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節
有人看到了衛家七個兄弟的光明前途,有心思把自家閨女或者自己親戚家的閨女介紹過來,就旁敲側擊地問衛老太,“你家七個孫子年紀都不小了,是時候相看對象了,衛老太你對孫媳婦有什么要求嗎?手腳麻利、做事踏實的要不?” 衛老太人老成精,這些人心里的彎彎繞繞她怎么會不知道,不過自家兒孫前途一片光明,指不定找一個多么優秀的姑娘呢,她才不會瞎做主。 可嫌棄歸嫌棄,這些得罪人的話還不能明說,衛老太便絞盡腦汁地琢磨了一個法子堵上那些人的嘴。 衛老太說,“現在的年輕人不都講究個共同語言和自由戀愛么?我家那些兔崽子的主,我哪敢做?還是由著他們的喜好來吧!我想年輕人肯定想找一個聊得來的,說不定是去大學找呢!能考到同一個大學里,湊在一塊兒也有話說,兩個人若是文化水平相差太大,那整天都找不到共同語言,甭管做啥都是雞同鴨講,日子哪能過到一塊兒去?” 那些看上衛家七兄弟有意結親的人呢都被衛老太的這個借口堵得無話可說。 自家閨女倒也不差,好歹考上大專了,可和人家衛家七個精干利索的小伙子相比,那個破學校根本就拿不出手。 當然,也有人背地里說,衛老太眼界太高,自家發達了就看不上這些老鄰居。 可問題是,衛老太會在乎別人怎么說嗎? 如果她在乎,當初頭道溝那些說酸話的人早就把她給酸死了,她哪能越活越年輕,到六十大幾歲都走路帶著風。 原先衛老太的身體素質并不怎么好,一身暗傷老傷,可是衛添喜變著法兒給衛老太調理了這么多年,老太太成功地實現了逆生長。 同衛添喜剛出生的那段時間相比,衛老太的身體素質好了不少,臉上吃出rou來,皺紋都淺了許多。 在軍屬院嘚瑟完之后,衛老太覺得意猶未盡,回家就給頭道溝撥通了電話,接電話的依舊是徐大棍,衛老太人逢喜事精神爽,連帶著對徐大棍都不那么討厭了,她讓徐大棍把孫二英喊來,好好地同孫二英秀了一把自家孫子孫女的能耐。 孫二英家的孫子葉明天也參加高考了,不過他沒有人帶著復習,只考上一個大專,若是擱在旁人身上,覺得自家孫子被別人家孫子比下去,心里肯定會不舒服,但孫二英沒有,她發自內心地替衛老太高興,猛猛地拍了衛老太的馬屁,直把衛老太捧了個心情舒暢。 孫二英同衛老太說,“姐,你這一走十多年,怎么不說回咱頭道溝來看看?咱頭道溝這些年變化可大了,供銷社都開到村里來了,想買啥根本不用跑縣城,村里有六七戶人家都買上自行車了。你說這變化大不大?” 衛老太話都沒過腦子,直接秀了回去,“???咱們那么大的一個村,才六七戶人家買上了自行車?我們家都四五輛自行車了,現在也沒啥人騎,就停在那兒落灰呢!哎,真是糟蹋東西?!?/br> “不過小年輕們就是會享受,我們家不是在肥皂廠中入了技術股么?就是你上次同我說過賊好用的那‘軍中綠花’肥皂。肥皂廠買了幾輛四處配貨的車,我家那八個兔崽子全都學會開車了,現在去蓉城蹬自行車也就一個半小時,他們非要開車去,你說懶不懶?” 孫二英:“???” 饒是孫二英心態好,這會兒都酸成了檸檬精,“姐,你該不會是唬我呢吧!自行車那么貴,就你那摳摳索索的勁兒,舍得留它們落灰?” “這有啥好唬你的,咱姐妹倆這么多年沒見面了,你同生產隊上請個假,開一份走親戚的介紹信,帶上你們家老葉和孩子,來蓉城轉一圈兒唄!你去火車站直接買到蓉城的票,坐上一天一.夜的火車就到了,買好票之后給我打個電話,我讓東征開車去接你們?!?