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第2章.1.日照龍鱗萬點金 現在已是冬末春初,離去年追回還恩令足足半年過去。 北平的天氣依舊肅殺。風吹在臉上似小箭,刺痛。 燕王府里的花園卻一派繁花似錦。滿園梅花迎寒盛開,香氣襲人。我折了幾枝帶回住處,一邊插著瓶子一邊對著丫頭珠兒道,“幫我把琴弦上一下松香,下午玉英郡主要來學琴?!?/br> 珠兒一邊上著松香一邊笑道,“聽見說王爺回府了?!?/br> 我立刻警覺,正色道,“王爺回來了?” “是啊,我剛才聽見前面服侍王妃的小玉說的,王爺昨夜到府,比來信里說的日子早了好幾天呢!”珠兒漫不經心的答道,她在這服侍我,前面的事確實也輪不到她cao心。 我的心里卻波瀾驚涌,燕王朱棣一直在剿殺蒙古逃兵,一路追到關外,此番終于肅清余孽,凱旋而歸。我到這里半年有余,他是第一次回府。 飯后,玉英郡主便來了,揉到我身邊撒嬌道,“赫連先生,父王昨夜回府,答應我們姐妹明日去狩獵,今日能不能不學這勞什子了?” 我無奈的攤了攤手,“您得跟王妃請假?!?/br> 玉英郡主一臉沮喪,往案前一坐,抱起自己的琴,無理取鬧道,“我手指頭疼,什么也彈不出來,不然先生彈一曲給我聽聽吧。我學著指法便是?!?/br> 我無奈,只得自己抱琴而坐。一曲畢,門外忽有人走了進來,我抬眼一看,那人逆著光,臉面一片模糊瞧不清楚,不過身材欣長,擋住了一大片光。 正想起身詢問是誰,朱玉英已經跳起來跑了過去行禮,“父王!您怎么來這里了?” 我聽到朱玉英這一聲呼喊,立刻渾身如被上了弦,連忙站起身向前行禮,“王爺萬福?!边@時王爺已經走近,面無表情的看著朱玉英和我。而我,終于看清了他的臉,刀削似的輪廓,玄黑的眼眸,高大的身材,穿著一身四爪蟒袍,頭上也束著金冠,渾身散發著一股凌人的氣勢! 他正瞇著眼睛打量我。這是朱棣,大名鼎鼎的燕王,十歲封王,二十歲就藩,如今已經赫赫軍功在身,成為除了太子朱標之外的諸王之首。 現在,他就活生生的站在我面前,近在咫尺,連額間的青筋我都能清清楚楚的看到。我的心中既是緊張,更是……興奮。 到燕王府半年,終于見到他了! 朱棣已經將目光從我身上移開,走到朱玉英身邊,伸手撫住她的頭,溫和的問道,“英兒,剛剛的曲子是你彈的嗎?” 朱玉英笑道,“不是的,是赫連先生彈奏的?!?/br> 朱棣便又轉頭看向我,“你是齊泰薦來的那個琴師?” 我應道,“是?!?/br> 我內心sao動著,既想接近他,又怕惹他注意,最終只是拿眼睛朝他脧去,這一看才發現他也正盯著我,眼神里還帶著一絲狡黠,似乎在告訴我,我的一舉一動都逃脫不了他的眼睛。 就在這時,外面有些哄鬧,兩個十來歲的孩子也走了過來,年長的那位看起來大概十二三歲,胖乎乎的,一臉憨相,笑嘻嘻的對著朱玉英拱手道,“jiejie,我們在外面就聽見里頭的琴聲啦,當真是聞聲而來!” 朱玉英點點頭,做出一副長姐的模樣,“高熾,你最近怎么又長胖了?” 朱高熾,朱棣的長子,原來是世子。我心中嘆道,今天是什么日子?我這小小蓬屋竟惹來這樣多貴人大駕光臨! 那稍微年幼的世子也走過來給朱玉英請安,“jiejie,你兩日沒來找高煦玩兒了?!敝皇撬椭旄邿肟雌饋硗耆煌?,雖然只七八歲的年紀,卻已經目露兇相,看起來野心勃勃。 朱玉英似乎也更疼愛這年幼的弟弟,走過去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煦兒,不是jiejie不找你,而是這幾日總是陪母妃抽不出空來?!?/br> 小世子寬厚的笑了笑,不再言語。 朱棣見子女和睦,心情大好,復又開口,對我說道,“赫連先生剛才彈奏的曲子不錯,不知可有琴譜給本王看看?” “王爺見笑,那曲子是赫連隨性所發,并沒有什么琴譜?!蔽倚⌒囊硪淼拇鸬?。 “好一個隨性所發!”朱棣笑道。 他今日似乎非常有興致,轉身對三個孩子說道,“在京師之時,你們皇爺爺給為父出了個上聯,如今為父出給你們,考考你們的詩書念得怎么樣?!?/br> “好啊好??!”三個孩子都蠢蠢欲動。 朱棣走到案前,揮毫疾書,大家上前一看,只見紙上龍飛鳳舞七個大字,“風吹馬尾千條線”。 