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節
張采萱對于秦肅凜回來也很期待,吃過早飯后就抱著望歸慢悠悠的錢去了村口。值得一提的是,今天的主動提出想要去村口等他爹,老大夫那邊今天不去了。 這個孩子自從拜師之后,少有想要偷懶的時候。張采萱也干脆由著他,難得孩子想要歇歇,她當然不會拒絕。 天氣回暖,村口眾人三三兩兩聚在一起閑聊,不過都刻意避開了角落處的那個棚子。此時那里正有幾個身著兵服的人坐在門口曬太陽,對于聚在村口的這些人,時不時低聲議論幾句。 當然了,這邊的人是聽不到他們說話的。也沒人愿意冒著惹怒他們的風險跑去偷聽。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更新不多,我有罪。 今天確實有事耽誤了,下一章明晚上八點,明天加一更。大家輕拍(如果沒意外的話,明天開始都會兩更。) ☆、第二百二十五章 暗涌 張采萱當然注意到了譚歸棚子那邊的官兵,村口這邊她自從有孕之后就不常來了。今天也是天氣好她才跑了曬太陽。還有就是因為孩子, 驕陽和望歸都是小孩子, 小孩子嘛,平日里還是要多見人的。今天的村口不用想都知道很熱鬧, 帶著他們過來和別的小孩子一起玩玩。 抱琴的地昨天剛剛才種完, 能夠這么快,心里真心感激張采萱的。她和涂良的日子雖不錯,但卻沒有張采萱家底豐厚,一個不小心,說不準那點存糧就沒了。所以, 哪怕只是一點荒地,也斷然沒有荒著不種的道理。收一點算一點,因為這, 她臉上的肌膚都黑了點。 她這個人, 本就坦然, 真心道謝, “采萱, 這回還得多謝你,要不然我現在忙著種地呢?!?/br> 張采萱笑著搖頭, 心思不屬,“不當什么?!标悵M樹不去幫忙, 在家中也是那些活。如今去干了兩天,家中的活也還是一樣干,并沒有耽誤什么。還有就是, 抱琴并沒有虧待了他,包吃不說,暗地里也給了糧食的,他也沒有不樂意。 抱琴順著她的視線看過去,發現她正看著村口的大門,抬頭看了看天色,心里也焦急起來,“不知道他們今天能不能回來?要是能回,這個時辰,也應該到了才是?!?/br> 是的,如果能回,這個時辰,差不多應該到了。 不只是她們倆人,村里的許多人此時都沒了閑聊的心思,頻頻往村口大門那邊張望。 雖然如今外頭沒有打劫的人了,但是村口的大門并沒有因為這個就打開,反正有秀芬看著,有人來她會開的,還是關著安全些。 這么一等,就到了下午,眼看著日頭漸漸升高,村口等待的眾人隱隱焦灼起來,時不時就有人低聲議論,“別是回不來了吧?” “……會不會是那邊的關系……”說這話的人,隱晦的朝那邊譚歸的棚子指了指。 這話的意思是,會不會是被譚歸連累得家都回不來了。 “誰知道呢?” 是啊,誰知道呢。但如果他們一直不回,說不得就是因為他們。 這個懷疑不是沒有根據的,譚歸要說和青山村沒關系,誰也不能說這種話。整個青山村的人都得了譚歸的恩惠,這是許多人都知道的事情。當初隔壁的落水村和那邊的李家村,因為青山村的暖房和譚歸冬日會來收青菜,多少人削尖了腦袋想要住進青山村。最明顯的,就是村西的劉家和胡家,這些都是看得到的。誰知道上面的人會不會因為這個嚴查青山村出去的人。 張采萱的心隨著日頭的升高一點一點的沉了下去。 如果今天下雨天氣不好,她還能安慰自己是因為這天氣回不來,但是今天陽光明媚,天上的云都不多,再好不過的天氣了。 就在村里人等得越發焦躁,甚至已經有人在低聲商量著去路上迎迎的時候,村口的大門被敲響了。 這聲音瞬間就讓人振奮起來。 張采萱本來心里正胡思亂想呢,聽到這聲音瞬間就精神了些,邊上的抱琴抱著孩子呢,也騰出一只手來緊緊抓住了她的胳膊,顯然也是緊張的。 秀芬想要上前開門,但卻是后面等著的人等不及了,擠開她兩步上前。后面的人也一窩蜂擠了過去。 張采萱和抱琴沒動,她們抱著孩子,那邊太擠,就怕擠著了孩子。 就算是沒過去,但那邊門一打開,她們兩人都探頭看了過去。 大門口被人擠得滿滿當當,但她們還是看到了站在門口的人。心里先就“咯噔”一聲。 要知道,秦肅凜他們每次回來,可都是架馬車的。 張采萱腳下忍不住往前走了兩步,還是沒能看到馬車,只看到大門口兩個人一身布衣,挑著擔子,一臉的笑容。 