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節
晁沖默默端起碗,移到了旁邊。 這周末,蘇妙到達了北部區棗子地。 因為北部區尚未從法務部特勤的執掌下“解放”,出于安全起見,蘇妙沒有帶司令同行。 “我們先去找,您就留在機構和他們聊聊天吧?!背霭l前,蘇妙對司令說。 那個挑刺的小屁孩最近一直來找他,兩個人仿佛較上了勁,一個講,一個挑。 雖然這孩子總氣到司令,但有人理總比一個人寂寞要好,所以,雙方在“溝通”這件事上,都異常的積極。 棗子地坐落在北部工業城市下設的鄉鎮,剛剛下過雪,天氣異常冷。 紀念館坐落在土丘上,刺骨的寒風吹著紀念館前的紅色旗幟,旗幟發出悶悶的聲音,聽起來就冷。 蘇妙鼻尖通紅,卓忘言脫掉大衣,裹住了她。 蘇妙:“你快……穿上?!?/br> 卓忘言說:“我不冷,你知道的?!?/br> 蘇妙:“看起來冷,會……心疼你的?!?/br> 卓忘言笑了笑,拉著她的手:“那就別看我,有我看你就夠了?!?/br> 他的手依然溫暖,蘇妙舒服的打了個哆嗦,由他拉著上山。 晁沖拽高了衣領,有連衣帽卻不能戴,因為帽子里裝著龍鳳。 看見他這個可憐模樣,鳳凰抓緊一切機會嘲笑:“吃檸檬嗎?” 晁沖哼聲道:“他倆產的檸檬,在老子嘴里是蜂蜜味的!” “單身狗的味覺也會變?”蛟龍補刀。 晁沖:“你倆就皮吧,段位太低了,也敢來我這里試刀?老子活了這么久,要是檸檬做的玻璃心,早死千百次了?!?/br> 晁沖拍著金剛心,神色得意。 紀念館很簡單,也就一百來平的面積,冷冷清清的,墻上貼著一些簡陋的畫報,上面寫著關于棗子地經歷的幾次戰役的介紹。 大多數戰役都是抗日戰爭,內戰只有一小塊專區,簡介也是一筆帶過。 蘇妙跟晁沖比對著時間,還是在三行字的簡介中找到了關鍵詞。 “1946年,在我國著名中將王行峰的指揮下,棗子莊駐軍進行了戰略掩護性撤退……” “王行峰?!碧K妙記下,“也就是說,司令所在的連隊,應該是他的兵?!?/br> “王行峰在當時起碼指揮的是一個團?!标藳_說,“我們要找的是連隊,而且是經過幾番交鋒后,只剩十幾人的連隊?!?/br> 蘇妙問紀念館的負責人:“你們有詳細的資料嗎?” 負責人說:“要多詳細?我們這是根據縣志和專家的分析請人寫的,應該沒有錯誤?!?/br> 蘇妙:“誤會了,我們只是想了解的更詳細些,我們在找經歷過這次戰役的老兵?!?/br> 負責人想了想,說:“我這里有當時做簡介時留下的文稿,在旁邊的開水間放著?!?/br> 紀念館旁有個開水間,是紀念館工作人員值班的地方,堆放了許多雜物。 負責人從他雜物室取出厚厚一沓打印紙,臟兮兮圈劃著,字跡又密又小,有幾張還滴著油漬。 負責人紅著臉道:“當時寫簡介也花費了不少功夫,最后請上面的領導來圈劃了重點……所以簡介上沒有過多介紹參加戰役的小兵,領導的意思是,只提幾個軍銜高的讓大家知道就好……” 他把這一沓資料遞給蘇妙,蘇妙翻看著。 頭頂上的紅旗獵獵作響,不一會兒,她的手指就被凍麻木了。 手中的文稿捏了不少,卓忘言說:“我替你拿著?!?/br> “沒事沒事,進屋看?!必撠熑苏f,“外面冷?!?/br> 蘇妙:“誒!” 她看見了關于1946年撤退的詳細介紹。 正要抽出這張,卻不料,一陣風吹來,加上卓忘言伸手過來幫她拿,蘇妙下意識松了手,風把文件卷起,漫天飄揚。 負責人追著跑,眼睜睜看著幾張紙被風卷走,飄向下方的土溝,離他們越來越遠:“糟了……” 蘇妙身邊,忽然揚起一陣煞風。 在蘇妙的怔愣中,卓忘言跳下了山丘。 “卓忘言??!” 卓忘言身后揚起塵土,當塵土散去后,清越的身影出現在半坡,他高高舉著一只手,揚了揚手中的資料。 蘇妙一口氣終于舒了出來:“卓忘言啊……” 他慢慢走回來,莞爾。 “這一張?!彼涯菑堅敿氂涊d著大撤退戰役的資料遞給蘇妙。 蘇妙抱住了他。 “你傻嗎?”雖然知道他不會受傷,也能辦到,可看到他跳下去的那一刻,心仍然緊張的想要吐出來。 卓忘言輕輕摸著她的頭發,說:“有我在,你什么都不用擔心,我什么都可以做到?!?/br> 晁沖扶額,伸手替旁邊的負責人合攏了下巴。 作者有話要說: 文章所有的都是化名,戰役也是,有參考,沒原型。 第108章 荒漠水壺 文稿里只提到了棗子地駐扎的幾個連隊, 蘇妙問了負責人, 計劃拜訪寫稿子的研究員。 幾番周折,總算是在天黑前,約到了這位研究員。 “你好,我是革`命根據地研究所的?!眮碚呤俏荒贻p的姑娘, 看起來和蘇妙差不多大。 “你請坐?!碧K妙說,“我們是星星之火基金會尋找老兵項目的負責人,是這樣的, 我們接受了一個委托, 想要尋找曾經在棗子地和他一同戰斗過的戰友,但是因為對方年事已高, 許多事都忘了, 我們能了解到的信息很有限, 就只有地點和連隊撤退前的大概情況?!?