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節
在這整個過程之中,他都不敢抬頭直視龍顏,不敢看自己父親臉上的表情,更不敢讓皇上看到自己臉上的掙扎之色。 皇上聞言之后聽起來似乎是失望地大大嘆了口氣,繼而揮了揮手,讓范大勇將九皇子引出宮去。九皇子這才從地上爬起來,低著頭不敢直視龍顏,退出了御書房。 御書房門外,范大勇有些恨鐵不成鋼地小聲對九皇子說道:“殿下,多好的機會啊,若是你今日答應了,我大晏的太子之位既定,就不會再如此人心動蕩了,可你怎么……哎……” 九皇子此時被嚇得一腦門兒的冷汗,擦了擦汗之后笑瞇瞇地說道:“范大伴,王妃為我生了女兒,此時還在坐月子呢。我聽聞女子坐月子之時最是受不得氣,若是月子期間哀毀過重,恐妨年壽。我與王妃情深義重,怎能對不起她,若是今日領旨,我便是成了太子,也一生難以安心啊?!?/br> 九皇子離了皇宮之后,范大勇便回皇上那里復命,將自己與九皇子的對答一五一十都稟報了皇上。 皇上露出了一個笑容,說道:“浩誠這個孩子就是心軟又重情意,還死犟死犟的,與他那師傅蔡思瑾一模一樣,哎?!?/br> 雖然說出來的好似是抱怨的話,但是范大勇聽得出來皇上此時心情很好,他還以為九皇子之前那樣違逆圣命,皇上會雷霆震怒呢。 哎,皇上年紀越大,心思越是捉摸不透了,他這個在皇上身邊積年陪伴的老人都有些摸不透皇上了。 忽然,皇上吩咐說道:“老范啊,把今天這件事傳出去,尤其要讓浩禮(五皇子)知道,我倒是想要看看他如何應對?!?/br> 范大勇心中一凜,低頭稱是,然后自去傳播消息不提。做到他這個位置,已經是皇上身邊最近的人了,他行事一定要很有分寸。 手底下的小太監們哪個忠心,哪個被人收買,背后站著誰,他心里一清二楚,但是看破卻不能說破,別人想要利用他,他又何嘗不是反過來利用別人。 雖然有不少皇子向他賣好,想要拉攏他,但是他都是當面一套背后一套,只有在皇上需要他傳遞消息的時候,才會有技巧地向特定的人透露出消息來。 這樣,他不僅能完成了皇上的任務,還是做皇上的心腹忠臣,又在皇子那里賣了好,也算是留了條后路,更得了底下人的孝敬,得了實惠,簡直一舉三得。 不過這樣的事情也是風險很大的,幾乎是在刀尖上跳舞,一個不慎等待著他的就是萬劫不復的結局,他自認為從中收取一些錢財也是應有之意,否則他一個太監,圖些什么呢? 本來他以為九皇子此次穩了,只要接納兩個側妃就會被冊封為太子,他也可以松口氣,不用再這么提心吊膽了。只是沒有想到九皇子脾氣這么犟,浪費了一個絕佳的機會。還在心中為九皇子惋惜不已。 哪不知皇上并未震怒,反倒讓他把消息偷偷透露出去,還指明要讓五皇子知曉。范大勇心中一個咯噔,皇上之前恐怕也不是真心立九皇子為太子,恐怕還是試探的成分居多。 九皇子呢?他到底是真的與王妃鶼鰈情深安然渡過了一次考驗,還是他早就知道這是皇上的考驗故意做戲給皇上看呢? 范大勇搖了搖頭,不去管這些事,皇家的人滿身都是心眼子,他只要安心領命乖乖聽話便罷了。他還想要多活幾年呢。 九皇子回到睿王府之后,衛詩蘊問他入宮可有什么事,他怕衛詩蘊多想,并未如實告知,只說皇上問了問女兒的情況,無甚大事。衛詩蘊也絕沒有想到皇上會用這樣的事情來試探九皇子,自然沒有什么掛心的。 九皇子以為這樣的事情皇上是絕不會傳出去的,其實他心中也細細再次思索過皇上的意思,只是始終無法確定皇上是試探還是真的有意將太子位置給他。 可是沒過兩天,九皇子與皇上之間的這番對答便已經傳得滿城風雨。大家都知道九皇子因為不愿意納兩個側妃,拒絕了可能到手的太子位。 有些人夸九皇子至情至性,真是難得的人,有仁君之相。但是也有人貶低九皇子,說他一心只知兒女情長,毫無大局觀,難當大任。 