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節
他們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憑什么他們就要擔驚受怕,時刻擔心親人的安慰,害怕自己的工作牽連家人,都是一樣的年紀,他們走在一條黑暗的道路上,他們明白踏上這條道路是為了光明,可在光明來臨前,他們卻不得不背負起其他人的重擔,負重前行。 幾天后,警局內部會為這些犧牲的緝毒警察準備追悼會,江誠等人的遺體也會在追悼會后火化,到時候他們的骨灰就會被盛放到林勇手中的這個骨灰盒中。 可說是追悼會,除了犧牲警察的至親,以及警務內部人員,其他記者、群眾均不能參加這次追悼會,這也是為了保護犧牲的緝毒警察家屬,因為毒販都是窮兇極惡的,一旦緝毒警的身份曝光,即便他已經死了,他們的家人依舊會受到兇殘的抱負。 明明是英雄,他們卻不能擁有姓名,沒人知道他們的犧牲,烈士陵墓也沒有他們的墓碑,不論是生前還是死后,他們都只是無名的英雄。 林勇他們在走上這個崗位的時候,就做好了充足的心理準備,可他們沒辦法要求他們的親人和他們一樣大公無私,舍生忘死,現在看著呂秀哭的那樣傷心,林勇甚至不知道該怎么勸慰。 告訴老太太江誠死的光榮? 別逗了,恐怕他們更希望自己的家人普通平庸的活著,也不想要這份看似榮光,卻壓的他們喘不過氣來的榮耀。 江流還是木木的,只是他的目光被骨灰盒上蓋著的五星國旗吸引住了,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骨灰盒瞧。 他不知道這塊紅布下面的骨灰盒將要盛裝什么東西,也不知道三個月前倒在血泊里的女人和他是多么親密的關系。 他的腦海中可能還沒有爸爸mama的概念,所以當他失去他們時,也不會產生悲傷的情緒。 林勇隱隱覺得,或許身為星星的孩子,這是他的幸運,也是他的不幸吧。 ****** 在icu搶救的三個瀕?;颊咧杏袃蓚€沒有搶救過來,因此追悼會上出現的是九張黑白照片,以及九具保存還算完好的遺體。 其余重傷患者,只要還能夠下床的,全部到場。 和哀樂一塊響起的,還有那些犧牲者家屬聲嘶力竭的哭嚎聲,倒是江誠的遺體邊上靜悄悄的,呂秀和丈夫王援東站在遺體旁,表情木然呆滯。 雖說是女婿的追悼會,可呂秀并未帶外孫過來,因為他的身體情況不適合出現在這樣的場合,旁人雖然覺得兒子不出席父親的葬禮不好,可礙于呂秀現在是江流的監護人,也默認了她的決定。 對比其他幾位犧牲者的家屬,呂秀和王援東顯的太過冷漠了,這讓一些參與追悼會的內部人員有些不滿,但了解內情的人,又覺得情有可原。 畢竟呂秀夫婦和江誠之間的紐帶只有王若與,而王若與又是因為江誠而死,兩人去世的時間太接近,恐怕這對老人的淚水早就已經流干了,再也哭不出來了。 很快就到了火化的步驟,正當幾個穿著制服的警察抬著江誠的遺體準備火化的時候,呂秀忽然動了。 她沖過去,掀開了蓋在江誠身上的五星紅旗,然后重重地扇了他一巴掌。 全場嘩然,離呂老太太最近的林勇想也不想就沖過去阻攔。 “你起來啊,你裝什么睡呢,為女兒就是受你牽連被害死的,你還沒還債呢,你憑什么死呢?!?/br> 呂秀整個人撲在江誠的遺體上,雙手不住的捶打他的胸口。 “你不是最厲害了嗎,你抓了多少毒販?你救了多少家庭?你為什么不能救救你老婆,為什么不能想想你兒子!你成了烈士,可誰記得你啊,五年、十年、二十年,你連塊碑都沒有,除了我們,誰會真的記你一輩子呢?” 三個月前,看到女兒的尸體時,呂秀是恨這個女婿的,她無數次懊悔當初自己的態度不夠強硬,沒有阻止女兒和他在一起。 可這種情緒只是人在激動情況下的不理智想法,除了對女婿的工作有些挑剔外,呂秀對江誠真的沒有任何不滿意的地方。 “江誠,你起來啊,你兒子才多大啊,你有沒有想過,我和你爸年紀都多大了,我們能護著他幾年,安安還沒叫過你一聲爸爸,你怎么就甘心躺在這兒呢?!?/br> 呂秀拖著長長的鼻涕,眼周早就一片泥濘,她凄愴著詰問著不動不動的人,任憑林勇和王援東怎么拖拽,她就是掙扎著站在江誠遺體身邊,不肯離去。 “老婆子,夠了,讓小江好好走吧?!?/br> 王援東哀求地看著妻子說道。 