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節
書迷正在閱讀:同桌你清醒一點、同時被五個男人追求、地獄游戲[無限]、千金歸來(穿書)、等你下課、無腦rou文求放過!、相公輕點疼、反派王妃不佛系(穿書)、勾引禁欲刑警隊長(1v1 SC)、是她招惹他的
說句實話,這兩條路都不是沈立軒想走的,他上班會開個不停,下班了也拿著報紙文件什么的坐在沙發上研究。 胖胖年紀小,還不到上幼兒園的時候,沈國忠昨天才打過來電話,說是想他重孫女了,今兒一早 ,接人的車就停在家屬樓下了。 沈立軒舍不得她,這小沒良心的,躲在保姆的懷里咯咯笑,小人精似的,還勸自己爸爸要尊老愛幼。 不讓她坐車車回沈家老宅就是不尊老愛幼。李梅梅給收拾了一大包吃的玩的用的,放在后備箱里讓帶走。 沈家這一輩,目前就胖胖一個孩子,她又長的玉雪可愛,誰見了都要愛上幾分,每次回去沈家老宅,不待上半個月一個月的,那邊的長輩是不肯放人的。 送走大胖閨女,家里就剩下夫妻倆個,好不容易等到沈立軒下班,想過個二人世界,偏偏他又一言不發的坐在沙發上看報紙。 李梅梅把飯菜擺上桌,她這些日子不忙,鉆研了幾道地方菜,今天的晚餐,都是她精心準備的,有一道竹筒雞,屬于云南菜,工序復雜,花了兩個多小時才做出來,另外的幾道,三絲干巴菌同樣屬于云南菜,萵筍拌白rou和韭黃帶絲湯卻屬于浙江菜。 兩個人吃三菜一湯也足夠了。 她把圍裙解下來,招呼沈立軒過來吃飯,“老沈,別看了,先過來吃飯?!?/br> 一張大圓桌,夫妻兩個挨著坐了,沈立軒先嘗的就是竹筒雞,才吃了一口,眼睛就亮了,忍不住豎起了大拇指,“好吃,雞rou鮮嫩,還帶著淡淡的竹子香氣,滋嫩軟糯,風味獨特?!?/br> 李梅梅得意洋洋的挑了挑眉,“竹筒雞最好的原料是鮮竹筒和仔雞,仔雞好找,鮮竹筒卻難找的很?!?/br> 江州區無竹,鮮竹筒來自什么地方昭然若揭。 沈立軒只是笑著多夾了幾筷子菜,并未追問下去,他等著枕邊人把秘密和盤托出的那一天。很多年前,她以一本外文版的gcd宣言救他于危難之中,那時候,他就隱約感到她的神秘。 數年夫妻生活,他們幾乎日日同床共枕,再深的秘密,也總是在不經意之間漏出端倪。 李梅梅隱晦的看了看沈立軒的臉色,心里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正在逐漸彌漫,她也不清楚自己究竟是想要他追問還是不追問。 身懷天大秘密,誰能值得信任,這世上的好多東西都經不住考驗。人性,是最不能考驗的東西。 沈立軒及時岔開話頭,“胖胖前幾日一直叫嚷著要吃雞rou,今兒個倒是她沒口福了?!?/br> “小胖丫頭回了沈家,要吃天上的龍rou,恐怕爺爺也會給她弄來!他們啊,就是太寵孩子,”說著,李梅梅直搖頭,“你這個當爸爸,可得拿出嚴父的譜來,要不然,非得寵出個混世魔王不可?!?/br> 沈立軒俊朗的臉上泛起笑意,“是是是,遵命,孩他娘!” 一頓飯吃了將近一個小時,等李梅梅把碗筷都洗好收拾起來,沈立軒又在拿著報紙看了。 她知道丈夫在為什么煩心,深思熟慮之下,還是把自己的想法和他說了:“老沈,我有個關系還不錯的大學同學不是去了美國嗎?前幾天我收到她寫的信,說是人家美國人發明了一種電話,是移動的?!?/br> 沈立軒放下報紙,“我看過有關報道,一家名叫摩托羅拉的公司發明生產了移動電話,你有什么想法?” “我就是覺得,科技才是第一聲生產力,旅游業發展起來,當然是可以帶動地方經濟發展,但是,江州區就算建的再好,就缺一樣東西,那就是底蘊,和人家那些動不動就能數出來幾千年歷史的城市根本沒法比,你說建工業城市,江州有鋼還是有鐵,礦產資源豐不豐富?” “再者,工業帶來的污染也是一個大問題,金山銀山要,綠水青山就不要啦?” 沈立軒繼續問:“你的意思是發展移動電話?” 李梅梅點頭又搖頭:“老沈,你信不信,以后咱們國家這么多人,人人都能用得起移動電話,家家看得上彩色電視機,小轎車也不再是奢侈品,再過二十多年,就連買東西都能足不出戶,你別看我說的跟天方夜譚似的,牛頓一開始提出萬有引力定律的時候,不也有人當他瘋了嗎?” 前幾年,她爸媽給家里裝電話的時候,跑了無數趟電信局,光是初裝費就花了一大筆,還殺了雞宰了鴨,請人家吃的飯,奶奶捂著胸口直哎呦,這再過十幾年,就是后人想象不來的事情。 “這個世界你希望他是什么樣子的,他就是什么樣子的?!?