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節
八娘繼續道,“阿娘也不敢賭啊……讓我和你悄悄去,立馬動身?!?/br> “阿娘為什么不叫我過去,當面交代?”六郎不為所動。 “阿娘也覺得有些瞎胡鬧,哪好意思當面給你交代,當家主母,同意這事是不大妥,可又擔心阿爹,就讓我來找你了!”八娘道,“要不你去問阿娘,不過你得快點,再耽擱,城門就關了!咱們可耗不起時間!” 六郎將信將疑,“我收拾一下!” “還收拾什么呀!”八娘道,“我都只帶了金餅子!還有長槍!”換洗衣服什么的路,路上買就行了,“你帶點錢就好!” 六郎還是拉著八娘出了房門,要去找折氏問個明白,八娘暗暗叫苦,真的不能小窺日后當元帥的人的智商??! 誰知兩人在半道上就碰到了折氏,忙著處理家務的折氏對六郎說,“將八娘給我看好了!”然后還瞪了八娘一眼,匆匆就走了。 等折氏走遠,八娘得瑟道,“這下信了吧?” 六郎當下是全信了,要不阿娘讓自己看好八娘干嘛? 當下趕緊和八娘出城…… 第164章 別離 折氏是第二日清早才知道八娘不見了…… 因九娘心情不好,燕子以為八娘在九娘處歇息,兩個小娘子經常跑到一個房間里打擠,而八娘九娘都不是那種要丫鬟亦步亦趨跟著的人,所以,燕子見八娘晚上沒回房,那是一絲擔心都沒有,更別說去找人了。 第二天早上去九娘處問八娘吃什么早飯,才知道八娘頭晚上沒在九娘屋子里,九娘也沒擔心,“可能在田jiejie處?!?/br> 八娘偶爾也是要和田氏敘敘母女情的。 燕子也沒大驚小怪,又去了田氏處,見沒人,不光燕子,就是田氏也不著急,“看在夫人那沒有?!?/br> 八娘偶爾也是要去叨擾叨擾折氏的。 結果,折氏處也沒有,折氏也不慌,讓燕子去瞅瞅八娘在她幾個嫂子那沒有。 八娘雖然還沒有在嫂子處過夜的記錄,但是,凡事都有第一次嘛。 等八娘幾個嫂子處都沒有,燕子才慌了,八娘難道被歹人給劫持了?! 折氏也急了,趕緊讓下人在府里四處尋找,可別是摔倒在哪兒角落了…… 沒人想過八娘會私自離家,因為九娘在啊,七郎八郎也在啊,就八娘那惜命的勁兒,絕對不會單獨行動的…… 府里四處找了一圈,然后門房才想起,八娘下午晚些時候出門了,和六郎一起的。 折氏心里卡擦一下,暗道,不可能吧?六郎有那么蠢?! 田氏等人則是松了口氣,“和六郎出去啊……”然后旋即有些奇怪,“他們倆怎么湊一塊兒了呢?” 六郎比八娘七娘大了差不多快6歲,一向不怎么在一處玩的。 恍惚的九娘聽說八娘與六郎在一起,便放下了,去了校場。 七郎八郎在學堂,還沒機會表示驚訝。 折氏趕緊親自去了六郎房間,什么只言片語也沒留下,只是六郎的長槍不見了。 折氏又急忙到八娘房間尋找,依舊什么也沒找到,看來八娘是認為折氏應該和自己心有靈犀了。 折氏撫額,派人去追?陣勢太大了,算了,有六郎在,應該知曉分寸的吧? 折氏暗暗下定決心,等六郎回來,一定要讓六郎知道花兒為什么這樣紅!馬上就18歲了,還這么頭腦發熱?!實在可惡! 然后,折氏只好讓楊忠來唱雙簧,說是派了六郎去老家,大概八娘覺得無聊跟著一起去了。 九娘壓根沒心思多想,田氏等人是認為有六郎在,隨便去哪兒,無所謂。 只有七郎八郎回來后,十分的納悶,六郎為什么突然要回老家?九娘心情如此糟糕,八娘怎么會拋下九娘跟著六郎走?! 難道?七郎八郎對視一眼,首先想到的是,難道哪個兄長重傷不治了?六郎和八娘先回鄉做安排?貌似只有這樣才合理??! 兩人急忙去尋折氏,“哥哥們有新消息了?” 折氏搖頭。 兩人急道,“阿娘,不要瞞著我們!六哥回鄉干嘛去了?!” “老屋的院子要休憩,讓你六哥回去看看,他也這么大了,對這些事,該上心了!”折氏沒好氣道:“不要什么事都推給你們忠叔!” 七郎還是不相信,“八娘為什么跟著去?” “我怎么知道?!”折氏怒,“大概和九娘鬧別扭了吧,你們也知道,她一向瞧潘家不順眼的?!?/br> “可八娘從來也沒說過潘鎧壞話啊?!卑死梢膊缓煤?。 折氏更是對六郎恨得牙癢癢,七郎八郎才14歲,都知道動腦子,六郎你腦袋被豬啃了么?! “我哪兒知道??!”折氏只好胡謅,“大概是安慰九娘時說茬了?!?/br> “那八娘也不會跟著六哥走??!”七郎還是不解,八娘雖然自私,可那都是對外人,對家人,八娘可從來都是掏心掏肺的,更何況是對九娘,怎么會在這個時候棄九娘于不顧呢…… “等她回來了,你們問她不就知道了?!”折氏拿出了當娘的威風,“問我干嘛?!