/br> “對了,二英,你年紀也不小了,可別為了省那么點兒錢就買硬座,那座位硬邦邦的,實在糟踐人的身子,你買臥鋪票去,人少還干凈,晚上也能睡覺,躺一天就到了?!?/br> 孫二英:“……” 她突然覺得電話那頭的老jiejie格外的陌生,這還是當初那個連煮面的面湯都舍不得倒掉的衛老太嗎? 憋了好一會兒,就在衛老太疑心是不是電話線出了問題的時候,孫二英總算憋出一句話來,“姐,你這日子可真是越過越好了,我會帶孩子過去的,但臥鋪票就算了,我們家葉子想買個自行車,這都攢了好些年票了,還是買不起……” 衛老太傻眼,“這都十幾過去年了,你們家還沒攢夠一輛買自行車的錢?二英,你是怎么管家的,我家房子都買好幾套了,清一水兒的小聯排,你知道的,我家孫子多,得多買點房子,不然娶了孫媳婦都沒地方住?!?/br> “哎,你趕緊帶葉子他們過來轉轉吧,要不直接留這邊得了,我們這兒肥皂廠的老娘們一年掙的錢都夠買好幾輛自行車了,你們這些年究竟都干啥了?就這還好意思和我說你們的日子越過越好了?” “二英啊,人的目光得長遠一點,不能太容易滿足,我聽了都替你急?!毙l老太語重心長地勸。 孫二英掛斷電話之后,當機立斷,逼著葉子去林場請了假,第二天就買上了去蓉城的火車票,全家人去蓉城長見識。 對于衛老太說的話,孫二英只信了七分,不過就算衛老太說的話有七分真,那也足夠她羨慕到全身冒酸氣了。 第65章 孫二英原本計劃是全家人都去的, 可葉老頭放心不下自家地頭的那些莊稼, 他不準備跟著去,葉子是衛老太親自點名要去蓉城長長見識的,不能不帶, 寶貝乖孫葉明天馬上就要去念大學, 可是還沒有出過遠門,孫二英也打算帶著出去見見世面, 那么問題來了? 誰留下來給葉老頭做飯? 把葉明天他媽留下來嗎? 孫二英覺得不現實,沒道理全家都走, 就把兒媳婦和老公公留在家里的,自家人有多么老實自己心里清楚, 可別人不知道啊, 指不定過兩天就傳出什么猥瑣謠言來了。 糾結半天沒有糾結出個名堂來,孫二英一咬牙, 讓生產大隊的隊長給開好介紹信, 強行把葉老頭也拽上了火車。 孫二英家剛走,就有謠言從生產隊上傳了出來, 所有人都說孫二英沾了自家jiejie的光, 之后也不回頭道溝來了,有人說這消息是孫二英親口承認的, 還有人說這消息是衛家小孫子葉明天嘴里傳出來的……反正傳得有鼻子有眼,最后還是生產大隊長出來辟了謠。 “戶口都還在頭道溝掛著呢, 往哪兒轉去?人家就是出去探探親, 關系那么好的姐妹倆, 十多年不見,好好嘮嘮怎么了?一個個大舌頭,聽風就是雨!” 生產大隊隊長還是孫棟梁,他完全沒想到,在孫二英的帶領下,葉家人很快就要用現實行動打他的臉了。 孫二英雖然心疼火車臥鋪票花的錢多,但這是衛老太叮囑過的,她咬牙買了票,一家人踏上了南下之路。 火車一路從北向南,從漫天黃土走到綠植森森,從天荒地貧走到小橋流水,從沒出過遠門的葉家人都驚呆了。 火車停在蓉城車站,葉家人就仿佛是土包子進城一樣,呼吸著蓉城那剛剛下過雨后帶著些許潮氣的空氣,聞著從遠處飄來的幽香,聽著嘰嘰喳喳的鳥鳴……孫二英同葉老頭小聲嘀咕,“這真是冬天么?怎么感覺我穿著棉襖熱得慌呢?” 葉老頭摸出煙桿子來,“蓉城是南方,南方冬天不冷。你看那地上,水都不結冰,擱咱頭道溝,早就凍得梆硬了,還有那地上的花花草草和樹苗苗,都綠著呢!” 