二的稿子?!?/br> 謝青:“你沒告訴我啊?!?/br> 陶然:“郵件附件里那么大一行字你看不見么?” 謝青心里咯噔一下。附件她確實沒細看,因為她以為和紙質版完全一樣。 她及時道歉:“抱歉……我直接按你給我的紙質版寫的?!?/br> 然而陶然說:“什么紙質版?” 謝青淺怔。 陶然上前半步:“給作者大綱都是直接發郵件,哪有什么紙質版?你自己粗心沒看清要求自己承認就完了,可別挖陷阱坑我??!” 陶然宛如失憶,謝青在短暫的詫異之后,反倒冷靜了。 接下來至少三分鐘的時間,她都悶頭吃著菜,聽陶然說。 “三百萬字的宅斗大長文你覺得會日更三千?那什么時候才能完結?” “你這讓我怎么跟作者解釋,你哪怕出個三萬多的稿子也好啊,就兩萬三!” “作者更新量小可能就沒榜單你知道吧,萬一她火了找工作室,你讓誰熬夜替你寫?” “……” 吧啦吧啦,吧啦吧啦,陶然的長篇大論滔滔不絕。 謝青可以承認沒細看郵件是自己的失誤,但紙質版的大綱她每個字都看過了。 紙質版上對于稿子的要求其實寫得很細,如果說單獨漏了對于字數的那一條要求,只能是有人刻意刪掉。 她先前的感覺沒錯,陶然的確對她有敵意。 謝青沉默地喝了口紫菜蛋花湯。 嗯,在可以微信和郵件溝通的前提下,陶然還專門挑了晚餐時間當眾殺來,可見是有備而來。 和寫小說一樣,眼前的這些都有“套路”,謝青確信,她剛才說出的那句“你沒告訴我啊”正符合陶然的預期。 如果她接下來嘴硬說紙質版是陶然給她的,多半也會符合陶然的預期,陶然的下一句臺詞就該說那明明是她自己打印的了。 鋪開這種“套路”對有寫作經驗的人來說一點也不難,因為類似的工作矛盾溝通只有那么幾種常見模式。 她不知道對方的最終目的是什么, 但還是先從對方的套路里跳出來好。 謝青又喝了口紫菜蛋花湯。 陶然終于把長篇大論發表完了,接著發表了對謝青舉動的不滿:“你這是什么態度?” 謝青還在喝湯,鄒小盈在的腳在桌下踢了踢她。 謝青放下湯碗,目不轉睛地看向陶然:“說完了?” 陶然鎖眉。 謝青起身就走:“走吧?!?/br> 陶然懵了:“干什么去?” 就換對方跟著她的套路走了。 謝青隨著陶然的聲音停腳,無辜而理所當然地看著陶安:“去報案啊?!?/br> “……” “紙質版到底是你給我的還是我自己打的,讓警察驗一下指紋就知道了呀?!敝x青一字一頓,“沒看過刑偵小說?指紋在室內常溫環境下能保留兩到三個星期。這才五天,肯定能驗出來?!?/br> “……” “你給我的文件夾是分頁的,我都是隔著外面的塑料層直接看文稿,塑料層上肯定有我的指紋。里面的紙上如果有你的,就說明是你把紙裝進塑料層的時候印上的唄?!?/br> “……” 謝青對陶然這種做不出反應的狀態露出了滿臉遺憾。 其他代筆們兩眼放光。謝青平時顯得內向,誰也沒想到她能說出這種話。 都是寫小說的,喜歡具有強烈反差的人設簡直是職業特質。 過了幾秒,陶然終于有了反應:“你發什么瘋,警察才沒空理你這么無聊的事!” 正中謝青下懷。 謝青微笑:“那我上網買點熒光劑,咱們自己也能驗。不難的,我采集素材的時候看人弄過。雖然大家都不會識別指紋,但應該也能判斷個大概吧?!?/br> 陶然的臉色開始發白,憋了幾秒,外強中干:“你別想把這鍋甩給我!” “哎,誰的鍋誰自己背嘛?!敝x青往她面前走了兩步。 如果這真的是小說情節,她大概會走到和陶然面對面的距離以彰顯自己的不示弱??缮町吘共皇切≌f,謝青最終停在了離陶然有一米遠的地方,防止陶然憤怒之下動手打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