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節
氣息交換,他嘴里的苦澀渡進來,蓁蓁緊閉雙唇,卻是無用,只能被動的接受他給的一切。 一個吻之后,蓁蓁可憐兮兮地皺起臉,吐了吐舌頭,說道:“唔,這藥也太苦了?!?/br> 楚凌淵氣急敗壞地捏她的鼻尖,“你也知道苦,下次再讓孤吃藥,你便做好一同吃苦的準備?!?/br> 蓁蓁委屈巴巴地從他懷里站起身,揉著鼻尖說道:“時候也不早了,蓁蓁要回去了?!?/br> 她沒敢再提那藥的事,楚凌淵似乎有別的事,也沒有留她,只是派了暗影護送她。 蓁蓁路上又把別苑里發生的事仔細想了想,當時她的臉埋在楚凌淵胸口,那個叫劉頭的差役應當是看不見她的臉。 想到這里,蓁蓁就把那件事暫時放下了。 * 崇光帝下旨搜查太子別苑的事,轉眼就傳進了章太后耳朵里,殿內飄蕩的熏香把章太后的臉色襯得越發暗沉,常嬤嬤將殿內伺候的人都遣了出去,謹慎地開口:“娘娘,章姑娘的死會不會與太子有關?” 章太后盯著香爐上的煙氣沉默許久,說道:“不會,是有人不想太子與章氏聯姻,才安排了這一手?!?/br> 她臉上浮現一抹沉痛,嘆息著開口:“可惜了瑤佳……哀家是不是做錯了?她那性子不喜受拘束,與她姑母別無二致,本就不該進宮?!?/br> 常嬤嬤不忍心,勸道:“娘娘別多想,瑤佳姑娘是被人給害了,她小時候常常跟在您身后,誰都怕您,只有她軟乎乎地叫您一聲姑祖母?!?/br> 章太后眼眶一紅,哽咽說道:“你說的是,她既然叫哀家一聲姑祖母,總不能讓她枉送了性命,無論是誰殺了她,哀家定不叫那行兇之人好過?!?/br> 常嬤嬤怕太后年紀大了,再這般傷身對身體有損,忙轉了話茬:“娘娘,陛下這次對瑤佳姑娘的死如此上心,難道他想通了在向您示好?” 章太后冷笑一聲:“他這么做是想離間哀家和東宮的關系,瑤佳的死,最能從中獲利的便是皇帝,哀家只是沒有證據?!?/br> 章太后的臉色顯而易見地灰敗下來,“想找到證據怕是難了,即便找到了,若真是他,也無法定罪?!?/br> 太后的元清宮里因為親人離世一片死寂,與元清宮相隔不算遠的華章宮里卻一派喜氣。 崇光帝纏綿病榻多年,今日卻像是得了什么天大的好事,竟然叫了樂坊的琴師和舞姬過來,大白日的在華章宮里看歌舞。 帝王興致濃厚地叫小太監給他倒酒,陳何在旁看了半天,出言勸說:“陛下,您的身體不宜飲酒,還是叫他們換茶來吧?!?/br> 崇光帝笑呵呵地擺手:“不必,今日朕高興,這酒哪怕聞著味不喝,也是一種樂趣?!?/br> 陳何皺皺眉,沒再多說。 過了沒多久,只見前門的小太監急慌慌地跑進來,稟道:“陛下,蘇大人就在殿外,他說有急事稟報?!?/br> 崇光帝以為自己的計策成功了,便高興道:“讓他進來?!?/br> 殿外走進一個腳步蹣跚的大臣,蘇大人見了崇光帝連忙跪下:“陛下,臣辜負了陛下的囑托,臣有罪?!?/br> 崇光帝驚訝,隨即心里就是一沉:“你這是何意?朕要你去搜查太子別苑,可搜出什么來?” 他抱了最后一絲期待看向蘇大人,蘇大人以頭搶地,額頭磕在地上發出砰砰的響聲。 “臣罪該萬死,搜查的時候,手下差役一時不慎,被太子發現了,如今罪證和那差役都落在殿下手里,臣罪無可恕?!?/br> 崇光帝手里的酒杯落在地上,發出清脆的一聲,他倒抽了一口氣靠在軟墊上。 “朕不是讓你別驚動太子,偷偷的把罪證放進別苑嗎?” 蘇大人滿臉郁悶:“陛下,臣找到一個空曠的院子,特地看了沒有守衛,以為太子不會出現在那里,就帶人去搜,結果差役放罪證時,正好看見太子在寵幸一女子,這才被發現了?!?/br> 崇光帝聽到最后一句,目光微凝:“你看見那姑娘的樣貌了?” 蘇大人苦著臉:“臣沒看到,或許那差役看到了,但他在太子手里?!?/br> 帝王勃然大怒,顫抖著手把桌上的菜肴和果盤全揮在地上。 “一問三不知,朕要你何用?滾回去種地吧,你刑部的差事,沒了!” 蘇大人屁滾尿流的離開華章宮,崇光帝依然喘著粗氣。陳何搖了搖頭,心道,他早就知道陛下這是昏招,不只抓不到太子的把柄,也無法糊弄太后。 今日安排刑部的人去別苑搜查,精明的章太后一定會懷疑他的用心,甚至懷疑章瑤佳的死與他有關。 