孫二英了然,“難怪我姐來了這地方之后不愿意回去,擱我身上我也不樂意,這地方真好。同蓉城比起來,咱那頭道溝真是山旮旯旯里的山旮旯旯了?!?/br> 葉老頭悶聲不吭,眉頭擰成一道‘川’字,如果他有能耐,他也想讓自家孩子在蓉城這種大地方落腳扎根。 當年離開頭道溝的時候,衛國健已經十幾歲了,他記得孫二英找什么模樣,故而一看到孫二英們下火車,立馬從車內鉆了下來,沖孫二英她們搖手,“二老姨,我在這兒?!边@句話他是用頭道溝那邊的碴子味方言喊的。 熟悉的鄉音,一瞬間就吸引了孫二英的注意,她瞇著眼睛瞅了衛國健好一會兒才認出來,“是國健嗎?大柱家大兒子?這十幾年不見,你都長這么大了,比你葉子舅都要高一個頭呢!” “二老姨,是我,您還記著我呢!”衛國健手腳利索地幫葉家人把東西搬到車后面拉貨的車廂里,又讓孫二英坐上了副駕駛,其他人全都坐到第二排座上去擠著,開車直奔小聯排。 透過車窗看向外面,葉家人的眼里都在放光。 車停在小聯排下,孫二英下車的時候,衛老太正拿著一把剪刀修剪院子里的葡萄藤,她聽到車進來,修剪葡萄藤的速度快了些,沖屋子里喊,“喜丫頭,快出來迎迎你二老姨、你二老姨夫和你葉子舅、葉子妗子,還有你小堂弟!” 一個頭上扎著大黑辮子的少女從屋內沖了出來,探頭一看,十分嘴甜地喊,“二老姨,你們來了?” 孫二英盡力想從衛添喜身上看到一點兒當年那個小丫頭的影子,卻怎么都看不出來,連聲道:“喜丫頭啊,你真是越長越好看了,當年臉上還帶著點兒嬰兒肥呢,二老姨抱著你的時候,就感覺抱了一個白面團子,現在都長這么大了,你還記得二老姨不?” “記得記得,葉子舅現在還能弄到核桃不?蓉城這邊雖然也能買到核桃,但不如葉子舅從林場里弄出來的山核桃好吃,當年吃了可多你們家的核桃哩!”衛添喜故意這么說。 孫二英樂了,“小丫頭還記得核桃呢!有,這次給你們背了一麻袋呢,葉子,趕緊把核桃拿出來,喜丫頭還惦記著這口核桃吃呢,這都多少年了……不過咱那兒的核桃是真的好吃,喜丫頭,你想吃給二老姨打電話啊,二老姨給你郵過來?!?/br> 衛添喜就是那么一說,她才不是真的惦記核桃,憑這個大家都記得的話題瞬間就拉近了距離,不然十多年不見,再親的親戚也隔得不親了。 衛老太把剪刀放到葡萄架下面的石桌上,走過來拉起孫二英的手,嗔了衛添喜一眼,“馬上就要念大學的人了,整天還惦記著一口吃的……” 關系自然而然地被拉近,衛老太就帶著葉家人回屋子里逛了一圈兒,領著孫二英和葉家兒媳從廚房參觀到臥室,從臥室溜達到客廳,羨慕得孫二英眼睛都直了,“姐,你們家搬過來后,就住上了這么好的房子?” “對啊,搬過來之前,大柱就給買好了,我們搬來的頭一天就住進來了。哎,到底是住了十多年,這屋子都被住的破舊了,原先比這個還要亮堂許多呢!” 衛老太從抽屜里摸出一大串鑰匙來,同孫二英說,“二英啊,你們大老遠來一趟不容易,多住一段時間再回。我昨兒就把你們住的地方給安排好了,在隔壁院子里,我帶你們過去看看?!?/br> 孫二英再次傻眼:“隔壁院子?姐,你到底買了幾處院子?這么大一處還不夠???” “哎,說來話長,慢慢同你說?!?/br> 衛老太領著孫二英一家繞過種滿豆角的菜地,撩開一篇爬山虎藤蔓,露出一個小門來,鉆過那小門就是一個大院子,大院子里的小洋樓與衛家住的小聯排大同小異,沒多大區別,但院子里的差別可就大了。 