從御前奏對被傳出去之后,九皇子心中便已知曉這次只不過是父皇對他的一次考驗。只可惜他并不知道自己的這番表現皇上可還滿意。 衛詩蘊雖然在坐月子,但是她既然掌管著情報暗線,自然也第一時間知曉了此事。 她知道這件事之后,不顧自己的身體掙扎著第一時間找到了九皇子,向他跪下請罪,請他納兩名側妃進王府,不要因為自己耽誤了奪儲大業。 雖然她嘴上沒有說,但是心中知曉自己絕對擔不起這樣的罪名,若是日后九皇子未能登基,又深覺這次絕好的機會是因為自己錯過的,那么絕對不會再給自己有好日子過了。 九皇子趕緊扶起衛詩蘊,給她分析了一番利弊,告訴她這只不過是皇上的一次試探,他拒了兩個側妃還會在皇上面前留下好印象,若是真收了才是不美,與他之前的人設不符合,會讓父皇以為他是為了太子位什么都能犧牲的偽善小人。 衛詩蘊心中自然清楚,自然也想到了這一層,可是她能怎么辦呢?只能長吁短嘆地回去,期盼著九皇子最終還是能得了太子位,否則她日后還是不會有好日子過。 人往往都是善于原諒自己,苛待他人的。若是日后九皇子錯失了太子位,今天他自己的這個選擇初衷就會變,說法也會變,到時候還不是可以給自己扣個帽子,將奪嫡失敗的責任盡數歸于自己。 爹爹不就是這樣的么?明明是他自己的錯,最后卻反而拿來罵著娘親,衛詩蘊看多了男人的甩鍋惡臭嘴臉,一點兒都無法信任九皇子,心中只余深深的對自己前途的憂慮。 此事,全天下心中最淡定的人,除了皇上本人,恐怕就是謝妃了。她是皇上的枕邊人,對皇上了解甚深,自然知道這不過是個試探而已?;噬喜皇腔杈?,怎么可能這么輕易地用兩個側妃的位置交換太子位? 恐怕還是皇上老了,疑心也更重了,怕自己兒子等不及要暗害自己,急著爭自己屁股底下那把椅子了。九皇子表現出對王妃不離不棄,還能在他面前討了個好,要是急吼吼地換去太子位,苛待了衛詩蘊,皇上心里肯定不得勁兒,覺得自己兒子是個陰險小人,又要對浩誠不滿了。 所以說,這樣的試探有什么意義呢?是要成功給自己添堵,還是要成功給自己的兒子添堵?不就是這兩個結局嗎?如今皇上心里沒有堵,堵的是浩誠和衛詩蘊。 本來天家父子就無甚太大的情分,皇上再這樣作幾次,再這樣試探幾次,是想讓幾個兒子都與他離心么? 但是謝玲玲深諳后宮生存法則,這些可笑可嘆的事她雖然看破,但是卻絕不會勸解皇上一句,他高興怎么就怎么吧。 只是謝玲玲覺得要撫慰一下自家好兒子和好兒媳,于是笑瞇瞇地說道:“吾兒喜得千金,這孫女的洗三禮到了,我可要厚賜禮物給孫女和兒媳婦,特別是兒媳,她最勞苦功高了?!?/br> 然后,借著賞賜這個理由讓自己信得過的宮人去睿王府,悄悄對睿王爺和睿王妃分析了一番利弊,稱睿王應對得好,如此應對定會讓皇上龍顏大悅,離太子位也更近一步了?,F在千萬不可因為外面的留言自亂陣腳,再去找皇上賜側妃,那樣就會毀了現在的大好局面。 九皇子點頭稱是,之前他已隱隱有了猜測,如今母妃這番話讓他吃了一顆定心丸一般暢快,自然不會再多事。 衛詩蘊又何嘗不是吃了一顆定心丸呢?有了謝妃的賞賜和這番話,她終于不用擔心日后九皇子會因此怪罪自己,讓自己遭受無妄之災、無端的指責,心情都好了不少。 衛詩蘊忍不住熱淚盈眶,真心地感激自家母妃。 五皇子知道這個消息之后自然是氣的不行。他狠狠將桌上的東西掃到地上,怒斥到:“老九論出身論能力哪里比我強?為什么皇上竟然有意傳位給他?我還比他年長呢!我已經有成年的嫡長子了!父皇!父皇你不公??!” 一眾謀臣趕緊勸解他道:“廉王殿下,皇上不是還沒有立太子嗎?九皇子那個傻子他婉拒啦?!?/br> 五皇子這才松了口氣,說道:“你們說,老九這是傻還是真的不愛江山愛美人?難道他真的沒有奪位的心思,以前都是因為我針對他他才不得已還擊么?” 