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男主極品未婚妻、女配掙錢日常[穿書]、嫁給昏迷的世子之后、維納斯之吻、我在別院開餐館、穿成老公班主任、[綜漫] 我的社畜男友不可能是Jump漫主角、重回八零,彪悍村嫂有點萌、[網王同人] 古典浪漫、[西游同人] 我娘是豬八戒
徽鸞早已經不是三歲的小孩子,她一狠心,道:“女兒不要那余平, 父皇, 求您解除這樁婚事吧?!?/br> 李湛摸摸女兒的頭,放緩聲音:“徽鸞, 你可知道你的婚事是你母后定下來的,她臨去時,還惦記著你與余平的婚事。父皇替你好好教訓余平一番,保證他以后老老實實的,再也不敢亂來?!?/br> 徽鸞對生母早沒什么印象了,她心中的母后只有馮氏與王氏二人,她能感受到這兩位母后是用心在對待她,而生母,卻給她留下個討厭的未婚夫。她想起王沅說的話,拉著李湛的袖子撒嬌,道:“父皇,長安城風傳余平私德不修,您派人去查查他嘛。女兒絕不嫁品行卑劣的人,若是父皇強迫我嫁到余家,我就、我就……”她一下子卡住了。 李湛心里覺得好笑,問道:“你怎么樣?” 徽鸞靈機一動,脫口而出,“我就出家去做道姑!”正好可以跟馮母后作伴。 李湛笑出聲來,“你還出家呢?出家人六根俱凈,俗世親情全部斬斷,你舍得沒華服美食,侍婢服侍嗎?” 話雖如此,他畢竟是心疼女兒的,向女兒保證去查清楚。張讓去找了京兆尹,京兆尹管轄長安,很快把余平查了個底朝天。張讓將京兆尹的折子呈給了李湛。 李湛越看臉色越不好,最后將折子狠狠地拍在案上。張讓小心翼翼侍奉著,生怕再次惹怒了陛下。最后李湛去了椒房殿,他將折子交給了王沅。 王沅打開折子來開,很快就明白了李湛黑面的原因。無他,這余平實在膽子太大了。余平是余蘊秀大弟余嘉與秦氏之獨子。余嘉死后,秦氏溺愛余平,將余平養的不知天高地厚,特別是馮家倒臺后,李湛重新重用余武修、余壽等人,太子地位又穩固,余平更加放肆。長安城的秦樓楚館就沒有他沒去過的,為著歌姬揮金如土,而且他不敬長輩,曾派奴仆去踢二叔余壽家的大門,此事鬧到執金吾那里,但畢竟是余家家事,余壽不與侄子計較,最后執金吾看在太子的份上,就壓下這件事來。 京兆尹的折子上寫了很多,沒有特別大的事情,但類似這些事情不勝枚舉。王沅想起余平之母秦氏來,其實目光短小,粗鄙無知,可見這些年只是一味的放縱兒子,沒有好好教導他。 李湛肯定不愿意女兒嫁給這么一個人,但是余蘊秀的臨終前的托付,猶豫了下,問道:“余平是不成了,那余安怎么樣?余安在年紀上與徽鸞倒還相配些?!?/br> 這,難道徽鸞還真的必須要塞給余家嗎?王沅簡直哭笑不得,“陛下,余安已經定親了。女子在這世間要比男子艱難得多,很多姑娘嫁錯人,一輩子都毀了。陛下,徽鸞現在還小,您解除她與余家的婚事,再慢慢替她相看,找個好人家,就是徽鸞的生母在天有靈,也會欣慰的?!?/br> 李湛次日下旨訓斥余平,語氣嚴厲,言余平德行不修,不配尚主,解除東萊公主與余平的婚事。圣旨一出,秦氏差點暈過去,余平是她的心肝,現在被皇帝這么訓斥,天下人都知道了余平品行差,以后做官不用想了,甚至連娶個名門閨秀做媳婦都難如登天。 