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節
書迷正在閱讀:種田不如撒嬌、論圣父的垮掉[快穿]、步步逼婚:梟少寵妻入骨、裙上之臣、今日宜喜歡、所有重生者都被我救過、你是一顆甜牙齒、被炮灰的天命之女[快穿]、成為備胎之后我被反派和男主同時盯上了、不秀恩愛就得死
第157章 孤兒院出名 傅蘊安的醫院, 第一天下午就有二三十個患者前來,到了第二天, 來治病的患者的數量就更多了, 光上午就有三十個。 這人數擱現代,看著特別少,但在這個時代, 卻已經很不錯了,畢竟這時候看病貴,醫生賺錢非常多。 就說傅蘊安,現在要找他看診,光診費就要一元二角, 診治過后,藥費什么的還是另算的, 至于動手術那就更貴了。 傅蘊安這樣的醫生, 一天哪怕只看五個病人,這五人光診費,就要給他將近六元,他一個月就能賺將近一百八十元了。 他收費貴, 對患者的態度也就極好,穆瓊第二天中午過去的時候,便看到傅蘊安非常細致地交代一個過來看病的又吐又拉的洋人各種注意事項,又給他開了藥。 其中還包括一樣中成藥。 這中成藥, 是跟傅蘊安合作的那個大藥房賣了很多年的藥,很對這種癥狀, 只是之前他們都是做成藥丸裝在瓷瓶里賣的,現在則被裝進了玻璃瓶,貼上了標簽標明了保質期,看著跟這時候的一些西藥沒什么區別。 這個病人,傅蘊安花了一個多小時診治,還讓助手扶他去病床上躺著,給他喝熱水吃藥,照顧的異常周到。 當然了,病人也付了不菲的診金和藥錢——加起來足足五塊錢。 在沙船廠給人扛沙袋賣苦力的,很多人一個月也就賺五塊。 “看病真貴?!蹦颅偟?,一邊說,一邊把自己帶來的飯菜拿出來,擺在傅蘊安的辦公桌上。 他是來給傅蘊安送飯的。 “如果找別人,會便宜很多?!备堤N安笑道,他們醫院的普通醫生,診費只要兩角錢,是他的一個零頭。 其實窮人得了同樣的病,花幾毛錢在他們那里一樣能治好。 穆瓊和傅蘊安一起吃了飯,這才下樓,下樓的時候,就看到樓下有人在裝電話機。 穆瓊在這個時代,是見過電話機的,但從沒用過,就站在旁邊看了看——若是這電話機好用,教育月刊編輯部也可以裝一個。 跟穆瓊一樣對電話機好奇的有很多人,都興致勃勃地看著,一邊看,一邊還有人出言詢問。 問了裝電話機的人,穆瓊才知道這時候的電話每月月費要十元,一般還只能接聽上海本地的電話。 電話機是掛在墻上的,用之前,要先用手搖一段時間,讓電話通電。它不需要撥號,搖過之后拿起聽筒,直接跟另一頭的接線員報出要打的號數就行,號數上面還要說一個區名,比如南區23號之類。 然后,那一頭的接線員,就會把兩個電話用線連起來,讓這兩人可以通話。 而你找的人,如果正在跟別人打電話,那你就只能等他打完,再跟他連線。 據說,之前上海這邊電話少的時候,連號數都不用報,搖過電話機,直接跟接線員說諸如“平安醫院”,接線員就知道是哪里,直接幫忙接通了。 當然了,民國時期,科技發展挺快的,等到民國后期,這樣的電話機就沒人用了。 這電話機用起來非常麻煩,穆瓊立刻就歇了裝電話的打算。他暫時是用不著的,等以后教育月刊這邊發展的越來越好,倒是可以裝一個。 估計再過兩年,月費也能降低一點。 