謀臣們面面相覷,這個問題誰都不敢回答。 京城的消息傳到蔡思瑾處有些慢,但是這樣的大事自然會有人給他傳遞消息的。 不同于謝妃的篤定,蔡思瑾卻是心中憂慮得很——上輩子九皇子娶了側妃,也生了兒子,被立為太子之前確定是有兒子的,還不是正妃所出。難不成皇上這次與他說的是真心話,他只要生出一個兒子就會被立為太子了? 這輩子九皇子拒了側妃,若是沒能在五年內有兒子,難不成自己就要被系統抹殺嗎? 可是自己與妻子二人和和美美過得開心不已,一直也是教導九皇子要從一而終的,難道要昧著良心勸九皇子納側妃嗎? 蔡思瑾搖了搖頭,只覺得便是自己死也做不出來這樣丟臉的事情,只好長嘆一聲,將這件事丟開,還是繼續修筑堤壩。 現在黃河堤壩的建設已經接近尾聲,估計再過三個月就會修好了,到時候他就可以回京向皇上復命了,真不知道到時候又是一番怎樣的天地。 第119章 再次試探 蔡思瑾沒有想到的是,還沒有等到三個月后他將黃河的河堤修好回京, 皇上就已經開始了新一輪的考驗, 這一次被考驗的人是五皇子——廉王。 皇上照例還是將廉王一人召入宮中, 然后佯裝怒斥一番:“哼!朕還沒死呢, 就聽說你已經在覬覦太子之位,覬覦朕的皇位,容不下朕了,是也不是?” 五皇子嚇得瑟瑟發抖, 趕緊跪地求饒, 口中稱道:“父皇,那些話都是離間我們父子情分的讒言, 兒臣絕無此心, 兒臣對父皇的孺慕之情可昭日月,父皇在上, 萬望父皇明鑒??!”說道此處忍不住涕淚橫流,委屈至極。他心中十分清楚, 若是被坐實了這頂“覬覦皇位”的帽子, 自己這一生就與太子位、與皇位無甚緣分了。 皇上還是冷哼一聲, 怒斥到:“可是我怎么聽說你的王妃在四處物色兒媳婦兒,還對你的嫡長子冠以‘未來皇太孫’的名號???都敢打著這個名號去拉攏人了,你還有什么做不出來的?” 五皇子冷汗涔涔,心中暗罵自家皇妃做事不周密,自家嫡長子的親事自然是要往親密的人家說去, 但是即便在那樣的人家里也只可意會、不能言傳,難不成她竟然蠢到把“未來皇太孫”這幾個字訴諸于口了么?這個婆娘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他立馬趴在地上求饒,口稱:“父皇息怒,我一定好好去清查此事。若是此事真的我的王妃做得不夠地道,一定讓她向父皇請罪?!?/br> 皇上冷哼一聲,說道:“這種事情豈是一介婦人能做出決定之事?她有什么頭腦?竟敢說出這樣的話?我看是別人在她后頭亂出主意。說不定就是你那嫡長子覺得自己長大了,容不得我這個皇祖父,巴不得我早早死了好給你們父子謄地方、謄位置呢?!?/br> 五皇子哭訴道:“父皇,我兒洪敏守禮數、知孝悌,絕不會如此不敬皇祖父,父皇明鑒啊?!?/br> 皇上卻也不聽他的哭訴,說道:“若是我今日告訴你,我對你其他方面都很滿意,只是不滿意你的嫡長子洪敏。我覺得他才能、品性都不堪大任,日后若是你為皇帝,決不能立這樣一個太子。若是你肯將他斥責一頓、貶為庶民,或者直接將他過繼到別人家,不做你的兒子,絕了日后他成為太子的可能性,我便會下詔將太子之位傳于你,你會如何做?” 五皇子一愣,思考了沒有幾秒,覺得自己機會來了。之前自己的父皇肯定是想要將皇位傳給九弟的,可惜九弟不上道,竟然拒絕了納兩個側妃這樣的簡單要求。于是父皇又把立太子這件事轉而考慮到自己頭上了,可是條件也比給九弟的苛刻了許多,直接要廢了自己嫡長子的前途。 可是兒子哪里比得上自己重要?這樣的選擇有這么難以決斷嗎?五皇子立即回答到:“父皇,兒臣愿意將洪敏貶斥為庶民,絕了他日后立太子的可能性?!?/br> 他這句話說出口之后久久沒有聽到皇上的回話,五皇子誤以為皇上覺得自己的處置太輕了,還是不滿意。