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節
在宮中的小路上蕙安還對呂七娘說,“別怕,皇后娘娘這些年好像沒怎么發過火……” 蕙安昨晚被陳王和陳王妃一起給訓了頓,陳王是真的給氣著了,“低調的過安穩日子不好嘛?!” 允弼和允則在一旁不住的點頭! 連允熙都在附和著點頭! 陳王妃直接給蕙安下了禁足令,“不要以為宮里縱容著,就肆無忌憚!出嫁前給我好好在房里讀史書!” 縱容到不能再縱容時,誰能有個好下場?! 而呂七娘耳根子也未曾清靜,呂端委實不知該拿出什么樣的態度來對待這個孫女,說不怨吧,呂家兩房都折在了呂七娘手上,說怨吧,呂七娘又是受害人! 所以,案子了結后,呂端并沒和呂七娘單獨談心,回家后就只說讓呂七娘好生歇息,所有事都是交代下人去辦的。 結果,昨兒呂端被迫和呂七娘長談了一番,“日后無顏去見列祖列宗的是阿爺我,是阿爺沒將子孫教好,唉,是阿爺我沒教會你懂得至剛易折,七娘啊,念在咱們祖孫一場,到此為止吧,你的銀子,你想怎么處置,都隨你,資助到官府告狀這條還是去了吧……” 呂七娘也有些不知該如何面對呂端,父母去世后,呂七娘一直是在呂端的寵溺下成長的,除了婚事變故這遭,呂端對呂七娘幾乎算是有求必應。 見呂端如此說,呂七娘跪下了,哽咽道,“是我對不起阿爺?!闭f完此話,呂七娘又流了一陣淚,呂端也是好不唏噓,“是阿爺治家無方……” 呂七娘流了一陣眼淚,等情緒穩定了,才說,“我就是想不過味,若我是男兒,誰又敢如此欺我?” “以前的事不要提了?!眳味藬[手,“你已討回了公道,就不要再招搖了?!?/br> 呂七娘道:“我是幸運的討回了公道,可天下那么多受欺的孤兒寡母卻不見得有我這份幸運……” “你資助他們就行了,”呂端道:“有些事,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你此舉,不光對你,對呂家不利,對朝廷也不是什么好事,罷手吧。公道不是靠天真和執拗就能討回的!” 呂七娘……“孫女不服……不能一蹴而就,但總得有人起頭吧?雖說槍打出頭鳥,但我不怕!” 呂端氣,“就你這樣,還上書朝廷讓女子參加科考?!哪怕你取中了,外派下去不到一年,你就會尸骨無存!人都沒了,還談什么抱負?!” 呂七娘道:“孫女不懂為官之道,孫女只知道,這世道恃強凌弱,孫女只是想為那些可憐人盡一分微薄之力罷了,為此,孫女死而無憾!” 呂端換了個思路道:“朝廷為你討回公道,你回報朝廷的,就是給朝廷惹麻煩?!” 呂七娘道:“這本就是朝廷該解決的事!朝廷不管,是朝廷失職!” 祖孫倆正僵持著,宮中來人,宣呂七娘明日進宮,呂端便擺手讓呂七娘先回去,對小眼睛是寄予了厚望,官家想辦的事,軟磨硬泡都會成的! 呂端沒想到,小眼睛將這任務交給了八娘。 八娘口才委實一般,也不打算循循善誘,擺事實講道理,什么先提觀點,再一二三開始論證,最后總結,八娘壓根就沒想過。 在路上蕙安給呂七娘打著氣,呂七娘也表了決心,要堅持到底。 結果,見了八娘后,八娘直接道:“告示撤了!”非常的簡單粗暴! 坐在凳子上的蕙安和呂七娘看著旁邊小桌上擺的糕點水果茶水,再看看笑盈盈的八娘,頭腦都有一瞬間的空白,皇后是什么路數?! 人很親切,還給賜座,還準備了許多的零食小吃,瞧著是要走懷柔路線的,可為什么啥都不問,就直接下命令了?!臉上雖然在笑,可聲音卻很嚴厲,不是在商量,而是命令! 蕙安和呂七娘準備不足,沒預判到這類情況,懵逼了一會兒后,才齊齊起身開口,“娘娘容稟!” 八娘沒再讓她們入座,而是笑著擺手:“你們不用多說,前因后果,本宮都知曉?!?/br> 蕙安道:“皇伯母既然知曉,為什么要讓我們將告示給撤了?” 蕙安說的是我們,倒是有擔當,八娘心中對蕙安的好感又多了一分,但嘴上卻說:“本宮需要給你們講道理嘛?”臉上依舊帶笑。 蕙安和呂七娘卻是心中一凜,覺得背心發涼,忘記了,這可是jian后??!有的是手腕??! 但呂七娘還是硬著頭皮跪下了,“七娘不服!” 