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書迷正在閱讀:別來無恙、斂財人生[綜]、他只喜歡我的錢、銀狐倉鼠的佛系穿書日常、玄學大師是山神、陛下總想碰瓷我、同時收養男主和反派以后、我搶了白月光的恩寵、男友總會變成恐怖片BOSS[快穿]、瞎子女配撩反派(穿書)
想到這兒,惜翠上手抹了一把,抹到了一手的汗,手下的溫度更是燙得不正常。 來不及多想,惜翠趕緊跑到屋外去喊人。 瓢兒山上的土匪雖然綁了衛檀生,可沒打算讓他死。 她一開腔,沒片刻,小茅屋里就來了人。 來人被屋里的氣味熏得倒退了一步,往地上吐了口唾沫,沖惜翠使喚道,“愣著干什么?抱出來啊?!?/br> 穿越成一個猛男也有穿越成一個猛男的好處,就比如現在,她抱起衛檀生就跟拎起了只小雞仔一樣,毫不費力。 惜翠沒處理經驗,只能把衛檀生抱到大槐樹的樹蔭下,讓有經驗的人上手。 幾個大漢又是掐人中,又是潑水的,折騰了好半天,衛檀生眼睫顫了顫,才終于悠悠轉醒。 陽光順著枝葉間隙灑落在地,光影明滅,搖搖曳曳。 男童失了焦距的眼,茫然地眨了眨。 昏昏沉沉間,只看到一個袒露著胸懷的黑臉大漢,正一臉驚喜地俯看著他,一雙牛眼瞪得就像銅鈴。 “誒!你醒啦?!” 第2章 檀奴(衛檀生) 衛檀生醒了。 頭很重,四肢發軟。 胃里翻涌著,惡心得厲害,他全身上下燙得就像一塊烙鐵。 很渴。 他費力地睜開眼。 入目不是陰暗惡臭的茅屋,而是明晃晃的日光與斑駁的樹影,像極了他在家中看書看累了,趴在軒窗下小睡了一會兒,剛醒來的時候。 衛檀生怔愣愣地想。 他似乎做了一個很長很長的夢。 在他十歲前,他確實如同置身在一場遙遠而虛幻的夢境中,始終落不到實處。 他很聰明。 自他懂事起,身旁的人無不如此說。 “郎君是頂頂伶俐的?!?/br> 夸贊的話說一兩次倒還好,聽得多了,他就感到厭煩了。 書頁上的文章略掃一眼他就能記住。 當兄弟姐妹們還在辛辛苦苦在記誦的時候,書中內容他卻已經倒背如流。 整個府上都在贊嘆他的聰穎。 但他卻常常覺得無聊。 他出生京城衛家,先祖曾官至兩朝太傅。 衛家雖算不上什么皇親國戚,但也是世代書香,詩禮簪纓。衛家家中子嗣一向單薄,傳到他父親衛宗林時,家中已顯露出些衰敗的頹勢。衛宗林和他幾個兄弟在朝中高不成低不就,故而整個衛家都指望著小輩們能有出息。 衛檀生他打小就斬露出了過人的天資,不論做什么,都比其他兄弟姐妹快上一步。 衛宗林對他寄予了振興衛家的厚望。 他的生活是與書籍和戒尺為伴的。 旁的兄弟姐妹聚在一起打嬌惜,吹叫兒,他正坐在碧紗窗下念書。 所謂的振興衛家,其實衛檀生也不太懂。 他從出生到現在,一直都是乖乖地聽從家中的安排,并未有任何異議,父親要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他身子骨一直不太好,家里人擔心他過慧早夭,將他管束得嚴嚴的,有許多事他都不能去做。 衛老夫人信佛,干脆將他寄拜在菩薩名下,起了個小名為檀奴,又為他在空山寺點了一盞長命燈,常常帶他去聽寺中了善大師宣講佛法。 衛宗林也請了教習師父教導他武藝騎射,希望把他身子骨養得壯實一點。 每天早上,京城里就會有和尚、頭陀敲著鐵牌子,繞著巷陌,沿著人家,一路念著佛號報時。 而他起得比他們還要早一點,他要早早地起來念書做功課。 全府的人都在寵著他,用他們的方式在對他好,但衛檀生卻覺得膩味。 因為長輩偏心的緣故,其他小輩也不愛和他一起玩,有意無意地將他冷落在一邊。 衛檀生其實一點兒都不在乎。 他好像天生就對其他人生不出一絲感情?;ú?、人畜在他眼中都是一樣的,沒有什么不同。 之所以聽長輩們的話,僅僅只是因為他們是“長輩”,而書中教導要尊敬孝順長輩。 衛檀生其實很不喜歡衛宗林。他對他的喜愛全都來源于他的聰穎和順從。興致來的時候他逗弄他一番。