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節
“皇姑姑……” “陛下,您請節哀。其實三年前,公主已知會有今日?!睋耪f著,呈上那封遺書。 皇帝身邊的太監接住,筆跡確實是大長公主的。太監把宣紙展開,讓太后和陛下過目后,大聲念出。 念完后,太后的臉色極為難看。因為陛下眼里那一閃而過的內疚,以及望向她時,埋怨的眼神。 “三年前,殿下回京時,臉上受了傷。當時殿下就想,既然僅能再活三年,何必讓別人記住自己的樣子, 徒添傷心。索性自稱容貌已毀,以面紗示人。前些日子,與永忠侯和離,皆是為此?!?/br> 據九垂著手,立在一邊,低著說完,沒有抬頭。 皇帝的手撫著靈棺上邊明黃的壽錦,他確實已經好多年沒有看過皇姑姑的臉。若不是這最后一面,恐怕他 都想不起來她的模樣。 三年了,皇姑姑一直拖著病重的身體,沒有一句怨言。反觀他,卻在燕赤求親時,險些動搖。母后總說皇 姑姑有野心,讓他不要和皇姑姑走得太近。 誰知道,皇姑姑為了大肅,一人肩負了這么多。 “護國公主身后之事,皆按她的遺命來辦?!?/br> 皇帝說完這句,起駕回宮。據九碧姜跪在地上,恭送他與太后。兩人對視一眼,皆知此事塵埃落定。 隨后,護國公主病逝的消息才在京中傳揚開來。滿京震驚,大至世家官員,小到市井百姓。他們都不相信 護國公主會死得如此突然。 等到聽說護國公主三年前就知自己的大限時,所有人都恍然大悟。 包括周梁。 周梁獨自一人坐在思玉軒的書房,記憶中那鮮活的女子跳出腦海。明媚動人,連眉眼都是飛揚的。她是那 么的意氣風發,舉首投足間全是皇家的貴氣。 怪不得,她會對自己如此絕情,原來她心知自己活不過三年。如今想來,過去的種種,全部都有了合理的 解釋。 “公主,是臣負了你?!?/br> 是他,不明白她的苦心。誤以為她與別人有情,不愿與自己親近。就連和離,都覺得是她想和別人共結連 理,而舍棄自己。 原來,公主一直都替他著想。 怕他難過,索性三年不見。怕他身邊無人照顧,派了自己貼身的宮女。怕他會因她去世而守孝,所以在病 逝前與他和離。 一切的一切,都是她在為他著想。 他突然無聲地笑起來,伴隨著滑落的淚水。公主府里的喪號一聲聲地傳來,過了許久,他換上一身白服, 木然地出了府。 碧姜看到出現在公主府的周梁,示意下人不用阻攔。 周梁神色戚戚,吊唁過后,看到了棺木中的女子。比記憶中的面容多了成熟,沒有了那份鮮活,貴氣仍 在。 他癡癡地看著,終于跪下來。 “公主……臣有負公主,枉費了公主的一番苦心。時至今日,痛悔不已。臣在此立誓,臣之妻,唯公主一人!” 第50章 周梁說完,磕了三個響頭。 據九的臉色已黑,眼神不由自主地望向碧姜。碧姜神色未動,并未因周梁之言而有任何的感動。 既然原來的她已死去,那她原有的一切也已經了結。周梁要如何,不是她能料到的。是否再娶,是否還對 她有些許情義,都不重要。 “周侯爺,公主生前與你和離,說明她已放下,你又何必執著?且公主生前曾有遺言,說死后不葬皇陵, 不葬別人的祖陵,她走得無牽無掛,自然不喜你還以他夫君居之。死者為大,請周侯爺尊重公主的決定?!?/br> 周梁低著頭,似是悲痛萬分。 “多謝郡主直言相告,但周梁意已決,不會再娶?!?/br> “娶不娶妻是周侯爺的事情,切莫打著公主的旗號,擾了公主在天之靈的清靜?!?/br> 據九面色稍霽,周梁的做派讓他惱怒。但如果她沒有半分動容,他的心就安了。 前來吊唁的人很多,周梁的這一番表現,很快便傳了出去。