陳何心中一嘆,跟了這么個主子,他成日要忙著為他做的糊涂事善后,累的已經是心力交瘁了,可眼下他還不能不管。 陳何猶豫了片刻,開口說道:“陛下,如今最重要的是將殺章瑤佳的事掃尾干凈,此事與太子無關,若硬要攀扯,只怕會弄巧成拙?!?/br> 崇光帝不甘心道:“朕哪里是想把殺人之事往太子身上推,他最近與章氏那老妖婦走的太近了,朕就這么一個兒子,如何能讓他被章氏蒙騙,與朕離心?!?/br> “朕這么做也只是想讓他與太后生出嫌隙,如此一來,他就只能依靠朕,必定不會再拒絕與賀氏的親事了?!?/br> 陳何知道他固執不聽勸阻,只得閉上嘴不再言語。 章瑤佳的死不過一日就在燕京城中傳遍了,她的死因被形容的更加離奇,漸漸的有一個說法在各大世家中流傳。 章瑤佳之所以會死,是因為太子克妻。 及笄沒多久的小姑娘就這么死了,還那般屈辱慘烈,隔天刑部就到太子別苑搜查,雖然沒搜出什么,可也讓人瘆得慌。 這事一出,世家們更不敢將自家的姑娘嫁進東宮了,就連賀氏也是膽戰心驚,幾次三番地向崇光帝通氣,說婚事容后再議。 崇光帝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夜里都睡不安穩,他頭疼犯了,把陳何叫進來。 陳何道:“陛下,還是找個太醫來吧?!?/br> 崇光帝擺手:“朕這是心病,太子的婚事不能再耽擱了,朕一定要讓他娶賀氏女,你去替朕擬旨,朕要賜婚?!?/br> 陳何心中一凜,阻攔道:“陛下,賜婚之事最好問過太子,您忘了上一次……” 崇光帝想到在千秋節宮宴上,自己因為那兩道怪風咳了一個月,又被兒子連夜以性命威脅,頓時有些躊躇。 “朕就不信他真敢弒君……”他說著說著,又想起那個讓自己恨到牙癢癢的女子,問道:“太子和那個葉……葉什么來著,還在一起廝混嗎?” 陳何回答:“葉蓁蓁,老奴聽聞太子常常接她到別苑去,她生辰那日,太子還拿了您寶庫里的一箱子夜明珠給她做簪子?!?/br> 崇光帝大怒:“不孝子,朕讓他回來是整日討低賤女子歡心的嗎?” 他氣的直捂胸口,眼眸一轉,卻想起了什么,說道:“讓此女留在太子身邊,恐怕會誤了大事,朕要把她遠遠地送走,陳何,你有沒有辦法?” 陳何眼皮一跳,他幾乎立刻便回答:“老奴沒有辦法?!?/br> 但他還是低估了崇光帝出昏招的能力,只見衰老的帝王目光詭異地亮起來,精神爍爍地說道:“朕想起來了,再過不久就是萬壽節。西羌每年都會派使臣前來,今年西羌王的原配王后死了,朕就把那個葉蓁蓁遠嫁到西羌去,如此淵兒一定不會再拒絕朕安排好的婚事?!?/br> 陳何呼吸一滯,他已經想象到太子得知一切后會如何震怒。 他不禁暗暗思索,為崇光帝勞心勞力幾十年,他也該想一想自己的后路了。依稀記得,太子那日讓他別再做蠢事。 那他就聰明一回吧。 作者有話要說: 晚安,小可愛們。 第43章 縣主 燕京城的秋日總是格外短暫, 萬壽節前,燕京下了今冬的第一場雪。 章瑤佳的死一段時日鬧得轟轟烈烈,最終抓不到兇手, 也只能平靜收尾, 崇光帝特追封她為縣主, 來平息章太后的怒火。 一到冬日,蓁蓁恨不能像個小動物似的在屋里絮窩冬眠, 她的臥房里炭火足足的, 月竹成日里嫌熱要往外跑, 她卻還覺得冷。 上輩子死在嚴冬臘月, 她骨子里還記得那冰冷徹骨的絕望感, 哪怕用再多的炭火和再厚的棉被,也像是捂不熱自己這顆僵冷的心。 蓁蓁正裹著被子看京城里近兩個月的時新話本, 有人把章瑤佳的死寫成了故事流傳于坊間。寫書的應該是個落魄的舉子,字里行間透露著對權貴的蔑視,他沒用章瑤佳的真名,只是借了阿瑤的化名。 故事說阿瑤雖為世家女, 但不甘寂寞常常帶著婢女去山野郊游。這一日她又去郊游,卻碰上了一個讓她見之傾心的俊美公子,一來二去兩人經常在山間幽會,很快就對彼此情根深種, 也是這時候,阿瑤才發現那俊美公子是個男狐變的…… 故事接下來的走向就恐怖了,男狐愛上阿瑤, 阿瑤卻貪戀浮華要嫁給太子,男狐一怒之下就殘忍地殺了她,并且要向太子尋仇。 蓁蓁看到這里這故事就戛然而止,她皺了皺眉往后翻,卻全是空白,仿佛寫話本的人故意停在這里。 她扔下話本,朝外間喊道:“月竹,這本子就一冊嗎?” 