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節
周水靜笑著點了點頭,她很欣慰小姑子能有自己獨立的想法,不管這個想法與自己的是不是一致,總是一件好事。女子若是能獨立思考,不事事聽從夫君、盲從長輩,日子必然會過得不錯的。 婚禮辦完之后,蔡思瑾、周水靜兩夫婦,李永富、蔡雨桐兩夫婦,李勇、周墨江六人二月底就準備出發去海西省南粵城了。只是出發前蔡思瑾卻是與回鄉過年并參加自己meimei婚禮的張思晨聊了一番。 蔡思瑾前世里畢竟和張思晨這個妹夫相處了幾十年了,雖然有些時候對他恨得牙癢癢,可是有些時候也得了他的幫助,總之對張思晨這個人的脾氣性格以及思路、表情、情緒等各個方面都能算得上是非常的了解了。在此次的談話之中,張思晨笑著對蔡思瑾說自己在國子監的生活多么多么好、多么多么開心,蔡思瑾一眼就看出了他說的是假話! 哎,想也知道,國子監是什么地方?那里面的學子又是些什么人?張思晨這樣一個沒有身份背景的貧家子弟在里面能得了什么好?恐怕應付起來都是殊為不易。 即便張思晨日后再老謀深算、再長袖善舞,現在他畢竟還是一個剛滿十七歲的少年??!怎么能免不了吃苦呢! 忽然,蔡思瑾腦海之中“?!钡囊宦曧?,然后傳來了聲音:“宿主發現張思晨說謊,‘明察秋毫’技能熟練度 1?!?/br> 第46章 謝妃八卦 張思晨看著蔡思瑾忽然露出一個驚訝又茫然的表情, 心中一凜——果然是瞞不住瑾師兄的么?以前自己總是覺得瑾師兄腦子沒有自己聰明,看低了他,其實他念書是很厲害的, 看人也很有一手,人家那是大智若愚! 其實張思晨還真是高看蔡思瑾了, 他那不是“大智若愚”, 他是真傻! 蔡思瑾不知道張思晨腦補了這么多東西, 還把自己猛地拔高了這么多, 他只是實事求是地皺眉說道:“張師弟,你也不用在我面前撒謊, 過得不好就過得不好,我難道會笑話你嗎?我們同是出身寒門,我在南粵城難道就不會遇到權貴子弟嗎?我自己受過些什么待遇,難道心中還沒有數?南粵城那種地方尚且如此,在京城那種權貴云集的地方更是可想而知了, 國子監不好待??!” 張思晨有些羞赧地低下了頭,說道:“瑾師兄,我錯了, 我不該騙你的!”之后,張思晨將他在京城國子監的真實經歷竹筒倒豆子一般和蔡思瑾說了個干凈,這些話他可是憋了很久,誰都沒有說過的。 師傅謝正卿對著自己有著殷殷期盼,將自己送進國子監去學習,給自己搭建了多么好的一個平臺??!自己難道可以向他述說在國子監被同學排擠、歧視的悲慘經歷嗎?母親含辛茹苦養育了自己十七載, 吃盡了苦頭,就盼著自己能夠學業有成、光宗耀祖呢。難道能告訴母親自己在北京城過得不好,白白讓她擔心嗎?這樣豈不是很不孝?;剜l之后也見過啟蒙恩師蔡仲邇,他對自己這個弟子是非??粗氐?,為著培養了自己這樣一個弟子而感到驕傲和自豪,自己難道忍心在他面前訴苦,打破自己在他心中的形象嗎? 本來以他的性格是不愿意把這些事情和瑾師兄說的,免得影響自己在瑾師兄心中的形象,可是真當瑾師兄“慧眼如炬”地看透了這一切,自己將所有的事情都告訴了瑾師兄之后,怎么感覺這么舒服呢! 張思晨第一感覺到他放下了架子和包袱,遇到了人生之中的一個知己,一個對手。作為他這么聰慧的人,很難看得上什么人的,國子監里面的好多人即便欺負他、蔑視他,可是他在內心深處也沒有看得上過那樣的人,他敢肯定自己日后的成就會比那些人更高,能把那些人踩在腳下碾壓的! 他這十幾年的生活之中,唯有遇到蔡思瑾一人是他還看得上眼的,之前就一直與蔡思瑾棋逢對手、惺惺相惜,后來得到蔡思瑾的資助和真誠的幫助之后,對他有著一些感激,現在更進一步,完全將蔡思瑾引為知己了! 