朱高熾囁嚅半天,竟是對不出來,朱棣皺眉,露出不悅之色,朱玉英上前,胸有成竹,朗聲說道,“柳揚青湖十里漪”,朱棣笑了笑,拍了拍朱玉英的肩膀以示鼓勵。朱玉英臉上露出得色,朱高熾更加惶恐,急得額頭冒汗,依舊是一個字也想不出來。 沒想到此時朱高煦走了過來,將他父王剛剛擱下的毛筆拿了起來,寫出了雖顯稚嫩卻也蒼勁的“雪掃千山萬里云”七個大字,朱棣見次子氣勢不輸自己當年,大悅,哈哈的笑了起來,全然忘卻長子未對出對聯的不悅,一時興起,轉身對我說道,“齊泰說赫連先生出身書香,不如也對個,叫孩子們長長見識?!?/br> 我心中遲疑,不知該不該顯露鋒芒,出這個風頭。 “赫連先生?”朱棣見我沉思,催促道。 “赫連先生絕對會對出傳世佳句,上次我就見到她作詞作曲,文采斐然?!敝煊裼⑵鸷宓?。 聽了朱玉英的話,朱棣臉上期許更甚,看著我微微笑。我心中暗暗叫苦,只能硬著頭皮呢喃半天,終于還是說出,“日照龍鱗萬點金?!?/br> 此言一出,幾個孩子倒是沒察覺什么,左不過歡呼雀躍,說我對得好,朱棣卻沉下了臉,冷若冰霜的看著我。 第3章.2.九年零三個月 我自悔失言,此時已經是無可挽回,只好站在一邊不吭聲。 幾個孩子見到朱棣變了臉色,全部都變得拘謹起來,我低頭站立,生怕他此時發難,沒想到他只是看了我兩眼,對朱玉英說了句好好學琴就帶著世子離開了。 我長舒一口氣,這才發現背后冷颼颼的原來因為太過緊張,出了一身冷汗濕了衣服,這會濕漉漉的搭在背上。 朱玉英坐到琴邊,不思其解的嘀咕道,“父王因何事突然不悅?剛剛不是還興致勃勃嗎?赫連先生,你知道為何嗎?” “我哪里知道?王爺日理萬機,大概是想到什么為難的事了?!蔽倚氖轮刂氐拇鸬?。 這一整天,我都害怕朱棣會找過來質問我,心不在焉的送走了朱玉英,恍恍惚惚到了晚上,叫珠兒替我點上一盞蠟燭,便打發她離開,坐在窗前沉思。 正在我失神之盼,突然一個人影一晃,一個男人的聲音從耳畔傳來,“想什么心事?”來人一身通黑的夜行衣,臉上也蒙著黑巾,只露出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 我站起身來,往窗外看了看,關好門戶,這才轉身扯開他臉上黑巾,露出了棱角分明,剛毅有型的一張臉龐來。 看著眼前帶著一身風霜的越龍城,我有些驚奇,“你怎么這時候來了?” “皇上得到密報,說燕王獨守北平,野心很大,很有可能私設兵庫,叫咱們查出這個兵庫所在?!彼樕嵢坏?。 “燕王雖是驍勇,私藏兵庫這種大罪可不是能亂安的!”我皺起眉頭,“咱們授命在這監視王府,不過是例行公事。若是也聽信謠言,給燕王安上這樣的罪名,罪名是真,燕王怎么也是皇子,皇上左不過給他點懲罰;罪名是假,要是傳出去還有咱們的生路?越龍城,我說過很多次,明哲保身!” 眼前的越龍城臉上愁容并不比我少,嘆了口氣道,“咱們錦衣衛的使命就是完成上面交代的任務,不問因果,不問緣由,服從是唯一的原則?!币娢也淮鹪?,他又說道,“你只管找就是了。不用管那么多。找不到是一回事,沒找就是咱們的失職?!?/br> 我心知他也不過受制于人,和他辯駁不過徒增他的煩惱,便只好點頭,“我知道?!?/br> 越龍城見我軟了下來,也不再咄咄逼人,忽然變了聲調,柔聲說道,“赫連,一個人在這王府中,一定要照看好自己,更要小心謹慎,以免行差踏錯,府里守衛森嚴,今后每月十五,你要是有什么事要上報,就到北街轉角的茶鋪來找我,如若我不在,你就把把消息寫下來交給拉二胡的老頭便可。時間不早,我要走了,你也早點歇息吧?!?/br> 看著他消失在夜幕中的背影,我卻了無睡意,從床底拿出本子,記道: 洪武二十四年,九月初三,距洪武十五年偶然至此整整九年零三個月。赫連漪已近年十八,而我還沒有找到回去的方法。 寫到這里,心煩意亂,便合上了本子。 九年零三個月前,我是一名高中歷史老師,帶著學生夏令營,游覽明成祖朱棣長陵的時候,莫名其妙穿越到了六百多年前的洪武年間! 第4章.3.臥底王府 到了這里我發現自己變成了年僅八歲的赫連漪,一個小女孩兒。