一咬牙竟然說道:“父皇,我兒洪敏不孝不悌,惹得您不喜,兒臣愿意將其鴆殺,真正絕了他繼位的一絲可能性!若是您看中了我哪個庶子,我也可廢了王妃,改立那個孩子的生母為正妃......” 五皇子的話還未說完,就聽到龍椅上一聲嘶吼:“夠了!” 然后是一個茶杯向自己砸過來,五皇子不敢躲避,硬生生讓那個茶杯砸在自己身上,濕了自己的袍子。之后他本欲抬頭看看自己父皇的表情,可惜沒有機會,立即被皇上著范大勇帶離了御書房,皇上也以手扶額側頭看向別處,他一點兒也看不到皇上的表情。 五皇子有些不知所措,現在即便是傻子也知道他今日是惹怒了父皇了??墒撬偎疾坏闷浣狻约好髅饕磺卸际前凑栈噬系囊馑紒戆?,怎么會惹怒皇上了呢? 五皇子離開之后,皇上在龍椅上與范大勇聊天,他說道:“范大勇,你覺得五皇子此人如何?” 范大勇不得不說:“老奴心軟,當不得大任。奴才是絕后之人,沒有孩子,不知道父子人倫之情。但是自古以來講究的是父慈子孝,要讓一個父親毀了自己疼愛的兒子的前程已經是千難萬難了,可是五皇子為了自己的前程甚至連自己兒子的性命都可以舍棄,這,這......老奴不敢妄自評價?!?/br> 皇上冷哼了一聲,直言到:“這有什么不敢說的?老五就是心狠,為了自己的太子之位,連兒子的性命都可以輕易的犧牲掉。兒子在他眼中不算什么,父子之情也不算什么,為了皇位他什么都做得出來,更何況是犧牲我這個父皇?我看他就連弒君這樣的事情都能干得出來!” 范大勇趕緊跪地,皇上震怒,他可以說這些口不擇言的話,但是奴才卻決不能接嘴,否則就有性命之憂啊。 皇上也知道范大勇不敢和自己說這些,于是有些意興闌珊地揮了揮手,說道:“你下去吧。切記,今日之事萬萬不可往外泄露半句?!?/br> 范大勇自然稱是,這樣的事情若是泄露了,不僅皇上不會饒了他的小命,五皇子也容不下他,他如何敢泄露半句。 話說那邊五皇子回府之后與謀臣們商議良久,推算皇上到底是哪里不滿。他好幾個謀臣都沒有那么笨,一會兒就回過味兒來了:“殿下,您的應對錯啦,皇上希望自己的太子是個顧念父子親情的人,你這么輕易的就舍棄了嫡長子,日后是不是也會輕易舍棄皇上這個父親?所以他才不滿的啊?!?/br> 五皇子張大了嘴巴,這么一想好像也是啊,他剛剛還想問謀臣自己是不是該殺了嫡長子,廢了王妃,此時也不用再開口問了,再問一定又會被這些人罵一頓。 他無奈地嘆了口氣,說道:“我怎么知道皇上這只是試探呢?他之前可是答應了要立我為太子的?,F在明白過來也晚了,我話都說出去了,也不可能收回來,現在重要的是如何應對?!?/br> 謀臣們面面相覷,不知道如何是好,五皇子一狠心一咬牙,說道:“這次本王遭遇的乃是大危機,一定要見謝首輔一面,向他討個主意?!?/br> 于是,五皇子秘密來到謝府求見謝正卿,直接將此事原原本本告訴了謝正卿,然后跪求他:“謝首輔救我啊,自古奪嫡失敗的皇子就沒有能善終的,我之前做了那么多事,本來已經儲位在望,若是倒在父皇這樣一個試探、自己的幾句昏話之下,我是如何也不會甘心的,望謝首輔教我,望謝首輔救我?!?/br> 謝正卿聞言閉眼一嘆,其實他內心之中也有所動搖。五皇子以前給他的感覺是志大才疏,但是他完全不以為意,他不希望之后的新君是一個聰明伶俐的人,五皇子這樣的正好,方便他控制??墒撬f萬沒有想到五皇子心思竟然歹毒至此,若是他登位,說不定大晏朝會有一番腥風血雨。 可是這些話卻是不能在五皇子面前表現出半點的,謝正卿睜眼之后說道:“廉王殿下,今日之事之事御前奏對,所知之人只有皇上和你。若是日后你并未在朝中聽到任何此時的留言,那么說明您還有希望爭一爭這個太子之位,若是皇上使人將這番御前奏對傳得滿城風雨,那么您危矣?!?/br> 五皇子一愣,他不可置信地說道:“難道就一點點補救的法子也沒有了嗎?