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節
可是,除了豁出性命執行任務,接受訓練之外,軍人也是有血有rou的普通人,網民朋友卻特別喜歡對“我們游戲工會里面有個當兵的”“沒想到軍人也有空玩switch”之類的話題大驚小怪。 這不怪網民,韓訓也很詫異。 隨便說說的火柴神力,竟然要他寫出來看看,換誰也不信這是長空影視中心能做出的決定。 還好,韓訓沒有被詫異沖昏頭腦,他的憑空捏造的超能力故事,絕對是比不過經驗豐富的董編和楊編的劇本。 因為,他們才是專業的軍事題材編劇,隨手寫出來的軍人,都比他的柴火符合軍人形象。 于是,韓訓收拾好筆記本,又出了門。 他決定從零開始,重新了解全然陌生的軍人。 第75章 楊編的名字叫楊正偉,名字一聽就非常偉光正。 他對韓訓的到訪, 并沒有多詫異, 還給韓訓泡了一杯茶。 “楊老師,我想向你學習怎么創作軍人主角的劇本?!?/br> 面對韓訓的誠懇求教, 楊編露出一個淡淡的笑意,戲謔的問道:“我還以為你按邱主任的要求, 去寫超能力火柴人了?!?/br> “超能力劇本適合科幻想象類,不適合軍旅類, 這點基本常識我還是有的?!?/br> 也許是韓訓的態度不錯, 楊編的表情溫柔很多,他說:“我看過你寫的劇本, 是劇本,不是電影?!?/br> 電影高票房源于故事打動人心,韓訓的劇本總是可以直戳觀眾的軟肋,不提高雅和低俗,至少每一個人都能在韓訓的故事里找到熟悉的影子。 這個影子可能是自己,可能是期待的生活或者世界。 然而,韓訓的視角是平民化的,充滿了對平凡生活的渴望, 即使在《曠世救援》這樣號稱中國軍人為主角的劇本里,他表現的是主角們在“軍人”外殼下, 平民英雄的壯舉。 “你確實不懂軍人?!睏罹幷f:“我寫了二十多年的軍旅題材,都不敢保證自己懂得軍人。這次的電影任務我會勸勸邱主任的,學習就算了, 浪費時間,還是去創作你的高票房新電影吧?!?/br> 韓訓覺得楊編對他有一些淺淺的排斥,其實在長空影視中心,他這樣的外人,確實格格不入。 但是,他仍舊說道:“學習不會是浪費時間,既然邱主任說要把我的名字放在新電影上做宣傳,那我肯定不能當一個掛名編劇什么都不做。當然,我來創作軍人形象,顯然不夠資格,但是我希望能在劇本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要不然,以后媒體采訪,問我為這部電影做過什么準備,難道我告訴他們,我只是掛了個名字,到長空影視中心混吃混喝?” 楊正偉無法拒絕坦誠的人,而且這個人只是希望學習學習,并沒有上來趾高氣揚,仗著自己寫過幾部電影就敢指點江山。 可是…… 楊正偉盯著他,沉思片刻問道:“學習可以,但是陸軍學院的所有資料都涉及機密……你父親他……” “洗錢,被抓了,畏罪自殺,我沒有認為他做得正確?!表n訓輕描淡寫說完父親的時候,非常不喜歡他們這種抓住父輩過錯追根究底的習慣。 他神情嚴肅的強調道:“楊老師,我簽過保密協議了。如果你覺得我連基本的保密協議都無法遵守,那就算了吧?!?/br> “不,我不沒有不相信你?!睏钫齻フf,“涉及秘密的地方,對身份背景的敏感程度都一樣,在長空影視中心,所有聽過你名字的人,都會聯想到你父親的事情?!?/br> 楊正偉喜歡輕松愉快的劇本,至少從劇本里,他沒有感受到韓訓有負面情緒。 劇本里的主角總是陽光正派,正如韓訓本人一樣,明明被人奪走署名權,也沒有仗著那個和某些人的關系,對同行實施打擊報復。 單憑這一點,楊正偉對韓訓的印象不錯。 僅僅是不錯。 一想到韓訓在會議上提出的超能力構想,他又會皺起眉頭。 楊編說道:“你的風格不適合寫正統的軍旅題材,靠想象寫出來的超能力電影也許受歡迎,但絕對不是長空影視中心的風格。我們的創作從來沒有考慮過受不受歡迎,因為軍人的天職不是受歡迎?!?/br> 來到陸軍學院的每一天,韓訓都被對方擺在對立位置,強行開展教育訓話行動。 韓訓甚至覺得,他們是特地借著劇本的事情專門改造自己的,免得自己受到父輩影響走入歧途。 韓訓說:“軍人的天職不是受歡迎,但是任務命令你們必須受歡迎,你們也必須圓滿完成任務要求吧?!?/br> 楊編失笑道:“對,當天職與命令沖突的時候,我們選擇完成任務。這樣,我給你開個單子,你去學院圖書館里去借。你是一個優秀的編劇,看完這幾個片子,應該就懂電影里需要什么樣的軍人了?!?/br> 頓時,韓訓想起了自己的大學導師。 他指導學生不喜歡灌輸純理論的東西,而是開一堆觀影清單,要求他們站在編劇角度寫觀后后感。 然而楊正偉推薦的影片,韓訓根本沒聽說過,《號角聲聲》《記憶》《斷崖》《鋼鐵般的意志》一看名字很容易回憶起那段艱苦的歲月。 