月竹打開門簾走進來,似乎剛從外面回來,身上帶著一股涼氣。她過來拿起話本看了看,說道:“就這一冊,昨日李管事去書坊淘弄來的,奴婢看著破舊還想扔了,姑娘怎么把它找出來看?” 蓁蓁搖頭:“我就隨手一翻,這個話本在書坊里有很多人買嗎?” 月竹:“是吧,李管事說這本賣得緊俏呢,這半舊不新的他還是搶到的?!?/br> 蓁蓁沒說什么,讓她去忙,自己則又把話本翻了一遍。她斂目沉思,這話本來的真湊巧,就在京中謠傳太子克妻之后,這兩者會不會有什么關系呢? 故事中的阿瑤貪慕虛榮,拋棄癡情男狐,實實在在不是什么好女子。是不是有人以此來轉移眾人的注意,讓眾人不把章瑤佳的死聯系到太子克妻上呢? 蓁蓁越想越覺得自己接近了真相,章瑤佳雖說性情驕橫,但終歸沒做過什么傷天害理的事,在此事上更是無辜,她死的那般凄慘,結果到死還要背負罵名。 她是一個豪門世家的嫡女,尚且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只能任由自己成為權力爭斗的犧牲品。那么像自己這樣沒有家世依靠的女子,未來又該有多艱難? 門簾子再次被打開,呼呼的風吹進來,蓁蓁冷的瑟縮一下,把被子又裹緊了些。 月竹再次走進來,臉上難掩歡喜的說道:“姑娘,二爺回來帶了上官給的一籃子青菜,咱們晚上可以涮鍋了?!?/br> 蓁蓁聞言也有些饞,在這燕京城,冬日里想吃到新鮮的青菜可是不容易,世家大族尚且要費一番功夫,她們這樣的小門小戶就更別提了。 蓁蓁從榻上爬下來,走到炭盆邊上,一邊伸出雙手烤火,一邊問道:“爹爹這么早就回來了?” 月竹道:“二爺說衙門沒什么事,就先回來了?!?/br> 兩人正在烤著火說笑,就聽門簾子一響,寒芷急匆匆地進來,明明是凜凜寒冬,她額上卻急出一頭汗。 “五姑娘,宮里來了傳旨的內宦,指名要你接旨?!?/br> 蓁蓁訝異地看向她,不可置信地問:“叫我?別是弄錯了吧?!?/br> 寒芷拉著她在妝鏡前坐下,急切道:“不會錯的,夫人叫奴婢給你重新梳妝更衣,他們也在準備呢,怕你這里只有月竹一個應付不來,才把奴婢派過來?!?/br> 蓁蓁稀里糊涂地上了妝,又換上自己最華麗端莊的一件水藍色鏤金百蝶花錦襖,配一襲石青色褂子,腳下穿了一雙云絲繡鞋。 換完衣裳寒芷催促著她趕緊到前院,蓁蓁去了看見滿院子的人都到齊了,柳氏焦急地頻頻回頭,看見她來,緊皺的眉才松了松。 葉家的人按照規矩跪好,蓁蓁因為要接旨,跪在了最前面,葉鴻生和費氏則跪在她身后。 來傳旨的宦官蓁蓁沒什么印象,她心里正七上八下,猜測著圣旨的內容,就聽宦官清了清嗓子,展開圣旨,念道: “葉蓁蓁端順淑麗,性資敏慧,知書識禮,于千秋節獻五禽戲有功,至純至善,朕甚心喜,著即冊封為明熙縣主?!?/br> 宦官的聲音落下,院中跪著的人卻遲遲沒有反應,蓁蓁努力分辨著宦官說的每一個字,明明拆開了她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但合起來變成一道冊封的圣旨她就有點迷糊。 崇光帝上次在千秋節故意刁難她,而且似乎對她極其厭惡,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會被封為縣主。 雖說是個沒有分封食邑的掛名縣主,但也是個正二品,他們家官職最高的也就是父親,尚且只有三品,以后家人見了她只怕還要尊稱一聲縣主。 蓁蓁跪在地上想了很多,那宦官已經等了許久,于是提醒道:“姑娘請接旨吧?!?/br> 蓁蓁茫然地接了圣旨,等那宦官帶著宮人離開葉府,她還跪著,費氏在身后興匆匆地要把圣旨供起來,去祠堂祭告祖宗,葉鴻生和葉錦程卻是疑慮重重,表情很是嚴肅,高氏最先起身,冷哼著看了二房的人一眼,拽著自家的幾個孩子回房,大伯葉錦元逗留著想跟她說兩句話,蓁蓁卻沉默的不理人。 唯有三房的葉芊芊是發自內心的高興,她過來挽住蓁蓁的手臂,賀喜道:“五jiejie,你真厲害,縣主是不是二品啊,以后見了葉靜怡,她得給你行禮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