當他稍有違背的時候,他就黑了臉,狠狠地教訓他,用一些冠冕堂皇地話來壓他。 他也不喜歡娘,因為她更偏愛大哥,每天只知曉首飾胭脂,或是和二房三房的人爭來爭去。 在他五歲的時候,三房的五meimei養了一只貓,她特別喜歡,每天都抱著不撒手。后來,不知怎么地,貓跑了出去,正好跑到他練箭的場上,讓他練箭的時候射死了。 她哇哇大哭,抹著眼淚直要他賠。 衛檀生無動于衷地看著,有點困惑。 他不明白她為什么哭得這么厲害,她曾經養的一盆花死了,也沒見哭得這么兇。 對他而言,貓和花和人,似乎并無太大分別。 衛老夫人怕他難受,特地把他叫到身邊安慰他。 “這貓是上輩子罪業太重,這一世才投生做了畜生。它今日被你射死,是冥冥之中的定數,你如今也算是幫它從畜生道中解脫了?!?/br> 這是衛檀生第一次接觸到關于死的概念。 他對自己的祖母一直存有兩分敬畏的心思,當然不是畏懼于她在衛家的地位,而是畏懼于她身上和他完全不同的氣息。 那是“老”、“病”與“死亡”。 正如佛陀出游迦毗羅城時所見。 為了哄他,衛家人又買來了時下正流行的磨喝樂。 金縷衣青紗裙兒的磨喝樂小人兒,嗔眉笑眼。 其實,他曾經也期盼過能和旁的兄弟姐妹們一樣,有這些小玩意兒玩。 但當他真正擁有后沒多久,他卻厭棄了,價值千錢的磨喝樂被他隨手丟棄在了角落里。 衛老夫人見他如此,便讓他抄經,說抄經能定心。 于是,他就從《金剛經》抄到《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再從《妙法蓮華經》抄到《百喻經》。 但究竟看進去了多少,衛檀生自己都不大清楚。 等到他十歲那年,衛宗林因為替罪臣說話,被官家遷怒貶謫到青陽縣。衛檀生跟著他一起。還沒進青陽縣地界,卻被瓢兒山上的山匪給擄走了,他寡淡無味的生活這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畢竟年紀小,就算再聰明伶俐,碰上這種事當然也會驚慌失措。 他知道,他要跑。 他計劃了第一次逃跑。 可惜他太盲目也太自信,當真以為自己是全天下最伶俐的人,非但沒有跑出去,反倒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他左腿被打折了。 接下來的事,衛檀生記不大清了。 腿傷了之后,他一直是昏昏沉沉的,處于半夢半醒間,有時候,他甚至覺得自己要死了。 沒人搭理他。 他們只把他鎖在這個茅屋里,吃喝拉撒都在一處。就像對待狗,想起來的時候就有一頓飯吃,想不起來,就得餓肚子。 而那偶爾大發慈悲丟進來的飯菜,不比豬狗吃的要好多少。 衛檀生極其高傲,或許是受了衛宗林的影響,與其讓他像條野狗趴在地上,吃碗里的狗食,他寧可不吃。 他的身體變得越來越虛弱,幾乎是一腳已經踩近了鬼門關。 可他卻沒死成。 迷迷糊糊間仿佛被人兜頭潑了一盆冷水。 他睜開眼,便看到有個山匪瞪著雙牛眼,一臉驚喜地望著他,不知道是在高興什么。 像佛經里貌丑無比的修羅。 身上也很臭。 這么沖的味道鉆入鼻腔,衛檀生嫌棄地別過頭。 第3章 困惑 衛檀生剛醒,一伙人也不敢接近他,就讓他靠著樹干休息。 他整個人濕漉漉的,身上的穢漬被水一澆,更難聞了,熏得周圍幾個人都不愿在這兒多待。 照顧衛檀生的工作,自然而然地落到了輩分最小的惜翠身上。 幾個人走前,還囑咐了一句,“老六,其他的你不用管,別讓這小子死了就成?!?/br> 瓢兒山上的山匪,大部分都是瓢兒村里的人,前幾年青陽縣大旱,村子眼看活不下去,一幫流民才結了寨,靠打劫奪舍為生。 寨里的個個都是從人吃人的地獄中爬出來的,見慣了易子而食這種事,再說,自己也不是沒吃過人,早就沒了什么良心可言。 衛檀生這幅模樣,在他們眼里根本算不得什么,不值得他們費任何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