秦氏去了余壽的府上哀求,“二弟,你是看著平兒長大的,求你去向陛下求情,平兒年紀小,又沒了父親,讓陛下饒了平兒吧?!?/br> 余壽很為難,“大嫂,非是我不肯去求陛下,只是陛下是天子,一言九鼎,哪里是那么容易改變主意的?!?/br> 余平拉著他母親,憤恨瞪了余壽一眼,道:“母親,這種卑鄙小人,你就是求了他也沒有用,哼!” 公孫蓮道:“余平,你如此目無尊長,也怨不得陛下處罰你?!?/br> 余平雙眼噴火,“當年我父親與二叔一起負責修建杜陵,若不是我父親把責任都給頂了,今日哪里有二叔你的風光!二叔,你這樣對待我與我母親,你虧不虧心?” 余壽默然,當年的事情確實是大哥一力承擔下來,但這些年來,他盡心盡力對待秦氏母子,對待余平比自己親生的兒子還好。他不解釋任由余平咒罵,公孫蓮不想再聽這些,扶著侍女,回了房。 秦氏母子最后去找了太子,太子去向李湛求情,道:“余平年紀小,而且又是母后的侄子,求父皇您饒他一次吧?!崩钫繉⒂嗥缴砩系墓俾殧]干凈,太子的意思是希望能夠恢復余平的官職。 李湛看著太子,心里一陣失望,道:“余平一直都跟在你身邊,他的品行你該了解,你就該早早跟朕說,免得耽誤了你meimei。朕還聽說,你給余平賜了兩個歌姬,其中還有一個歌姬懷有身孕。頊兒,徽鸞是你的親meimei,你該多為她考慮考慮啊?!?/br> 太子分辨道:“父皇,歌姬是可以隨手轉送的物品,二妹堂堂公主,實在沒有必要與歌姬置氣。余平偶爾會犯些過錯,兒臣訓斥過他,他也向兒臣保證過一定悔改?;整[與余平的婚事是母后臨終前定下來的,就這樣解除未免不好,余平年紀小,等成家立業后就會好的?!?/br> “歷來驕奢yin逸的外戚多得是,朕不介意養著這樣一群人,給他們富貴,不給權勢就可以。但現在關系到你meimei的終身大事,余平這樣的人怎么配得上你meimei?;整[自幼失母,沒有享受過生母多少寵愛,你這個同胞兄長就更應當愛護她,怎么可以這么糊涂,在知曉了余平的人品后,還將徽鸞嫁給這種人!” 太子見父皇的臉色很難看,忙請罪,“父皇恕罪,兒臣絕對沒有這個意思?!?/br> 李湛嘆了口氣道:“余家是你的外家,你信任他們本不算什么,但是也要看人可不可靠,若是將來你登基為帝,一味地任人唯親,大周危矣!” 這話已經很嚴重了,李頊跪在地上,低著頭不敢出聲。李湛繼續道:“余家再親,那也比不過你的兄弟姐妹。你這個樣子,朕百年后,怎么放心把你的兄弟姐妹交給你照顧?” 太子近來的處事,李湛是越來越不滿意,這樣一個太子,日后能把大周傳承下去嗎?李湛想起其他的兒子來,瑞兒聰慧穩重,時常得到夫子的夸贊,瑜兒膽子有些小,瑛兒與恂兒太小,還看不出什么來。 李頊很擔心父皇對他失望,忙說道:“父皇,外祖父母過世,母后一直很自責,她臨終前,囑托我一定要照顧余家,兒臣只是不忍讓母后失望。兒臣看到余平,就忍不住想起母后的音容笑貌來,兒臣感念母后的恩情,所以對待余家太過寬和,父皇您說的對,兒臣錯了,請您責罰?!?/br> 他提起余蘊秀來,李湛的心軟了一下,余文漢其實罪不至死,但是迫于馮熙的步步緊逼,他只能處死了余文漢夫妻及陸氏滿門。