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節
張方程想去摸手機看看評價,最后還是忍住了。想也知道彈幕區現在是怎樣的腥風血雨,估計快被屠了。 他斜過眼睛去偷看季知益的反應,對方神色淡淡似乎毫不在意。甚至還笑了下。 張方程也不由感慨,這心理素質是真強啊。 小老板此時脫了圍裙,靠在最后排的墻邊,埋頭用心刷彈幕。 “上節目就好好打扮下吧。還是錢都用來砸,買不起好衣服了?” “穿得休閑也可以的,但這些是什么雜牌?” “情義新簽的人?媽呀還最后一個出現,耍大牌嗎?哪里來的野雞,一點逼數沒有嗎?” “她都能上歌手組?這節目水得沒邊了吧?那幾位新人都能上了吧?” “臥槽像吃到最后發現有口shi的感覺。說節目組窮我信了?!?/br> “看見大家的眼神和態度了嗎?資源咖就是資源咖,請有點逼數,早點滾?!?/br> “同款表情包。這特么誰???我卿卿上這節目根本就是自賤身價了啊,心疼?!?/br> 小老板正在回復,黑暗的空間里,忽然有人嘀咕了聲:“真沒度量啊?!?/br> 很快有人跟腔:“后來糊了不是沒有道理的?!?/br> “有不熟的人在肯定不能總說些故意讓別人插不上的話題,擺明了是在孤立嘛?!?/br> “嘖嘖嘖,這不是我裝逼時的模樣嗎?” “唉,年紀大了眼睛毒了,就不喜歡看年輕人的節目了,看破太多世事?!?/br> 有年輕人不解道:“你們想多了吧?就是沒有共同語言而已吧?” “人家做得還不明顯嗎?這就是冷暴力啊。大家都要臉面,肯定不能做冷嘲熱諷這么low的事情?!?/br> “都是唱歌的,專業不就是共同語言嗎?” 發問的年輕人將信將疑地“哦”了一聲。 小老板的臉在手機屏幕映照中明明暗暗地變化。聞言嘴角翹了下,又很快收斂。 他的客人,果然還是挺有眼光的。 他把手機插回褲兜,兩手環胸繼續看綜藝。 此時節目已經進入下一環節。 節目組拿來一個抽簽的箱子,六人輪流上去抽簽。 季知益的新歌還真的選入曲庫了,最后巧合地被組里另外一位女歌手選中。 她叫顧如光,粉絲喜歡叫她光姐。 當年其實不算很紅,因為簽的公司實力一般般,給她錄的歌質量都不咋樣。她的翻唱反而比自己的作品更出名。在粉絲宣傳中,是個典型人紅歌不紅的范例。 她看著手里的紙條問:“《未達之信》,這首歌難度大嗎?” 季知益笑了下,說:“很簡單。我隨便唱唱的?!?/br> 顧如光抬頭飄了她一眼,沒有說話,將紙條收了起來。 范卿甜甜一笑,問道:“季老師抽到什么歌???” 季知益對這小花還是有點膈應,說道:“破陣?!?/br> “呼——” 不巧,這應該是六首歌里最難的一首了。大型古裝戰爭劇中的插曲,原唱是一位大佬級別的男歌手。 眾人看她的眼神立馬帶上了同情。 這得多倒霉才能抽到這首歌啊。 觀眾也很震驚。 ……這個環節竟然沒有黑幕?! 隨后六人分去不同的房間,學習新歌,同時準備等待彩排。 最終正式表演的時候,將按照他們的抵達順序來進行。所以季知益排在最后一個壓軸。 當然這是早就安排好的,也是對她的照顧,讓她能有更多的學習時間。 在彩排的時候,總導演又臨時調整了賽制。 他把六位新人分成三組。 在兩位歌手分別唱完之后,由現場觀眾選出其中一首歌,讓一組新人合唱重現。 這種變化跟季知益沒什么關系,她只要安心準備自己的歌就行了。 有食客小聲請求道:“劇透一下嘛,你最后第幾名?” 季知益說:“這沒有排名的?!?/br> 眾人奇怪道:“沒有排名那看什么?節目總要有點噱頭吧?單單請人唱歌,火不了吧?” 季知益神秘說:“看到后面就知道了?!?/br> 這節目光靠吐槽就能殺下高收視率了。 