/br> 她這番話,是站在一個未來人的角度說的,再過幾年,國內開通了移動通信,廣東省就會開始流行一種叫做大哥大的移動電話,磚頭似的,拿在手里極不方便,許多大款卻趨之若鶩,還有人花十幾萬就為了買一個靚號。 更有甚者,雇人給自己拎電話,這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未來二十年,國內財富榜上前幾名,不是干房地產的,就是干房地產的,把地皮從政府手里買回來,蓋上商品房再高價賣給老百姓,富了一大批人的腰包。 各省的首富,有煤老板,有賣洗發水發家的,就是沒有干高科技的。 這和國情有關系,卻也是個怪現象,就連李梅梅自己,開的也是日化廠,做的是實業,她對自己有自知之明,靠著系統和不斷改良的產品方子,慢慢的把日化產品做精做好,也算是自己重活一遭給社會的一點貢獻。 真要創辦高科技的公司,她不行,但她希望那些有真材實料的人能少走些彎路,不要到了最后,理解這些人,欣賞這些人的,都是些外國企業。 沈立軒工作和生活分的很清,但是,自己老婆這一席話還真是說到了他的心坎里,高科技?軍用的東西是高科技,民用的東西就不能發展高科技了? 咱們國家最大一個特點,就是人多,十個人里頭挑不出一個有才能的人,一百個人一千個人里頭能不能挑出來? 現在發展這個,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教育斷層之前受過教育,國外留過洋的好些人還健在,他們腦子里那些知識就是無價的,寶貴的財富,只要給他們足夠的資金支持,未嘗不能把知識變現。 如果有可能的話,她也希望能夠把系統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沈立軒開會,就提出幾點,發展科技,開辦學校,發展大學教育,返聘一些專門人才。 支持的有,反對的也有,但是要是這個東西初見成效了,反對者未必不會變成支持者。 江州開發區現在不屬于大江縣管,也不屬于大江縣所屬的市管,是省里直接管轄的,辦大學的資格,按理說是沒有的。 但是沈立軒之前的一個同學,有這方面的能耐,牽線搭橋的,給爭取到了一所大學的分校,這就很好了,一步一個腳印踏實的走,五年之內,未嘗不能建一所正兒八經的大學。 李梅梅這些天呢,也沒閑著,她從學校辭職的時候,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甚至還有前幾屆學生的家長,聽說她不教學了,都準備了禮物,好些都是學生們親手做的,代表著心意。 她也沒什么能幫得上大家的,但是捐一座圖書館的錢還是有的,以寒梅日化廠的名義,蓋房子什么的都好說,就是該選購些什么書,讓她著實費了些神。 文學類的不用說,這個好選,關鍵是科學一類的書,她不了解這個,到處咨詢,問了不少人。 下午的時候,和胖閨女通了個電話,又往書單里添了些童話書,考慮到這些學生大部分都是農家子弟,又往里加了些農學方面的書,有國內的,也有她的同學們翻譯的國外的書,甚至還私心的往里加了些在系統里購買的,稍微超前一點的書,不多,也就十幾本,這個東西多了她也說不清。 但是,只要有一個人把這些東西看懂了,她的苦心就沒白費。 作者有話要說: 又餓了,可惜家里沒有泡面了。。。 第131章 小周 今兒下午, 趙衛紅給閨女兒子都通了電話。 說的什么事呢, 她老人家要去廣州參加展銷會,問給孩子帶什么東西。 在電話里就說了:“孩子的衣服鞋子,我和你爸一人給買兩身, 我聽人家說, 南方的衣服花樣多的很,趕緊的, 把尺碼發給我……” 匆匆的就掛了。 家具廠的生意好的沒話說,去年的時候,趙衛紅又在家辦了個加工作坊,賣包裝好的香腸臘rou, 還給自己注冊了個商標, 叫什么“老鄉牌”。 兩口子一人一攤子事業, 都干的不錯。錢嘛,那是不差的。不然不會說出給每個孩子買兩身衣服鞋這樣的話來。 李大妮兩口子陸陸續續的,趕在計劃生育之前又生了兩個孩子,家里三個孩子。李二妮呢,生了兩個兒子。李四妮和李梅梅一樣, 生了一個孩子。這些個孩子加起來就七個,每個人都買一遍花的也是真不少。 李梅梅給大江縣高中建的圖書館也很快就建好了,里頭的書也到位了, 李四妮給雇了個卡車,拉了一車書就來了。 老校長很懂得投桃報李,給了寒梅日化廠一個名譽館長的位置, 李四妮搶著去當了,還參加了剪彩儀式,這個也沒人和她搶。 親jiejie來了這邊,李梅梅這個做meimei的,自然是要好好招待的。 