清單特地用了長空影視中心的專用信箋,還讓韓訓去找邱主任簽字蓋章。 而邱主任往清單上又加了一部《第三十六面旗幟》。 他說:“拿給管理員幫你找,這些東西記得不要外傳?!?/br> 不能外傳的東西,韓訓從圖書館借出來都有一種久違的緊張感。 跟借了不可說電影要做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似的。 韓訓期待的打開第一部 《號角聲聲》,樸實的音樂響起來,濃重的歷史厚重感就出現了。 這是一部紀錄片,講述了陸軍的前世今生,紀錄片的拍攝年紀……可能比他年紀還大。 伴著尖銳的旁白聲音,一幕一幕黑白老資料過去,沒有現代紀錄片淺淡的藝術手法,純屬記錄當年的事情,作為資料存檔。沒有劃重點的刪繁去簡,只是單純的從頭到尾,將每一次陸軍部隊的改變錄制下來。 韓訓看了看疊成一摞的碟片,只是《號角聲聲》都有七張光盤。 這種窩在寢室看碟的既視感……韓訓仿佛回到了久違的校園生活。 然而,他還是拿起筆記本,認真的寫起記錄。 紀錄片看起來比電影、電視劇枯燥,完全寫實的記錄,很少有美化的描寫,再加上年代久遠的拍攝手法,簡直看得人昏昏欲睡。 韓訓必須看一會兒,就停下來換換腦子。 《號角聲聲》居然真的從1930年開始,一直講到拍攝的那一年,韓訓都放棄用筆記本一條條寫記錄,而是挑重點,歸納總結了。 撐過了一部超級枯燥的紀錄片,后面幾部反而顯得有趣很多,至少旁白的聲音是韓訓熟悉的腔調,畫面還能給出一些新奇的軍備,勾起韓訓的好奇心。 看完楊正偉推薦的紀錄片,韓訓找到了它們不顯于世的原因——除了《號角聲聲》,后面的都是記錄的失敗。 對外播放的軍政相關紀錄片,從來不會記錄失敗。 而這幾部嚴謹外傳的內部資料,詳細講述了經過艱苦卓越的戰斗,最終失敗的任務。 韓訓都能想象到學院講師們,用這些紀錄片當成反面教材來教學的樣子。 劃重點、記清楚,任何的失誤都會造成這些結果。 在這方面,長空影視中心倒是和觀眾喜好達成完美一致。 報喜不報憂。 能夠成功播出的影片、電視、紀錄片,都是體現出軍人們驍勇善戰、無往不勝的勵志故事。 等到專業的內部培訓,再拿這些失敗的記錄當作教訓、希望后人能夠引以為戒。 韓訓習慣了觀看成功的紀錄片,現在看起失敗紀錄,產生了不少悲春傷秋的感慨。 無情且冷漠的影片,每次說出的失敗任務,都代表著犧牲。 不同于渲染死亡氣氛的悲情電影,紀錄片連旁白的聲音都顯得和機械一樣冷酷無情。 最后,還剩下《第三十六面旗幟》。 韓訓做好了心理準備,等待看一場漫長的死亡記錄,卻沒想到,這是一部短片。 三十六面旗幟,代表的不是三十六次榮譽,而是三十六次遺憾。 無法聯絡上的隊友,消失的信號,判定為失蹤的隊友名單。 伴隨著新聞上輕描淡寫的文字記錄和“圓滿完成任務”,這個紀錄片寫下的是從陸戰部隊平靜離場的戰士。 沒有真正的主演,有時候只有旁白。 偶爾會出現戰士的親屬,面對鏡頭眼神茫然的講述他們的記憶,更多的時候只是出現宿舍、cao場、軍裝的空鏡頭。 這根本連紀錄片都算不上,只能算記錄。 當走到最后一個短片的時候,進度條已經支撐不住了。 韓訓神情緊張盯著畫面,然而面前一片漆黑—— “幺陸幺陸,我是……” 聲音戛然而止,只剩白色字幕安靜顯示著。 畫面沉默了大概三秒,緩緩升起了這部短片制作人的名字:邱燁斌。 一個人的獨立制作、親自旁白,加上了白色字幕,像極了影視學院大學生的畢業設計。 韓訓默默的看著制作人的名字消失,碟片播放完畢,心里一片茫然。 短片名字叫做《第三十六面旗幟》,可第三十六個短片,只有六個字的斷片音頻。 韓訓覺得自己眼前有一根明晃晃的魚鉤,持桿的人正是邱燁斌。 姜太翁釣魚,愿者上鉤。 那這個鉤,他上還是不上呢? 韓訓糾結的躺在椅子里,腦子里全部都是紀錄片,很想寫觀后感。 一支部隊的創立和發展,經歷了漫長的戰爭歲月,有著數以萬計的犧牲,越接近現代,犧牲變少,卻更加的沉重。 他的心里翻來覆去思考的,不是無法阻止的歷史車輪,而是《第三十六面旗幟》。 特地用第三十六來重點標注最后一個記錄,卻短得猝不及防。 不知道想了多久,韓訓才拿起手機,猶豫著要不要聯系邱燁斌,去咬他那只空鉤。 結果,他在手機發現了一條未讀消息。 徐思淼:我很想你。 三天前。 學院沒有切斷他的通話權利,但韓訓盡量避免去撥打電話,免得聽到徐思淼的抱怨和責怪。 沒想到,徐思淼一改常態,不僅沒有糾纏不休,還悄悄的發短信過來,一點兒響動都沒有。 韓訓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曾經囂張無比的徐思淼,什么時候對他這么小心翼翼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