蔡思瑾完全沒有想到自己難得開竅“明察秋毫”了一次,除了漲了一點熟練度之外,竟然還漲了在張思晨心中的地位!他只是驚訝地發現,張思晨這小子以前總是裝深沉沉默不語的,現在忽然變了個話癆! 不過他自己其實也是一個隱形的話癆,平生最愛的事情就是和媳婦兒說說各種八卦,然后讓媳婦兒分析分析每個人這么說這么做到底是什么意思,現在遇到張思晨這樣一個也變成“話癆”體質的人還是很激動和欣喜的,津津有味地聽著國子監的各種八卦,一點兒都不覺得張思晨煩。 張思晨說完了國子監的各種八卦,忽然覺得自己越說越起勁,自己的“知己”蔡思瑾也是越聽越起勁,想了想又砸吧了下嘴巴,將好多原本不欲示人的八卦娓娓道來。 蔡思瑾全程長大了嘴巴,知道了好多前世完全沒有聽說過的驚天大八卦! 謝正卿謝大人的寶貝女兒謝玲瓏今年三月份就要進宮做娘娘了。謝娘娘進宮這個事情肯定是定局么,這個事情他前世就知道,后來謝娘娘還會生下九皇子,日后繼承皇位的么!只是前世里這個時候沒有關注過謝玲瓏,不知道謝娘娘何時進宮而已。 但是通過張思晨的嘴巴,他才知道里面竟然還有著這么一樁公案:原來謝正卿謝大人將張思晨收為弟子,還推薦到國子監念書,除了看中他的才學之外,還看中了他的人品和相貌,去年謝玲瓏及笄之后,曾經問過張思晨的意思,想要招張思晨為婿。 張思晨當時當然答應了,甚至已經準備寫信回家讓母親抽空到京城來,商議一下提親之類的事情了??墒菦]有想到這件事情遭到了謝玲瓏本人的強烈反對。原來謝玲瓏早就喜歡上了她的表哥戚昭元,并且已經和他私定終身了! 謝正卿大人和他的妻子戚氏得知此事的時候都是驚怒異常,將謝玲瓏打罵一頓并且關進了祠堂幾天,非要她乖乖嫁給張思晨。不知道怎么的謝玲瓏使人給戚昭元傳遞了消息,戚昭元也到謝正卿家跪求將謝玲瓏嫁給他,并且發誓會一輩子對謝玲瓏好的,情真意切,讓謝正卿夫婦都感動不已,甚至動搖了。 張思晨這個時候尷尬不已,他想要娶一個有才華的女子沒錯,可是并不愿意自己的妻子心中有別的男子??!他現在才總算知道了剛進國子監的時候戚昭元為什么對自己這么敵視,原來還有謝玲瓏的因素在里面呢? 張思晨不想趟這趟渾水,家書也不想寫了,直接向謝正卿表示他愿意成全一對有情人,讓他們“有情人終成眷屬”。并且明說他感激謝正卿的提攜,這件事絕不會向外人透露半句,免得壞了謝玲瓏的名聲。 謝正卿和戚氏也松了口氣,于是與戚家一同商議婚事,媒婆都已經遣過,八字都已經找先生合了,正準備訂婚文書,然后走訂婚的程序了。正在這個時候忽然飛來橫禍——戚昭元不知道怎么的竟然被五公主看上了,要招他為駙馬! 當朝五公主時年十五歲,來頭可不??!她乃是正宮皇后沈娘娘肚子里生出來的嫡公主,當朝太子親妹,在一出生就被皇上所喜愛,還封了“江城公主”的封號,將江南重鎮“江城”作為她的封地,可見對她的寵愛程度。她從小到大,不管看上了什么肯定都是要得到的。 如今看上了戚昭元,那肯定也是不能罷休的。別說戚昭元和謝玲瓏還沒有正式訂婚,便是訂婚了、成親了,肯定也要把戚昭元搶過來做自己的駙馬的。 這樣的消息對于謝家和戚家無疑都是晴天霹靂,他們兩家都不想的??!戚昭元并不是那種只會逗貓遛狗的紈绔子弟,他乃是很有才華的,在國子監之中成績也非常不錯,他一直的愿望都是考科舉、中狀元,然后入翰林、進中樞,位極人臣的。 可是這一被招為駙馬,科舉就不用想了,官位也不用想了,這輩子的前途就這么廢了!戚家也郁悶不已,這么好好的一個人才就被折了,誰能高興得起來! 謝家就更為難了,自家女兒與戚昭元準備定親,程序都已經走了好幾步了,風聲也都已經放出去了,現在忽然被五公主截了胡,日后還怎么可能再嫁個好人家?