她們兩人的位置高,還能看到那擔子上還有花布展開,上面擺了各式首飾還有針線,另一邊還有點心和鹽糖的罐子。 不只是張采萱心里涼了,圍上去開門的人臉上的笑容也僵住了,這是……再明顯不過的貨郎打扮。都不需要他們自我介紹的那種。 門口的貨郎見門一打開就這么多人,先就愣了下,但還是沒忘記自己來這的目的,臉上已經自然就揚起了笑容,“你們村有需要的東西嗎?我們是鎮上過來的,帶來的東西都是家里用得著的,備著也不會壞那種。你們都來看看,價錢好商量……” 眾人臉色都不好看,本以為外頭的是那些兩個月沒有歸家的人,誰承想還能是鎮上過來的貨郎,這都多久沒有貨郎過來了? 還是村長最先反應過來,“兩位小哥,你們來的路上,可還碰到了別人?” 這話問得…… 貨郎先是茫然,然后老實道,“現在這世道,路上哪里還有人?反正你們這條路上,我們是一個人沒看到?!庇謸P起笑容,“附近的貨郎就是我們兄弟了,都不容易,世道艱難混亂,我們來一趟不容易,這銀子也掙得艱難。說是從血盆子里撈錢也不為過……但這不是沒辦法嘛,我們拼了命,你們也方便了,大家都得利,是不是?大叔,您是村長嗎?要不要叫他們過來看看,別的不要,難道鹽還能不要?” 先是訴苦 ,又推銷自己的貨物,還能認出來村長,看來是經常挑東西去村里賣的人了。 這些話聲音不小,有些還是貨郎刻意揚高了聲音的,張采萱和抱琴這邊聽的真切。 抱琴就嘆,“唉,還真是……這都什么事?該來的不來,不該來的還來了?!?/br> 當初村里有一次遭賊,就是貨郎帶進來的,自那之后,村里人對于貨郎就不太友好了,但凡是他們來,就沒有能進村口大門的。都是就擺在門口,有那想要買東西的,就去村外買。 聽到貨郎的話,好多人臉上都掩不住失落之色,也根本沒想掩飾。 張采萱對于貨郎倒是不厭惡,并不見得所有的貨郎都不好,畢竟除了那別有用心的,這些真的貨郎還是很是方便了村里人的,此時她想得更多的是,秦肅凜他們現在如何了。 如果真要是有事耽誤了還好,下個月怎么樣都應該回來了。就怕……忍不住低聲嘀咕,“不會有事吧?” 這聲音不高,只邊上抱琴聽得清楚,聽明白她的話后,再回頭看向那邊譚歸棚子前的官兵,她的面色漸漸地白了。說真的,她先前還真沒想到那么多,哪怕覺得譚歸可能連累他們,卻也根本沒往心上去。畢竟他們只是普通百姓,譚歸什么身份,說和他們糾纏,又有幾個人相信? 譚歸謀反,雖說認識這個人,但許多人都并不覺得會和自家人扯上關系。但是抱琴是大戶人家回來的,最是清楚那里面的道道,如果真要是給誰定了罪,那根本不需要證據。 也就是說,如果他們認定譚歸和青山村眾人有關系,那么無論有沒有,定然都是有的。 這些官兵始終不撤走,其實就已經很能表明上位者的態度了。 抱琴的聲音都隱隱顫抖起來,“采萱……怎么辦?” 張采萱搖頭,事情到了這里,她和抱琴每個人都兩個孩子帶著,想要怎么辦都是不行的,不說別的,就是找去軍營問問情形都不行。 “不知道?!睆埐奢鎸嵲拰嵳f。 村口來了貨郎,但卻并沒有多少人有心思去買。不過也只是對于村口的這些人來說,村里面的那些,一般都是家中沒有人去當兵的,得了消息也有人往這邊趕,貨郎很快就被包圍了。 張采萱兩人則根本沒去看村口,對視一眼后,干脆利落轉身往譚歸棚子那邊過去。 問問總行吧? 兩人走近,隱約聽到棚子門口兩人在低聲說著什么,她們走得快,根本沒聽清,張采萱也沒刻意去聽,走到他們兩人三步遠處站定,笑著問道,“小將軍,我們想要問問,我們村征兵的那些人,跟你們這回的事情有沒有關系???那譚公子……會不會對他們有影響?” 張采萱根本沒想著和他們繞圈,直接就問。 抱琴緊張的捏著她的胳膊,眼神疑惑:“這么直接沒問題?” 張采萱眼神和她一對,里面滿是坦然。就得直接的問,才能得到最直接的答案。 抱琴想想也對。 她們兩人的動靜很快就被那邊的人發現了,頓時就有人圍了過來。 其實是一開始那邊的人就隱隱注意著這邊,看到張采萱兩人過來,又是詢問的模樣,還有什么不明白的。今天會到這里的又沒圍著貨郎的,都是家中有人在軍營的,一直沒看到人,大部分的人都挺擔心。其中就有何氏,她還算是最先發現這邊動靜的,走在最前面。 作者有話要說: 一會兒12點見。 ☆、第二百二十六章 找人 不只是她,好多人緊隨著她過來, 不用問都是擔憂這個問題的。 這么多人緊緊盯著棚子前面的兩個官兵, 他們在張采萱問話時面色還好,但看到這么多人過來時, 臉上就有點不好看了。這么多人圍著, 怎么看都有點逼迫的意思在。 這個村本就是以前譚歸施恩過的,誰知道他們村里的這些人和他的牽扯有多少。據說是整個村的人都是得過譚歸恩惠的,誰知道他們會不會為了譚歸對他們這些捉拿他做出什么事來? 他們如今在村里駐守,哪怕自己是官,但也怕村里人不安好心的。真要是出了什么事, 哪怕最后朝廷幫他們報仇,卻也是晚了的。能夠活著,誰還想死? 這么多人站在前面, 怎么看都不合適。 倆官兵對視一眼后, 立時起身, 面容冷肅, 唰一聲拔出腰間的佩刀, 冷聲問道,“你們想做什么?” 有點反應過度。 張采萱微微皺眉, 掃視一眼身后眾人,語氣柔和, 帶著幾分悲意,“兩位大哥,我們沒有別的意思, 我們這些人家中都是有人在都城郊外的軍營當兵的,說起來和你們還算是同袍,就是想要問問,這一次反賊的事情會不會牽連到他們身上,相信你們也看出來了,今天本來應該是他們回家探親的日子,但是到了這個時辰卻沒看到人……我們也是擔憂才有此一問?!?/br> 她的話軟和,周圍的人趕緊附和,倆官兵緩和了面色,收回佩刀,“我們也是奉命行事,上面的事情我們都不知道,都城郊外的軍營里面的事我們就更不知道了。你們問我們,白問?!?/br> 張采萱見他們神情坦蕩,顯然是真不知道的。她一時間也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該難過,畢竟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如果真從這些人口中知道了秦肅凜他們的消息,那必然不是什么好事。 畢竟青山村去當兵的人都是新兵,和這些人應該不是一路,如果他們都有所耳聞,還真不見得是什么好事。 下落問出來,眾人都有些失望。 眼看著日頭已經在往下落,張采萱肚子已經有點餓了,她如今喂奶呢,不敢餓肚子,萬一沒了奶水可不是玩的,望歸可才兩個月呢。 張采萱退出人群,里面還有些不甘心的揪著倆官兵不放,比如何氏,就不停地問軍營里面的事情,但那些事情哪能隨便說。 她不管這么多,軍營里面的事,好多秦肅凜都說給她了,看向一旁的抱琴,問道,“我要回家了,你呢?” 抱琴滿臉的失落都遮掩不住,“回吧,還能怎么辦呢?” 兩人不緊不慢往村西走,都有點蔫蔫的。 出了村子,上了去村西的路,抱琴到底忍不住,道,“這什么時候才能回來,再不回來孩子都該不認識爹了?!?/br> 張采萱沒說話。涂良他們個把月才回來一次,那幾個月大點的孩子也根本不認識爹啊。對于幾個月大的孩子來說,一個月回來一次和半年回來一次根本沒差別。抱琴說這話,很明顯就是她自己想涂良了。 又想到罪魁禍首,抱琴就有點怨念,前后左右掃一眼,沒看到別人,壓低聲音,“采萱,你說這譚公子也是,看他做生意上多精明的一個人,怎么就謀反了呢?” 這意思是,譚歸那么精明的人,怎么就被安上了這樣的罪名,真要是落實了,可是祖宗十八代和往后多少代都不好活了。更甚至是,往后哪里還有后代?真要是以這罪名被抓住,只怕是后代都沒了。親族之內 ,只怕都沒有能活下來的了。 誰知道呢。 要張采萱說,譚歸未必就真是謀反,別的地方她不知道,反正對青山村的眾人譚歸足夠慈悲了,每次村里快要過不下去他就出現了,已經救了村里好幾次了。 村里的這些人雖然愚昧,這一次被抄家查看,還招了那些官兵住在村口,說是駐守,其實就是看著村里這些人呢。就算是如此,也并沒有多少人暗地里罵譚歸。 畢竟,人家救了自己的命是事實。 張采萱不想說這些,再說現在最要緊事不是這個,道,“回家吧,先吃飯?!?/br> 驕陽和嫣兒跟在兩人身后,驕陽小小年紀背挺得筆直,有些沉默。嫣兒就差些了,不過也不怕驕陽,嘰嘰喳喳一直在后面說著什么。 秦肅凜他們這一次還真就沒能回來,張采萱后來還跑了兩趟村口去探那些官兵的口風。如果他們這一次真的被連累,沒道理村口的這些官兵不知道。但他們還真就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