隨著周梁被人扶起,離開公主府后。侯府那邊 已經得知他在公主靈前發過的誓言,最先氣倒的是老夫人。 本來公主一死,她還慶幸著,壓在他們侯府的那座山終于移開,以后梁兒再娶,也沒有之前那么艱難。 誰知道,梁兒竟然在公主的靈堂前發誓不再娶親。 這怎么可以? 服侍在她身側的柳氏則是心中歡喜,自己由側夫人變成姨娘,已知在表哥心中,是不可能將自己扶正的。 表哥立誓不娶,也就是說將來侯府不會有正室。 那么,以后只要是誰生下長子,誰就是真正的贏家。 想到這里,柳氏打定主意,趕緊尋大夫調養身子,務必一舉得男。到時候,等自己的孩子成了世子,就算 沒有夫人的名份,她也還是侯府的女主人。 這般想的還有梅生和青云。 綠衣并未將此事放在心上,她只擔心公主一死,碧姜jiejie必是要傷心的。 回到侯府的周梁被老夫人拒在門外,他也不說什么,就那樣跪在老夫人的院子里。老夫人只覺得胸口更加 疼得厲害。 大夫進出了幾回,都道她是怒火攻心。 周梁跪了不到一個時辰,老夫人就熬不住了,親自出門扶起兒子。兒子是侯爺,打不得,罵不得,抱著他 哭了一場。 她好恨,那死鬼是個混的,寵妾滅妻??蓛鹤訁s是個情種,前妻死了都不肯再娶。她這是什么命,老天真 是折磨她??! 不管侯府如何,公主府里所有的事情都依著規制,一一辦著。燕赤的使者也來公主府吊唁,碧姜眼冷著, 認出了他們。 原是曾在戰場上見過的燕赤上將軍,可見燕赤此行確實是奔她而來的。 他們前來吊唁,怕是以為她的死是有詐,親自來確認的。 棺材中的女子確實是護國公主無疑,他們相互對視著,眼神交匯。只是覺得事情太過巧合,為何他們一來 求親,公主就死了。 燕赤人生性多疑,其中一位使者趁人不注意時,還伸手進了棺材,去探鼻息。隨后兩人退到一邊,那探鼻 息的人對另一個搖了搖頭。 碧姜和據九在他們看不見的地方,也對看了一眼。 據九走到兩位使者面前,低聲道:“公主三年前身負重傷,好不容易撿回一條命。但大夫有言,公主命不 過三年。是以,公主一直瞞著,直到前幾日,終是撐不下去?!?/br> 燕赤的上將軍心中一惱,三年前,護國公主確實被他們所傷甚重。早知如此,他們何必等這三年? 他們離開后,碧姜和據九避到無人的地方。 “他們來者分明不善,和親肯定不是真的?!闭f這話的是碧姜,燕赤派人來求和,居然派的是上將軍。這 位上將軍是燕赤的主戰一派,肯定是來探虛實的。 據九點頭,“看他們的樣子,親是一定要和的?!?/br> 碧姜突然明白了燕赤人的打算,他們求親,不是為和平相處。而是想手中捏著籌碼,折辱大肅。 而自己,無疑是他們最痛恨的人,所以他們才會用這樣的法子羞辱她。 好在,她死了。 她無比的慶幸,自己是真的死了。 等該吊唁的都來過后,所有的一切都歸于沉寂。蓋棺,下葬,這些事情在公主府里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那燕赤的使者還在京中,似乎執意和親。陛下心里煩躁,上朝時冷著臉。文武百官噤若寒蟬,沒有人敢喧 嘩。 “眾卿就沒有別的法子了嗎?” 法子自是有的,主戰一派覺得燕赤小人,就得以牙還牙,再將他們殺得落花流水。在明知陛下想和談的情 況下,誰也不愿當那個出頭鳥。 幾乎是在陛下話音剛落的瞬間,敬國公據九出列。 “臣有奏?!?/br> “據卿請講?!?/br> “護國公主臨終之際,對燕赤擾我裕西關之事始終放不下。臣受公主器重,遵公主遺命,若燕赤來犯,臣 愿領兵出征。但眼下燕赤有和好之意,我大肅禮儀之邦,當禮尚往來。燕赤誠心求娶我大肅的公主,陛下何不