醫院開了之后,傅蘊安就清閑下來了,穆瓊對此時的醫院,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這會兒的醫院,除了給單獨上門的病人看病以外,還會跟一些工廠之類的地方簽訂契約,工廠那邊固定出每月多少錢給醫院,然后他們工廠的工人若是有病痛,可以直接來醫院診治,不需要另外給診費。 當然了,若是要開藥,那就要工人自掏腰包了。 而這種,也算是工廠給工人的福利。 傅蘊安的醫院,就簽了這么幾家工廠,因此他的醫院完全不用擔心賺不到錢。 穆瓊剛得知這件事的時候,是想幫忙牽線,讓霍英工廠的工人來傅蘊安這里治病的,但想到霍英最近跟那些日本人斗得不可開交,就作罷了。 他怕霍英連累了傅蘊安。 傅蘊安的醫院開的很好,而又過了一天,《流浪記》在大眾報上登完了。 《流浪記》是穆瓊穿越過來之后,寫的最長的一篇小說。 在現代,連載的小說長了,讀者看得不耐煩了,興許就去看別的小說了,但在這時候,因為書少,讀者基本上是不會變少,只會在連載期間越來越多的。 因此這時候的小說家,有時候一部小說,會在報紙上連載個幾年。 穆瓊曾經看過的一部民國時期的奇書《蜀山劍俠傳》就特別厲害。這部引領了后來的武俠仙俠潮流的書光正傳就有四百萬字,還有很多很多的外傳之類,作者從1932年開始在報紙上連載,一直寫到了1948年還沒寫完,因為字數太多,書局跟他算稿費都不用銀元了,直接給他金條。 而作者能這樣,就是因為寫多了,名氣大了,看的人越來越多。 他的《流浪記》也是如此,看報紙追連載的人比追他前面兩篇文的多多了。 現在《流浪記》完結,無數人感到不舍。 “明明還可以繼續寫,怎么不寫了?” “可以寫到豆豆長大,我還想看豆豆結婚生孩子呢?!?/br> “我也想看豆豆結婚生孩子?!?/br> …… 人們議論紛紛。 當然了,也有人覺得寫到這里剛剛好:“豆豆有了個好結局,在這里完結剛剛好?!?/br> “跟著豆豆經歷了大半年的流浪,我的心總算可以安定下來了?!?/br> “如今這個社會,有太多太多的無奈了,豆豆如果長大,肯定會遇到,我不想看到樂觀的豆豆變了樣子,就停在這里好了?!?/br> …… 震旦大學,有很多學生買大眾報看穆瓊寫的小說,看完完結章,一個學生道:“如果真的有書上寫的孤兒院就好了,能讓那些孤兒有一條活路?!?/br> 他周圍的人紛紛點頭。 鄭維新路過正好聽到這話,笑道:“本來就有這樣的孤兒院,你們不知道?” “有嗎?”那個同學好奇地問道。 “當然有?!编嵕S新道:“孤兒院是霍二少開的,之前報紙上報道霍二少的工廠的時候,也提過一嘴?!?/br> “我當時是在報紙上看到了,但我以為這不過是說說?!蹦莻€學生道:“既然真有這樣的孤兒院,怎么只對工廠大肆報道,不好好宣傳一下孤兒院?” “宣傳的太好了,會有很多人故意扔了孩子?!编嵕S新道:“這事也不是沒有發生過?!?/br> 那些人聞言,都是一愣。 鄭維新又道:“如今孤兒院里的孩子已經有一百多人了,我還曾組織班里的同學給他們捐過東西……那里的孩子,都過得很好?!?/br> “霍二少真是仁善。那些孩子都需要什么?我們也是能給他們捐獻一些東西的!”這些學生紛紛道。 鄭維新道:“現在孤兒院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各種御寒的衣物。他們不要花哨的衣服,那不能穿,最好就是給他們你們不要的舊棉襖舊棉褲,另外,你們不要的舊書,紙筆之類,他們也是要的?!?/br> “他們還要紙筆?”