而林勇也反應過來,剛剛老兩口淡漠的反應并不是因為他們不傷心,而是因為太傷心了,以至于根本就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現在呂秀這種奔潰癲狂的反應,恰好證明了這一點。 “不夠,我得問問他,他怎么舍得拋下安安,怎么舍得拋下我們倆個老的,我們已經沒有若與了,怎么能,怎么能再一次讓他也走呢?!?/br> 呂秀覺得太不公平了,她的女兒打小善良溫順,一只螞蟻都舍不得踩死,還時常救助流浪貓狗,呂秀不求福報,可沒道理還落得那樣一個下場吧。 而她的女婿呢,她就是一個普通老太太,可也知道緝毒警察那是英雄,做的都是拯救萬千家庭的大善事,結果好人沒有好報,現在冷冰冰地躺在她眼前,再過不久,就要被送到焚化爐內。 “老婆子,讓小江安安心心地走吧?!?/br> 王援東抓緊老婆的胳膊,眼神直勾勾地看著她,加重了音量。 “小江去下面陪若與了,你知道的,咱們姑娘膽子小,在下面沒準正受欺負呢,小江下去了,就能護著咱閨女,他可是英雄,是人民警察,這一次,他會保護好咱閨女的?!?/br> 似是安慰老伴,又像是在安慰自己。 “江誠啊,你安心走吧,我和你媽陪著安安呢,你放心,我們兩個老的,一定會教會他喊爸爸mama的,你和若與就安安心心的等著,會的,一定會有那一天的?!?/br> 王援東聲音艱澀地說道,他不敢哭,不敢落淚,因為接連失去了女兒女婿,他就是家里最后的頂梁柱了,要是連他都塌了,又有誰能護著他老伴,又有誰能夠護著他的安安呢。 “走吧?!?/br> 王援東緊緊抱住掙扎的妻子,沖著幾個扛著遺體的警察點頭示意。 江誠的遺體被送到了焚化爐中,直至完全看不見后,呂秀徹底奔潰,坐在地上,止不住地哭嚎。 ****** “呂阿姨,你不用擔心,其實普通學校也能夠招收安安這樣的孩子,不過在他八歲上學前必須要足夠的干預式治療,如果他的恢復情況到達預期,我們這邊也是建議孩子能夠去普通學校,這樣也更利于他融入到普通孩子當中,對他的病情也是有改善的?!?/br> 因為從禹州市搬到了徐州市,呂秀經過多方考察,給外孫重新選定了一個口碑不錯的治療機構。 現在安安已經快七歲了,他的月份小,可再過一年半的時間也到了上小學的年紀了,在這個問題上,呂秀很糾結,不知道外孫能不能在普通小學就讀,也不知道普通小學和特殊小學之間,該如何抉擇。 好在治療機構的老師不錯,知道呂秀的煩惱后給予了回答。 “不過如果安安要就讀普通小學,入學之前要把孩子的情況如實告訴老師,這樣也有利于老師在之后的教育過程中采用更合理的方式,而且一般來說,普通學校有義務接受自閉癥等情況特殊的孩子,每一個學校都是有一些名額,通過抽簽將孩子隨機分配到班級里,誰也不能剝奪孩子正常上學的權利?!?/br> 除非孩子自閉癥情況十分嚴重,不然很多專門治療兒童孤獨癥的醫生老師都會建議孩子去普通學校念書,盡可能讓他融入普通孩子的生活。 因為接觸時間短,這個老師還不知道江流的具體情況以及干預式治療后的變化,只能就自己知道的給予呂秀一點建議。 “對了呂阿姨,能冒昧問一下安安的爸爸mama嗎,這些日子好像一直是你和叔叔接送安安上下學?!?/br> 孤獨癥孩童的家庭氛圍很重要,這也是老師冒昧詢問的原因。 “安安的爸媽意外去世了?!?/br> 呂秀眼中閃過一絲傷痛,因為女婿的特殊身份,她甚至不能告訴身邊人他們的真正死因,只能用意外兩個字掩蓋。 “對不起?!?/br> 那個老師慌張地道歉道,呂秀擺了擺手,她知道老師不是故意的。 在和老師溝通了一下外孫的情況后,呂秀向老師告辭,準備先去附近的菜市場買菜,在外孫下課后,正好過來接他回家。 而那個老師在送走了呂秀后,則是走向教室,準備觀察一下這個新轉來的孩子。 一間空曠的教室中,六七個孩子各自占據一塊位置,沉默地做著自己愛做的事。 教室里還有三個老師,盯著這些孩子,預防意外發生。 奚施一眼就看到了新轉來的那個孩子,對方并沒有擺弄什么玩具,而是直勾勾的盯著教室的某個角落。 她悄無聲息地走到那個孩子身旁,順著他的目光看去,那里赫然擺放著一架電子琴。 難道是對琴感興趣嗎? 想到極少數孤獨癥兒童在某些方面的卓然天賦,奚施不由心中一動。 第210章 孤獨癥孤3 奚施走到電子琴旁坐下, 雙手撫在琴鍵上,在溫柔的神情中,一首節奏歡快輕盈的歌曲從她指下響起。 