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節
然后,眾人皆石化了…… 一秒后,長得慈眉善目的婦人將手在桌子上一拍,沖小眼睛怒目而視,“你眼睛小,就能隨便瞎么?!” “有話好好說,罵人總是不對的?!逼哙O對小眼睛也是無語了,就算這么想,能不能咽在肚子里,回家慢慢說啊。 “罵他,哼,那還是輕的?!逼恋睦咸?,想了想,還是對小眼睛說道,“小郎君,禍從口出,我們不和你計較,當心小肚雞腸的趙家人找你麻煩,他們可不管你是不是在維護他,只會記著你說錯的話!” 小眼睛覺得老太太們對官家成見太深了,還是繼續勸著,“大娘,你都知道禍從口出,自己怎么能口無遮攔呢?有事說事嘛,官家背信棄義,他怎么背信棄義了?你說來聽聽……你要沒理,你得收回罵官家的話,你要有理,我幫你討公道,如何?別開口閉口罵人,多難聽啊……” “瞧你的衣著,倒是貴家子,”漂亮的老太太道,“可大人的事,你攙和不了,多歷練幾年吧,你吃完了趕緊走,別耽誤店家做生意?!边@是嫌小眼睛耽擱她們吃飯了。 “小郎君姓趙吧?”被大家稱為三娘的面容憔悴的老太太突然問道。 小眼睛點點頭,瞅了瞅這個三娘,就一普通婦人,沒覺得老太太哪精明了,怎么就猜對了呢? “娘舅姓李?”三娘問道。 小眼睛呆了呆,“嗯?!边^了兩秒才問,“你怎么知道?” “你外公眼睛小,沒想到你比他眼睛更小?!比飺u頭,“可惜了?!?/br> “可惜什么?”小眼睛不樂意了,就算與外公有舊,也不能詆毀眼睛啊,小怎么了,礙著你了? “可惜了你娘的花容月貌?!比锩鏌o表情,喝了口湯。 小眼睛氣結。 “真沒看出來是李娘子的兒子,這是小的吧?大的眼睛不小,小的時候我見過?!?/br> “仔細看和李老爺子倒是有點點像?!?/br> …… 老婦們七嘴八舌議論紛紛,歸根結底一句話,小眼睛長殘了。 小眼睛哽了哽,腦袋靈光一閃,有點結巴,“你,你,你們與我娘有舊?”態度恭敬了不少。 “認得?!比锏?。 “生死之交?”小眼睛追問。 “點頭之交?!比锢淅涞?。 小眼睛長長舒了口氣,不是為大哥來討公道的就好!小眼睛真心覺得大哥在南宮里待一年半載的挺好,等事情過了,官家氣消了,再該干嘛干嘛,如今若來群老太太為大哥叫冤,誰知道會出什么變數?!大哥為什么那么犟?子肖父啊,官家更是順毛驢! “不知道大娘要討什么公道?也許我真能幫上忙?”小眼睛還是好心問了句,點頭之交也算熟人嘛,“總比你們罵大街強,你們和我娘也是點頭之交,罵她夫君不大好吧?” “嗯,不罵了?!比锏?。 小眼睛笑了,“這就對了嘛?!?/br> “蘭兒,把我的鞭子拿好,”三娘沖漂亮老太太道,“到時我直接拿鞭子抽!” 小眼睛差點從板凳上摔下去,表情怪異極了。 “你家親戚?”七郞悄聲問著,否則沒法解釋這群人如此的理直氣壯要收拾官家啊,從國法上講肯定不行,那只能走家法這條路了。 八郞也以為是為趙廷美討要說法的趙家老一輩,嗯,瞧著這些人的輩分很高。 小眼睛搖頭,趙家沒這群姑奶奶啊,真的沒有,突然,小眼睛想到一個人,傻了,張大嘴巴,盯著吃餅的三娘,就一普通老太太啊,會不會自己弄錯了? “可是陶太君?”小眼睛不大確定,輕聲問著。 臉上有刀疤的老太太癟了癟嘴,“沒想到我們離京這么多年,小一輩竟然還知道我家娘子?!?/br> 小眼睛趕緊起身,恭敬道,“小侄見過三嬸?!毙闹邪迪?,原來傳說都是騙人的,是誰說的陶太君英姿颯爽,走路生風,方圓十里都能感受到她的氣場?就一小老太太啊…… 第81章 陶太君 “怪不得今兒一早就聽到喜鵲叫,原來是三嫂來了?!惫偌遗艿綄m門口來接人,滿面春風,笑得比彌羅佛還彌羅佛,閃瞎了小眼睛。 “三嫂怎么也不給孤說一聲,孤好派人去接你啊。一路上可還好?休息得好么?身體還好吧?奇諾也是的,怎么不給孤送個信來啊,孤好出城去迎接你啊……”官家一見人,就喋喋不休的問,對太后都沒這么殷勤過。 “老身見過官家?!