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節
六個小朋友經常一會兒掐,一會兒笑,大人都沒在意,不想,不經意間,小恩竟然都能打得過小娘子了! 真是光陰似箭啊……大人們感嘆了番時光如梭后,就出手了。 于是小勇和小猛被七郎八郎拎耳朵了,“準你們和大娘子她們斗嘴就不錯了,還想干嘛?!” 想當初,八娘九娘就是說太陽是從西邊升起的,偶們都只能點頭啊…… 于是,小恩很得瑟,還好,自己報仇了……然后就被五郎罰去蹲馬步了…… 于是,小朋友們從此后不打架了,改吵架了! 不過,這回小猛很生氣,一點兄弟姊妹情都沒有,想打架怎么辦?!挽起了袖子,沖三個小娘子怒目而視。 二娘子再度嘆氣,“屁股都沒養好,就想打架?” 三娘子搖頭,“打得贏嘛?” 大娘子總結,“不愧為真蠢!” 小勇拉住小猛,二對三,勝算本來就不大,何況己方還是兩傷兵! 大娘子對滿臉不高興的小勇和小猛嘖嘖,“行了,我們幫你們跑腿!” 小勇和小猛……“你們想去蹴鞠隊就明說!” 大娘子道:“我們說的也不算委婉???” 小勇和小猛……說不過你們! 兩人鼻子一哼,一瘸一拐的走了…… 三個小娘子趕緊跟了上去,“好好談談……” “有你們這么求人的嘛?”小猛哼道,翻著白眼求人! “又沒拿刀比著你們脖子?!比镄呛?。 小勇想了一秒,“要去蹴鞠隊也行,但是,你們得找來錢才行!” 小猛一想也是,自己可是去踢蹴鞠的,不能在找錢上浪費太多時間,否則日后自己沒準只能打替補了!“一個月找來兩貫就行!” “行!”三個小娘子點頭應下了。 “今年等蹴鞠隊開個會后,回來再給你們說具體的!”小勇道,想來和大娘子她們一樣想去蹴鞠隊玩的小娘子肯定多,每家每月找兩貫,呵呵……蹴鞠隊還愁啥…… 果然,三天后,大娘子她們在蹴鞠隊見到了曹家的小娘子,曹七娘,和李家的小娘子,李五娘和李六娘。 小勇和小猛代表蹴鞠隊對六個小娘子宣布,六個小娘子,一人一月找兩貫!行,就簽合同,不行,謝謝參觀! 眾小娘子……這是坐地漲價??? “行!”大娘子率先簽字!總有辦法的! 有人帶頭,大家也沒遲疑,依次簽字。 然后,小勇和小猛就說了,接下來,就談談分工的事,每人負責一塊,責任分明,出了問題,就請走人! 最后,大娘子和曹七娘負責協調場地租借事宜,二娘子和三娘子負責供應茶水,李五娘和六娘負責與針線相關的一切事宜! “我們要是能組個隊就好了……”曹七娘看著在場中訓練的隊員,一臉的羨慕。 “你認識多少人?”大娘子立即問道,“我們這就六個了,再找六個,就能組隊了?!?/br> 曹七娘搖頭,“宮中不流行,大家喜歡踢的也少了……” 女子蹴鞠唐時很流行,唐玄宗喜歡啊,但到了大宋,太祖太宗自己喜歡踢,卻沒興趣看女子蹴鞠,宮中后妃便沒組隊,到了小眼睛,得,男子蹴鞠都不喜歡,何況女子……于是,如今就是市井也很少見女子踢蹴鞠玩了…… “皇后娘娘和遼國公怎么不喜歡蹴鞠呢?”李五娘也湊了上來,滿臉的遺憾。 “找找,咱們都認真找找,總有人喜歡的?!倍镒又荒芙o大家鼓氣。 大家正為找志同道合的人發愁呢,耶律信帶著兒女們來了。 耶律信是能自由活動的,只是不能出汴京,當然,身邊跟多少暗衛,那就是小眼睛的事了…… 耶律信的大兒子耶律先比小雷小一歲,今年15了,二兒子耶律光是妾室生的,比福兒大一歲,和大娘子同年,今年10歲了,女兒塔不煙和耶律光同歲,與耶律先都是耶律信正妻生的。 耶律信一家雖然已做漢人打扮,但氣質一看,就和宋人不一樣。 曹七娘立即迎了上去,“這位大叔,這場地我們租了,你要看場地,還請改日再來?!?/br> “是帶兒子來報名的?!币尚判?。 “報名?”曹七娘笑道,“蹴鞠隊人已經招滿了呢,實在是不湊巧?!?/br> “還請小娘子給管事的人說一聲?!币尚判Φ?,“替補也行?!?/br> 大娘子此時也過來了,正好聽到這話,和曹七娘對視一眼,笑道,“可不巧了,管事的今兒都不在,要不,你改天再來?” 耶律信指著場上飛奔的小勇和小猛,“他們不在那嘛?” 雖然楊家不和耶律信接觸,可耶律信早就將這些人認得一清二楚。 曹七娘立即道,“他們又不是管事的?!?/br> “可太子不是點名讓他們管事嘛?”耶律信笑瞇瞇,沖著場地內高聲喊道,“蹴鞠隊管事的小郎君!” 