這些學生吃驚,普通百姓都是不識字的,這些孤兒院的孩子難道還讀書? “孤兒院的院長會教這些孩子認字?!编嵕S新道,他時常去平安醫院,順路也去過平安孤兒院。 “沒想到還有這樣的地方……能帶我們去看看嗎?”有學生問,其他學生也面露向往。 這當然是可以的,鄭維新帶了一些人,往平安孤兒院走去。 這樣的事情,在很多地方都有發生。 平安孤兒院沒在報紙上打過廣告,甚至連招牌都不掛一個,非常低調,但知道這個孤兒院的存在的人,還是很多的。 至少,那些曾經來采訪過的記者,還有巡捕房的人,就都是知道的。 如今《流浪記》完結,看到豆豆進了孤兒院的情節之后,很多人對孤兒院好奇,這些知道孤兒院的存在的人,就把一些好奇的人帶來了孤兒院。 這天中午,孤兒院里就來了好些人,其中有鄭維新和他的同學,還有幾個記者帶了一些有錢的婦人過來。 今天上午,孩子們的任務是做棉鞋,他們做了很多,到了中午已經超額完成,然后就拿著自己的碗去盛飯了。 四歲以上的孩子,都是自己去盛飯的,盛好飯就乖乖排隊,讓孤兒院的工作人員給他們打菜。 他們的碗很大,是平常人家用來盛湯的大海碗,有些孩子又特別小,讓人擔心他們會抱不勞。 可事實上,所有人都抱得牢牢的。 菜是油渣炒青菜,還有豆腐豬肝羹,每人每樣一勺,鄭維新他們來的時候,孩子們正大快朵頤。 第158章 新書《絲鄉》 夏天天熱, 江浙滬一帶的菜蔬挺少的,反倒是天冷了一些之后, 各種各樣的蔬菜越來越多。 這時節, 青菜就是極其便宜的,自己去鄉下買的話,隨便給幾個銅元, 農戶就愿意把地里的菜全賣了。 豆腐也同樣便宜。這邊的農村,但凡有地的,家家戶戶都會種黃豆。 黃豆還青的時候,可以連著豆莢一起煮來吃,等黃豆老了, 則可以拿來換豆腐。 若是用水泡軟了,加點rou攤上最便宜的豬皮碎豬rou之類煮上一大鍋, 全家還能高高興興開一次葷, 吃個肚皮滾圓。 家家都種黃豆,黃豆的價格自然上不去,再加上一把黃豆能做很多豆腐,豆腐的價格也就不貴。 但豬油和豬肝就不便宜了, 不過這兩樣,在菜里放的并不多,這么加一點,完全就是為了給孩子們補充營養。 穆瓊一直覺得營養很重要, 朱婉婉受他的影響,也很重視這些, 以至于孩子們吃得挺好的。 鄭維新帶來的那些同學見到這一幕,挺吃驚的:“這孤兒院里的孩子,吃的真好?!?/br> “這里看著也干凈?!?/br> “比我想象中的好多了?!?/br> …… 眼前的這個孤兒院,比穆瓊在《流浪記》里寫的孤兒院好太多了。 當然,他們都是有錢人,倒是并不嫉妒,只是有些感慨,然后就好奇地看著這些孩子。 跟鄭維新來的學生,有好些是學醫的,其中一個看到一個四五歲的孩子給自己盛了滿滿一大碗飯吃,忍不住問:“小朋友,你怎么盛了這么多飯?吃的完嗎?”這么小的孩子吃這么多,怕是要把肚子撐壞! 那個孩子抱住比他腦袋大上很多的碗,戒備地看了他們一眼,然后就埋頭吃了起來,最后竟是將成年人都不見得能吃完的飯吃了個干干凈凈。 鄭維新和他帶來的人,看地目瞪口呆。 洪嬸和戚秀芬已經分完了菜,她們同樣盛了飯菜,坐到孩子們中間吃起來。 她們吃得是跟孩子們一樣的,就是菜和飯沒放在一個碗里,分開盛了。 剛才擔心那個孩子吃不完的大學生跑過去,就對洪嬸道:“阿姨,有些孩子吃太多了,他們的身體會受不住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