碧仗鏌o表情,禮法倒不差分毫。 “三嫂不必多禮,”官家沒等陶太君下拜,就趕緊攙扶起陶太君,完全沒做戲的成分,“三嫂請上轎?!?/br> 陶太君坐上轎子,還帶著一條金鞭。 這鞭子是在宮門口才拿出來的,小眼睛覺得這東西好,沒錢了還可以直接溶成金子,嗯,可以提醒八娘。 陶太君只帶了刀疤臉,“秋菊脾氣好些,就秋菊跟著吧?!弊屖O碌娜嗽趯m門口等。 小眼睛在路上已知道了,其他的老太太不是陶太君的七大姑八大姨,而是跟了她幾十年的侍女,陶太君在這群侍女中間,完全不拔尖,不顯眼,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 “三郞,你回去吧?!惫偌业忍仗狭宿I,才沖小眼睛揮手。 小眼睛忙湊到官家耳畔,輕聲說,“說你背信棄義,來找茬的?!?/br> 官家當然知道肯定是來找茬的,自打鄭子明死后,這么多年了,陶三春就沒離開過老家,這不年不節的,冷不丁的跑進宮來,難道是來問安的?青天白日都不敢做這美夢! 所以才讓小眼睛趕緊走人啊,丟臉的事怎么能讓兒子看到呢,揮揮手,打發小眼睛趕緊走。 到了辦公室,官家又殷勤的問,“三嫂喝什么茶?” “不用了?!碧仗潞?,直接問,“當年官家給我了一封信,說你會兢兢業業,讓大宋國泰民安,官家可還記得?” 官家怎么可能忘了呢,才坐上皇位時,雖然朝臣們沒明著反對,可也艱難啊,便給陶太君去了封信,尋求支持。 官家想得很清楚,太祖殺了鄭子明,陶三春當時都殺進皇宮了,可見有多氣惱!后來雖然各種原因,陶三春面子上原諒了太祖,但卻帶著兒子回了家鄉,再也不問朝政,當然了,王府的各種俸祿一分也沒少的接著了,太祖給的可上打昏君,下打jian臣的金鞭也收著呢。 官家認為,陶太君就算是秉著給太祖添堵的精神,也是樂意支持自己的。 于是,便給陶太君去信了,在信里是一番保證,保證會讓大宋重現漢唐雄風,保證會帶領大宋子民脫貧致富,保證將大宋治理得夜不閉戶……口號喊得震天響,然后請陶太君支持,大家都是聰明人,官面文章是留給萬一消息泄漏后讓世人看的,骨子里都清楚圖的是啥。 果然,陶太君返鄉十多年后破天荒的上了個折子,以自己的名義,壓根沒用她那繼承了汝南王的兒子的名號,直接宣布她,陶三春,擁護新皇,相信大宋在新皇的帶領下會進入一個新紀元…… 有了陶三春的支持,朝中武將更是不會輕易反對了。 鄭子明是死了許多年,人死茶涼,可陶三春還在呢,雖然回家種田去了,可站出來一吼,哪個舊部敢不買賬?陶三春可不是柴太后或宋太后,只在深宮待著繡花的人,人家是領兵打仗的,在軍隊里,某些方面,陶三春的威望比鄭子明都高。 因此,官家對陶三春是感激的,加上鄭子明死的冤,老趙家欠人家的,官家還得為太祖還賬,更關鍵的是,陶三春可是個火爆脾氣,能動手就絕不對口的,當初將鄭子明打的到處四竄,世宗皇帝和太祖去拉都沒拉住,官家親眼在旁邊瞧著的,自此,陶三春的彪悍形象便銘記于心。 再加之,鄭子明死后,陶三春率人殺進宮來,拎著帶血的劍比著太祖脖子時的渾身煞氣,更讓官家記憶深刻。 因此,對于陶三春,官家必須得禮遇,何況人家還有太祖給的尚方寶鞭。 官家相信,陶三春是真敢揮鞭子的,雖然鄭奇諾有個汝南王的頭銜,可人家一不去王府住,二不要屬官,就在鄉下種田,官家還真拿捏不到他們什么。停俸祿?鄭家不缺錢,反倒讓朝廷再度沒了臉面。 所以,官家一聽陶三春來了,脖子上就是一涼,然后趕緊跑到宮門去迎接,希望看在自己態度好的份上,陶三春能和藹些。 聽得陶三春問,官家忙道,“孤什么地方做的不對,還請三嫂指正?!蓖耆粻庌q,你說什么就是什么,官家打定主意,你就是說我是昏君,我也不搖頭,當然,也不點頭就是了。 “人販子橫行,是國泰民安么?”陶三春難掩悲傷。 “人販子?”官家愣了一下,歷朝歷代都沒杜絕人販子啊,這要求是不是高了點,但還得表態,表決心,“人販子害得多少人家家破人亡,的確該嚴懲,孤這就讓朝臣們拿出方案來,看怎么杜絕人販子,三嫂放心,孤一定會把這當做朝廷的頭等大事來辦?!?