更別說謝玲瓏對戚昭元的感情還非同一般,之前抵死抗婚都要嫁給戚昭元的,如今怎么受得了? 但是受不了也得受啊,怎么拼得過人家堂堂嫡公主呢? 戚昭元去年秋天還是與五公主辦了一場熱熱鬧鬧的婚禮成了駙馬,謝玲瓏傷心欲絕昏過去了好幾次,聽說哭了好多天,消沉了好久,幾個月之后才振作了起來,竟然向謝正卿說她要進宮去做妃子! 謝正卿有些著急,一般真疼自家女兒的父親誰會舍得將女兒送到皇宮里?那可是個吃人的地方??!謝玲瓏才剛滿十五歲,這么小小年紀到里面會不會骨頭渣都不剩,幾年之后香消玉殞? 可是謝玲瓏去意已決,她哭著對謝正卿說道:“爹爹,我與戚昭元曾經準備定親的事情人所皆知,現在五公主招了戚昭元做駙馬,還看我不順眼,處處針對我,你沒有發現都已經沒有誰再敢給我發帖子請我去一起玩了嗎?若是不進宮,我還能嫁給誰?這天下間,五公主、太子殿下、皇后娘娘雖然尊貴,但是也并不是頂頂尊貴的人,我若是進宮服侍皇上還有一絲活路一線生機,若是父親你阻我去路,才是真正得眼睜睜看著女兒被磋磨致死呢!” 謝正卿與戚氏也是老淚縱橫,張思晨心中極為不忍,也再次對謝正卿表示過自己的心意,稱自己愿意按照原來的計劃迎娶謝玲瓏,日后也不會磋磨她,會讓她好好過日子的。 謝正卿其實心中也有過這樣的想法,只是謝玲瓏的意見堅決得很:“張師兄心善,愿意收留玲瓏,玲瓏在此感激涕零。只是張師兄乃是父親的得意門生,日后可以幫父親大忙的,我不愿意做你的拖累。若是你娶了我,日后有五公主的為難,太子殿下便不會對你有什么好臉色,沈相自然也會指使人排擠你,你在官場之中不得寸進,玲瓏又于心何忍?” 謝正卿知道自家女兒主意很正,想著她當時是不是還在氣頭上,過段時間就會放棄想法了,便說等到謝玲瓏過了十六歲生日再說這件事??墒菑埶汲炕剜l前就知道皇上已經下了圣旨選新秀,謝玲瓏也在其中,便知道事情已經成了定局,只待宮中嬤嬤教謝玲瓏禮儀,3月份之后就迎她入宮了。 蔡思瑾得知了這么一個驚天大八卦之后,一天都不能忍,回家之后就立馬告訴了自家媳婦兒,不住地感嘆道:“真可憐啊,這么小小年紀就要去宮中受苦了?!敝徊贿^結果是好的,她日后混出頭了,也不知吃了多少苦,更不知道謝娘娘入宮前還有這么一段經歷呢! 周水靜感嘆了一回,說道:“這謝玲瓏也是一個有成算有手段的女子,雖然現在不能與自己的意中人攜手終身,但是以她的腦子和手段,在宮中也不至于會過得很慘,說不定還能飛黃騰達呢!” 蔡思瑾瞪圓了眼睛不可置信的看著周水靜——媳婦兒真厲害,什么都知道! 周水靜有什么不知道的,一般女子遇到這樣的挫折早就,萎靡不振、怨天尤人了,可是謝玲瓏卻反其道而行之,固然有保全自己不得不反抗的因素在內,但是她并不是沒有退路,張思晨這個人也算是少年俊才、樣貌又好,作為一個退而求其次的選擇,哪個女子都難以拒絕。 可是謝玲瓏拒絕了這樣的人物,拒絕了這樣的一個避風港,說明她的性格是很好強的,未嘗沒有狠心往上爬日后報復五公主的心思!她本身長得美貌、又有家世和才華,更不缺心機和手段,怎么看都能在皇宮里面生存得下來。 更有利的一點是她已經心有所屬,不會在進宮之后因為愛慕皇帝而智商降低頻出昏招,反而可以腦袋清醒地和皇帝相處,不會犯錯。 雖然世事無絕對,但是事情的大概發展和走向還是不難預測的么。 說來說去那些都是別人的事情,于張思晨而言還算是干系重大,但是對蔡思瑾和周水靜完全沒有什么影響,他們夫妻二人八卦一番也就過去了,一心一意準備啟程回南粵城了。 本來粵秀書院的假期是沒有那么長的,只有十二月和一月兩個月??