我還在惱她呢!” 七郎八郎噤聲了,不敢惹阿娘。 然后兩人又不好去問九娘,九娘心情正糟呢,楊家的女人都惹不起…… “和王爺吵架了?”八郎腦補。 “那得吵成哪樣啊,連九娘都不顧了?”七郎撓頭。 七郎八郎百思不得其解,沒兩日,小眼睛來尋八娘,聽說八娘回老家了,愣了,“怎么不給我說一聲?” 七郎八郎更費解了,看樣子和王爺沒吵架啊,但對著小眼睛也只能呵呵。 小眼睛帶來的消息是,讓楊家派人去接傷員,軍營里難免照顧不周,有條件的人家最好自己派人去,不要跟著大部隊了。 楊家當然得讓七郎八郎去了,自然,官家楊忠必須得跟著。 七郎八郎也沒功夫去猜八娘為什么會跟著六郎回老家了,讓折氏很是松了口氣。 而六郎和八娘已快馬加鞭抵達了雁門關。 西線大軍已經撤回了雁門關。 八娘不禁暗松了口氣。 看來大軍動作快嘛。 可是很快,八娘就笑不起來了。 大軍是撤回來了,可楊父又領兵出了關,去掩護百姓內遷。 八娘來不及吐槽朝廷的命令究竟是怎么下的,怎么這么折騰,趕緊和六郎去打探具體內情,“看趙愷在不?找趙愷!” 趙愷聽說有人找,一瞅,竟然是楊六郎,正要打招呼,再一瞅,楊胖子也在,當即覺得頭疼,“你怎么來了?” “一旁說話,一旁說話!”八娘滿臉堆笑,趙愷更覺頭疼,好想溜啊…… “我不是潘三郎,”趙愷擺手拒絕,“有什么事,就在這說?!?/br> 提起潘鎧,八娘神色暗了下,旋即又擠了個笑臉,“咱們是什么交情啊……” 趙愷忙擺手,“沒交情!” “誰把你從火堆邊救出來的?”八娘問,“雖然踢斷了你的肋骨,總比你被火燒強吧!” 趙愷能說什么,只能跟著八娘和六郎去了茶樓。 “敢問是要怎么接應我阿爹???”八娘屁股剛一沾凳子,九開門見山的問,不可能不派人去接應吧,若趙愷說沒人接應,八娘立馬就得掀桌子! 趙愷道,“軍事機密!” 趙愷心里也不怎么舒坦,大軍先接到命令,后撤,等大軍撤了兩天,官家的第二道命令又來了,護送四州百姓內遷。 潘仁美和楊父看著這道命令久久不語,難度太大了。 可圣旨已下,再難也得執行啊。 這怎么個護送法,卻讓趙愷很是鬧心…… 第165章 冒險 潘仁美是主帥,自然不可能讓他再帶兵回去接應百姓,領兵的肯定是楊父。 楊父便建議,分兵應州,以引誘遼軍主力,然后再在石竭谷口埋伏弓箭手。 平心而論,趙愷認為此主意值得一試,在如今這個情況下,是再想不出比這個更好的辦法了,何況楊父還說了,對手是耶律斜軫,耶律斜軫沒有耶律休哥那么縝密,誘敵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潘仁美還在沉吟,但監軍王詵卻立馬表示了反對,譏笑楊父膽??!命楊父直撲朔州! 潘仁美怔了片刻,不表態。 楊父只能竭力的給王詵講直撲朔州太冒險,可話還沒說完,就被王詵打斷了,“楊將軍究竟是真的膽小如鼠呢,還是有別的心思???你不是號稱楊無敵么?也是,誰知道你和遼人有什么勾當!3000人都能擊退10萬遼軍,如今卻開始畏戰了?也對,你未來的外孫可是遼國南大王世子呢,倒免去你和遼軍唱雙簧了!” 楊父一聽這話,還能說啥,只能證明自己的忠心啊。 潘仁美繼續不表態。 無奈,楊父只好領命,出發前和潘仁美王詵約定,在陳家谷口接應。 趙愷有些想不通,加之潘仁美待他如親子一般,他倒也沒什么糾結的就問潘仁美了,“姨父,王監軍的計劃很冒險啊,姨父為什么不說話呢?” 潘仁美長嘆一口氣,“楊繼業的計劃同樣冒險,若遼軍不上當呢?楊繼業也不能保證遼軍一定會上當??!” 既然同樣都是冒險,為什么要支持楊繼業?沒表態支持王詵,已經很給楊繼業面子了。 趙愷只好閉嘴, 可如今八娘問了,趙愷自然不會實話實說的,楊胖子若知道了,那還不跳得八丈高,說不定在茶館就開始敲鑼打鼓的嚷嚷姨父要害楊將軍呢! 因此,在八娘的各種追問下,趙愷只說,楊父領兵出征,援兵屆時埋伏在陳家谷口接應,多的,倒不愿多說,“明日援兵就出發前往陳家谷口?!?/br> 八娘一聽,多少放了點心,有援兵就好。 六郎是在雁門關待過的,聽了趙愷所說,直覺此計太過冒險,一場惡仗在所難免,想了想,便請趙愷安排自己和八娘一起進軍營,“既然來了,總不能在雁門關待著?!?/br> 六郎要進軍營不奇怪,可拉自己進軍營,八娘就很詫異了,自己這功夫,屆時不是去拖后腿么?!自己留在雁門關才是正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