/br> 蘇妙把她抄錄的連隊信息轉給研究員看:“我們去了紀念館,看到您寫的文稿,您了解得多,或許能幫我們找到老人的戰友……” “棗子地當時有三個連駐扎,依然是老番號?!毖芯繂T說,“情況都不好,三個連幾乎全部陣亡, 我們這邊也是去年籌建紀念館時,才在國家檔案館找到了張六一連長1952年寫的回憶錄?!?/br> 蘇妙一愣。 “張……六一連長?” 研究員:“我拍攝的有影印本照片,你看?!?/br> 確實不假,這是經過整理后的回憶錄, 由某參謀團七連連長張六一口述,1946年棗子地戰略撤退戰役的戰況回憶,第一頁就介紹了。 蘇妙把圖片放大后,瞳孔乍縮。 “……犧牲了?”她看到,張六一的簡介中,標記著他犧牲在1952年。 研究員道:“嗯,情況特殊。棗子地戰役后,這位連長和幸存的戰士們又參加了援朝戰,回國后由參謀長帶領,進駐戈壁灘參與了兩彈核基地建設工程……之前,戈壁灘的核基地建設是保密的,前年才公開?!?/br> 蘇妙又是一喜:“也就是說,他這個犧牲年份是虛假的?” 研究員愣了愣,說道:“為什么會這么理解?” “不能說,所以設置了一個假的犧牲年份……” 研究員怔愣:“不是……這個犧牲年份是真實的。張六一連長在1952年參與核基地建設時犧牲,只不過資料是這幾年才公開而已。以前是隱姓埋名保密階段……” 晁沖開口:“棗子地其他的幸存戰士呢?” “根據他的回憶錄,可能幸存的還有三個?!毖芯繂T指給他們看,“這段是張連長回憶援朝戰爭時說的,他說鄧康,陸光明,還有他們的政委,是跟著自己從棗子地打出來的好戰友鐵戰士,他可以死,但他們一定要撐下去?!?/br> 晁沖:“鄧康,陸光明,還有一個政委……” “可能是因為口述的原因?!毖芯繂T說,“有些太瑣碎,最后也對不上。張六一連長跟著當時的參謀長王行峰援朝時,參加的就是著名的下壩嶺戰役??此谑?,他帶領的是新七連,最后活下來的只有兩個人?!?/br> “一個鄧康,還有一個政委?!毖芯繂T說,“大家都提名了,但這個政委卻沒有提名?!?/br> 研究員指著最后一段:“張連長說,參謀長問他們回國后想去哪里,政委要鄧康去上學……你看這段?!?/br> 回憶錄原文中,連長張六一這樣說道:“參謀長說活著的大家都要打起精神,好好活著,加把勁活。他問我們回國后有什么打算,我說,政委說過,讓鄧康上學去。參謀長問我,那你呢?我就說,我和政委跟著參謀長干!王參謀長用力拍了拍我的肩膀,連說了三個好,說,不要辜負他,不要辜負他們?!?/br> 研究員說:“但奇怪的是,這個政委我們不知道是誰,因為當時連隊并沒有政委,如果指的是連隊指導員,那不管是棗子地還是下壩嶺,指導員都犧牲了……” 蘇妙一個激靈,按下心中的想法,問:“關于張六一連長的資料還有嗎?” “沒有了,這是回憶錄最后,根據我們推斷,可能是援朝戰爭剛剛結束,回國前口述給記者的?!毖芯繂T說,“最后一頁的后記是整理回憶錄的記者在1965年備注的,交待了一下張六一連長1952年犧牲在了戈壁灘,為國家兩彈核工業事業獻出了生命?!?/br> 蘇妙咬著指頭,沉思許久,說道:“您能把當初給您看這份資料的軍事檔案館負責人電話告訴我嗎?” 回程路上,蘇妙說:“我有個想法,司令的名字會不會是自己記錯了。他說他忘了連長的名字,其實是忘了自己名字,記住的反而是連長的名字?!?/br> 卓忘言道:“他的姓是真的,衛?!?/br> 鬼王給她看了符。 “我能看到他的生辰八字和姓氏?!?/br> “為什么不能看到名字?” “因為無處能提取他的名字。他自己不記得,周圍也沒有人記得的話,我就無法抓取到?!?/br> “還能這樣?什么原理?!碧K妙好奇。 “魂核……就像你們的電腦信息承載芯片,魂核有出廠時間,也就是你們的生辰八字,名字是出生后主人自己認同的名字,名字會根據自己的意愿刻在魂核的生機中,也會傳播到其他人的魂核中,有生機有名字,我就能知道。司令的魂核受損,生機中只有一個他的姓,其余的名字,都不是他的……” 蘇妙:“我懂了?!?/br> “記住了自己的姓,把一直記在心中的連長名字六一當作自己的名字?” “應該是這種情況了?!标藳_道,“該死,我聞到了悲傷的氣息。蘇總下一步打算去哪?” 蘇妙說:“找到張六一的埋骨地,帶司令去……祭拜戰友?!?/br> 三天后,司令上了柳仁安排的專機。 “破費了……”蘇妙說。 柳仁道:“應該的,這是大家都應該重視的事情,我一直在想自己除了錢財還能幫上什么忙,后來想,我來保障您出行效率吧,這方面對我而言并不麻煩,也不破費?!?/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