當年在廷尉獄時,余文漢對他照顧良多,后來也一直接濟他,李湛想起余蘊秀,再想想余家在民間對他的恩情來,心中愧疚起來,他扶起李頊,“起來吧?!?/br> 李頊松了口氣,道:“謝父皇?!?/br> 徽鸞與余家的婚事解除了,李湛沒有訓斥太子也在王沅的意料之中。李湛念舊,想起余皇后與余家曾經的好處,總要容忍太子幾回。 乳娘將李珣抱過來放在榻上,李珣穿著小肚兜,身子胖乎乎,像肥嫩的藕段。他在榻上翻身、打滾。王沅拿著撥浪鼓逗他玩,李珣咿咿呀呀地叫著。王沅忍不住親了兒子的小臉一口,道:“珣兒,快快長大吧?!?/br> 太子府傳來了好消息,太子良娣董氏懷孕,李頊立刻就將這個好消息上報了給李湛。李湛大喜,跟王沅說起這件事來,滿臉都是笑意,“看來朕是要有孫兒了?!?/br> 多子多福,太子有后,對大周也是一件極好的事情。王沅當然是恭喜他,然后賞賜了不少布帛給董氏。 她與公孫柔嘉說起這件事來,道:“太子是個聰明人,懂得利用余皇后的事情在陛下面前討好賣乖,現在又有了子嗣,陛下對他的不滿估計也消散的差不多了?!?/br> ☆、第144章 144 第144章 公孫柔嘉邊逗李珣玩, 邊說:“沅兒,其實在徽鸞的婚事上,你能做的最好是不聞不問,因為余家與徽鸞、太子的關系,實在是比我們親。我只是擔心你吃力不討好?!?/br> 王沅道:“你說的我都明白,所以這事兒是由著徽鸞去跟陛下說的?!?/br> 公孫柔嘉的眉頭皺著緊緊的,“徽鸞還小,又是放在椒房殿由著你撫養長大, 余家人與太子那邊,定然會疑心你唆使了她?!?/br> 王沅攤手表示無奈, “我既做了這皇后, 肯定要接手徽鸞, 余家與太子怎么想我無法控制,我只需做我覺得應當做的。再說了,現在的天下之主是陛下, 還輪不到他太子與余家做主,咱們事事估計太子,這日子也太無趣了!” 見公孫柔嘉還是愁眉不展,她勸道:“別想那么多了,太子必然是會對我與珣兒有所防備,除非珣兒以后驕奢yin逸, 故意讓陛下厭惡, 然后我們母子兩對著太子卑躬屈膝,估計太子才能放下心來, 何必呢?陛下春秋鼎盛,以后的日子還長著呢?!?/br> 公孫柔嘉臉色一變,道:“你的意思是想同太子去爭?” 王沅搖搖頭,道:“我的為人你還不清楚,那些害人的陰謀詭計我也使不出來,再說陛下還在呢,誰又敢輕舉妄動?我們好好教養珣兒,若是珣兒品行能力都不差,甚至比太子好,陛下自然看得到;若是珣兒本就是個不成材的,硬扶著他也沒用?!碑斎凰@個做母親,肯定是不會給他拖后腿的。 公孫柔嘉想了想,道:“只可惜珣兒太小了?!?/br> 王沅嘆氣,這就是她所不能控制的了,“是啊,只盼著陛下能夠長命百歲吧?!?/br> …… 董良娣懷孕,李頊愈加寵愛于她,各種賞賜如流水一般不停地往她的院子里送,董良娣挑挑揀揀了一些自己喜歡的。貼身侍女恭維地說:“太子殿下對良娣可真好,這滿府里再沒人能比得過良娣了?!?/br> 董良娣套了一只翡翠玉鐲,正抬著手臂迎光而看,聽到侍女這話,眼神暗了暗,“殿下昨日住在誰的房里?” 侍女的聲音陡然低下來,“回良娣的話,殿下昨日去了李姬的屋子里?!?