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節
想想皇上表錯了情,太后氣得鐵青卻又不得不接受的臉,她不禁抿嘴忍笑,幸災樂禍。 “皇上放心,臣妾這就讓點星親自去太醫院,請最好的御醫為太后調理身體,一定有效?!?/br> “思月辦事,朕向來放下?!?/br> 謝黎瞧見她嘴角小小的梨渦,捧了一句,不舍道:“朕先走了?!?/br> 沈思月眼中笑意殘留,含笑福身,帶著宮女們一起送行。 “恭送皇上?!?/br> “別送了,歇著。晚些時間,朕再來看思月?!?/br> 謝黎原本不想這么早就離開棲鳳閣,只是忽然想起原主留下許多政事等著他處理,他本來就不熟悉這些東西,再不多花點心思,第一封奏折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批出來。 而且,原主以前對沈思月的態度太差,幾乎是步步算計,他忽然態度大變,沈思月心里不會感激,只會懷疑。 比如剛剛讓她一起南郊秋獵,她想到的不是謝黎浪子回頭,而是覺得謝黎想要她手上僅剩的宮權,雙方利益交換。 這可不好!謝黎心道,還是循序漸進的好,讓沈思月慢慢適應。 …… 御書房。 謝黎看了一些以前的奏折,又翻了翻還未批閱的奏折,結合記憶,對宣朝有了初步的印象。 宣朝于百年前建立,歷經三代皇帝,謝黎是第四代。 先帝晚年糊涂,做出不少錯誤的決策,導致國力衰退,所以宣朝目前的情況并不算太好,西北有游牧民族虎視眈眈,南夷有亂民聚眾造反,江南富庶之地、才子之鄉,更是官僚勾結、亂像叢生。 好在先帝臨走的時候良心了一把,沒有坑兒子,給謝黎留下兩個顧命大臣——一文一武,文有方丞相安業,武有沈將軍定國,就算原主能力弱,六年時間,這宣朝也漸漸好起來了。 只要原主不作死,百年之好,說不定還會在史書上留下明君的稱呼。 可惜…… 在前世的記憶里,原主偏偏作死了。 大約是三個月后,南夷亂黨和當地官員勾結,沖擊州城,起兵作亂。 沈將軍出發平亂,原主動了歪心思,故意拖慢提供糧草的時間,導致供給不足,沈將軍冒險出擊,不幸中了陷阱,意外戰死城墻前。 后來朝廷另外派人平亂,在強大的朝廷面前,亂黨這群烏合之眾也收拾了??墒鞘ド驅④?,趁著冬月到來,漠北的游牧民族趁亂偷襲關城,連屠三城,宣朝失守…… 謝黎沉著臉思考了一會兒,決心先改變這件事。 他敲了敲桌子,讓人叫方丞相和沈將軍進宮。 半個時辰后,兩位顧命大臣來了。 其中方丞相年級較大,已經六十五歲,沈將軍好一些,也有五十五了??吹剿麄?,謝黎一邊叫人上座,一邊在心里為以后煩惱,這繼任者可不好挑啊。 坐定后,沈將軍先詢問:“皇上叫臣等什么事?” 謝黎挑出一封奏折,嚴肅道:“幾個月前,朕就聽聞南夷有亂黨,可是現在也沒收到捷報,可見當地官員十分無能。朕每次想到,晚上都睡不安寧,不能再姑息下去。沈將軍,不知道你有沒有推薦的人選,可以帶兵出征?!?/br> 沈將軍來了精神:“皇上,臣愿親往南夷!” “不行!”謝黎有些無奈,放軟了語氣道,“沈將軍你勞苦功高,好不容易回京,在家休養就好。南夷這種小事,何必要你親自出馬?!?/br> 他就是為了留下沈將軍的性命,才打算改變前世軌跡,提早平息叛亂。 如果讓沈將軍去,這件事就沒有意義了。 沈將軍為難了一下,絞盡腦汁思考:“那就叫我小徒弟豐都去,他在我手下鍛煉多年,也該出去見見世面了?!?/br> 豐都這個名字有些耳熟,謝黎想了想,想起那個在沈將軍死后,接手平亂南夷一事的小將似乎就叫豐都。 這個小子倒是個人才,前世只用了兩個月就鎮壓了南夷。 謝黎點點頭道:“一聽名字,就知道此子堪當大任,而且沈將軍的目光,朕也十分信任,此事朕允了!命他即刻收拾行李,點齊親兵,前往南充領兵,平息南夷叛亂。待到凱旋之日,朕為他設宴慶功?!?/br> 小徒弟有機會立功,沈將軍大喜,跪地道謝:“謝皇上信任?!?/br> “沈將軍不用多禮,快起來?!?/br> 謝黎露出一點無奈的表情,扶起他道:“沈將軍是朕的岳父,平時不用行這樣的大禮?!?/br> 沈將軍露出“士為知己者死”的激動表情:“皇上……” 謝黎有些好笑,又安撫了沈將軍一頓,想了想,看向了方丞相。 方丞相打了個寒顫,不情愿地問:“皇上找臣何事?” “丞相,朕最近身體不太舒服,奏折又太多,有些批不過來,不知道丞相能不能為朕分憂?” 方丞相皺眉,退了三步,拱手道:“皇上,臣不敢逾越?!?/br> “丞相誤會了?!敝x黎忍不住笑,“朕不是讓丞相來批奏折,而是要和丞相商量,朕打算設立內閣,以后雞毛蒜皮的小事就交給內閣來處理,大事拿不定主意的,再交給朕,這樣一來,也不用當心朕一時頭腦發昏,延誤政事。不知道丞相覺得這個想法怎么樣?” 