墒撬麄儙兹巳ツ晔辉碌讍⒊坛霭l,現在已經二月底才啟程,去到南粵城已經是三月底了,已經浪費了很多學習時間了,也算是書院體恤他們這些外地學子了,可再不敢耽誤時間了。 第47章 保持童心 自從蔡思瑾發現了提升“明察秋毫”熟練度的方法, 他就很有興趣,一路上興致勃勃地盯著周墨江、李永富,想要發現他們兩個人有沒有對自己撒謊。 前世里蔡思瑾是憊懶的性子, 再加上他好像天生沒有那根與人交往的筋,實在也判斷不出來別人說的話到底是真是假, 年輕時候很是因為這樣的判斷失誤吃過幾次虧, 錯付過好多真心, 卻被所謂的朋友傷得遍體鱗傷。后來他被自家媳婦兒教育多了, 索性露出一副冷性子,不管別人說好話說歹話一律拋開, 只等回家去后好好問媳婦兒對策,看看這件事的性質到底是什么,那些人到底誰是忠誰jian。 時間長了之后,沒有想到蔡思瑾漸漸還在官場上得了好名聲。大家都夸贊他是做實事的,從不阿諛奉承, 也不喜歡別人阿諛奉承,你即便不到他面前說好話,他也能知道你實際上出了多少力, 不會造成干活兒的時候大家推,搶功勞的時候大家上,讓出力多的人傷心這樣的事情,處理事情極為公平公正。 至少前世的時候,謝正卿、張思晨這樣的首輔雖然在世的時候權勢滔天,在位的時候或許沒有太多的人敢跳出來批評, 但是致仕或者死后,就會有人跳出來罵了。所以他前世的官聲其實比謝正卿、張思晨等人要好很多??墒撬闹兄?,都是媳婦兒的功勞,若是沒有媳婦兒在他身后為她分析利弊、抽絲剝繭,他未必能做到這么“明察秋毫”,做到這么“公平公正”。 只是他心中卻也不是沒有遺憾的,他其實也想要變得像媳婦兒那么聰明、那么厲害,真的能夠“明察秋毫”,所以才會在系統讓他選擇的時候輕率地就選擇了這個技能。前世里他資質太差了沒有機會學會,這一世里面有了系統的加持,他是不是就能變得像自家媳婦兒那么厲害了? 想到自己以后也能與媳婦兒一起指點天下、揮斥方遒,蔡思瑾忍不住心里美滋滋的。 這一世與上一世相比,很多事情都改變了,很多人也改變了。比如李永富,現在學習成績比以前好多了,讓他時常有緊迫感,不敢太過于掉以輕心。比如周水靜,現在非常喜歡海西省,喜歡南粵城,從來不再在他面前說一句南粵城不好的話,一點兒都不想回邊西省、回北地了。比如張思晨,現在對自己平等相交、推心置腹,不再是前世那個看不起自己的模樣了。比如蔡雨桐,很有自信、很開心,不復前世的拘謹、不自信和悲苦了。 這樣的改變有時候會讓蔡思瑾很欣慰,又時候也會讓他感到恐慌,特別是周水靜進入了越秀女學之后,因為本身資質就很好,再加上勤奮學習,比起前世的她來說有了長足的進步,看待某些事物的觀點也有了不少變化。 之前他與周水靜交談的時候,他只要一拋出周水靜前世自己的觀點,周水靜都是驚為天人、引為知己、推心置腹的,讓蔡思瑾好好過了幾把癮,也嘗了嘗被妻子崇拜的滋味兒。 可是在周水靜入了越秀女學之后,他再討論某些問題,蔡思瑾拋出前世周水靜的觀點,周水靜有些就會不贊同了,還會與蔡思瑾據理力爭,惹得蔡思瑾目瞪口呆——都是靜兒的想法,怎么現在差距這么大了呢? 苦逼的蔡思瑾有了更深的危機感——要是媳婦兒這輩子學習太好了,又見了大世面了,還比自己名氣大了,看不上自己這個傻瓜怎么辦?即便不想著與自己和離,但是若是心中不再喜歡自己了,和自己離心了,又有什么意思? 要加緊學習、不斷努力、不斷追趕靜兒的腳步,不能被她拋下!現在有了系統,蔡思瑾更加有信心了,覺得自己選“明察秋毫”這個技能真是選對了,日后不怕在看人以及洞察世事上跟不上靜兒的腳步了! 然而現實總是教蔡思瑾如何做人,理想和現實總是有差距的。 蔡思瑾一路上都沒有發現周墨江和李永富在哪里說謊了,一個月來乘車、行船,一個熟練度都沒有漲!