八娘笑道:“你服氣也好,不服氣也罷,又能如何?” 呂七娘哽住了。 八娘斂住了笑容:“沒有金剛鉆,就別攬瓷器活!”八娘端起茶杯,優雅的品了口茶,方才接著道:“怎么?官司打贏了,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本宮來告訴你,這案子還有一種判法!” 蕙安和呂七娘屏住了呼吸,就聽八娘道:“呂尉,呂慶,晏殊等人處罰不變,不過,財產充公!呂七娘受冤屬實,但呂七娘不聽阿爺勸導,執意狀告親叔,實屬不孝,令剃發修行!” 蕙安忙跟著跪下,“還請皇伯母開恩!” 呂七娘肩膀微抖,咬著嘴唇,沒有做聲。 “不服是嘛?”八娘冷笑,“沒人會在意你服還是不服!大家在意的是天綱倫常!你信不信,這么一判,天下會叫好聲一片!” “你該慶幸,大家如今都被晏殊牽扯住了視線,暫時沒御史上折子彈劾福兒判罰不公!”八娘冷冷道:“呂端還在呢!一個孝字,就能壓得你一輩子翻不了身!道理?誰有閑心給你講道理?!” “你的案子能如此結案,實屬僥幸!”八娘冷哼了一聲,“有冤要伸,這沒錯,本宮也贊賞你的勇氣,可是,人,得有眼力勁兒,什么時候該沖,什么時候該停,什么時候該后撤,要心中有數!” “你們想當英雄,本宮不攔著,”八娘冷冷道:“但是,在你們想當英雄前,先問問那些炮灰是否心甘情愿的跟著你們去飛蛾撲火?!” “不要以為就自己懂得最多,就自己心懷天下,就自己洞察一切,”八娘加重了語氣,“試問滿朝文武,誰不比你們肚里墨水多?誰不比你們經歷得多?誰不比你們洞察民情?” 八娘重重嘆了口氣:“好心辦壞事,大多都是你們這些一知半解的家伙弄出來的!” “念在呂七娘你也不容易,本宮便多說兩句,”八娘道:“你倒是好心資助人家去官府告狀,但你想過沒有,以往孤兒寡母只是失了財產,被你這么一弄,怕是連命都會保不??!試問搶奪財物的人還有誰會給自己留下后患?!孤兒寡母暴斃而亡,誰又去給他們報官?!就算僥幸官府知道了,能活過來嘛?!一個個的高興過了頭,以后,有時間,你們還是多吹吹冷風,讓腦袋瓜清醒一下!” 蕙安和呂七娘都垂下了頭…… 半響,呂七娘方道:“是七娘想的簡單了?!?/br> 蕙安也跟著道:“是我的錯?!?/br> 八娘點點頭,“知錯就改還是好的?!?/br> “七娘愿意將那些財務捐給朝廷?!眳纹吣镉值?。 八娘再度嘆了口氣,“七娘,本宮不會勸你去原諒呂慶,甚至原諒呂端,雖然說,原諒別人也是放過自己,但是,同樣的事每個人的感受是大不相同的,所以,有的人能選擇原諒,有的人是到死都懷著恨,說不上誰對誰錯,但是,呂端畢竟是你阿爺,你畢竟是呂家女……在你沒能耐獨當一面前,和呂家的關系還是應該要修復的?!?/br> 呂七娘給八娘磕了一個頭,“謝娘娘教誨!” 蕙安也給八娘磕了一個頭:“謝皇伯母教誨!” “都起來吧,”八娘恢復了笑臉,“嘗點點心?” 兩人哪還敢品嘗小吃啊,趕緊告辭,去收拾爛攤子。 于是,小眼睛還沒下朝呢,汴京城里又再度熱鬧起來,呂七娘改主意了,將以前的告示全給撕了,重新貼出告示,一半財物捐給呂家族里,由族里資助貧困族人,一半捐給慈幼局,由慈幼局資助孤兒寡母。 眾人一打聽,兩小娘子一大早就進宮了,再一打探,今日早朝吵得厲害,還沒下朝呢,得,楊jian后出手了! 不知道楊jian后是怎么威逼利誘的!竟然讓呂七娘那么軸的人都改了主意!果然是jian后啊,害得大家都沒熱鬧看了! 有好事者就說了,怎么能說話不算數呢?說出去的話竟然當放屁??? “皇后怎么威脅你們了?也貼出來看看??!”好事者還真是很閑??! 呂七娘和蕙安都沒露面,此時需要的是平息風頭,被人罵縮頭烏龜也只能認了。 呂七娘回家就給呂端跪下,說要跟著呂端回家鄉,“我就在莊子上抄經書,讓自己靜下來?!?/br> 呂端道:“家中人多嘴雜,你可想好了?” 呂七娘點點頭。 呂端嘆氣,“洛陽有個小莊子,你去那吧,你這性子,聽多了閑言閑語,保不準又要生事,去洛陽吧,快遷都了,你在那,也好說人家?!?