這個院子里是帶著一個水塘的,估摸著是原先主人家養魚的地方,被衛老太改成了養鴨子的地方,衛老太在水塘邊用秸稈編了個小籬笆,在籬笆里圈養了十幾只肥肥胖胖的鴨子和大白鵝。 因為這院子平日沒人來,衛老太也顧不上美觀不美觀了,直接把院子里所有露出土面的地方全都種上了小麥,如今冬小麥已經全都抽了芽,放眼放去,入目全是嫩綠色,看著極為舒暢。 衛老太踩著鋪好的石子路走到小洋樓前,拿鑰匙開了門,從棗紅色的鞋柜子里拿出一些布拖鞋來,放到門口,自己先換上一雙,又叮囑孫二英們說,“二英,你們都換上拖鞋吧,這是前幾天我讓國健去蓉城新買的,你們記住,在屋子里的時候就穿拖鞋,不容易臟了地,如果要出屋子,那就換上咱平時穿的鞋,不然這屋子里的瓷磚太亮了,蹭臟一塊兒都覺得難受,想要里里外外打掃一遍,沒個三天做不完?!?/br> 孫二英的目光落在衛老太腳上那雙玫紅色的襪子上,她看的眼睛都直了,“姐,姐,姐,你這襪子真好看,擱哪兒買的?” “蓉城勞動大樓里,一塊二一雙,棉的,穿在腳上可舒服了,就是不怎么耐穿,三個月就穿破了,還好不貴,一年到頭也就花個五六塊錢?!?/br> 衛老太是真的不覺得一塊二買一雙襪子貴,不談其他,肥皂廠的工人一個月都能掙三十多塊呢! 但孫二英聽了卻覺得不是個滋味,她生怕踩臟地板遭衛老太嫌棄,趕緊脫下鞋來,結果那個大拇腳趾頭上破了的洞就這樣猝不及防地露了出來,她趕緊把拖鞋套上,同衛老太說,“姐,一會兒用一下你們家的針線,我襪子上破了個洞,得補補?!?/br> “補啥補?我那兒還有沒穿過的新襪子,有玫紅的,有牛毛黃的,有天藍的,一會兒挑不同顏色的給你送一些過來。國康那個傻小子上次領了工資之后,直接給我買了一包襪子,估計我埋到土里也穿不完。我天天換著顏色穿,一禮拜七天都不帶重樣兒的!” 孫二英被衛老太這種奢侈的作風嚇了一跳,“姐,你說你那么鋪張浪費干啥?襪子買多了,那是國康的一片心意,你不能嫌棄,但你可以把襪子給你四個兒媳婦穿啊?!?/br> “人家才看不上我的襪子呢,她們都笑我穿的是老年人襪子,她們喜歡什么咖啡色還是米白色那種時髦的,還喜歡襪子上帶著點兒花的,就連喜丫頭都不穿我這襪子,那丫頭年紀輕輕的,就只穿白襪子,你那破襪子別補了,我給你十來雙吧,你也不嫌硌得疼?!?/br> 孫二英沉默許久,說,“姐,你們家都是怎么掙錢的?原先咱們兩家差不了多少啊,怎么感覺你們家搬來這邊之后,突然就富得流油了?別的不提,就這院子,我估計一般人干個百十年都掙不來吧,你們家怎么還買了兩套呢?教教我發家致富的法子唄,幫襯幫襯葉子?!?/br> “哎,其實也沒啥,我不是同你說過么?那‘軍中綠花’牌的肥皂廠是我們家技術入的股,每年分成都能分不少,前些年部隊需要用現錢,就拿這些房子同我們抵了分紅?!?/br> “你剛剛說錯了,不是兩套,出門看到的這一排都是我們家的,不過我們家目前還用不上,等國健、國康他們兄弟七個都成家的時候就派上用場了?!?/br> 衛老太一想到自己每年秋天都得掃這么一大排院子里的枯葉就頭疼腰酸。 她是腰酸,孫二英是心里酸。 人比人,氣死人??! 孫二英不想繼續這個話題,就故意打岔問,“怎么不見二柱和蘭子他們幾個呢?剛剛在你們住的那個院子的時候就沒有見著,他們是出去買東西去了?” “買啥東西啊,都上班去了!蘭子、春芽和翠芬現在在部隊炊事班當掌勺大廚,原先二柱、三柱、四柱在部隊里養豬養雞養鴨養鵝,后來肥皂廠缺人,他們兄弟幾個現在都在肥皂廠上班做事?!?