因為突如其來的聲響, 原本安靜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的幾個孩子都抬頭看了眼正在彈琴的奚施,只是他們對于音樂并沒有太大的興趣,在看一眼后再次低下頭, 擺弄自己手里的東西。 而江流不同,自從音樂聲音響起后,他的眼神中就開始注入光彩,他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正在彈琴的奚施, 并且在其他幾個老師錯愕的目光下, 站起身悄悄走到了奚施的身后。 一曲彈閉, 奚施正想扭頭觀察江流的反應,就看到他已經站在他身后, 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她指下的琴鍵。 “想要試試看嗎?” 奚施心中一驚,但她很快就收拾好了情緒,俯下身, 溫柔地在江流的耳邊詢問。 江流沒有說話,眼神依舊凝聚在電子琴上。 “安安來試一下吧?!?/br> 奚施站起身, 將位置讓給了江流。 一步、兩步,這個身高尚且和電子琴齊平的孩子慢慢走到電子琴前,甚至不用奚施引導,他自行做到了電子琴前的椅子上,伸出一只小手, 食指試探著放在一個琴鍵上。 “do——” 略微低沉的琴音響起,小男孩的手被嚇得縮了回來,他的眼睛睜的大大的,似是驚嚇,也似驚喜。 他的眼睛本來就大,這會兒杏仁眼完全睜開了,就跟貓瞳似的,分外可愛。 “do——re——mi——fa——sol————si——” 小男孩將手指重新放回鍵盤上,然后十分認真地,一下一下按動那些琴鍵,直到將電子琴上所有的琴鍵按了一遍。 試完音調后,他深吸了一口氣,將兩只手放在了琴鍵上,然后閉上眼睛。 一陣略帶頓澀,卻完全無誤的琴音響起,江流彈奏的,赫然是剛剛奚施彈奏的那首琴曲。 奚施瞪大眼睛,要知道剛剛她彈奏的琴曲雖然簡單,可也不是一個沒有學過琴的六歲男孩能夠復制的。 難道她真的遇到了一個天才,一個因為孤獨癥所以在音樂方面獲得特殊才能的孩子? 然而江流顯示出來的才能不止于此。 第一次彈奏琴曲的時候,奚施從樂聲中還能夠聽到幾分頓澀,可當第二遍,第三遍音樂聲響起的時候,奚施已經挑不出毛病,面對節奏越發歡快,情感越發豐沛的樂聲,她甚至還得感嘆一句自愧不如。 要知道奚施本身也是過了鋼琴業余十級的,一個初次接觸鋼琴的孩子就能夠彈出另她折服的曲調,這是一件多么令人覺得恐怖的事情。 只是奚施哪里知道,第一遍彈奏琴曲的人確實是原本的江流,可在此之后彈奏琴曲的人,早已經換了一個內芯。 江流就是在這個時候進入到原身身體里的。 他好像來晚了,看著手指下的琴鍵,江流的思緒已然已經飛遠了。 原身很不幸,因為從小就患有這樣的疾病,同時他也是幸運的,因為他的親人從來沒有因為這個病癥放棄他,相反,他們都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這個封閉在自己世界里的孩子走出來,努力讓他感知普通人能夠感知到的喜怒哀樂等情緒。 原身的孤獨癥開始好轉的轉折發生在他六歲那一年,這一年他跟著姥姥姥爺搬家,去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為了能夠更好的為他治療疾病,姥姥呂秀替他找到了一個專門治療兒童孤獨癥的機構,在這里,他遇到了讓他前半生受益無窮的老師,奚施。 這個對一切都漠不關心的孩子對于音樂是特殊的,而奚施正是因為發現了這一點,通過音樂治療原身的疾病。 或許是在音符中感受到了太多太多的情緒,原身變得不那么木然,他開始說話,雖然話不多,即便開口也只是簡單的一兩個字符,他開始有了一些自主的行為,雖然這些行為多數都和音樂有關,但他的改變讓疼愛他的姥姥姥爺看到了他病情改善的希望,為此兩位老人不惜花費大量金錢,幫助他走上那一條他喜愛的道路。 一次陰差陽錯的機會,原身入選了一個音樂選秀節目,在這檔節目中,這個不善言辭卻足夠俊秀的少年一炮而紅,他的孤僻沉默因為外貌的加持,在粉絲們看來就是王子的憂郁,他顯露在觀眾面前的音樂才華更是讓無數粉絲為他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