他心中暗嘆,一定是這兩個人絕得和自己關系太好了,不愿意騙自己,于是轉而關注起撐船的船家來。 這次他們幾人也是包了一條船,撐船的是一家人,男男女女都在,男子撐船,女子做飯。船家這樣通過運輸客人和貨物討生活的人,都是精明得很,慣是會看人臉色的。若是客人不愿意與他們交談,那么他們就盡量不要打擾客人,躲著點兒,遇到笑笑就可以了。但若是客人想了解一下行船的情況,對他們的生活很好奇,他們自然也能與你說好些趣事,聊得賓主盡歡。 蔡思瑾找船家聊天,船家自然笑瞇瞇地和他說了好些行船的趣事以及趣聞。有些事情太過于匪夷所思,蔡思瑾有些半信半疑,對系統說道:“這個船家說謊了!” 沒有任何反應。 蔡思瑾大驚,這樣神奇的故事竟然是真的!太不可思議了! 于是他興致勃勃地將這個故事告訴了周水靜,還拍胸脯做保證:“這個故事不是編的,是真事兒!”有系統做保票呢! 周水靜簡直被逗得樂死了,她差點兒都笑得喘不過氣來了:“夫君,你怎么這么逗?這種故事也只有小孩子才會相信吧!怎么可能!” 蔡思瑾不服氣,拉著周水靜找到船家向船家核實,船家也有些不好意思了,這種聊天打屁時候說的小故事,一般人都知道不能信吧,聽聽就過了么,誰會這么較真??! 可是既然真的遇到這樣較真的舉人老爺,他又怎敢欺瞞,只能道歉然后說了這個事情是他自己編出來的故事。 蔡思瑾簡直受到了重大的打擊!就連周水靜看到他的表情都有些后悔不該與他這么較真,不該如此直白地戳破夫君的想象,他又童心不是挺好的么。反而安慰他道:“夫君,這些故事都是美好的想象,牛郎織女也不是真的,但是我們不是也照樣會對孩子說?孩子照樣也會相信啊。你有童心是很好的,我不該這么和你較真的?!?/br> 蔡思瑾郁悶極了,他不是小孩子??!他原來也不相信的!他只是有些半信半疑,懷疑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是系統給了他無盡的信心,讓他堅信這個是真事的,這個鍋他不背! 他郁悶地對系統說道:“怎么會出錯??!讓我在媳婦兒面前好丟臉!既然船家說的是假的,那我判斷出來了怎么不能加熟練度呢?” 系統機械地回復:“雖然故事是假的,但是宿主當時并未判斷出來,沒有明確知曉故事的不真實性,不屬于可以增加明察秋毫熟練度的情況?!?/br> 蔡思瑾郁悶,本來他的想法是利用這個系統判斷一下別人說話是真是假,但是現在看來好像不是這樣的,必須等他已經明確判斷出來別人在說假話了才能有熟練度的增加?那樣這個技能還有什么意義? “叮,本系統技能在宿主判斷出別人說假話之后可以增加熟練度,待技能升級后會有新功能?!?/br> 蔡思瑾撇了撇嘴,1000的熟練度,他要多久才能攢出來呀!現在幾個月過去了,還只是“1”而已! “叮!‘明察秋毫’技能升至1級之后,有50%的概率可以發動成功,發動成功后可以判斷對方說話是真是假!” 蔡思瑾心中一動,若是能升到1級,就可以按照他之前的設想行事了,他也不用被人騙,不用所有人不管對他說什么都冷這個臉,也能和靜兒有更多的共同語言了! 可是想到要先再漲999個熟練度,他有有些泄氣,當時寫八股文覺得已經夠辛苦,現在他才發現他情愿寫八股文。好歹那個是努力就能提升熟練度的,這個更難啊...... 就這樣,蔡思瑾又多了一條“黑歷史”,周墨江、蔡雨桐、李永富等人都會開他的玩笑:“哈哈,瑾哥兒/哥哥/大舅子真是像小孩子!”言下之意就是他太!好!騙!這樣的取笑伴隨了蔡思瑾好長一段時間,時常讓他想要跳腳。 到了粵秀書院念書后,蔡思瑾忍不住鼓起勇氣去找眉山先生,誠懇地問他:“眉山先生,我日日悶頭苦讀,可是卻覺得自己沒有見識,遇事也不會思考,有時候覺得與自己妻子之間的差距越發大了。