李四妮不是一個人來的,還帶著她的兒子小周 小周比胖胖小幾個月,長得虎頭虎腦的,一進屋就嚷著要找jiejie玩,胖胖昨天從首都回來,帶著一大堆那邊的親戚給買的東西。 孩子之間也是有社交的,小周見了胖胖,張著手就抱了上去,樂顛顛的在jiejie臉上啵了一下,引來胖胖很是嫌棄的一個眼神。 李梅梅給兩個孩子系上圍兜,給桌子上擺著她自制的水果夾心溶豆,草莓味軟糖,奶片還有蝦條薯條這些適合小孩子吃的零食。 胖胖愛吃零食,她除了在系統里買,更多的是自己琢磨一些健康營養的小零食給孩子解饞。 兩個孩子手舞足蹈的就跑了過去,小周是從來沒見過這些,胖胖雖然經常吃,但是大人都給她限量,平時都過不了癮。 李四妮和三年前比起來還是沒有什么變化,頭發燙成大卷披在腦后,嫵媚又精干。 她捻了一顆溶豆放進嘴里,眉歡眼笑道:“這個好吃!還是我妹子手巧,等姐走的時候,你把這些都給我裝點,以后小周哭,我就拿這個哄他?!?/br> 小周長的和他老子周連勝就像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從產房抱出來的時候,娃的奶奶看了老半天,說這就是個縮小版的周連勝。 周家人沒給孩子取小名,就是小周小周的叫著。 李梅梅白了她一眼,“古人說了,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以漁,我把方子給你抄一份,回頭孩子想吃了,你再給他做唄,多大點事兒?!?/br> 四妮越過沙發,像小時候那樣戳了戳李梅梅的額頭,“你傻不傻,聽沒聽說前段時間首都有個做烤鴨的,把自家祖傳的方子賣了二十萬,這些東西,值錢著哩!” 說的是前些日子報紙上說的一件事,首都有個人家里被偷了,警察一問,才知道丟了價值二十萬的金條。 這家人不顯山不漏水的,哪來的這么多錢,鄰居往外一傳,隔天報社就上門了,原來這家男主人祖上開烤鴨店的,留下一個祖傳方子。 不知道是他祖上哪一位長輩的徒弟的后人,千方打聽找上門了,花了二十萬把方子買走了。 李梅梅就道:“人家那個方子,是經過祖輩多少人錘煉出來的,我這個,就是瞎折騰出來的,愿意用心思的,都能弄出來?!?/br> “要不,你把你那些方子抄一份給我,我回頭鼓搗鼓搗,看能不能開個食品加工廠什么的?!币彩莻€半開玩笑的話。 成,費不了多少事,愿意鼓搗就鼓搗去! 沈立軒中午回來的時候,飯菜已經做得差不多了,就等著他了。 他先叫了姐,洗完手挨個抱了抱兩個孩子,才進了廚房,幫著往出端菜。 今兒來了客,李梅梅親自下廚,保姆打下手,做了八個菜一個湯,天南地北的風味都有。 五個rou菜三個素菜,分別是鍋包rou,糖醋排骨,鮮蘑蒸雞,冰糖玻璃蝦,尖椒嫩牛柳,香菇菜心,辣炒土豆絲,麻婆豆腐,湯是酸湯魚。 還給兩個孩子煮了鴛鴦雞粥。 小周吃的肚兒滾圓,拉著李梅梅的衣擺不松手,小嘴糯聲糯氣:“小姨,我給你當兒子好不好?” 胖胖不樂意了,嘴噘得都能掛油壺,“我才是我mama親生的孩子,你是姨媽生的,我mama才不要你當兒子?!?/br> 小屁孩兒,親生不親生的倒是分的很清。 第二天一早,四妮就帶著小周回首都了,走的時候,小周還挺不樂意,在胖胖臉上親了好幾口,還說過兩天就來看她。 李梅梅把分廠選在靠近運河的地方,這個廠子,她的打算就是制造中高檔護膚品和彩妝,眼瞅著有錢人越來越多,舍得捯飭自己的女人也越來越多。 咱們這個,打的旗號就是留住青春留住美。 光建廠子和實驗室,近三年日化廠賺的錢就都投進去了,她還高薪在母校挖了幾個生物學還有化學的博士,又是許諾分房又是許諾成果出來了給買車,把人給帶到這小地方來了。 說句實話,現成的護膚品方子她手里也有,是從系統買的,還建實驗室的目的就是打算一邊生產一邊研究。 她手里的方子主打是中藥護膚理念,內服外調的那種,研究室主要方向還是西方那一套,什么微量元素,酵母的。 開發區這里,從區政府開始輻射,商業區里規劃的有服裝批發市場,步行街,美食街,文化區里建的有學校,圖書館,醫院,郵局,銀行,再有就是工業區,什么紡織廠果汁廠礦泉水廠還有一些小加工企業已經落戶了。 再想規劃高新技術區,就得往外規劃了。 沈立軒拿著地圖,研究了小半天,才去了書記辦公室,也不多廢話,開門見山的就道:“您看,這個地兒您有什么想法?” 地圖上是屬于臨縣的一片人工湖。 什么想法,人家的地盤他能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