方丞相一聽來了興趣:“不知道內閣具體是什么?” 謝黎簡單地說了一下內閣的制度,以及設立內閣、司禮監和加強言官權利的想法。 內閣制度的建立,可以大大加強君王手上的權利,確保謝黎對朝廷的改變能夠如臂揮使,不過,一旦內閣建立,丞相手中的權利會受到極大沖擊。 還好方丞相年級大了,早就有告老還鄉的想法,又忠君愛國,并不在意這些種種。他隨口提出幾個問題,也是為了內閣制度完善而出謀劃策。 等到謝黎解答了他的疑惑,他點點頭,贊同道:“臣以為內閣可行,只是具體的措施還要商量?!?/br> 謝黎微笑:“朕找丞相和沈將軍來,就是為了商量啊?!?/br> 在座三人,都是站在宣朝權利頂端的,只要他們三人一致同意,這件事就板上釘釘,所以商量這種改變朝廷制度的事情,也只需要他們三人商量就行。 方丞相一頓,似乎聽明白了謝黎的潛臺詞,抬起頭,打量著謝黎,目露贊賞:“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皇上長大了?!?/br> 這才是帝王應有的霸氣,說一不二,從容雅量。 不糾結陰謀詭計,不耽于婦人之手,堂堂正正用人格魅力來吸引手下追隨,他就是天子,權掌天下,獨一無二,無需任何人置喙。 方丞相忍不住感嘆:“僥幸不負先帝所托,臣終于有臉面去見先帝了?!?/br> 謝黎淡淡一笑,沒說什么。 過了一會兒,等方丞相情緒穩定了,他繼續提起內閣制度。 這一次,方丞相不再以隨意的心態應付,而是全身心投入進來,認真地提出建議。他是百官之首,看問題比謝黎這個皇帝看的透徹,句句說到點子上,沈將軍在一旁,聽不明白,卻也知道要維護兵部和軍中的利益,時不時插上一句。 三人討論得熱火朝天,十分激烈,午膳直接在御書房用了,吃過東西,繼續討論。 一直到申時,有人在御書房外喧嚷,才打斷了這場激烈的小議會。 “皇上,皇上,貴妃娘娘不舒服,請你去看看?!?/br> 沈將軍一愣,先閉了嘴,沉著臉盯著外面。 這幾年的大部分時間,沈將軍都在漠北守城,卻也知道女兒在宮里失寵,皇帝偏寵麗貴妃的事情。他忠君愛國,沒有想過這是皇帝對沈家的戒備,只以為皇上貪戀美色,移情別戀,因為忠君的概念深入心底,倒也不敢怨恨,只是對著麗貴妃這三個字,不免遷怒。 “皇上,后宮不能干政……” 謝黎皺了皺眉:“姬公公,帶人教教他規矩?!?/br> 一直捧著茶水侍候的姬公公應了一聲,無聲出去了。 過不多時,回來輕輕道了一聲:“皇上,處理好了?!?/br> 謝黎滿意地點點頭。 不過也多虧了小太監叫嚷,他才發現天色不早,看著兩位上了年紀的重臣,放軟了聲音道:“內閣一事茲事體大,不是短期內就能定下來的,兩位大人年事已高,不如先回宮休息,明天再繼續?” 兩人對視了一眼,答應下來。 走出御極殿,沈將軍的腳步慢了一些,看著方丞相走遠,他沖著謝黎行禮道:“皇上,臣在漠北五年,許久沒見皇后娘娘,不知道能否……” “國丈放心,下個月的南郊秋獵,思月也會一同前往?!?/br> “這就好?!?/br> 沈將軍松了口氣,對著謝黎非常感激,再次跪拜,才起身離開。 謝黎站在原地,看著兩位老臣遠去,臉色變得冷漠。 “姬司,那小太監你弄去哪了?” 姬公公趕緊上前回話:“小的將他壓出去跪著了,皇上可要見他?” 謝黎淡淡地笑:“他在外面吵嚷,難道不知道朕在和兩位愛卿談論政事嗎?” 姬公公嚇得腿軟:“皇上,小的叮囑過侍衛,侍衛也和他說過,是他不信,非要吵嚷?!?/br> “將人帶上來?!?/br> 姬公公趕緊下去了,不多一會兒,提了一個小太監上來。 小太監是麗貴妃身邊的紅人,也算是宮里不能得罪的半個人物了,向來跋扈張揚,來到御極殿也不收斂。 現在被收拾了一頓,看著老實多了。 謝黎坐在榻上,打量著他,問道:“貴妃叫你來,是干什么的?” “皇上,娘娘身子不舒服,想求皇上過去看看……” “不舒服就叫太醫,叫朕做什么!”謝黎居高臨下看著小太監,“她有病還要朕過去,傳了病氣給朕怎么辦?她一個小小的妃子,擔得起這個責任嗎?” 小太監在麗貴妃身邊六年,第一次遇見這種情況,驚呆道:“皇上……” “把人壓回去,問清楚是不是貴妃的意思。如果不是,就是這小太監自作主張,打上二十大板?!?/br> 謝黎冷笑:“朕倒要看看,從今以后,還有誰敢在御極殿喧嘩!” 第50章 殺雞儆猴,御極殿一瞬間安靜下來。 姬公公上前,領命而去,半個時辰后,從麗貴妃的痕止殿回來,跪在謝黎面前。 謝黎閉著眼問:“如何?” “貴妃娘娘說了,她身體不舒服,怕將病氣過給皇上,不敢叫人去請皇上,此事全是小太監自作主張?!奔Ч冻鲆粋€同情的眼神,“所以小的命人將小太監送去慎刑司,打了二十大板?!?/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