如何才能改變這樣的現狀,如何才能變成一個明察秋毫的聰明人呢?” 眉山先生對于蔡思瑾這個能考到書院月考第一名的學生還是很看中的,既喜歡他學習時的那種努力勁兒,也欣賞他的很多觀點、看法,比如對妻子尊重,想與妻子共同進步這一點。他也從自己夫人那里得知了一些周水靜的情況,也看過《靜思文集(一)》,自然是知道蔡思瑾的妻子是多么聰慧的女子,于是也并沒有取笑蔡思瑾的意思。 對他諄諄教誨道:“想要做到明察秋毫、洞察人心、洞察世事,就要不斷的去觀察,觀察的時候要帶著腦子、也帶著心,只有時常觀察、時常思考,才能提升。思瑾,我知道你念書刻苦,也知道你的文章做得好,但是我觀你很多還是引用別人的觀點、別人的話,還并未形成自己的觀念。就是六個字‘多觀察、多思考’。只要持之以恒,你必定會進步的?!?/br> 第48章 入室弟子 眉山先生的諄諄教導讓蔡思瑾若有所悟,他決定改變之前一直只會悶頭背書的學習方式, 轉而開始學習觀察, 并且學習思考。他知道自己的資質不夠好, 學起來要痛苦很多, 但是他心中還留存著一絲希望,那就是只要咬牙渡過學習初期的痛苦時光, 將“明察秋毫”的熟練度刷到1000,讓這個技能升到1級,他就可以永遠的脫離苦海了! 若說前世里他有些憊懶,有些不夠上進, 那是因為他深知自己的資質不夠, 再怎么努力也及不上張思晨、周水靜, 所以就越發覺得沒有什么努力的必要了。 可是這輩子里,綁定的系統讓他看到了一絲絲希望,忽然讓他覺得自己雖然笨, 但是在系統的加持下也并不是一無是處的, 甚至有希望趕超張思晨和周水靜!所以他越來越努力了, 并且竟然還從中感覺到了些許的樂趣?所以更是越發努力了。 蔡思瑾腦子里冒出來的第一個想法就是觀察一下南粵城的縣令大人是如何審案子的,畢竟他當初選擇“明察秋毫”這個技能就是想著自己考上進士之后有可能會被外放做一個縣令,需要審案子才選擇的。于是他便不再像之前那樣一天十二個時辰都悶在學院里面念書, 而是時不時到縣衙那里去逛逛,看看是否有什么案子升堂受審。 大晏朝的衙門和前朝一樣,若有案子都是公開審理的,大家可以湊到衙門口聽縣令大人審案子, 不論身份。且大晏朝的百姓們都有看熱鬧的習慣,一遇縣令大人升堂,好多人都愿意去圍觀的。 蔡思瑾畢竟是前世里面畢竟是做過官的人,面對著同樣是人精的一群同僚們可能難以看出對方是否說謊、是否真心、是否口蜜腹劍。但是縣令大人升堂的時候,審的都是一些平頭百姓,這些人本身就對縣令大人這種朝廷官員有著天然的畏懼心理,再加上到了縣衙那種地方要跪在冷冰冰的地上受審,還被兩排站著拿著板子的衙役無聲的威脅著,威勢更重,本來沒有做壞事的人還有可能心虛發抖的,更何況是心中有鬼的人? 所以蔡思瑾驚喜地發現,他在很多時候都能判斷出來受審的這個人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也能夠根據前世的經歷以及對百姓、對生活的了解大致摸清整個案子的走向。于是,蔡思瑾喜悅地利用這種方式刷著自己“明察秋毫”技能的熟練度,雖然緩慢,但是總比之前幾個月都沒有動靜要好得多??! 眉山先生聽聞蔡思瑾每天沒事兒就跑到縣衙那里去聽縣令大人審案子了,簡直哭笑不得,將蔡思瑾叫過來又對他指導了一通:“思瑾,我讓你多觀察、多思考,也不是讓你專門去聽案子的,我的意思是你遇到的任何人、任何事你都需要思索,明白么?生活中的一切皆可觀察,你可以觀察一下自己的同學,還有你遇到的一切人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