我在這里唯一的親人是父親赫連天,是個錦衣衛千戶,而我從小就被他寄予厚望,更是經過千錘百煉,和許多男人們一樣,成為了一個合格的女錦衣衛小旗。 而越龍城卻已經是一名同知。他一直受我父親培養,雖然現在官銜已經大過我父親,卻依舊敬重他。 半年前他帶著我一起到北平,破了還恩令的案子,便受到上面的指示,在兵部侍郎齊泰的引薦下,把我弄進燕王府做郡主的私教,成為朱元璋安插在朱棣身邊的眼線。 我知道朱棣就是未來的皇帝,可是我從未跟任何人提起,即使是一起長大的越龍城。歷史不可更改,我只做歷史中的人。 越龍城這次跟我說朱棣可能私藏兵庫,這實在是對朱棣天大的冤枉。 身為皇子,他雖然有些傲氣更軍功赫赫,可是現在不止太祖朱元璋還在位,就連太子朱標也還健在,他絕沒有半分篡位的不軌之心。 他后來奪位全拜親侄兒朱允炆一路狠逼削藩所賜,此時的他,任何異動都沒有,如同所有忠心耿耿的朝臣一樣,他只想擴大自己的軍力,牢牢的鎮守北平,替他老邁的父皇分憂。也許,朱允炆若是沒有強制削藩,他也會老老實實的為侄兒鎮守邊疆。一輩子做個富貴王爺,何須cao天下的心? 但是朱元璋可不這樣想,他做了皇帝以后,已經殺了太多太多的人,其中不乏跟著他南征北戰打下江山的文臣武將。 而我們錦衣衛,便是替他打擊那些他想除去的人的最有力的的幫手。 現在,他年事已高,疑心更重,連自己的親生兒子也開始懷疑,二十位藩王,每個身邊都有錦衣衛安插的眼線,他們的一舉一動,全都逃不出朱元璋的手眼! 若不是父親待我很好,我也懶得做什么錦衣衛??墒堑搅诉@里做眼線以后,我也是兢兢業業的執行自己的公事,將打探到的府內的大事小事,往上報了不少。平日也是謹小慎微,步步為營,并未惹得什么人注意,更別說時常在外征戰的朱棣! 可是今日我是怎么了,第一次見到朱棣,竟然這么隱忍不住,貿然做出那樣的事! 朱棣出的上聯其實是朱元璋所出,為考驗皇孫朱允炆和嫡子朱棣的野心,朱允炆自打出生就在皇宮之中,養尊處優,只對出一句“風吹馬尾千條線”,軟綿綿的,無力又無味。而朱棣金戈鐵馬,大漠風沙,生而霸氣,對出一句“日照龍鱗萬點金”的絕對,只不過這并沒有讓朱元璋高興,生性多疑的他,反而開始提防這個功高震主的兒子。 這事除了他們三人沒有人知道,可我來自未來,在歷史書上看過這個典故。是以朱棣叫我接對聯的時候,我張口便溜了出來。 可是現在我卻后悔的無以復加,朱棣絕對已經開始對我起疑心。我在王府里的太平日子只怕到頭了。 第5章.4.書房有請 果不其然,第二日一早,便有人來請。 來者氣宇不凡,相貌堂堂,一副儒生打扮。不過二十出頭的年紀,卻顯得非常精干。 “赫連先生,王爺博耕堂有請?!?/br> 我連忙上前福了福,“不知這位公子如何稱呼?” 青年拱了拱手謙遜的笑道,“先生千萬別這樣恭維我,喚我三保便可?!?/br> 我有些錯愕的看著眼前的青年,“三……三保?” “正是在下?!?/br> 他笑容和煦,我卻內心翻涌,這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七下西洋的鄭和! 他本名馬和,小名三保,鄭和這個名字留名青史是因朱棣登基后為彰顯他赫赫功績賜姓與他。朱棣和他老子有個最大的區別,那就是朱元璋在根基坐穩以后,為防有能之人造反,殺了所有的有功之臣,而朱棣雖說歷史名聲不太好,總有人說他殘暴,但是無人料到他奪位之后并沒有濫殺一個跟著自己打江山的人,而是各個善待,是以永樂年間不乏高官厚祿的靖難名臣。馬三保絕對首當其沖! 看他如今年紀不過豆蔻,已經如此沉穩,儒雅不失風度,不由心生感慨,這樣一個淵博而又有涵養的人,若不是命途多舛,被藍玉從云南擄回施了閹刑,不知會有多大的成就。不過轉念一想,人各有命,他身為閹身,已經能如此功高,若是再是好好的身子,恐怕皇帝也留他不得了。 此人將來位高權重,我絕對不能得罪,連忙上前笑盈盈的說道,“原來這位小哥就是三保侍衛!府內盛傳王爺十分倚重三保,今日得見,榮幸之至!” 馬三保聽完之后,并未驕躁,也無甚得意,臉上的表情還是和剛才一樣不卑不亢,“下人們多嘴罷了。先生別聽他們胡說??旄彝@邊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