小勇和小猛立即就朝這邊竄了過來…… 曹七娘給了大娘子一個愛莫能助的眼神…… 大娘子悄悄捂額。 小勇和小猛跑近一瞅,認識啊,耶律信嘛,跟著小恩在人家門口偷瞄過的,不會認錯,再瞅了瞅耶律信身邊的小朋友,頓了頓,然后兩人同時轉身,一溜煙的跑了…… 第582章 融入(二) 遼使已見了耶律信,雖然沒表達對耶律信的懷疑,但卻對耶律信遲遲未能取得進展表示了不滿。 耶律信也無奈啊,汴京百姓歌舞升平,什么國防啊,什么朝政啊,統統不放在心上,街頭巷尾喜聞樂道的全是烏七八糟的各種八卦消息! 兩浙大旱,青州蝗災,這兩消息登上茶樓話題排行榜top10只有半天!半天就下榜了! 反倒是小雷欺負鄉紳被人津津樂道了好些天!一個個都激動得等著看小雷和大臣們掐起來…… 在這樣的風氣下,就是在茶館泡上一萬年,也打探不到火器作坊的消息??! 而工部那邊,潛伏多年的探子也是毫無頭緒!唯一能確定的是,一大批工匠突然消失了! 而戶部那邊,給工部的撥款并沒異常,耶律信根據收集到的情報,仔細分析了的,戶部沒有額外的大額資金去向不明,工部更沒有一批資金去向不明…… 如果不是因為確認消失了一大批的工匠,耶律信都會相信,西北的威猛火器只是大家的臆想! 耶律信是各種方法都試了,連火器作坊在哪兒都沒打探到,這才破釜沉舟,將妻兒給接了過來,想通過小朋友來打探。 這么做,對耶律信一家是絕對的弊大于利! 首先,孩子們都在上京長大的,接受的是契丹貴族教育,雖然耶律信降宋了,但有耶律隆緒和耶律信大哥的照顧,孩子們基本上是沒受什么委屈的,他們腦子里的父親依舊偉岸,是為了大遼而犧牲名譽的英雄! 可是,一到汴京,得,那立即是從天上掉到地下! 身份尷尬,被人排斥不說,還得絞盡腦汁和大宋的同齡人打成一片…… 耶律信的大兒子都15歲了,在契丹都訂親了,也跟著大伯在歷練了,結果,給拎到汴京來了,還不知道怎么才能打開局面。 老二10歲,離別了上京的伙伴,在汴京若交到朋友,日后刀戎相見,又是一番傷筋動骨…… 更為重要的是,兩個兒子日后即便回到大遼,也沒什么遠大前途! 耶律隆緒照拂的是耶律信,耶律隆緒的兒子可不見得會相信耶律信的兒子忠心耿耿…… 而且,耶律信將妻兒遷過來后,上京對耶律信的懷疑會飆升到一個新的高度,耶律隆緒聽久了,難免心中不打鼓…… 慷慨赴死易,忍辱偷生難啊…… 但耶律信還是毅然決定,將妻兒接來。 耶律信給孩子們說了,生是大遼人,死是大遼鬼,不論今后境遇如何,都要做到無愧大遼! …… 因此,八娘忽悠了耶律信大半天,想讓大遼將眼光看向更北的地方,結果,耶律信壓根沒給遼使說! 給遼使說這個,那無疑是在自己臉上親手寫下兩個大大的字“叛徒”…… 更西邊,耶律信沒去過,但是,更北邊,耶律信是去過的,冰天雪地,寸草不生…… 就算越過那片寒冷的荒原是一片綠洲,又有多少人能活著抵達? 耶律信打算給耶律隆緒的私信里,把這當個笑話講。 遼使的不滿,讓耶律信很無奈。 工作沒成績,的確說話沒底氣。 于是,耶律信便請遼使幫忙了,幫著孩子們打入大宋內部! 耶律信的三孩子來汴京有些日子了,可一個朋友都沒交到,誰家都不和耶律家往來。 就是八娘,都沒假模假樣的接見一下耶律信的家眷。 潘鎧更是,只和耶律信默默的品一小壺酒……別的,就沒了…… 九娘更絕,聽耶律信說要送孩子去講武學堂,直接建議,“去國子監更好!”好好接受我們大宋燦爛文化的熏陶…… 耶律信一瞅,兩兒子漢語倒是會說,漢字也會寫,可去國子監,那也是妥妥的差生啊,還是那種和倒數第二相差好幾百分的那種! 差生能結交到優秀人才么?! 而且,雖然大宋是文官當道,但耶律信還是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大宋的軍隊里,目標是軍隊布防…… 所以,耶律信的目標依舊是武將! 和遼使商量了一番后,打探好福兒蹴鞠隊的訓練時間和地點,就帶著孩子過來了。 結果,管事的兩淘小子竟然溜了,耶律信心想,嗯,倒有幾分九娘的機靈勁…… 耶律信笑瞇瞇的帶著孩子們就走了…… 曹七娘和大娘子摸不著頭腦,就這么走了? 小勇和小猛則給包拯說,“明兒記得給福兒,遼人想來腐蝕咱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