中間過渡的畫面,小老板打開燈,讓他們去拿飲料。 等店里重新安靜下來,第一位歌手正式上場。 節目中中季知益放下手里的曲譜,陷在沙發上盯著屏幕。跟店里的人姿勢幾乎一模一樣。 食客們左右看看,有種詭異的時空折疊感。 第一位上場的男歌手,是知名的實力派歌手。參加過多屆春晚。高音渾厚,聲音主流,身材更是魁梧。然而他抽到的歌卻跟他往日風格完全不符……那是一首帶著撒嬌意味的萌歌,原唱聲音又細又甜,有種娃娃音的味道。 聽聽這首歌的歌名吧,叫《我的小甜心》。 男歌手站到臺上的時候,還是很苦惱的樣子,向觀眾聳了聳肩,然后鞠躬。 當他拿起話筒,現場觀眾已經笑了出來。 “我的小甜心,送給大家?!?/br> 觀眾直接笑瘋。 隨后的演唱環節,果然沒讓大家失望。 他很想表現出自己小女人的嬌柔一面,但他的嗓子和全身的肌rou不允許。他用心地表演,觀眾卻成片地笑倒。最后他自暴自棄,改回自己的原聲,聲音高了八度,用嘹亮的嗓子大聲呼喚:“我的小甜心,快把我抱進懷里——” 于是撒嬌變成了宣誓。畫風一百八十度跑偏。 “簡直是場災難哈哈哈!” “太逗了吧我無法想象韓老師那個陽剛的聲音唱‘我的小甜心~’?!?/br> “我竟然覺得很有味道?!境了肌俊?/br> “抱不動啊韓老師,你太大只了?!?/br> “高音還是那么完美~你努力了我知道么么噠!” 唱完后,他垂頭喪氣地嘆了口氣,搖了搖頭,萎靡下臺,似乎深受打擊。 觀眾席一陣熱烈的掌聲,氣氛奇妙地炒了起來。 到了后臺,一個將近一米九的大男人不停往回看,對舞臺好像很恐懼的模樣,嘴里不停喃喃抱怨道: “聽說這首歌排行第三,現在的年輕人真是搞不懂。我看見歌名的時候,就知道要完了。結果觀眾還不配合我演出?!?/br> 場內場外都哄笑了一陣,第二位歌手準時上場。 第二首歌風格沒有那么強烈的反差,表現得中規中矩。只能說是正常演繹。 前一場的熱潮在這種對比下快速淹沒下去,觀眾有點失望。 評論區也乏味地飄過幾條: “一般般啊?!?/br> “挺好聽的,但也沒吹得那么夸張?!?/br> “原唱更好聽?!?/br> “我的小圓哥太厲害了吧!” “現場跟錄制不一樣啦,老師是老師,我們小圓哥還是新人,謝謝大家?!?/br> 然而這種論調在第一組新人出場的時候,出現了大幅轉折。 第一組出場的兩位新人,顏值都很出眾,出自選秀節目。一個已經出了張專輯,銷量還挺不錯。一個出過兩首單曲,在網上傳唱度很高。 他們對外一直走的是“明明可以靠顏值,卻偏偏要靠才華的”的路線。 當然這幾乎是所有新人的共同路線。 觀眾票選出的是第二首歌。 搞笑的事看一次就夠了,他們更想聽聽第二首歌,新人能不能唱得比歌手好。 以下克上,似乎很有意思的感覺。 他們的目的很明確,曝光,所以兩人很合理的分唱一段。 聲音中的缺點,會隨著麥克風放大而放大。加上兩人知道自己唱歌比不過前輩,最吸引人的是顏值,于是就在中間加了一段舞蹈,想彌補一下雙方的差距,給自己拉分。 這行為簡直是作死,可謂一記速死 大動作本身就會影響呼吸,實力歌手都不敢隨意玩唱跳,何況他們還是兩個新人。尤其是這首歌還不簡單。跳啊跳的,氣就接不上了。氣接不上,聲音就開始飄了。 他們天真地以為節目組后期會幫他們修音的,這幾乎是行業默認的規則。 結果沒有。 那畫面非常美麗,淡定如季知益都有點窒息了。 小老板好心地打開彈幕,此時彈幕跟評論呈爆炸式井噴,白色字體徹底遮住整個畫面。包括正在拋發送魅力勾唇邪笑的俊美臉龐。 “……” “w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