我就只能這么聽天由命,聽憑父皇決斷了嗎?” 謝正卿嘆息到:“若是皇上還有意立您為太子,那么他就不會讓這件事被其他人知曉,幫你藏著這個錯處。到時候你再帶著嫡長子多在他面前盡盡孝,多表現一些你與嫡長子之間的父慈子孝,便能淡化此時。若是皇上因為此事寒了心,不愿再立您為太子,那么必然會將此事傳得滿城風雨,利用這個錯處處罰你。這個時候求饒已經沒有用了,怕是得用更加強硬的手段了?!?/br> 至于什么是“更加強硬的手段”謝正卿沒有明說,五皇子卻已經心知肚明了。他此時松了口氣,他明白不管父皇如何決斷,起碼知道謝首輔還是站在自己這一邊的,這樣他就放心了。 五皇子一夜未眠。第二日,他沒有聽到半點兒流言,也沒有聽到半點兒昨日御前奏對的風聲,心中松了,一口氣,看來自己太子位還有希望。也就放松了心情,準備日后再好好表現。 謝正卿此時卻忍不住長嘆一聲,他原來所選定的新君人選到底對不對呢?志大才疏是好事,但是志大才疏卻又心狠手辣、毫無基本的人性,這個的人做了新君之后,對整個大晏朝真的是福氣嗎?自己活著的時候倒是能壓制住這樣的君王,可是自己的徒兒、亦或是繼任首輔的人,能不能狠下心來與這樣的帝王抗衡,能不能再壓制住這樣的帝王呢? 聰明人都會按照規矩做事,互相之間便是過招也是講道理的。但是又蠢又狠的人在做事情的時候會不會一點兒都沒有顧忌,完全不考慮成敗得失,只會出個陰招把你殺死,從rou體上消滅你? 本來自己很有把握能在五皇子這個新君登基之后保住小女玲瓏和九皇子浩誠的性命,可是現在一想,是不是也不能確定了呢?即便五皇子保證讓浩誠做一個富貴閑王,但是自己的年紀比浩誠大這么多,自己死后浩誠還要自己生活這么多年,等到沒有了自己的蔭蔽,五皇子真能忍得住不對浩誠出手么? 謝正卿趕緊召來了張思晨,將此事秘密與他說了一番,讓他考量一番。 張思晨也是為此倒吸了一口冷氣,說道:“師傅,五皇子此人太心狠了,若是我們真的跟他一條道走到黑,怕是不得善終啊?!?/br> 謝正卿嘆了口氣,說道:“可是我們已經坐上了他這條船這么久了,現在便是下船也晚了?!?/br> 張思晨說道:“不晚。師傅,您是九皇子的外祖父,便是什么時候下了五皇子這條船去投奔九皇子就不會晚,他一定會信任您的,日后便是他登基,您這個首輔的位置也是跑不了的?!?/br> 謝正卿有些悲憫地看著張思晨,說道:“可是清源,若是九皇子登基,我這個首輔之位便難以傳給你了?!?/br> 張思晨心中也清楚這一點,他清楚明確地知道,九皇子會信任謝正卿這個外祖父,連帶著信任自己這個外祖父的徒弟的忠心。但是人的關系總有親疏遠近的,便是自己今后還能拜得一部尚書,手握部分實權,但是那也頂天了。 因為九皇子絕對不會信任任何一個人超過蔡思瑾,若是九皇子登基,蔡思瑾必然是下一任首輔人選,毋庸置疑。 自己即便是狀元郎,即便是翰林院出身,這輩子也絕沒有再做首輔的可能了。 可是那又怎么樣呢?九皇子為了王妃而拒絕了太子位,不管他是真心還是偽裝,至少說明他智商在線,也不會做出一些太過出格的事情。想要做一個“仁君”,有些事情你裝也要裝給天下人看,不可能會濫殺無辜的。這樣總比跟著五皇子這樣一個狠辣的蠢人強,因為你不知道他什么時候就會犧牲了你。 再者說,蔡思瑾是自己的師兄,他的性子自己也是很了解的,他心思醇厚,也不是貪權的人,還會包容人,自己與他的交情也不錯。便是他當了首輔,自己也能在朝廷里占據一席之地,說出話來也算是擲地有聲的,不會難過的。 就這樣,在五皇子慶幸自己還沒有被皇上厭棄的時候,卻不知道自己最大的助力謝正卿和張思晨已經謀算著離開自己這條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