/br> 老家是絕對沒人敢娶呂七娘的,即便將呂七娘遠嫁,怕也尋不著什么好人家,而洛陽即將成為都城,往來人口多,總會尋著不在意的呂七娘這性子的,“我會拜托人幫你相看的?!?/br> “七娘暫時不想嫁人?!眳纹吣锏吐暤?。 呂端道:“那就等你想嫁了,我再托人?!?/br> “謝阿爺?!薄?/br> 而蕙安則是訕訕笑著給陳王夫妻認錯,“我知錯了,真的知錯了?!?/br> 陳王道:“爹娘苦口婆心你不信,被旁人一訓,你就全聽進去了?什么道理??!” 蕙安笑著撒嬌,“仗著爹娘疼愛才這樣的?!?/br> “你知道就好!”陳王妃瞪了蕙安一眼,“接著禁足去!” 蕙安立馬苦臉…… 而小眼睛此時還沒散朝,正和大臣們爭得是熱火朝天,真正的是事多啊,大理段五派人送來公函,說要把閨女嫁到大宋來,請小眼睛幫著說媒…… 小眼睛當然覺得沒問題啊,又不是把小雷嫁過去,人家也沒說給自己當兒媳,完全沒問題的嘛,可大臣們不同意,因為大理皇室段家和丞相高家之間爭權爭得厲害,覺得大宋不應該摻合這些。 于是,早朝便吵成了一片…… 第651章 奇思 “又不是公主和親,大臣們為什么這么反對?”八娘很是不解,“就算是公主和親,上下幾千年,哪個和親公主真的就影響了政局的?” “他要是提和親,我還不會同意呢!”小眼睛道:“段五來信說的是給他閨女在大宋說戶好人家,挑個好兒郎,都是為人父母者,都在為兒女費心打算,將心比心,我怎么忍心拒絕?” “他把閨女嫁到大宋,難道大宋就會幫他滅了高氏?”八娘搖頭,“大臣們腦袋有包???” 小眼睛嘆氣,“不想惹事!” 如今和大遼勉強維持著和平,但大遼的威脅卻并沒有消除,就探子回報,耶律隆緒很是重用了一批漢人學子,在進行變革,朝中契丹貴族頗為不滿,但耶律隆緒應是撐住了,就這點來說,北宋的大臣們便不敢掉以輕心。 因此與大理的和平,大臣們是一點險也不會冒,若惹得高氏不滿,和大遼結盟,那大宋可是腹背受敵! “段五怎么傀儡成這樣?!”小眼睛很是唏噓,“怪不得段氏都喜歡出家為僧,未嘗不是想躲了這世俗的煩心事!” “要不你派人去尋段五,和他密談一下,讓大理歸順了大宋得了,朝廷許他段氏世代為大理總管,”八娘發著牢sao,“反正他們家的人都斗不過高氏,與其在高氏手下當傀儡,日夜提心吊膽不知何時就被滅了族,還不如歸了大宋呢,反正他還是土皇帝,想治理百姓,官員得給他面子,想出家,寺廟也歡迎,子孫后代至少命是保住了,祖墳至少是安全了……” 小眼睛怔怔的看著八娘……半天才道:“好主意!” 八娘……我隨口胡謅的! 小眼睛卻一下激動起來,對八娘道:“八娘,這主意可行!” 八娘……讓我緩緩…… 小眼睛在屋里踱了幾圈,激動得耳朵都紅了,“八娘,你看,大理路遠,林密,夷人部落又多,攻打不易,治理也不易,當初,幽云十六州還在遼人手里,所以大伯便沒想過要收復大理,太不劃算了!再說,為什么高氏世襲宰相,卻一直還未篡位?那是因為段氏在民間,在大理各部落還是有威望的,段氏在,大理至少明面上是安穩的,一旦高氏篡位,大理那些土司肯定要趁機鬧事!所以,高氏如今只能供著段五這傀儡!” “可是,再過十年,二十年,情況又會如何?誰都不知道,但就沖段五想把閨女嫁到大宋來看,至少他的子侄沒那能耐滅了高氏,那么他怎么敢保證高氏在時機成熟時就廢了他段氏呢?”小眼睛道:“祖宗的老本總有吃光的一天!” “我覺得段五沒準會心動,”小眼睛道:“歸了我大宋,天塌下來,有朝廷頂著,好處他一分不少,多省心??!” 八娘……你以為人人都像你那樣處處想著怎么省心么?“那大宋怎么不歸了遼國,以免邊疆烽煙再起?”八娘想說,你都不會為了圖省事將社稷拱手相讓,憑什么認為段五會呢? 小眼睛覺得八娘糊涂了,“我大宋才是正統??!要歸,也是遼國歸了我大宋??!” 小眼睛挺起胸膛,“自盤古開天地,從來只有蠻夷被王化的!不尊王化,我就收拾你!直到收拾你服王化為止!我若沒那本事,我就守成,讓子孫去收拾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