/br> 陶三春看著官家,心想,原來老趙家的人都是這么能屈能伸啊,算了,本來和官家也沒仇,陶三春嘆了口氣。 官家立馬道,“三嫂可有煩心事?是鄉間有小孩子丟了?” “我孫子被人販子拐走了?!碧杖汉盟普娴氖且粺o助的老太太,全無一絲當年的英雄氣。 “???!多久的事?!縣令干什么吃的?!”官家也急了,生怕陶三春以為是朝廷干的,朝廷吃飽了沒事干也不會做這等事??!“孤真不知道??!”說完又忙加了一句,“沒人報給孤!” 陶三春心想,我孫子又不姓柴,又不姓趙,當然不會是你干的,“我知道?!?/br> 官家松了口氣,“三嫂明白就好!”旋即怒道,“縣令是干什么吃的?這么大的事怎么沒報上來?!” 縣令也很冤枉,走失人口的案子真的沒重要到需要上報的地步,朝廷規章制度里沒有啊,汝南王兒子丟了,是大事么?當然是大事,可汝南王會報給朝廷啊…… 縣令又沒有接到朝廷的密令,監視汝南王…… 趙家對陶三春也就監視了5年時間,發現人家真的認真的種田,便將探子撤了,將探子派到更加需要的地方去了,因此官家還真沒任何渠道知道陶三春的動態…… “有什么線索沒?”官家認真的問著,“估摸著會拐到哪兒去了?有畫像沒?孤派人找,就是掘地三尺,也要把人找到!” “官家就不怕歹人狗急跳墻,將人滅口?”陶三春瞪了官家一眼,哪還像個普通的老太太…… 第82章 生意(一) 八娘九娘帶著大寶,繼續靠嘴問路,朝北行進,從應天北上,經過徐州,兗州,齊州,濟南,德州,接著北上,終于抵達河間府。 繞了一大圈,三人皆不自知,沒地圖啊。 大寶很好帶,一沒潔癖,旁邊就一大堆馬糞,照樣坐在地上,二不挑嘴,給什么吃什么,當然了,想吃rou是天性,可吃窩頭也一樣吃得津津有味,三身體倍好,在馬上吹一整天風,頭不痛,嗓不癢,除了有兩晚上因白天太累,尿床外,沒給八娘九娘添任何麻煩,倒累得八娘九娘白買了十多包的小兒傷風藥。 八娘忍不住問大寶,你家真有錢么?有錢人家的兒子,總得嬌弱些嘛。 大寶也被問傻了,認真想了一會兒,“也許家里沒錢?”自己就是阿爹經常說的井底之蛙?但還是很誠懇的加了句,“但肯定比你們有錢?!睋Q了八娘好幾個白眼。 八娘九娘每天早上都要練會拳的,一日不練手生嘛,大寶有天醒得早,沒睡懶覺,也跟著學了起來,就一個早上,竟然練得有模有樣,“你家是習武的?”九娘很驚訝,這簡直是練武的好苗子嘛。 大寶搖頭,“不是,我們家是種地的,沒人練武?!?/br> “有錢人都請武師的?!卑四镄?,“哪會自己辛苦?!?/br> 大寶閃著大大的眼睛,一臉的興奮:“沒有武師,家里的佃戶都很兇的,拿起扁擔打架可厲害了,我見過一次,將隔壁村的人打得到處跑!” “回家讓你阿爹請人教你習武,沒準日后你能當大將軍呢?!本拍镄ξ拿嗣髮毜念^。 “阿爹說等明年給我請先生,教我識字,讀書明理?!贝髮殦溟W著大眼睛,“免得我老去爬樹?!比缓箢D了下,歪著腦袋,煞有其事說,“我不當大將軍,阿奶說,大將軍要死人的,我可怕死了?!?/br> 得,奶奶嬌慣的地主兒子,胸無大志,貪生怕死。 九娘無語,“你怕死還去爬樹?” 大寶覺得九娘很傻,“你會爬樹么?” 九娘看著大寶,大寶搖搖頭,“爬樹怎么會死嘛,哼!”一副九娘蠢得讓人不忍直視的模樣。 但第二天,大寶還是早早起床,跟著打拳,也不要八娘九娘教,只是在后面跟著學,“我要習武,這樣就沒人能拐走我了!”學得可認真了,誰說只有樹立了遠大理想才能好好學習的…… 一路上,三人覺得時間飛快,一點也沒意識到她們已走了兩個多月了。 到了河間,八娘九娘就準備往西,朝雁門關前進,但是呢,在河間府聽說附近的雄州有很多遼人在那做生意,八娘就動起了心思,“咱們去雄州買些馬匹,帶到汴京賣,肯定賺錢,咱們欠了七郞好多銀子呢,不想辦法賺點,什么時候才能還完啊?!?/br> 大宋缺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