/br> “哼,不要臉的狐媚子,趁著我懷孕,借機勾引太子!”董良娣恨恨地說,她興致全無,把鐲子隨手扔在了榻上。 侍女心驚膽戰,勸她不要動氣,以免傷了腹中的孩子。董良娣笑了,摸摸肚子,道:“他是我往后的榮寵,我怎么會傷了他?你過來,我有話同你說?!?/br> 董良娣低聲在侍女耳邊說了幾句話,侍女臉色煞白,點點頭。次日,董良娣就喊肚子疼,請了御醫也無濟于事。在董氏的暗示下,李頊求助于方士,方士算過一卦后,道:“太子府中有人與董夫人相沖,此人應該位于董夫人正北方向?!?/br> 正北方向住的正好就是李姬,太子雖然不舍得李姬,但是很顯然董氏肚子里的孩子現在最重要,于是將李姬打發長安城郊外的莊子里。經此一事,太子府里的姬妾們都學乖了,不敢再礙著董良娣的眼,董良娣志得意滿。 她進宮去見了程昭儀。茝若殿的宮女們將她請到大廳坐著,道:“良娣您先坐著喝點茶,奴婢們這就去稟告昭儀娘娘?!?/br> 董良娣問道:“昭儀可是有事情?” 宮女回道:“昭儀的兩位兄長找到了,經過陛下與皇后的準許,兩位舅爺特地進宮與昭儀相聚?!?/br> 董良娣笑道:“這可真是大喜的事情,看來我來的不是時候,我看我還是先走,改日再來探望昭儀娘娘?!?/br> 這位肚子里可能壞的是太子的長子,身子金貴,宮女哪里敢讓她就這么走了,忙道:“不打緊的,您先坐坐,待奴婢去回昭儀?!?/br> 董良娣點點頭,宮女匆忙去稟告了程昭儀。 程昭儀在茝若殿書房見兩位兄長,程勇、程敢兄弟倆穿一身錦衣,再看看雍容華貴的meimei,恍然在夢中。兄妹三人敘過話后,程勇大大咧咧地說道:“妹子,我外孫呢?” 程昭儀微不可查的皺了下眉頭,道:“瑞兒在文思閣讀書,陛下對皇子們的課業看的緊,輕易不讓告假?!?/br> 程敢不滿道:“親舅舅來了,也不讓過來看看嗎?” 程昭儀道:“大哥、二哥,你們以后能看到瑞兒的機會不少,不必急在這一時?!?/br> 程勇摸摸頭,憨笑道:“行,行?!?/br> 程昭儀叮囑道:“大哥、二哥,陛下如今看在瑞兒的份上,讓你們擔任太仆屬官,家馬丞,你們二人須謹慎處事,不可辜負陛下的信任?!?/br> 外甥是堂堂中山王,舅舅去做一個管理皇家牲畜的微末小吏,程敢有些不滿,道:“妹子,我們好歹是中山王的親舅舅,去做家馬丞太傷外甥面子了吧,我怎么聽聞余家與王家,都封了列侯,我們兄弟倆雖然不指望能封個侯,但也不能就給個這么小的官就打發了吧?!?/br> 程勇拉住弟弟,道:“二弟,咱們兄弟在嶺南那邊吃了那么多苦頭,如今這樣已經很好了?!?/br> 程昭儀面容冷淡下來,道:“是妹子沒用,如果兩位兄長嫌官小,那我這就去跟陛下說,辭了這官吧?!?/br> 程勇、程敢慌了,忙說:“妹子,我們不是這個意思?!背陶褍x不為所動,程氏兄弟倆生怕到手的官職沒了,一個勁道歉。程昭儀眼看著差不多了,這才勉強收回剛才的話。 綠蕊在門外說:“昭儀娘娘,董良娣過來探望您了?!?/br> 程昭儀起身道:“我這兒有事,兄長們請回吧,好好當差,別給瑞兒丟臉?!背淌闲值苤荒芨孓o而去。 程昭儀心里也是一肚子火氣,這么些年這兩人都沒有長進,看來以后瑞兒還指望不上他們兩人。 