/br> “他們兄弟四個沒啥文化,但勝在踏實,也都爬到領班的位置上了,一個月掙個百八十塊不是問題,大丫現在是肥皂廠的主事主任,她腦子精明,幫襯著二柱、三柱和四柱,反正養家不是問題?!?/br> 孫二英酸的牙都要掉了,她估摸著自己要是再聽下去,絕對會酸的滿身老陳醋味。 “對了,二英,你究竟是怎么一個打算法?要不你們也扎根在蓉城這邊得了,咱姐妹倆互相幫襯著,讓他們小一輩兒的人也互相幫襯,不說別的,葉子和他媳婦兒都進肥皂廠去上班,一個月少說也能掙一百塊錢呢,吃吃喝喝過日子肯定不愁?!?/br> “這幾年肥皂廠效益好,發的工資一年比一年高,指不定過個兩三年就漲成三四百了……你好好琢磨琢磨,要來的話趕緊回家遷戶口去,我這邊有空地方給你們住,你們要買一套小聯排也行,錢先欠著,慢慢還,我不催,你們也不用急著還?!?/br> 孫二英心動了,她扭頭看葉老頭,這種大事還是得葉老頭做主。 葉老頭抽了兩口旱煙,說,“這太麻煩你們了吧……” “麻煩個錘子!都是一家人,說什么兩家話?葉老頭你別說話,我知道你這人,同意就是同意,不同意就是不同意,你要是不同意,剛剛肯定就拒絕了。搬過來吧,我讓大柱給你們辦理一下戶口手續去,你們直接把戶口從頭道溝遷出來,然后落戶蓉城吧!” 葉老頭嘿嘿直笑,“那我就不說什么客套話了,蓉城這邊確實比咱頭道溝好了不知道幾百倍,搬過來吧,等清明過了我們就搬,不準備回去了,院子啥的就都賣了,然后清明上墳的時候同家里的老人說說,兒孫不孝,要出去打拼了,讓他們多多諒解一下,往后有機會就回去燒點紙,沒機會的話就勞煩他們多跑跑路,咱在蓉城給燒?!?/br> “成,你替我到你姐夫墳上和老衛家的祖墳上也說一說去,孩子們都挺有出息,他們就別見怪了,逢年過節我都在家里給他們設了牌位,被走錯路給繞迷瞪了?!?/br> 第66章 孫棟梁同愛國生產大隊的老百姓拍著胸脯保證說葉家一定不會搬走的時候有多么篤定, 孫二英和葉老頭找他去遷戶口的時候, 他的臉就有多么疼。 “葉嬸兒,葉叔,怎么你們也不想在咱頭道溝待了呢?你們同我說說, 衛家究竟搬到了什么地方, 有那么好么?讓你們轉了一圈兒之后就不稀罕咱頭道溝了?!睂O棟梁邊磨磨蹭蹭地寫遷戶口證明,邊問。 孫二英的話匣子打開, 噼里啪啦說了一大通,“人家那兒比咱頭道溝好?哪兒都好!那邊是南方, 我們去蓉城之前,在咱這邊穿著厚棉襖都凍得撐不住, 到了那邊之后, 地上的水都結不了冰?!?/br> “咱這兒的冬小麥剛掐尖出頭,人家那邊的小麥都已經兩個手指頭高了, 還有就是那邊的環境, 刮風都是輕輕柔柔的刮,哪像咱這邊, 北風呼呼的吹, 臉都快給吹爛了?!?/br> “棟梁啊,你是不知道我姐在那水土好的地方養了十年之后身上出現了多么大的改變, 我們姐妹倆站一塊兒,人家看著比我年輕二十歲, 細皮嫩rou白里透紅, 說是姐妹, 人家還比我大幾歲,但如果給舊社會的人看,絕對把我姐當成是養尊處優的大戶人家貴太太,而我就是那上不了臺面的粗使婆子?!?/br> 孫棟梁不信,“葉嬸兒,你少拿我尋開心?就算那蓉城的水土再好,還能讓人給返老還童了?衛大娘早些年吃的苦多,經歷的磨難也多,人看著顯老,怎么可能比你還年輕了?” 孫二英急眼了,“你這臭小子,我騙你干啥?騙你給我記工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