綠蕊扶著她去了大殿,程昭儀臉上露出笑容,笑吟吟的對董良娣說:“你今日起色看著極好!” 董良娣笑道:“害喜的日子已經過完了,我現在是身心舒泰?!?/br> “那就好,”程昭儀道,“孕婦最重要是心里舒服,不能多思多慮,這樣對小孩子才好,我看你這肚子與我懷著瑞兒時差不多,應該是個大胖小子罷!” “借昭儀娘娘的吉言,我也希望是個兒子呢,太子殿下也天天念叨著生個兒子以后教他讀書騎馬?!倍兼废沧套痰卣f。 董良娣使了個眼色給程昭儀,程昭儀意會,讓殿里的人都出去,并讓綠蕊守著門,笑道:“你想說什么,現在就可以說了?!?/br> 董良娣道:“此次我是特地過來向昭儀你道謝的?!彼龔膽牙锶〕鲆恢汈?,“這是用龜茲國進貢的寶石制作而成,我一見著就覺得正合適你?!?/br> 程昭儀微微笑著用手擋住,道:“無功不受祿,這寶簪太過貴重,你還是自己留著吧?!?/br> 董良娣把太子府的事情說了,笑道:“多謝昭儀教我,我才將李姬那賤人驅逐出太子府,不然若是她趁我懷孕不能侍奉太子這段時間也懷上孩子,我在太子府就沒如今自在與風光了,所以這寶簪昭儀你一定要收下來?!?/br> 程昭儀道:“你聰慧伶俐哪里需要我教什么!你肚子里的孩子就能讓你立于不敗之地,怎么樣,現在太子府已經沒有人再敢與你爭風了吧” 董良娣得意地說:“她們倒是敢!” 兩人相識一眼,都大笑起來。 程昭儀突然嘆了口氣,道:“我聽說了一件事,陛下還是皇后仿佛要選太子妃的,咳,也許是我聽錯了?!?/br> 董良娣臉色頓時變得煞白,她摸著肚子,喃喃地問:“是哪一家的姑娘” 程昭儀忙說:“可能是我聽錯了,想來是不會的,只要你能一舉得男,生下皇長孫來,太子妃的位置肯定是你的囊中之物?!?/br> 皇長孫、太子妃,那就是未來的皇后,太子的母親,董良娣想想就覺得是很好的事情。 兩人轉而說起孩子的事情來,程昭儀笑道:“俗話說,皇帝疼長子,百姓痛幺兒。咱們陛下倒是相反了,我聽人說,陛下寵愛東海王,竟讓他騎在脖子上玩?!彼龘u了搖頭,滿臉都是不贊同。 “這真是太不成體統了,陛下是天子,怎么可以讓小兒騎在頭上,百官知曉了該如何想還有皇后怎么也不勸勸?!倍兼返?。 程昭儀嘆道:“皇后威嚴甚重,陛下寵愛她與東海王,宮里誰也不敢管?!?/br> 董良娣心里有些不快,太子出宮后,雖然可以入朝辦事,但是同陛下的距離遠了,關系也漸漸疏遠,不比東海王能夠日日承歡膝下。想想前朝那些父親寵愛幼子,廢長立幼的事情比比皆是,董良娣很是為太子擔憂。 董良娣出宮后,心神難安,她完全依靠太子,若是太子地位不保,她這個良娣估計也活不了。 侍女不知道她與程昭儀在屋里說了什么,問道:“良娣,您可是身子不舒服” 董良娣搖搖頭道:“沒事兒?!?/br> 侍女道:“程昭儀真是個脾氣溫和的人,對良娣您也好?!?/br> 董良娣冷靜地說:“各取所需罷了,殿下沒有母后,宮里的消息也需要人傳告。而程昭儀,她討好我,也不過是為了太子日后登基能善待她與中山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